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螞蟻》教學設計楊軍【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像螞蟻、蝴蝶、蝗蟲這樣的動物屬于昆蟲。2.知道昆蟲的共同特征是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科學探究目標:1.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螞蟻的外表特征;能描述昆蟲的共同特征。2.借助放大鏡對螞蟻進行有序、細致的觀察;能根據昆蟲的特征制作昆蟲模型。情感態度價值觀: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昆蟲的共同特征表現出探究興趣。2.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態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珍愛生命。【重難點】通過觀察,總結昆蟲的共同特征。【器材準備】學生準備:橡皮泥、牙簽、螞蟻教師準備:課件【教學過程】活動準備在《螞蟻搬家》的音樂中學生開始本節課的學習。1.[PPT1出示]課題:《螞蟻》2.[PPT2出示]關于螞蟻的謎語:身體雖不大,力氣可不小,有時搬糧食,有時挖地道,團結又互助,勇敢又勤勞。教師引出課題:看來同學們對螞蟻并不陌生,這個謎語主要說了螞蟻的生活習性,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1課《螞蟻》。(板書課題:1.螞蟻)二、活動過程活動一:學生匯報搜集的有關螞蟻的資料。1.[PPT3出示]我搜集的資料教師提出問題:誰來向大家匯報搜集的有關螞蟻的資料?2.[PPT4出示]螞蟻科普知識。學生匯報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螞蟻的知識。教師適時評價。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自己還想學習螞蟻的哪些知識或者對于螞蟻自己有哪些疑問。同學之間可以嘗試回答。學生認真觀看教師提供的關于螞蟻的知識,進一步認識螞蟻。活動二:螞蟻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每部分長著什么?(一)[PPT5出示]觀察螞蟻的身體結構。[為了便于學生尋找螞蟻,教師提前在校園的幾個角落撒上糖。]1.教師提問:你能在不傷害螞蟻的情況下,把小螞蟻帶回教室里觀察嗎?學生說自己的辦法。教師示范:用一段粘有糖水的線把螞蟻“釣”起來放入容器中。教師出示溫馨提示:捉螞蟻時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捏螞蟻。還可以將饅頭、糖塊等食物放在蟻巢旁,等螞蟻爬上去后直接將食物放入容器中,或者用紙、羽毛等物品將螞蟻趕入容器中。盛放螞蟻的容器要透明、透氣,還可以放入適量的食物和水。學生進行觀察。2.教師提出問題:你們在觀察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困難?哪位同學來說一下?學生匯報:螞蟻很小,跑得很快,很難全面進行觀察,師生交流。3.[PPT6出示]觀察工具:昆蟲盒教師提出問題:觀察螞蟻需要用到哪些工具?怎樣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觀察?學生交流,班內匯報。教師提供觀察工具:昆蟲盒。提醒學生可以從昆蟲盒的A、B兩個觀察口進行觀察,這樣可以觀察得更加全面。4.[PPT7出示]觀察工具:培養皿和放大鏡教師提供觀察工具:培養皿和放大鏡。[PPT8出示]放大鏡的使用方法教師介紹放大鏡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時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鏡的手柄,調整遠近直至看到清晰的物體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觸摸放大鏡的鏡片。5.[PPT9出示]觀察引導教師明確觀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觀察指導:(1)螞蟻的身體可以分為幾部分?(2)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點?(3)把觀察到的身體特點記錄在觀察表里,也可以畫下來。6.[PPT10出示]觀察螞蟻教師布置觀察任務:1.每個小組選3只螞蟻,小組成員分工合作。2.觀察螞蟻的身體特點,記錄在觀察表中。[PPT11出示]螞蟻觀察記錄表身體分為哪幾部分每一部分的結構特點畫一畫螞蟻的身體結構……小組觀察,匯報交流。7.[PPT12出示]螞蟻的身體結構圖學生觀察交流,班內匯報。師生根據螞蟻的身體結構圖進行小結:螞蟻的身體分為三部分,這是頭部,這是胸部,這是腹部。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二)歸納螞蟻的共同特征。1.[PPT13出示]行軍蟻、紅螞蟻、蜜罐蟻的圖片。教師指導學生觀察不同螞蟻,說一說它們的特征。2.[PPT14出示]活動要求教師出示要求:找一找紅螞蟻、行軍蟻、蜜罐蟻有哪些不同的和相同的特征,總結出螞蟻的共同特征。小組交流討論,班內匯報。師生總結螞蟻的共同特征:螞蟻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長有一對觸角,胸部長著三對足。活動三:歸納昆蟲的共同特征1.[PPT15出示]各種動物圖片。教師提出問題:老師搜集了一些動物圖片,它們外形各不相同,通過仔細觀察,你能找出哪些與螞蟻的身體結構相同嗎?并說說自己的理由。學生觀察交流后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帶領學生討論。通過集體觀察來驗證學生的猜測。2.[PPT16出示]活動記錄表。師生共同總結:蝴蝶、蜘蛛等幾種動物的特征后,教師指導學生將這些特征與螞蟻的特征進行比較,找出可以與螞蟻歸為一類的動物,并做好記錄。3.[PPT17出示]昆蟲的共同特征。師生小結:像螞蟻、蜜蜂、蝴蝶、螳螂這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小動物都屬于昆蟲。4.教師提問: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屬于昆蟲嗎?學生舉例,其他同學做出評價。5.[PPT18出示]昆蟲資料卡教師提問:你知道世界上已知的有多少種昆蟲嗎?學生回答。學生閱讀資料卡。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成蟲通常有2對翅和6條腿。一生形態多變,遍布全球是個大家族。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種。昆蟲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比所有其他動物種類加起來都多。昆蟲在生物圈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蟲媒花需要得到昆蟲的幫助,才能傳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們喜歡的食品之一等。6.[PPT19、20出示]各種昆蟲圖片師:我們一起走進多姿多彩的昆蟲世界,領略它們的風采。播放昆蟲圖片。學生談感受。活動四:制作昆蟲模型1.[PPT21出示]制作昆蟲模型圖。教師布置任務:用橡皮泥根據昆蟲的特點制作一個模型。教師讓學生說一說可以怎樣制作。2.[PPT22出示]制作要求。教師出示制作要求:(1)選擇制作哪種昆蟲的模型,小組討論這種昆蟲的外形特點。(2)選擇制作使用的牙簽、橡皮泥等所需的材料。(3)制作模型時要合理分工、正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等。3.[PPT23出示]作品展示展示作品,師生評價。三、拓展活動1.[PPT24出示]拓展活動要求。教師提出要求:請大家課后觀察校園里的動物,說一說哪些動物屬于昆蟲。并將自己觀察的結果寫在活動手冊中。2.推薦法布爾的《昆蟲記》,去書的海洋中了解更多昆蟲的種類以及各種昆蟲的特征及生活習性。【板書設計】螞蟻(身體分為)頭一對觸角昆蟲胸三對足腹【記錄表】(共24張PPT)活動準備身體雖不大,力氣可不小,有時搬糧食,有時挖地道,團結又互助,勇敢又勤勞。猜一猜:活動過程活動一:展示搜集的資料有關螞蟻的知識活動過程活動二:螞蟻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每部分長著什么?溫馨提示:捉螞蟻時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捏螞蟻。可以將饅頭、糖塊等食物放在蟻巢旁,等螞蟻爬上去后直接將食物放入容器中,或者用紙、羽毛等物品將螞蟻趕入容器中。盛放螞蟻的容器要透明、透氣,還可以放入適量的食物和水。1.觀察螞蟻的身體結構活動過程觀察工具:昆蟲盒BA活動過程觀察工具:培養皿和放大鏡活動過程放大鏡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時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鏡的手柄,調整遠近至看到清晰的物體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觸摸放大鏡的鏡片。活動過程觀察指導:1.螞蟻的身體可以分為幾部分?2.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點?3.把觀察到的身體特點記錄在觀察表里,也可以畫下來。活動過程觀察螞蟻1.每個小組選3只螞蟻,小組成員分工合作。2.觀察螞蟻的身體特點,記錄在觀察表中。活動過程螞蟻觀察記錄表身體分為哪幾部分每一部分的結構特點畫一畫螞蟻的身體結構活動過程螞蟻的身體結構圖。活動過程2.歸納螞蟻的共同特征。活動過程找一找紅螞蟻、行軍蟻、蜜罐蟻有哪些不同的和相同的特征,總結出螞蟻的共同特征。螞蟻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長有一對觸角,胸部長著三對足。活動過程活動三:哪些動物能與螞蟻歸為一類?1.觀察圖中動物的外形特征。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昆蟲的共同特征:像螞蟻、蜜蜂、蝴蝶、螳螂這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小動物都屬于昆蟲。2.對比多種動物特征與螞蟻特征,進行分類,總結昆蟲的共同特征。活動過程昆蟲資料卡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成蟲通常有2對翅和6條腿。一生形態多變,遍布全球是個大家族。昆蟲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比所有其他動物種類加起來都多。昆蟲在生物圈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蟲媒花需要得到昆蟲的幫助,才能傳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們喜歡的食品之一等。活動過程蜜蜂蝗蟲蟬蝴蝶蜻蜓瓢蟲活動過程蟹蛛螢火蟲圣甲蟲步甲蟲活動過程活動四:制作昆蟲模型活動過程制作要求:1.選擇制作哪種昆蟲的模型,小組討論這種昆蟲的外形特點。2.選擇制作使用的牙簽、橡皮泥等所需的材料。3.制作模型時要合理分工、正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等。活動過程作品展示:活動過程拓展活動觀察校園里的動物,說一說哪些動物屬于昆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螞蟻》教學設計.docx 1.《螞蟻》教學課件.ppt 螞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