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使用顯微鏡教學內容分析由于本節內容是以小學知識為基礎的,是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第一堂課,因此課堂上能否引起學生對生物實驗的關注、激發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非常重要。通過學習使用顯微鏡,讓學生認識中學生物學觀察實驗的常用器材——顯微鏡的構造,并練習其使用方法。顯微鏡方面的知識是初中初中生物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與之相關知識的基礎和途徑。顯微鏡知識要點多,包含顯微鏡的結構及其功能,使用方法步驟,使用要領及注意事項等。有些知識學生不易掌握或經常會混淆。本人本著化難為易的思路,用簡單易行的辦法,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顯微鏡知識及使用要領。具體做法如下:1.在教學設計上,采用啟發引導的形式,把問題轉化為學生易于理解的東西,從而便于學生理解。2.在教學編排上,由易及難(認結構——識功能——動手用——用中思),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易于掌握。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說出顯微鏡的結構名稱,說出使用顯微鏡的正確操作步驟和操作要領。2、能力目標:嘗試運用顯微鏡進行觀察;體驗顯微鏡的使用規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顯微鏡的使用要領,逐步培養學生間的合作學習意識,并強化學生愛護實驗器材的意識。教學重點:初步學會使用顯微鏡。教學難點:掌握顯微鏡使用要領,利用所學顯微鏡知識解決相關問題。教學準備:顯微鏡、擦鏡紙、紗布、玻片標本等。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預期效果導課同學們,自然界中的生物千姿百態,有大有小,有些我們是無法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的,那我們如何才能觀察到呢?顯微鏡有多種,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和學習使用光學顯微鏡。顯微鏡的種類很多,中學生常用的是光學顯微鏡。學生思考并回答師生間有問有答,互相交流認結構,識功能1、多媒體展示顯微鏡各結構的圖片,并設疑。2、要求學生合作認顯微鏡各結構。教師巡視指導,了解情況。根據學情進行指導。1、學生觀看相關圖片,了解顯微鏡的各個結構。2、學生兩兩合作,一個說結構名稱,一個指認顯微鏡相應結構。大多數學生能準確無誤的認顯微鏡各結構及其功能。小結顯微鏡知識要點多媒體展示各結構,并酌情介紹知識要點:1、物像的放大倍數:物像的放大倍數等于目鏡與物鏡的乘積,且放大倍數是指放大物體的長與寬,而不是指放大物體的面積或體積。2、視野的明暗:視野的明暗與反光鏡、遮光器上的光圈和放大倍數都有關系。當用反光鏡的凹面鏡、遮光器的大光圈和縮小放大倍數時,視野越亮;反之,視野越暗。粗、細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能快速升降鏡筒,且順時針轉動時鏡筒下降。但由低倍鏡換成高倍鏡時,不能轉動。??細準焦螺旋能使物像更清晰,當視野中的像模糊時可以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能使物像更清晰。成像特點:?顯微鏡下成的像和實際物體正好上下左右均顛倒,即顯微鏡成倒像。?(通常可以采用旋轉180度的方法相互轉換)5、如何使偏像到達視野中央:?因為顯微鏡成倒像,所以視野中的像偏向哪方,就向哪方移動(這點和常規思維不一樣)。學生思考并回答相關提問學生思考,分析,并應用于顯微鏡實驗操作。初步知道各結構中的功能。思后用:初步使用顯微鏡一、多媒體展示顯微鏡使用過程,或老師示范使用顯微鏡。1、取鏡和安防2、對光3、放置切片標本4、觀察5、收鏡二、顯微鏡使用口訣:1、顯微鏡的觀察和操作口訣:??一升二轉三對光,四放五夾側看降,轉動準焦調清晰,升取轉降垂反光。?2、顯微鏡知識小口訣:鏡的結構要牢記,鏡座鏡柱和鏡臂;目鏡鏡筒在一起,物鏡連著轉換器;載物臺下遮光器,準焦螺旋分粗細;目物相乘倍數現,倍數就指長和寬;短目長物倍數大,倍大時候像暗稀;反光鏡呀遮光器,像的明暗就靠你;細焦調節像清晰,鏡筒上下要注意。取鏡和安防對光放置切片標本觀察收鏡老師簡介操作要領及注意事項。教師巡視學生操作,并進行指導。一、學生認真觀看視頻并思考二、學生間合作使用顯微鏡(兩人一組,一個學生操作,另一學生觀看并思考相關步驟是否正確)三、學生思考體會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或老師指導,初步掌握顯微鏡使用要領,并明確個步驟注意事項。用中思:檢測反饋1、小組合作,回答下列問題:(1)如何正確地取鏡和安放?(2)轉動轉換器時,為何不能用手指扳物鏡?正確的方法是什么?(3)在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為什么要用眼睛從側面看著鏡筒緩緩下降?(4)顯微鏡下看到的像有何特點?(5)如果物像偏向一側,如何使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2、自我檢測:(1)如果顯微鏡的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移動裝片或轉動物鏡都不能消除,說明污點在(????)?A、目鏡上????????B、物鏡上???????C、裝片上?????????D、反光鏡上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如果發現視野的光線較暗,那么應使用(??????)A、大光圈、平面鏡???????????????????B、大光圈、凹面鏡C、小光圈、平面鏡????D、小光圈、凹面鏡?學生思考分析并進行討論作業布置一、搜尋或查閱顯微鏡使用及其注意事項的相關資料,并進行小結。二、選做下列練習或完成生物補充習題中相關練習。或選做下面練習題:窗體底端1、在顯微鏡下觀察某一物像,發現它在視野的右下方,要使它移到視野的中央,那么裝片移動的方向是()A、左下方B、左上方C、右上方D、右下方2、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鏡筒下降時,眼睛要注視()A、目鏡B、物鏡C、反光鏡D、鏡筒3、在顯微鏡下觀察,在視野內所見的圖像是“上”和“6”,那么載玻片上的圖形是A、“上”和“6”B、“下”和“9”C、“下”和“6”D、以上都不對4、使用下列四組顯微鏡的鏡頭,觀察同一標本看到細胞數目最多的是()A、目鏡5X,物鏡10XB、目鏡10X,物鏡40XC、目鏡15X,物鏡10XD、目鏡5X,物鏡40X5、使用顯微鏡時,正確的對光方法是:①左眼注視目鏡②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③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④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光孔反射到鏡筒內,直至看到一片明亮的視野。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6、在視野內出現污點,判斷污點在玻片上的方法是()A、轉動反光鏡B、移動玻片C、轉動目鏡D、轉動物鏡鏡頭7、在使用顯微鏡時,若發現視野中光線比較暗,則應改用()A、大光圈、平面鏡B、小光圈、平面鏡C、大光圈、凹面鏡D、小光圈、凹面鏡8、右圖是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兩個視野,要把視野中的物像從甲圖轉變為乙圖,下列操作步驟正確的排序是()①轉動細準焦螺旋②調節光圈③移動裝片④轉動轉換器A、③→①→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9、右圖是顯微鏡結構圖,請根據圖回答:(1)調節視野亮度的結構是遮光器和。(2)用顯微鏡觀察材料時,發現視野中有異物,如果移動裝片,異物不移動,如果換一個目鏡,發現異物還在,說明異物在上。尋找物像時,先轉動[]______,使鏡筒緩緩地下降,此時眼睛應注視物鏡。如果觀察的物像不夠清晰時,應轉動 進行調節。當物鏡接近玻片標本時,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此時眼睛應注視。假如看到的物像偏向右上方,要想使物像移到視野中央,玻片標本應向哪個方向移動?學生認真思考并完成相關練習根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針對性進行輔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