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高考時政熱詞術語--央行數字貨幣所有制改革今日名詞:央行數字貨幣-01-央行數字貨幣?|簡介央行數字貨幣是經國務院批準計劃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基于公共區塊鏈和計算機加密運算等技術,依托互聯網開發并發行。-02-央行數字貨幣?|研發歷程2014年,中國央行成立專門的研究團隊。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2018年9月,數字貨幣研究所搭建了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2019年7月8日,國務院已正式批準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央行在組織市場機構從事相應工作。2019年8月2日,央行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上表示將加快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步伐。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提到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等創新應用。2020年4月14日晚間網絡上流傳的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賬戶內測的照片。據稱,蘇州相城區是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重要試點地區。2020年4月17日晚間,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就央行數字貨幣內測一事做出最新回應。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稱,當前網傳DC/EP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并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2020年4月22日,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改革發展局組織召開了法定數字人民幣(DCEP)試點推介會,19家擬參與落地應用的試點單位參會。-03-央行數字貨幣?|技術支持截至2019年8月21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申請了設計數字貨幣的專利共74項。-04-央行數字貨幣?|運營體系與模式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應采用雙層運營體系。該模式不改變流通中貨幣的債權債務關系,不改變現有貨幣投放體系和二元賬戶結構,不會構成對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競爭,不會增加商業銀行對同業拆借市場的依賴,不會影響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也就不會導致“金融脫媒”現象。同時,由于不影響現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會強化壓力環境下的順周期效應,且能提升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還具有央行背書的信用優勢。-05-央行數字貨幣?|現實意義對央行:央行貨幣的數字化有助于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成為一種計息資產,滿足持有者對安全資產的儲備需求,也可成為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限。還可成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同時,央行可通過調整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影響銀行存貸款利率,同時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對國家:有利于高效地滿足公眾在數字經濟條件下對法定貨幣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偽水平,助推中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一定程度上減少紙幣發行、降低流通成本,提升經濟交換活動的便捷性和透明度,支持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實現,有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06-央行數字貨幣?|優勢相較于紙幣而言,具有發行成本更低,交易成本更低,可追蹤造假,成本更高等優勢;可以脫離傳統銀行賬戶實現價值轉移,使交易環節對賬戶的依賴程度大為降低。-07-央行數字貨幣?|各國研發截至2019年12月,已有諸多國家在“央行數字貨幣”研發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或有意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包括法國、瑞典、沙特、泰國、土耳其、巴哈馬、巴巴多斯、烏拉圭等。多方研究顯示,全球多家央行已在數字貨幣研發上取得進展,“央行數字貨幣”或將在不久的未來破繭而出。今日名詞:所有制改革-01-所有制改革?|內涵簡介所有制改革是指改革那種與傳統社會主義經濟模式相適應的、與產品經濟相適應的所有制,即改革傳統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和傳統意義上的集體所有制,改革不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所有制。-02-所有制改革?|我國對其的認知與做法改革前,由于我黨在指導思想上基本上為極左思想支配,不顧條件、教條主義地照搬經典作家對社會主義社會的論述。在革命勝利以后,盲目追求公而純的社會主義所有制,使國有經濟在城市的各個領域均占絕對統治地位,并在城鄉急于消滅一切非公有制經濟,這嚴重背離我國國情,脫離當時的生產力基礎,在客觀效果上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由于經濟落后、人民貧窮的根本原因,是公而又純的所有制嚴重壓抑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導致的后果,因而,當時的改革也就由此著手。首先,在農村沖破一大二公、政企不分的人民公社制度,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使農村面貌發生重大變化。在城鎮里,黨的十二大即提出“關于堅持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和發展多種經濟形式的問題。十三大報告進一步把私營經濟納入多種所有制范疇,與個體經濟一起定位為“公有制經濟必要的和有益的補充”。同時,把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也納入“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必要的和有益的補充”的組成部分。十四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十五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而且肯定“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提出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堅持了“兩個毫不動搖”。在一系列實踐中,我們對各種所有制的認識也更加理性和科學:(一)準確認識非公有制經濟的性質和地位。(二)我們要注意糾正把所有制與生產力水平對號入座的思維方式。(三)國有經濟要進行戰略調整,縮短戰線。-03-所有制改革?|要求1.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通過所有制的變革、產權的清晰確定與產權制度的不斷完善來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通過制定合理的產權安排,對所有制進行改革,使其與當前的經濟發展相適應。2.制度保障,統一游戲規則。發展中國家在參與國際競爭之前必須熟悉國際慣例,改革國內經濟的弊端,創造建立和發展市場經濟所需的各種體制和制度要求,以保證國內經濟的正常與健康發展。3.宏觀穩定與微觀改革相結合。一方面,國家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制度來規范微觀個體的市場競爭活動,為國內外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必須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和宏觀環境,不斷進行自身體制變革,轉換經營機制,做到產權清晰,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借鑒發達國家的改革和經營經驗,在學習中生存,在競爭中提高,在創新中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