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簡單電路》單元教材分析 2020年義務教育《科學》 粵教科技版新教材(四年級)培訓 單元對應課標內容 目錄 01 新舊教材內容 02 單元解讀 03 每課解讀及教學建議 04 01 PART 單元對應課標內容 基本情況簡介 此處添加詳細文本描述,建議與標題相關并符合整體語言風格,語言描述盡量簡潔生動。盡量將每頁幻燈片的字數控制在 200字以內,據統計每頁幻燈片的最好控制在5分鐘之內。 活動開展原因 此處添加詳細文本描述,建議與標題相關并符合整體語言風格,語言描述盡量簡潔生動。盡量將每頁幻燈片的字數控制在 200字以內,據統計每頁幻燈 小學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 基本情況簡介 此處添加詳細文本描述,建議與標題相關并符合整體語言風格,語言描述盡量簡潔生動。盡量將每頁幻燈片的字數控制在 200字以內,據統計每頁幻燈片的最好控制在5分鐘之內。 活動開展原因 此處添加詳細文本描述,建議與標題相關并符合整體語言風格,語言描述盡量簡潔生動。盡量將每頁幻燈片的字數控制在 200字以內,據統計每頁幻燈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 基本情況簡介 活動開展原因 此處添加詳細文本描述,建議與標題相關并符合整體語言風格,語言描述盡量簡潔生動。盡量將每頁幻燈片的字數控制在 200字以內,據統計每頁幻燈 小學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 02 PART 新舊教材內容 此處添加詳細文本描述,建議與標題相關并符合整體語言風格,語言描述盡量簡潔生動。盡量將每頁幻燈片的字數控制在 200字以內,據統計每頁幻燈 2003年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第8課 電路的研究 活動1:讓燈亮起來 活動2:開關加在哪里 活動3:判斷容易導電的材料 拓展:制作數字游戲機 資料:安全用電 2020年版《科學》四年級上冊 2020年版《科學》四年級上冊 第8課 電路的研究 活動1:讓燈亮起來 活動2:開關加在哪里 活動3:判斷容易導電的材料 拓展:制作數字游戲機 資料:安全用電 2003年版《科學》五年級上冊 1.單元主題化(小燈籠主題) 2.科學學習生活化(電路故障) 3.科學活動實踐化(游戲機等) 新舊教材的不同體現在 03 PART 單元解讀 單元知識結構 單元內容安排 單元課程安排 19課:從電燈籠玩具入手,認識電路的必要元件有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等,初步了解形成電路的條件。 20課:通過研究電路的連接進一步了解形成電路的條件。 21課:通過任務驅動,了解切斷閉合回路是控制電路的一種方法。 22課:運用電路檢測器進行電路的檢測。 23課:知道導體和絕緣體;了解電的重要用途;知道雷電、高壓電、交流電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了解安全用電;了解發明家發明的過程。 單元內容解讀 本單元的每一課都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主題人物在電的應用情景中產生的疑問會引起學生的共鳴,驅動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在觀察、實驗、討論、分析、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能從了解電路的組成開始,進一步了解電路的連接及檢測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并對電產生探究的興趣,逐步養成實踐和創新的精神。 單元探究足跡 04 PART 每課解讀 及教學建議 19 我的小燈籠 驅動任務:電燈籠里的小燈泡怎樣才能發光照明? 教學目標 1.能說出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 2.能用電路元件連接簡單的閉合回路。 3.對觀察電的科學現象產生興趣。 建議:2課時。 觀察常見的電池、導線、燈泡等電路元件,了解電路元件的特點和作用。 利用導線把燈泡和電池連接起來,使燈泡發光。 利用閉合回路的特點,自制“電路闖關”游戲裝置。 19 我的小燈籠 19 我的小燈籠 了解電路元件 了解燈泡的兩個連接點,了解燈泡內部的連接。 19 我的小燈籠 了解電池的正負極的特點和符號表示。 19 我的小燈籠 嘗試連接電路元件,讓小燈泡亮起來。 19 我的小燈籠 學生活動手冊 根據是否能形成閉合回路進行判斷。 斷路 斷路 19 我的小燈籠 × × √ √ 學生活動手冊 簡單電路的連接方式: 19 我的小燈籠 19 我的小燈籠 材料不限: 紙板 、泡沫板… 鐵線粗細: 細 安全問題: 包裹鐵環手柄 效果問題: 電池數量、燈泡 拓展: 可將燈泡換成蜂鳴器等 學生活動手冊 19 我的小燈籠 拓展性活動: 利用簡單的材料和電路元件制作小燈籠。 重在設計。 20 電路的研究 驅動任務:怎樣連接電路,讓兩個小燈泡同時發光? 教學目標 1.認識到有多種的連接方法可以讓兩個燈泡同時發光。 2.能嘗試用不同的連接方法讓電路中的兩個燈泡同時亮起來。 3.通過對有兩個燈泡的電路進行實驗觀察與比較,發現不同的連接方法各有特點。 4.樂于用多種方法對電路連接進行探究。 建議:2課時。 通過觀察和操作,知道讓電路中的兩個燈泡同時發光的連接方法有兩種。 通過從電路中取出一個燈泡的方法,觀察和比較不同的電路連接方法的特點。 進一步利用閉合回路的原理,自制“數字游戲機”。 20 電路的研究 20 電路的研究 用多種方法同時點亮兩個小燈泡。 先思考,把可能的方法記錄下來,再進行驗證。 并聯 串聯 學生活動手冊 20 電路的研究 連線做記錄。 觀察燈泡的亮度,了解不同電路連接的特點。 20 電路的研究 了解不同電路連接的不同特點。 觀察后進行解釋。 學生活動手冊 20 電路的研究 引導學生根據閉合回路的特點去解釋。 20 電路的研究 能解釋運用什么原理進行制作 21 控制燈泡的亮與滅 驅動任務:在電路中接入開關,控制電路中燈泡的亮與滅。 教學目標 1.知道開關能連接和斷開電路,從而控制燈泡等用電器的工作狀態。 2.能夠在簡單電路中正確連接可控制電路的開關。 3.養成節約用電的意識。 通過把開關接入到簡單電路中控制燈泡的亮與滅,認識到開關的作用是連接和斷開電路。 在有兩個燈泡的電路中加入開關,通過探究發現,不同連接方法的電路中若要同時控制兩個燈泡的亮與滅,開關安裝的位置也不同。 21 控制燈泡的亮與滅 21 控制燈泡的亮與滅 初步了解開關工作的原理。 開關的“開”和“光”分別讓電路處于什么狀態。 21 控制燈泡的亮與滅 控制的兩種方式: 1.兩個燈泡同時亮和滅。 2.其中一個亮,另外一個滅。 學生活動手冊 21 控制燈泡的亮與滅 學生活動手冊 21 控制燈泡的亮與滅 分別控制 需要多個開關 22 燈泡不亮了 驅動任務:用簡易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中的各個元件, 并判斷故障出在哪里。 教學目標 1.知道電路出現故障后,其用電器就不能工作。 2.了解簡易電路檢測器,并能用簡單的電路元件制作一個簡易的電路檢測器。 3.會使用簡易電路檢測器檢測簡單電路,嘗試對檢測結果作出判斷。 4.有樂于合作、交流的精神。 分析電路中燈泡不亮的原因,并思考檢測故障的方法。 制作簡易電路檢測器,并學習使用它來檢測電路中的元件是否有故障。 22 燈泡不亮了 22 燈泡不亮了 了解電路元件可能會出故障。思考怎么判斷故障在哪里?用什么器材判斷。引導學生要對所有元件進行檢測。 22 燈泡不亮了 需要強調: 每次檢測前都要自檢。 安全問題。 學生活動手冊 22 燈泡不亮了 要求電路里的每個元件都要進行檢測。 學生活動手冊 22 燈泡不亮了 拓展性活動。可從stem的角度讓學生優化或改進電路檢測器。 如使用一塊板固定電池和燈泡;連接口處用電工膠布固定等。 23 導體和絕緣體 驅動任務:用簡易電路檢測器檢測導線的塑料外皮和銅芯; 檢測身邊各種常見物體的導電性。 教學目標 1.了解物體的導電性,知道有些物體容易導電,屬于導體;有些物體極不易導電,屬于絕緣體。 2.會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常見的物體,并能根據檢測結果判斷該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3.能列舉電的重要用途。 4.知道雷電、高壓電、交流電會對人體產生傷害;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 5.了解著名科學家在電方面的研究、設計和發明過程。 用電路檢測器分別檢測導線的塑料外皮和銅芯,了解導體與絕緣體;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身邊常見物品的導電性,判斷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列舉電的重要用途;認識到電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知道什么是安全用電。 了解著名科學家在電方面的研究、設計和發明過程。 23 導體和絕緣體 23 導體和絕緣體 注意: 有些物體是多種材料組成的。 學生活動手冊 23 導體和絕緣體 結果記錄應是材料名稱。 23 導體和絕緣體 了解電的用途。 了解交流電、高壓電的危險(超過36V的交流會對人體有危害)。 了解生活中的安全用電。 學生活動手冊 23 導體和絕緣體 × √ × × × 23 導體和絕緣體 了解雷電的危害。 了解富蘭克林發明避雷裝置的過程。 建構科學概念,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