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逐水草而居 北非 地理位置 非洲的氣候 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其分布規律是什么? 以赤道為對稱軸南北對稱分布 非洲氣候帶對稱的原因:赤道從中間穿過,地表起伏不大,海岸線也較平直。 非洲赤道東部地區為什么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地勢高、氣溫低 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 同一個地方為什么景色不同? 熱帶草原氣候的特征: 明顯的雨季和旱季 熱帶草原地區干濕季圖(南半球) 聯系課本分析馬賽人放牧為什么要不斷的遷徙? 自然環境對人們生產的影響 一年一度的大遷徙,數百萬頭角馬經過馬拉河從坦桑尼亞來到肯尼亞。 馬賽人遷徙的時間及路線是什么?(P77) 5~6月,隨著南方(多多馬)旱季來臨,草原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而這時的北方(基塔萊)正值雨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旱季來臨,南方雨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南回遷,迎接雨季的來臨。 思考:馬賽人的生活方式(衣、食、出行、住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紅色的披風 茅草房、牛糞房 帶著牛羊放牧 馬賽人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牛是他們的全部財產為了給牛群尋找豐美的牧草和水,他們甚至能連續走上5天4夜。 民俗:一月一次的集會… —便于驅趕野生動物、防身—草原 住:茅草房、牛糞房… 行:帶著牛羊放牧…(部分定居) 自然環境 決定 生產生活方式 衣:紅色的披風 食:牛、羊制品… —就地取材、便于遷徙—草原 —便于游牧生活—草 原 —便于商品交換—草原 — 飼養牛羊—草原 生產生活方式 —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草原 課堂小結: 熱帶草原 逐水草而居 (馬賽人) ↓ 自然環境 決定 生產、生活 雨季、 旱季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769萬,比整個西歐大一半,人口2250萬。澳大利亞不僅國土遼闊,而且物產豐富,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澳大利亞擁有很多自己特有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 地廣人稀 大洋洲的花園 澳大利亞的首都—堪培拉 地理位置: 半球: 溫度帶: 大洲: 海陸位置: 南半球 東半球 地處熱帶、南溫帶 大洋洲 是世界上唯一占據整個大陸及其邊緣島嶼的國家 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分布 你認為澳大利亞的氣候對牧草和畜群有什么影響? 氣溫: 中低緯度,大部分地區是熱帶、亞熱帶氣候,熱量條件好。 (氣溫、 降水) 2、自然條件 澳大利亞的地形和年降水量有什么特點? 地形特點:西部為高原、中部為平原,東部山地,地勢上總體比較平坦。 降水特點: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形式,即從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 說一說澳大利亞的牧羊帶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牧羊帶與降水帶基本吻合,大致呈半環狀分布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的草原上。 自然條件 草原平坦遼闊,沒有猛獸 70%的土地是干旱地 氣候干熱 因地制宜 適于大面積發展畜牧業 為什么澳大利亞擁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的美稱? 1)羊的總數非常多,占世界的1\6,羊毛產量居世界第1位。 2)羊比人多(人口密度2.2人/平方千米,地廣人稀) 3)沒有羊,就沒有國家的今天。 先進的科技與現代的農業機械 美利奴羊,其毛潔白細長,光澤良好,質地柔韌,是上好的衣物原料。 工人用電動剪羊毛機,剪1頭羊只需三四分鐘。 澳大利亞牧民是怎樣依靠很少人力完成放牧、打草、剪毛等眾多工序呢?而且保持繼續發展呢?(閱讀 課本P81頁的內容) 國土遼闊 大規模的牧場 家庭牧場 勞動力少 機械化 現代化的工業 現代化畜牧業 4、現代化牧業 澳大利亞牧業現代化機器 剪毛機 擠奶機 飼料碎機 草場耕翻、牧草播種、施肥、除草、收割、撿拾、打捆、擠奶、剪毛等各個環節都使用機械來完成 牧草收割機 飛機施肥 1)說說澳大利亞的生產特點是怎樣的? 2)澳大利亞牧民與其它游牧牧民在放牧上有何不同? 3)思考:澳大利亞的牧民的生活(如飲食)狀況是怎樣的? A、肉類食物為主 B、交通便捷 C、地廣人稀 定居進行放牧 1.機械化程度高 (最突出的特點) 2.牧場規模大 3.定居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