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開花和結果教案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識別花的基本結構。描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說明花與果實、種子的關系。能力目標通過對花的解剖觀察、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自學等能力。通過描述傳粉和受精過程,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生殖器官對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意義。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養成愛花護花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花的基本結構。開花和結果的過程。教學難點受精的過程及受精后子房的發育。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自備幾種常見的鮮花及相應的果實,鑷子、放大鏡、刀片等。課堂教學活動活動環節活動過程批注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活動一: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學生看圖片,并思考教師提出的有關問題,教師出示課件(幾種常見被子植物的花的圖片),并提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過多種多樣的花,有的生長在水中,有的高掛在枝頭,有的匍匐在地面。你知道花具有哪些結構嗎?果實和種子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開花和結果”。誘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活動二:探究花的結構學生分小組(四人),按照教材第103頁和教師的要求,仔細觀察一朵花的結構,并完成記錄。2、學生分小組討論:討論1:花的哪一部分將來發育成果實?討論2:對于植物繁衍后代來說花的哪些結構是最重要的?3、學生展示討論結果。4、學生閱讀教材104頁第一自然段。5、認真聽教師補充的內容。1.指導學生按照教材第103頁觀察花的結構,完成記錄。利用學生收集的花和教師準備的花作參照。教師提醒學生:(1)觀察順序:由外而內,由下而上。(2)觀察子房內的胚珠,要縱剖。2.小組內根據觀察結果,完成討論題目。討論1:花的子房將來發育成果實。討論2:花的主要結構包括雄蕊和雌蕊。3.根據觀察情況,讓學生不看教材能夠指出課件上展示的桃花的結構。4.拓展深化教師補充講解單性花和兩性花、雌花和雄花等的特點。單性花——只有雌蕊或雄蕊的花兩性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雌花——只有雌蕊的花雄花——只有雄蕊的花教師組織學生按順序認真觀察,如實記錄,認真思考,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活動三:探究傳粉和受精學生帶著問題(①什么是傳粉;②傳粉有幾種途徑)觀察傳粉過程動畫。觀察完傳粉動畫后,讓學生試著說出傳粉的定義和類型。3、學生帶著任務觀察受精過程的動畫。4、抽學生充當小老師講述受精的過程。花粉落到雌蕊柱頭上→受到黏液刺激,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伸長,穿過花柱,進入子房,到達胚珠→花粉管頂端破裂,釋放精子→完成受精過程。1.動畫展示傳粉的過程,讓學生明確傳粉的概念和類型。2.展示部分蟲媒花和風媒花的圖片,引導學生歸納蟲媒花和風媒花的特點,理解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蟲媒花:比較大、有鮮艷的顏色、氣味、蜜腺等。風媒花:較小、沒有艷麗的顏色和香味、花粉多而輕、柱頭有分叉和黏液,容易接受花粉。3.教師播放受精過程的動畫,對照教材中圖325讓學生充當小老師講解受精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受精過程的理解。花粉落到雌蕊柱頭上→受到黏液刺激,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伸長,穿過花柱,進入子房,到達胚珠→花粉管頂端破裂,釋放精子→完成受精過程。學生回答不準確的內容,教師加以糾正、補充、完善。活動四:探究果實和種子的形成。讓學生總結出:子房發育:子房壁→果皮;胚被→種皮;受精卵→胚;胚珠→種子;子房→果實。2、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觀察圖327,思考回答教師提出問題。播放受精后子房發育動態圖,引導學生分析子房的結構與果實各部分的對應關系。2.人工輔助授粉設疑:生活中,經常會發現玉米的果穗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癟的,這主要是傳粉不足引起的。你有什么解決辦法嗎?學生閱讀教材,觀察圖327,思考回答:收集花粉→將花粉倒在雌蕊的柱頭上學生回答不準確的內容,教師加以糾正、補充、完善。情感教育貫穿始終活動五:鞏固練習學生練習教師補充活動六:評價反思學生小結本節的收獲和體會教師對本節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評價,對表現好的給予肯定和表揚,表現不好的和不足的給予糾正和補充。板書設計子房果實第三節開花和結果課堂練習1.對于繁殖后代而言,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結構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2.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結出果實,能開花和結出果實的一定( )①長有雌蕊和雄蕊 ②長有雌蕊 ③長有雄蕊 ④經歷了傳粉 ⑤經歷了受精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⑤3.綠色開花植物的卵細胞與精子結合發生在( )A.胚珠中B.花粉管中C.花柱中D.花藥中4.如圖表示果實形成的簡略過程,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B.子房、胚珠、果皮、種子C.胚珠、受精卵、種子、胚D.子房、受精卵、果皮、種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