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讀上圖將字母填在相對應地貌類型的括號里: 鞍部( ) 緩坡( ) 陡坡( ) 山谷( ) 山脊( ) 山峰( ) 峭壁( ) A B C D E F G 等高線地形圖 (1)A鞍部、B陡崖、C山脊、D山谷、E小河 (2)圖上的比例尺是l: ,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 (3)甲乙兩山頂的圖距為 厘米,實地距離為 千米。 (4)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甲乙兩山的相對高度是 米。 分層設色地形圖 褐色越深,海拔越高;綠色越深,海拔越低 七大洲和四大洋 亞洲 歐洲 非洲 北美洲 大洋洲 南極洲 大 西 洋 北冰洋 印度洋 大 西 洋 南美洲 西半球 東半球 太平洋 太 平 洋 練一練,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 從南北半球看:陸地主要分布在 ,海洋主要分布在 。 北半球 南半球 太平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亞洲 歐洲 非洲 北美洲 大洋洲 南美洲 南極洲 大 西 洋 北冰洋 印度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巴拿馬運河 白令海峽 德雷克海峽 蘇伊士運河 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說說:七大洲與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大洲分界線. 直布羅陀海峽 七大洲和四大洋 ① ② ③ ⑤ ⑥ ⑩ ? ? ? B A 英吉利海峽 土耳其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 曼德 海峽 莫桑比克海峽 白令 海峽 臺灣 海峽 馬六甲海峽 巴斯 海峽 麥哲倫海峽 巴拿馬運河 蘇伊士運河 C D B F E G A H 說出圖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單元。 亞洲地形: 復雜多樣,地勢 :中間高 四周低。 河流 :呈放射狀 向四周 分流入海。 世界河湖:尼羅河、多瑙河、黃河、亞馬孫河、塔里木河 里海、蘇必利爾湖、貝加爾湖、死海、納木錯 世界氣候復雜多樣 亞馬遜平原 亞馬遜平原 熱帶雨林氣候 (終年高溫多雨) 高溫 多雨 終年 地中海氣候 地中海氣候 夏炎熱干燥,冬溫和多雨 溫帶海洋氣候 冬溫夏涼,降水均勻 溫帶季風氣候 夏熱多雨,冬冷干燥 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熱多雨,冬低溫少雨 53?N 4?N 135?E 73?E 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龍江 5200千米 5500千米 最西端: 新疆帕米爾高原 最東端:黑龍江 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相交處 最南端:曾母暗沙附近 黑河 騰沖 面積:43% 人口:94% 面積:57% 人口:6% 提示:人口密度=人口數/面積 觀察圖5-7,找到黑河與騰沖并將兩地連起來 讀圖分析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特點。 以高原為主 以高原、盆地為主 以平原、丘陵為主 北緯32° 一、 我國的氣候類型 · 浙江 建德 建德的氣候類型是什么?這種氣候有什么特點? 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 冬季低溫少雨 大興安嶺 陰山 賀蘭山 巴顏喀拉山 岡 底 斯 山 脈 E 南北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一月份00C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800mm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旱地與水田的分界線 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 自 然 環 境 的 差 異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南(南方) 秦嶺—淮河以北(北方) 一月平均氣溫 年降水量 耕地類型 主要糧食作物 氣候類型 河流水文 人 文 環 境 的 差 異 民居特色 飲食習慣 交通工具 南北方的差異 高于0℃ 低于0℃ 大于800毫米 小于800毫米 水田為主 旱地為主 水稻為主 玉米、小麥為主 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河湖多、水量大、冬季不結冰、利于航運 河湖少、水量小、冬季結冰、不便于航運 尖頂房為主,一般沒有取暖設備 平頂房為主,一般有取暖設備 米飯 面食 陸路、水上交通都很發達 基本上沒有水運陸路交通發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