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獲得能量的途徑 (1)有氧呼吸 ①概念:在氧氣的參與下,有機物的分解較為徹底并釋放出較多的能量的呼吸方式。 ②人體所需能量大多來源于糖類,部分來源于脂肪,極少數來源于蛋白質。 (2)無氧呼吸 ①概念:細胞在缺氧的條件下,將糖類等有機物分解成未徹底氧化的產物,并釋放出少量的能量的過程。 ②多數動物和人的無氧呼吸:動物組織細胞在缺氧的情況下,糖類在相關酶的作用下分解為乳酸,并釋放出少量能量。 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③多數植物的無氧呼吸:高等植物植物細胞在缺氧的情況下,糖類在相關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釋放出少量能量。 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④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微生物的無氧呼吸成為發酵,可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來生產食品。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比較 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條件 需要氧氣和相應酶。 不需要氧氣,需要相應酶。 產物 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釋放能量 釋放能量多 釋放能量少 實質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二、泌尿系統 (1)排泄 ①人體將代謝廢物通過一定途徑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排泄。 ②大部分廢物通過泌尿系統以尿的形式排出,其他廢物通過皮膚、呼吸系統排出。 (2)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腎靜脈:把血液從腎臟運送回大靜脈。 腎動脈:把血液從大動脈運送至腎臟。 腎臟:主要的排泄器官,形成尿液。 輸尿管:運送尿液到膀胱。 膀胱:暫時貯存尿液。 尿道:尿液由膀胱經尿道排出體外。 腎臟的結構 ①腎臟位于人腰后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每個腎臟由腎實質和腎盂組成,腎實質分為皮質和髓質。 ②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腎單位,每個腎臟含100多萬個腎單位。 ③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腎小體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 (4)尿液的形成 ①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分、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過濾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 ②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血液里。并且進入包繞在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5)血尿、蛋白質和糖尿 ①血尿:尿中出現血細胞,可能是由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出現問題。 ②蛋白尿:尿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可能是由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出現問題。 ③糖尿:尿中有葡萄糖,可能是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現問題。 三、水鹽平衡 (1)腎臟是調節水鹽平衡的主要器官,此外皮膚和呼吸系統也承擔了部分功能。 (2)水分平衡 ①人體通過飲水、進食、細胞呼吸獲得水分,通過呼吸、流汗、排尿、排糞等排出水分,從而調節人體內水分平衡。 ②當體內水分過剩時,腎臟產生很多尿排出多余水分;當體內水分不足時,腎臟產生少量尿。 (3)鹽的平衡 喝多水又不增加鹽分,腎臟會產生鹽含量較低的尿;若攝入鹽較多而喝水少,腎臟就會產生鹽含量較高的尿,把體內多余的鹽排出。 四、代謝多樣性 (1)代謝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的代謝活動包括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兩個方面。 (2)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 ①同化作用:生物體不斷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合成新的自身組成物質,并貯存能量的過程。 ②異化作用:生物體不斷地氧化分解自身組成物質,釋放能量,并不斷排出代謝廢物的過程。 異化作用的類型包括:需氧型、厭氧型(乳酸菌)和兼性厭氧型(酵母菌)。 (3)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將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 ①自養: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直接制造成有機物并貯存能量的營養方式。進行自養生活的生物有植物和光和細菌等。 ②異養:人和動物等需要通過攝取現成的有機物來獲得營養,不能直接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營養方式。 →人和多數動物以捕食方式攝取營養。 →多數真菌和細菌等為腐生生物,從已死的、腐爛的生物體中獲得營養。 →病毒、蛔蟲、結核桿菌等為寄生生物,生活于另一種生物體內或體表從其體內獲得營養。 例1、如圖為肺泡與血液間氣體交換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氣體,箭頭表示血液流動或氣體進出的方向,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a和b分別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氣 B.甲內流的血比丙內流的血含氧量低 C.與甲相比,丙內的血液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物質 D.乙和肺泡的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例2、下列四幅曲線圖表示人體內血液由主動脈經過組織細胞流向上、下腔靜脈時,血液內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情況,縱坐標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橫坐標表示血液由主動脈經過組織細胞流向上、下腔靜脈時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A. B. C. D. 例3、如圖為人體新陳代謝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字母A、B、C、D表示物質,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 (1)甲細胞能運輸B物質,甲細胞的名稱是 ?。?(2)如果發現尿液中含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可能是腎臟中的 發生了病變. (3)②所表示的生理過程為 ?。魯z入的食物是淀粉,則飯后血液中物質C的濃度會暫時升高,但在內分泌系統分泌的 作用下,其濃度又會逐漸恢復正常. (4)物質A從血管進入肺泡是通過 作用完成的. (5)人體排泄有三個途徑,除圖中所示外還能通過 (填器官)完成. 例4、血液、尿檢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下表為醫生對甲、乙、丙、丁四名男生體檢時的血檢結果統計【其中白細胞正常值為(4~10)×109/升,血紅蛋白正常值為120~160克/升】.圖則為腎單位結構示意圖.請你據此分析回答: 白細胞 血紅蛋白 血型 甲 4.8×109 140 A 乙 5.2×109 70 B 丙 30×109 150 AB 丁 4.6×109 130 O (1)參照表中數據,四人中有炎癥的應該是 ,患貧血癥的是 ,若乙需要輸血,甲、丙、丁積極主動,你認為三人較合適者應為 ?。?(2)圖中標注的結構①④⑥中液體為原尿的是 ?。ㄌ钚蛱枺蛑械钠咸烟窃诹鹘浤I小管時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過程稱為 . (3)假若①③的部位發生病變,⑥內的液體與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應是 ,假若⑥內的液體葡萄糖含量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 (4)與腎動脈相比,腎靜脈血液的特點是 ?。?1、如圖是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a、b表示不同的氣體,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下列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 A.a與b是通過氣體擴散原理實現交換的 B.肺泡和乙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C.甲內流的是動脈血,丙內流的是靜脈血 D.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氣 2、如圖為人體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處血液鮮紅,乙處血液暗紅 B.心臟與甲之間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 C.乙處血液將匯集到肺靜脈 D.乙處血液首先進入心臟的部位是右心房 3、人體細胞要獲得氧氣(O2),排出二氧化碳(CO2),必須經過如下過程來完成,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①過程可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B.②過程氧氣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血液 C.氧氣在③過程中以氧合血紅蛋白形式運輸 D.完成④過程后,血液含氧豐富,顏色鮮紅 4、如圖為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圖中AB是兩種不同的氣體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據此圖判斷此血管是小靜脈 B.據圖判斷此血管為小動脈 C.A是氧氣,B是二氧化碳 D.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氣 5、構成腎單位的結構是( ?。? A.腎小球和腎小囊 B.腎小體和腎小管? C.腎小球和腎小管 D.腎皮質和腎髓質? 6、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 ) A.腎小管 B.腎小囊 C.腎小球 D.腎單位 7、如表是某人血漿、原尿、尿液成分比較(單位:g/mL),從圖表中可知成分1是( ?。?成分 水 蛋白質 葡萄糖 無機鹽 尿素 1 95 0.00 0.00 1.50 2.00 2 90 7.00 0.10 0.72 0.03 3 99 0.00 0.10 0.72 0.03 A.血漿 B.原尿 C.尿液 D.血漿和尿液 8、如圖為尿液的形成過程示意圖,表中的液體A、B、C分別取自于圖結構的不同部位,經過化驗得到如下數據。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成分 液體A(克/100毫升) 液體B(克/100毫升) 液體C(克/100毫升) 蛋白質 7.2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無機鹽 0.72 0.72 1.40 尿素 0.03 0.03 1.80 A.液體A經過④內壁的濾過作用形成尿液 B.結構②中流動的是含氧少的靜脈血 C.液體B取自于圖甲中的結構⑤ D.③內的液體C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質 9、患尿毒癥的人要定期去醫院做腎透析,目的是為了排出( ?。?A.水 B.尿素 C.無機鹽 D.二氧化碳 10、人體產生和排出尿液的途徑是( ) A.輸尿管→膀胱→腎臟→尿道 B.輸尿管→腎臟→膀胱→尿道 C.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D.腎臟→膀胱→輸尿管→尿道 11、如圖表示一名腎衰患者接受洗腎機治療的情形,下表列出進入及離開洗腎機的血漿成分的部分資料。請據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物質 血漿內物質濃度(g/100cm3) A B 葡萄糖 0.1 0.1 尿素 0.08 0.06 蛋白質 7.00 7.00 (1)透析管代表腎單位的 ,根據右上表提供的數據,說明洗腎機的作用是 。 (2)洗腎機內溶液與血液流向相反,為了保證病人血液中的有用成分不會流失,除尿素外,其余成分濃度應與血漿濃度 ?。ㄟx填“相同”或“不同”)。 (3)血液透析時,用插管將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經透析后再將血液送回病人的 血管中。 (4)醫生常建議腎衰患者 (選填“增加”或“減少”)進食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因為吃進的蛋白質越多,蛋白質代謝越旺盛,產生的 就越多,腎的負擔就越重。 12、如圖甲、乙所示為氣體在人體內的兩個交換過程,鳥類pO2和pCO2分別代表血液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壓強,且壓強越大,濃度越高。(括號內的數字單位為kPa) (1)組織內的氣體交換和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通過 來實現的。 (2)根據氣體分壓值的變化,可以判斷圖甲中血液的流動方向是 (填“A→B”或者“B→A”),乙圖中血液的流動方向是 ?。ㄌ睢癈→D”或者“D→c”)。 (3)可以推測血管A與心臟的哪一個腔相連? 。 13、新陳代謝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請回答下列有關人體新陳代謝相關的問題: (1)人體生命活動離不開水,人體所需的水除來自于飲食外,還可由自身 產生;為保持水平衡,體內多余水分要排出體外.冬季,人體排水主要有 和泌尿兩條途徑. (2)人體組織器官需要的營養物質,是通過 循環運送來的,其中能運送氧氣的是血細胞中的 . (3)人體內血糖濃度的穩定也是新陳代謝正常進行的條件之一.調節血糖濃度穩定的激素有胰島素等,請寫出胰島素降低血糖的一條途徑: ?。?(4)某正常成年人一年內體重增加了3kg,從新陳代謝的兩方面進行分析,他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5)治療急性腸炎往往需要靜脈滴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從體靜脈進入循環系統到達發病部位,此過程中抗菌藥物依次通過心臟各腔(如圖)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1、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后,血液中氣體含量的變化是( ?。?A.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B.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氣和二氧化碳都減少 D.氧氣增多,二氧化碳減少 2、如圖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過程a、b是通過人體的呼吸運動實現的 B.過程c、d是通過氣體擴散實現的 C.與血管甲相比,血管丙內的血液含有更豐富的氧 D.血管乙處是人體內二氧化碳濃度最大的地方 3、通過下列哪個環節,使動脈血變為靜脈血( )? A.肺通氣 B.肺的換氣? C.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D.組織氣體交換 4、如圖所示是某人飯后約30分鐘時,測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小腸時中氧氣、二氧化碳、葡萄糖和尿素的相對含量,下列柱狀圖描述符合實情的是( ?。?A. B. C. D. 5、新陳代謝是人體生命的基本特征.下列有關人體的新陳代謝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是胃 B.腎臟不能將人體的所有代謝終產物形成尿液 C.人體呼吸時吸進的是O2,呼出的是CO2 D.青少年生長發育快,異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6、人一般夏天尿少,這是因為( ) A.汗液分泌多 B.溫度過高,影響酶的正常工作,產生代謝廢物較少 C.體內代謝廢物主要由皮膚排出 D.人體內水分需要量大 7、下列物質中,屬于代謝廢物的是( ?。?①水 ②蛋白質 ③無機鹽 ④葡萄糖 ⑤尿素 ⑥尿酸 ⑦糞便. A.②③④⑤ B.③⑤⑥⑦ C.①⑤⑥⑦ D.①③⑤⑥ 8、在某一時刻,測定某一器官的動脈和靜脈中血液內三種物質的含量,其相對數值如圖所示,判斷該器官最可能是( ) A.肺 B.小腸 C.肝臟 D.腎臟 9、血液從心臟流出,流經腎臟后血漿成分發生的主要變化是( ?。?A.氧、尿酸、尿素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不變 B.氧、尿酸、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減少 C.氧、尿酸、尿素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D.氧、尿酸、尿素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也減少 10、據了解,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慢性病患者的增加、環境的污染、藥物的濫用,腎病患病人群以驚人的速度在上升,發病率已高達10.8%慢性腎病患者已多達1.3億人。腎炎患者往往是腎單位功能受損引起的,如圖為一個腎單位的結構示意圖。以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①血管名稱是入球小動脈 B.③中流的是動脈血 C.檢測⑤中的液體發現含有葡萄糖,說明此人就患有糖尿病 D.⑤中的尿素濃度比④高,這與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有關 11、如圖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關于尿的形成和排出,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健康人的④內的液體不含有葡萄糖 B.圖中B處表示的是靜脈管的重吸收過程 C.在尿液中發現紅細胞是結構①發生了病變 D.④內的液體經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 12、人體內連續發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可用流程圖來表示。以下流程圖正確的是( ?。?A.尿液形成的途徑: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尿液 B.外界空氣進入人體肺部:鼻→咽→氣管→喉→支氣管→肺 C.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次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腸→胃→大腸→肛門 D.血液循環的規律:心房→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室 13、如表是對健康人的原尿、尿液及血漿進行分析比較得到的數據。表中A、B、C依次是( ) 主要成分 A中(克/100毫升) B中(克/100毫升) C中(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質 8.0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無機鹽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A.尿液、原尿、血漿 B.血漿、原尿、尿液 C.原尿、尿液、血漿 D.血漿、尿液、原尿 14、如圖為甲乙兩人腎單位內流動的液體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曲線,其中①②③表示組成腎單位的有關結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②為腎小囊,其內液體為原尿 B.③是腎小球,此處進行了重吸收作用 C.④內液體是尿液,甲的胰島素可能分泌不足 D.如甲的尿液中還有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可能是腎小球出現 的問題 15、浙二醫院給出甲、乙二人的尿液檢測指標如表,其中乙為健康的體檢者.請分析表中數據并參考腎單位的結構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單位:g/L) 被測者 紅細胞 蛋白質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無機鹽 甲 + 30 1.0 2.0 0.05 9.0 乙 ﹣ 0 0 2.0 0.05 11.0 (1)甲的紅細胞與蛋白質指標高于乙,可能的原因是[ ] 發生了病變(填序號及其結構名詞). (2)甲的葡萄糖指標高于乙,其可能的原因:一是甲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二是甲的[ ] ?。ㄌ钚蛱柤捌浣Y構名詞)功能減退. (3)下列是關于乙的分析,其中正確的是 A.④內液體沒有尿素和血細胞 B.⑤內液體中沒有尿素和無機鹽 C.①⑤⑥中的液體尿素含量最少的是⑥ D.②和①中的血液成分相比,氧氣和葡萄糖含量明顯減少. 16、如圖為人體新陳代謝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字母A~D表示物質,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回答: (1)物質B進入血管后會與甲細胞上的 結合,經運輸進入人體組織細胞內. (2)②所表示的生理過程主要在人體的 中完成的(填器官名稱). (3)如果發現尿液中含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可能是腎臟中的 發生了病變. 參考答案 例1、C 例2、B 例3、(1)紅細胞;(2)腎小球;(3)吸收;胰島素;(4)擴散;(5)皮膚. 例4、(1)丙;乙;??;(2)④;重吸收作用;胰島素分泌不足;(3)血細胞和蛋白質;胰島;(4)腎靜脈中的血液里尿素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 1、C 2、C 3、D 4、C 5、B 6、D 7、C 8、C 9、B 10、C 11、(1)腎小球;清除血液中的尿素 等代謝廢物;(2)相同;(3)靜脈;(4)j減少;尿素。 12、(1)氣體擴散作用(2)A→B; D→C;(3)右心室 13、(1)呼吸作用;呼吸;(2)血液;紅細胞;(3)促進血糖合成為糖元或加快血糖的分解;(4)同化作用大于異化作用;(5)B. 1、D 2、D 3、D 4、A 5、B 6、A 7、D 8、D 9、C。 10、C 11、B 12、A 13、B 14、B 15、(1)②腎小球(2)⑤腎小管(3)C 16、(1)血紅蛋白 (2)小腸 (3)腎小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