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聲音》第5課《聲音的強與弱》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物體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音量就越大;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音量就越小。科學探究目標:通過用不同的力使物體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觀察物體振動幅度的不同;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科學態度目標: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科學技術與我們的身邊的各種現象密切相關。【教學重難點】重點: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難點:如實觀察并記錄物體的振動幅度,并與發出的聲音強弱相聯系。【教學準備】教師:教學課件、鼓、鼓棰、若干黃豆。小組材料(2人一組)):1把鋼尺、1張畫有相等刻度線的紙、若干透明膠、1根橡皮筋、1支筆、活動手冊(每人一本)。【教學過程】一、聽音樂,聚焦聲音的強弱師多媒體播放一段音樂(適時控制音量大小),生聽音樂,談感受。預設:音樂時而響(大)、時而輕(小)。師:這是因為老師時而把音量開大,時而開小。師講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把輕重不同的聲音稱為聲音的強弱不同。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提出問題:聲音的強弱是怎樣形成的呢?(師板書:聲音的強與弱)生談談自己的看法,教師可以在黑板上適當記錄。二、探索聲音的強弱怎樣形成的活動1:用不同的力撥動鋼尺師出示材料:鋼尺、畫有相等刻度線的紙。引導學生操作:①把將畫有相等刻度線的白紙貼在桌子的邊緣,將一把鋼尺伸出桌子大約15厘米左右。②用一只手壓住鋼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撥動鋼尺的另一端。(提示:手壓住鋼尺的一端要在桌子的邊緣。)先輕輕撥動鋼尺,聽一聽鋼尺發出的聲音,并觀察鋼尺是怎樣振動的?再用力撥動鋼尺,鋼尺發出的聲音和它的振動有什么變化?③同桌合作,邊觀察邊記錄現象:描述的詞語可以用“幅度大”、“幅度小”、“劇烈”、“不劇烈”等詞語描述。示意圖可以用橫線上下擺動的角度表示。(活動手冊P3)聲音強弱與振動物體的關系記錄表振動物體振幅大小(可用示意圖表示)聲音強弱鋼尺輕輕撥動用力撥動(說明:教師要引導學生知道什么是振幅。)生探索用不同力撥動鋼尺后,鋼尺的振幅和聲音強弱的變化,教師適當引導。師生交流實驗現象:(預設)聲音強弱與振動物體的關系記錄表振動物體振幅大小(可用示意圖表示)聲音強弱鋼尺輕輕撥動振幅小、不劇烈()聲音弱用力撥動振幅大、劇烈()聲音強(說明:交流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畫示意圖。)活動2:用不同的力撥動橡皮筋師出示材料:橡皮筋、筆。引導學生操作:①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筆上,一只手拿住橡皮筋的另一端。②用另一只手用不同的力撥動橡皮筋,聽橡皮筋的聲音,判斷其強弱,同時觀察橡皮筋的振動幅度。③同桌合作,邊觀察邊記錄現象:描述的詞語可以用“幅度大”、“幅度小”、“劇烈”、“不劇烈”等詞語描述。示意圖可以用橫線上下擺動的角度表示。(活動手冊P3)聲音強弱與振動物體的關系記錄表振動物體振幅大小(可用示意圖表示)聲音強弱橡皮筋輕輕撥動用力撥動生探索用不同力撥動橡皮筋后,橡皮筋的振幅和聲音強弱的變化,教師適當引導。師生交流實驗現象:(預設)聲音強弱與振動物體的關系記錄表振動物體振幅大小(可用示意圖表示)聲音強弱橡皮筋輕輕撥動振幅小、不劇烈()聲音弱用力撥動振幅大、劇烈()聲音強活動3:(演示)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師出示材料:鼓、鼓棰、黃豆。引導一學生演示:①在鼓面上放若干黃豆。②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聽鼓面發出的聲音,判斷其強弱,同時觀察鼓面的振動幅度,可通過黃豆上下跳動的幅度來感受。③邊觀察邊記錄現象:描述的詞語可以用“幅度大”、“幅度小”、“劇烈”、“不劇烈”等詞語描述。示意圖可以用橫線上下擺動的角度表示。(活動手冊P3)聲音強弱與振動物體的關系記錄表振動物體振幅大小(可用示意圖表示)聲音強弱鼓面輕輕擊鼓用力擊鼓交流觀察現象:(預設)聲音強弱與振動物體的關系記錄表振動物體振幅大小(可用示意圖表示)聲音強弱鼓面輕輕擊鼓振幅小、不劇烈()聲音弱用力擊鼓振幅大、劇烈()聲音強4.分析實驗現象,思考:聲音的強弱與什么有關?預設:振幅大小。師小結: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三、研討師:我們還能舉出哪些事例證明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生交流。(此研討可以讓學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可以將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幅度聯系起來。)師播放聲音的強弱與振幅的關系的視頻,材料是音叉和輕球。生觀看視頻,再次感受到:聲音的強弱與發聲物體的振幅有關。師進一步提出疑惑:人耳為什么能聽到大小不同的聲音?生討論、交流,教師適當引導:(預設)聲音的強弱不同,物體振動的幅度就不同,引起周圍空氣或其他傳播媒介的振動幅度也不同,我們聽到的聲音的大小才不同。四、課堂小練習1.聲音的強弱可以用()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音量就越();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音量就越()。答案:音量;強;大;弱;小。2.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風鈴管,我們觀察到()。A.聲音的高低不同B.聲音的強弱不同C.聲音的音色不同答案:B。五、板書設計聲音的強與弱輕輕——振幅小、音弱、音量小用力——振幅大、音強、音量大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8張PPT)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上聽音樂,聚焦聲音的強弱聲音的強弱是怎樣形成的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把輕重不同的聲音稱為聲音的強弱不同。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聲音的強與弱探索聲音的強弱怎樣形成的活動1:用不同的力撥動鋼尺材料:鋼尺、畫有相等刻度線的紙方法提示:1.如右圖所示:把將畫有相等刻度線的白紙貼在桌子的邊緣,將一把鋼尺伸出桌子大約15厘米左右。2.如右圖所示:用一只手壓住鋼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撥動鋼尺的另一端。提示:手壓住鋼尺的一端要在桌子的邊緣。先輕輕撥動鋼尺,聽一聽鋼尺發出的聲音,并觀察鋼尺是怎樣振動的?再用力撥動鋼尺,鋼尺發出的聲音和它的振動有什么變化?3.同桌合作,邊觀察邊記錄現象:描述的詞語可以用“幅度大”、“幅度小”、“劇烈”、“不劇烈”等詞語描述。示意圖可以用橫線上下擺動的角度表示。(活動手冊P3)聲音強弱與振動物體的關系記錄表振動物體振幅大小(可用示意圖表示)聲音強弱鋼尺輕輕撥動用力撥動幅度小、不劇烈幅度大、劇烈聲音弱聲音強下一個振幅返回活動2:用不同的力撥動橡皮筋材料:橡皮筋、筆1.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筆上,一只手拿住橡皮筋的另一端。2.用另一只手用不同的力撥動橡皮筋,聽橡皮筋的聲音,判斷其強弱,同時觀察橡皮筋的振動幅度。3.同桌合作,邊觀察邊記錄現象:描述的詞語可以用“幅度大”、“幅度小”、“劇烈”、“不劇烈”等詞語描述。示意圖可以用橫線上下擺動的角度表示。(活動手冊P3)聲音強弱與振動物體的關系記錄表振動物體振幅大小(可用示意圖表示)聲音強弱橡皮筋輕輕撥動用力撥動幅度小、不劇烈聲音弱幅度大、劇烈聲音強活動3:(演示)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材料:鼓、鼓棰、黃豆1.在鼓面上放若干黃豆。2.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聽鼓面發出的聲音,判斷其強弱,同時觀察鼓面的振動幅度,可通過黃豆上下跳動的幅度來感受。3.演示,邊觀察邊記錄現象:描述的詞語可以用“幅度大”、“幅度小”、“劇烈”、“不劇烈”等詞語描述。示意圖可以用橫線上下擺動的角度表示。(活動手冊P3)聲音強弱與振動物體的關系記錄表振動物體振幅大小(可用示意圖表示)聲音強弱鼓面輕輕擊鼓用力擊鼓幅度小、不劇烈聲音弱幅度大、劇烈聲音強分析實驗現象,思考:聲音的強弱與什么有關?振幅大小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我們還能舉出哪些事例證明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研討聲音的強弱與發聲物體的振幅有關。人耳為什么能聽到大小不同的聲音?聲音的強弱不同,物體振動的幅度就不同,引起周圍空氣或其他傳播媒介的振動幅度也不同,我們聽到的聲音的大小才不同。?1.聲音的強弱可以用()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音量就越();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音量就越()。課堂小練習音量強大弱小2.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風鈴管,我們觀察到()。A.聲音的高低不同B.聲音的強弱不同C.聲音的音色不同B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5《聲音的強與弱》教學設計.doc 1.5聲音的強與弱.pptx 聲音強弱與振幅的關系.mp4 撥動鋼尺1.mp4 撥動鋼尺2.mp4 紅格格-下山(青春少女版).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