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舉例說明什么是軟體動物,概述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2)觀察蝗蟲的外部形態,概述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軟體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1)通過閱讀分析,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2)通過分組實驗觀察蝗蟲的外部形態,提高觀察、判斷、推理及科學實驗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我們周圍的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知道動物是豐富多彩的,培養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2、教學難點通過觀察蝗蟲的外部形態結構,概述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時間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寓言故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動畫視頻,并提出問題: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么故事中的蚌是什么動物?它有什么特征?與人類的關系怎樣??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就會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下面我們先一起學習軟體動物。學習目標一軟體動物?1、常見軟體動物的觀察?按照學生的分組給學生分發河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仔細觀察河蚌貝殼的形狀、花紋和年輪,柔軟的身體,運動器官——足,內臟團和呼吸器官——鰓,還有外套一般的肉質膜。學生觀察后思考以下問題:(1)貝殼在身體外面起什么作用?貝殼是怎樣形成的??(2)你所觀察的動物是靠什么結構運動的?又是靠什么呼吸的?(3)它們是如何獲取食物的??2、其他軟體動物?進一步利用多媒體提供石鱉、蝸牛、烏賊等三種動物的圖片,并請同學們觀察圖片,思考以下問題:(1)石鱉貝殼是什么形狀?它靠什么運動?(2)蝸牛生活在什么環境中?貝殼是什么形狀的?它靠什么運動?(3)烏賊生活在什么環境中?貝殼有什么特點?它是如何捕食和運動的??3、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小組共同總結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4、軟體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利用多媒體展示軟體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師生共同明確軟體動物對人類的有益價值。?①食用?牡蠣、扇貝、鮑等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且脂肪含量低。?②飾品?螺殼和珍珠是很好的裝飾品。?③藥用?鮑的殼、烏賊的殼、珍珠粉可入藥。(2)利用多媒體展示軟體動物對人類有害的兩個方面。?①蝸牛可以危害農作物?②釘螺是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寄主,與血吸蟲病的傳播有關。學習目標二觀察蝗蟲?觀察大屏幕上的蝗蟲圖片,并結合教材P15圖5-16觀察蝗蟲身體的形態結構。?1、觀察蝗蟲的身體?通過觀察完成下列問題:(1)蝗蟲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這幾部分各有什么主要功能??(2)說出1至9的名稱。(3)輕輕捏一捏蝗蟲的身體,體會一下有什么感覺?(4)教師進一步提問:堅韌的外骨骼對蝗蟲有什么作用呢??2、觀察蝗蟲觸角、足及翅的特點?3、蝗蟲的呼吸?利用多媒體展示實驗:將兩只蝗蟲分別放在甲、乙兩支裝滿水的試管中,甲試管中的蝗蟲頭部朝下,乙試管中的蝗蟲胸腹部朝下。提問:甲和乙兩支試管中哪一只蝗蟲先死亡?為什么??學習目標三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師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常見的節肢動物,這些動物有哪些共同特征?這些動物與人類有什么關系??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圖片,總結節肢動物對人有益及有害的方面。1、食用?蝦、蟹等為人類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動物蛋白。2、藥用?蝎、蜈蚣、蟬蛻等可以入藥,治療疾病。?3、仿生?人們生活中的諸多發明都離不開仿生學,而許多利用仿生學的例子中離不開昆蟲,例如模仿蜻蜓的翅痣用于消除飛機顫振,利用螢火蟲發出的冷光制作熒光燈等。?4、有些節肢動物可傳播疾病?例如蚊、螨叮咬人,并傳播疾病。課堂小結?通過思考題完成本課小結1、你知道美麗的珍珠是怎樣孕育的嗎??2、蝗災為何一般發生在干旱的年份,而且蝗災一旦發生就很難控制??3、在所有的動物類群中,節肢動物的種類和數量是最多的,想一想這與它們的哪些特征有關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