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二 單元 善待他人2.3(1)與人為善課 型 : 新授課 時間:2011年7月20日備課人: 審核人:一、學習目標:1、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無私的愛心;2、培養學生形成對善良、仁愛、理解、寬容等高尚品質的共鳴和認同,使學生懂得與人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則,做一個誠摯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二、學習重點、將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學習難點、與人為善要是非分明四、學習過程一>、導入 (故事導入)二>、自學指導(快速閱讀課本學會選擇)1、放學的路上,當你拾到一個裝滿現金和不少證件的錢包時,你該怎么辦?2、有人沉溺于賭博,負債累累,向你求借,你會幫他嗎?3、當你的同學遇到學習困難向你尋求幫助而你此時正忙時,你該怎么辦?4、當你看到有人對你的同學起外號時,你該怎么辦?三>、問題導學活動一:學生閱讀書本一只手套的故事;小組討論:(1)作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賣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嗎?(2)你怎樣看待女老板轉變的原因?四>、典題訓練如果你具有了與人為善的品質,你的做法肯定會是:(1)遇到乞討者時:(2)上車遇到老弱病殘、孕婦時:(3)遇到迷路的小孩或老人時:(4)天冷的傍晚或下暴雨前,遇到擺地攤的阿伯還在賣剩下不多的水果時:五>、精講點撥材料一、從前,在一個冬天的早晨,農夫看見路邊有一條凍僵的蛇。農夫小心翼翼的把蛇捧起來,放進自己的懷里。蛇的體溫漸漸的升高,蘇醒了過來,立即狠狠的咬了農夫一口,把毒液注進農夫的體內,然后逃之夭夭,農夫毒發身亡。從材料一當中你能有什么啟示?五 、歸納總結1、善良是多種美德的基礎和體現2、善良是無私的3、與人為善要是非分明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5、善良要見諸行動六、當堂檢測1、關于與人為善的敘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 自己不愿干值日,卻吩咐別人干。② 買東西自己不愿付錢,卻讓別人付。 ③ 體育比賽阻止其他同學報名參賽,說有很大的風險。 ④ 在救困扶弱、維護正義的情景中與邪惡和錯誤作斗爭2、與人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是A、自我負責 B、誠實守信 C、將心比心 D、塑造自我。3、善良要付諸行動,表現在①對需要幫助的人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②關懷和體貼別人,為別人的需要作出貢獻③體驗生命的快樂與情趣 ④為了得到某種回報,去做一些看上去善良的事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4、與人為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里,有著諸多5、有善良之心的人是①懷著自私利己的目的,為了得到回報,去做某些所謂的善事②以善良之心待人是發自內心的驅使,善良的行為必然不圖回報③懷有善良之心的人不會容忍對公眾利益的損害,對無辜者的傷害④懷有善良之心的人對社會上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充滿愛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七作業布置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怎樣才能做到與人為善明辨是非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