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案(三)第一課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第二框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課時3)【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明確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2.了解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3.理解《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歷史意義。4.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的踐行與發展。☆【學科素養】:1、政治認同:通過了解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的故事,理解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及其局限性,探究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樹立政治認同。2、科學精神:通過馬克思恩格斯從事科學研究和革命活動的故事顯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明確,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樹立科學精神。一、自主學習,夯實基礎【檢、導】(一)新知探學(課前預習:結合課本P11-P19,獨立完成相關的填空或問題)第二框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一、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1)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2)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3)兩大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1.空想社會主義產生(課本P11)(1)地位: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一個歷史前提。☆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發表了《烏托邦》一書,標志著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2)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6世紀初到17世紀末,是早期空想社會主義階段;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19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三個階段分別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所經歷的家庭手工業、手工工場和機器大工業三個階段相適應。(3)代表人物:托馬斯·莫爾、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等。☆他們未看到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反對階級斗爭與社會革命,因而得不到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無產階級群眾的力量。(4)評價:①空想社會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批判者,表達了早期無產階級迫切要求改造資本主義社會、建立理想社會的愿望。(意義)②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從理性、正義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和設計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他們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局限性)☆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兩大歷史前提是空想社會主義產生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思考1】:結合課本P11“探究與分享”(1)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思想和實踐有哪些共同之處?(2)為什么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2.資本主義發展和工人運動興起(1)三大工人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2)重要性:以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3)地位: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另一個歷史前提。★【思考2】:科學社會主義與無產階級斗爭發展的關系是怎樣的?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1.兩個偉大發現(1)內容:①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束縛,創立了。②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價值論等思想,創立了。☆1999年英國BBC廣播公司以“千年第一思想家”的命題,在全球互聯網上公開征詢投票,結果是馬克思第一,愛因斯坦第二。(2)意義:①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對社會發展規律科學認識的基礎上。②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③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思考3】: 科學社會主義是否是馬克思主義的全部?【提示】:2.《共產黨宣言》發表(1)時間:1848年2月(2)內容:①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②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③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征。(3)意義:《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響了中國幾代領導人的政治方針,助推了中國的發展。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思考4】: 【判斷】: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作了較為完整系統的闡述,指出資本主義必將被共產主義所取代,無產階級爭取和平奪權。三、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1.無產階級政權的確立:(1)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確立: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斗爭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2)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對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3)俄國爆發十月革命的意義: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2.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建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挫折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新生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不難看出科學社會主義煥發出了強大的生命力★★★3.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社會主義具有遠大發展前途):(1)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2)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思考5】:面對社會主義發展中的曲折歷程,我們為何仍要堅信社會主義的光明未來?(二)【課前訓練】:【自糾自查】:1.科學社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一脈相承的發展。( )2.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特殊規律。( )3.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4.無產階級是最有戰斗力的先進部隊。( )5.蘇東劇變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和平演變策略的實施。( )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議、展、評】(問題探究----歸納提升)課堂探究一: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先進國家已占統治地位,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益高漲。馬克思和恩格斯參加了當時階級斗爭的實踐,在此基礎上,周密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繼承了18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論,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并且在1848年2月,馬克思、恩格斯共同發表了《共產黨宣言》,《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根據上述材料,探究以下問題:(1)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條件有哪些?(2)有人說:“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你是否同意該觀點?★(小組討論)【知識拓展1】:全面認識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條件分類具體表現具體內容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批判資本主義的弊端,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為科學社會主義提供了思想源頭資本主義發展資本主義的發展,暴露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為科學社會主義認識資本主義本質奠定了社會基礎工人運動興起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實踐基礎理論基石唯物史觀揭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明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揭示了階級斗爭的巨大作用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本質,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獨立,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具體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課堂探究二: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馬克思作為人類歷史上的天才巨人,他的最大貢獻就是創立了以唯物史觀為哲學基礎,以剩余價值學說為經濟學依據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從而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走向自由解放開辟了一條光明大道。在《共產黨宣言》的指引下,社會主義運動從歐洲擴展到全世界。然而,自冷戰結束特別是蘇東劇變之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伴隨這種低潮的,則是對于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發展總趨勢,即“兩個必然”的質疑。不僅西方世界認為“歷史已經終結”,就是在我們黨內和社會上也長期存在著一種悲觀情緒。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對質疑“兩個必然”的相關觀點進行批判。【知識拓展2】:認識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基礎生產資料私有制生產資料公有制生產資料歸誰所有生產資料完全歸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歸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剝削與被剝削關系互助合作的關系是否存在階級剝削資產階級剝削廣大勞動者消除了階級剝削個人消費品的分配資本家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課堂小結】:三、檢測訓練,拓展提升1.空想社會主義產生于16世紀,終結于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和成長時期剝削者與被剝削者間對立的反映,是在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代無產階級先驅者的思想體系。下列對空想社會主義思想認識正確的是( )①空想社會主義者主張階級斗爭 ②空想社會主義者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和不足 ③空想社會主義者主張通過階級斗爭推翻資產階級統治 ④空想社會主義者否認了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馬克思被西方思想界評為“千年第一思想家”,有學者表示,要探索人類社會發展前景,必須向馬克思求救,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展規律之中。下列能夠對社會發展規律做出合理闡述的理論是( )A.剩余價值學說B.唯物史觀C.空想社會主義D.德國古典哲學3、毛澤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的哪一影響:A.將社會主義由理想變為現實B.為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提供了實踐指導力量C.沖破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線D.為俄國成為社會主義強國創造了重要前提4、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指出,“把國內一切土地收歸國有,由當地雇農和農民代表蘇維埃支配”,“立刻把全國所有銀行合并成一個全國性的銀行,由工人代表蘇維埃進行監督”。這表明列寧主張( )A.建立各階級聯合政府B.進行社會主義革命C.徹底廢除各種私有制D.建立無產階級政權5、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先后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工人運動的興起也促進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到來,這是因為( )①工人運動的發展促進科學社會主義變為現實 ②工人運動推動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工人運動為科學社會主義提供了直接的經驗 ④工人運動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階級基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1848年2月馬克思、恩格斯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是關于科學共產主義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百多年來《共產黨宣言》通過200多種文字傳遍全球,改變世界。《共產黨宣言》發表的偉大意義在于( )①為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②科學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必然滅亡的歷史規律③實現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設想到現實實踐轉變④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物質條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關鍵在于馬克思已有理論的完善與發展,并且結合時代斗爭的實踐,揭示資本主義統治的本質。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理論基石是( )①空想社會主義思想 ②資本主義的發展 ③唯物史觀 ④剩余價值學說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進入21世紀,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著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造,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表明( )①科學社會主義已經過時 ②社會主義社會在力量上已超過資本主義社會 ③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 ④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社會具有歷史必然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課后作業】:背誦記憶本節課內容,預習下節課內容:第二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課本P19-P25)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案(三)第二框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一)新知探學(課前預習)1、空想社會主義★【思考1】:【提示】:(1)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都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對社會主義新制度的描述,閃爍著許多天才的火花。(2)未看到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反對階級對立與社會革命;看不到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無產階級群眾的力量。2、(2)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3)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思考2】:科學社會主義與無產階級斗爭發展的關系是怎樣的?提示:伴隨著資本主義階級矛盾的激化,工人運動不斷興起,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無產階級的斗爭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提供了社會條件。3、(1)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思考3】: 科學社會主義是否是馬克思主義的全部?【提示】: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馬克思主義是一套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包括三個組成部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其中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歸宿和落腳點,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思考4】: 【判斷】: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作了較為完整系統的闡述,指出資本主義必將被共產主義所取代,無產階級爭取和平奪權。提示:錯誤。無產階級應該是通過暴力斗爭奪取政權。★★【思考5】:面對社會主義發展中的曲折歷程,我們為何仍要堅信社會主義的光明未來?提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社會主義發展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充分證明了社會主義的遠大前途和光明未來。(二)【課前訓練】:【自糾自查】:1[提示] ×空想社會主義作為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一個歷史前提。2[提示] ×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3、[提示] ×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礎。4、[提示] ×共產黨是無產階級中最有覺悟、最有戰斗力的先進部隊。5、[提示]× 西方和平演變策略的實施是蘇東劇變的外因,是誘發因素,不是主要原因。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議、展、評】課堂探究一:參考答案 (1)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兩大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2)不完全認同,該觀點有一定的道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矛盾不斷暴露與激化,工人運動不斷興起,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創造了歷史條件;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離不開其思想和理論來源,空想社會主義、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為其奠定了理論基礎。科學社會主義是無產階級斗爭的需要,是對無產階級斗爭經驗的總結,并非只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課堂探究二: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對質疑“兩個必然”的相關觀點進行批判。答案 ①資本主義不會主動退出歷史舞臺,社會主義的發展一直在實踐中探索前行,所以社會主義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一定的困難和挫折,具有其歷史必然性;②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具有不可調和性,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③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順應生產力發展要求,具有遠大前途;④資本主義在其自身發展中,產生了無產階級,在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下,隨著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資本主義終將會被推翻。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社會主義面臨挫折,主要受到資本主義的阻礙以及社會主義自身的完善程度的影響。社會主義終究會替代資本主義,可以立足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以及無產階級的作用來分析。三、檢測訓練,拓展提升1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對社會的認知處于空想狀態,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通過階級斗爭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排除①③;空想社會主義者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對其進行了批判,故②正確;空想社會主義者否認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故④正確。選C。2、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科學社會主義的相關內容。剩余價值學說解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排除A;唯物史觀解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故B正確;空想社會主義沒有確立唯物史觀,排除C;德國古典哲學主要闡述了自然觀的物質性,排除D。3、B [十月革命的成功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為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提供了實踐指導力量,給中國革命樹立了榜樣,故答案為B項。]4、B [材料體現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內容,B正確;材料強調農民和工人的權利,無法體現建立各階級的聯合政府,排除A項;C項表述太絕對,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信息,排除D項。]5、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工人運動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工人運動的實踐為科學社會主義提供了直接素材,故③正確;工人運動促進了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階級基礎,故④正確;俄國十月革命促使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排除①;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無關,排除②。選D。6、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為無產階級斗爭提供了理論指導,故①正確;《共產黨宣言》科學揭示了資本主義的階級本質,故②正確;十月革命是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的標志,排除③;《共產黨宣言》為社會發展提供的是理論支撐,排除④。選A。7、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科學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根源,排除①;資本主義的發展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排除②;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理論基石,③④入選。選D。8、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主義社會的相關知識。通過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成就,見證了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故③正確;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就,驗證了科學社會主義有關社會主義社會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論斷,故④正確;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仍然煥發著蓬勃生機,①說法錯誤;當今世界,資本主義仍舊占據主導,排除②。選B。2/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