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生物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圍; 2. 說出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3. 嘗試搜集和分析資料; 4. 認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了解和愛護這個家。 (二)能力目標: 1. 使學生初步具有搜集、處理圖文資料,運用觀察、分析、比較等方法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2. 會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 培養學生合作討論問題,提高探究學習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生物圈,這個家庭中的一員,應該積極、主動認識并保護這個家; 2. 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發表的見解。 教學重點:單細胞,動物藻類,細菌真菌的例子。2.生命系統結構層次。3.病毒的分類結構及遺傳物質。 教學難點:生命系統結構層次。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導入課題。 1. 播放歌曲《大中國》,教師和學生齊唱。 [讓學生體會到家的溫馨和重要性。] 2. 歌中唱到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同時我們全世界人民還生活在一個比中國還大的家,教師引導學生回答這個家的名字。 [讓學生對生物圈有個初步的理性認識。] [課件展示并出示地球儀,學生觀察] 3. 比喻:地球──足球 生物圈(地球的表層)──一張薄紙 既然如此,你想了解這個家嗎? 4. 引入課題:生物圈。 (二)學生通過交流討論、角色扮演等實踐活動,學習新知。 1. 生物圈的范圍。 (1)學生匯報:《生命檔案冊》 內容應包括:物種名稱,生存的環境,形態特征,瀕危等級等。 [給學生自由發言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地球上的生物生物除了我們介紹的極少極少的一部分生物外,還有很多生物,分布在生物圈 中。 引導學生概括出:以海平面為標準劃分,向上可達到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約11千 米的深處,整個厚度約為20千米。 提出問題:在這個20千米的厚度中,可以把生物圈劃分為幾個圈層呢? [及時訓練] 1、生物圈是指,海平面以上10000米,海平面以下11000米,由各種及這些 生物賴以生存的 ,組成的一層圍繞地球表面的一薄層。 2、生物圈是指,海平面以上這些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組成的一層圍繞地球表面的一薄層。 3、是指,指地球表面由各種生物及這些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包括 下層, 全部,巖石圈的上層,圍繞地球表面的一薄層。 (2)角色扮演:全班學生分成三大組,每組代表一個生物圈層進行討論,并做匯報表演。 [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進行交流活動(一般前后四個學生,方便易行),利用角色扮演,調 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扮演過程中,既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還會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有極大幫助。如有利于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表演結束,學生概括出: (3)由此介紹:水圈、大氣圈和巖石圈是截然分開的嗎? [讓學生自己先猜想,再舉例說明,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于想象的科學精神。] (4)設疑:為什么生物圈中有生物,其他地方沒有呢? 2.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1)討論:學生分成6大組(確定1人為組長,及時、準確記錄該小組成員活動情況,以作 學期成績參考。)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察、比較教材第12、13頁的6幅圖片。 [分組討論,培養學生探究合作學習能力。] 討論題: ①向日葵生長需要什么條件?長頸鹿的生活需要什么? ②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條件有什么異同? ③為什么干旱會使糧食嚴重減產? (2)匯報結果:以組間競賽形式,每組推選一名代表,說出該組討論的結果,其他 組成員和教師作評委,對各組的作答給予適時的、恰當的評價。 (3)小結: 討論1:向日葵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土壤和肥料; 討論2:向日葵生活在土壤中,土壤中有水分; 牛生活在陸地上,而海豚生活在海洋中。 討論3:因為植物的生長需要水,沒有水,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長,所以干旱會使糧食減產。 (4)質疑:①地球上其他的生物生存也需要這些條件嗎? 引導學生舉例說明:地球上其他的生物生存也需要這些條件。 (實物投影)投影學生搜集的多種資料,有文字的、有圖片的?? ②如何獲得和分析這些資料? 資料形式:文字、圖片、數據、音像資料等。 對資料處理:整理并分析,從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或發現探索的線索。 (5)小結: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條件都是一樣的,這些條件包括營養物質、陽光、空氣、 水、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 (6)知識遷移:任舉一種熟悉的生物,說說它的生存也必須具備這些條件嗎。 3. 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有關“生物圈”的知識,你知道哪些? 引導學生回憶,總結本節所學的知識點。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關“生物圈”的知識你還想知道哪些? 我想知道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這些條件一旦改變或不足時,對生物有沒有影響?生活在這個生物圈中的生物會不會對生物圈造成影響? 課堂練習。 我們在養花的過程中,經常給花松土、施肥、澆水、放在陽光下,天氣冷了,還要把花搬到屋里,而且一般一個花盆只栽一種植物,這體現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條件,與上述順序相對應,分別是( ) ①陽光②水③空氣④營養物質 ⑤適宜的溫度⑥一定的生存空間 A. ①④⑥⑤②③ B. ③④②①⑤⑥ C. ②①⑤⑥③④ D. ⑤②①④⑥③ [體現“STS ”的教學模式,將所學的內容緊密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物學習在生活中的應用。] (3)課后想一想。 生物在生物圈內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條件改變或不能滿足時,生物是否還能很好地生存?如果不能,請搜集資料說明你的觀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