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世界格局:指在世界政治舞臺上各種基本力量在一定時期內相互作用,不斷斗爭、分化、組合而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國際力量結構或戰略態勢。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以上事物是哪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其影響如何?第一課第一次世界大戰伴隨著電氣時代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20世紀,世界各國的相互競爭和依存更加顯著。20世紀初,歐洲列強的矛盾日益尖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溫故知新2、1914-1918年一戰3、1919--1922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前因后果過程1、20世紀初世界格局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為重新瓜分世界而戰確立了“戰后國際新秩序”第二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走上對外擴張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單位/萬噸)1870年1913年煤19600112600生鐵10237051棉花85.2289鋼546260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迅猛發展1870年和1913年英法美德工業產量比重英國法國美國德國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地位上超越英法德國人直到1871年國家統一之后才參與殖民地的爭奪……但是,德國人發現,他們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地區都受到了英國遼闊的殖民地的阻擋。——《全球通史》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地位上占據先機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列強瓜分世界圖與實力對比變化相反,由于世界已經基本被瓜分完畢,各帝國主義國家對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占有狀況,還都是按舊的力量對比劃分的——項目英法德美經濟1860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1234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3421政治1913年殖民地面積所占位次1245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重新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英國南北貫通非洲德國向英國的海上霸權發出挑戰第二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迅猛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帝國主義本質特征——即壟斷(獨占)的資本主義——對內控制本國的政治經濟生活,——對外積極發動侵略擴張戰爭。一些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走上對外擴張之路,參與對世界的瓜分。日德美一、資本主義列強的對外擴張之路1、原因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一些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參與世界的瓜分。---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19世紀末,美國為奪取西班牙屬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發動了美西戰爭。19世紀末,針對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對華政策。日本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展開激烈爭奪。20世紀初,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俄國,后吞并朝鮮日本為稱霸世界,在1894年悍然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德皇威廉二世我們不能只有陸地,沒有海洋上述兩則材料透露出德國有什么樣的訴求?為什么?1899年,德國外長在議會中的演說:”我們不能容忍外國,任何國外的主神向我們說道:“怎么辦”?世界已分割完了!“我們不愿阻撓任何人,但我們也不容許任何人妨礙我們的道路……我們在全世界各地有著自己的利益。暴露了德國要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的野心。一、資本主義列強的對外擴張之路1、原因:2、美、日擴張:3、德國崛起:統一后的德國,工業革命起點高,多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發展迅速,實力驟增。20世紀初,德國成為僅次于英國的歐洲第二號資本主義強國。但此時它比英國、法國搶占的殖民地少得多。因此…美西戰爭、“門戶開放,利益均沾”日俄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一些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參與世界的瓜分。1.瓜分世界的是哪些列強?哪個國家占有的殖民地最多?2.說說非洲在短期內幾乎被列強瓜分殆盡的原因。20世紀初,列強瓜分世界完畢世界殖民體系形成世界基本形成一個整體英、法、德、美、日本等國家對世界進行了瓜分。英國殖民地最多隨著世界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壟斷階段過渡,列強加緊了對外擴張,而在當時,亞洲基本上已被瓜分完畢,美國不許歐洲列強染指南美,故非洲自然成為列強爭奪的焦點;非洲在短期內幾乎被列強瓜分殆盡的原因擴展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蘇伊士運河的開通進一步提高了非洲的戰略地位,也便利了列強的入侵。西方國家的探險家此時已基本完成對非洲內陸地區的地理探險活動,為殖民者進一步深入非洲提供了可能;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技術上的巨大進步,為列強瓜分非洲提供了技術保障;一、資本主義列強的對外擴張之路1、原因:2、美、日擴張:3、德國崛起:美西戰爭、“門戶開放,利益均沾”日俄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一些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參與世界的瓜分。20世紀初,德國成為僅次于英國的歐洲第二號資本主義強國。4、列強瓜分非洲:非洲資源豐富,鄰近歐洲,很快被歐洲列強瓜分。英國占領東非、南非,法國占領西非,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相對較少。帝國主義之間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矛盾加劇的根本原因)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治民主化的發展程度不一致,主要呈現兩種不同的類型:第一類是以英法美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較為健全;第二類是以俄德日為代表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色彩較為濃厚。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讓別的國家去分割陸地和海洋,而我們只能欣賞藍色天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也要為自己要求在陽光下的地盤!——德國外長皮洛夫(1)要求“陽光下的地盤”指的什么?爭奪殖民地(3)除了德國要求“陽光下的地盤”,還有哪些國家有類似的要求。(2)漫畫中德國水兵在英國水兵面前挑釁地揮舞著德國國旗。德國憑什么這么牛?美國、日本(4)德國為了要求“陽光下的地盤”做了哪些準備。德國與英國展開軍備競賽;極力拉攏奧匈帝國、意大利組成三國同盟。20世紀初,德國成為僅次于英國的歐洲第二號資本主義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征兵招貼畫德國改進馬克沁機槍對內:瘋狂擴軍,研發武器,大搞軍備競賽對外:結成三國同盟1879年德奧簽定同盟條約奧匈德意1882年意加入德奧集團德軍備競賽:指和平時期敵對國家或潛在敵對國家互為假想敵、在軍事裝備方面展開的質量和數量上的競賽。各國之間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競相擴充軍備,增強軍事實力。二、歐洲列強的軍備競賽1.目的:瓜分世界和爭奪霸權軍備競賽中各國軍事實力總體變化陸海軍總數1880年1890年1900年1910年1914年 美國34,00039,00096,000127,000164,000 英國367,000420,000624,000571,000523,000 法國543,000542,000715,000769,000910,000 德國426,000504,000524,000694,000891,000 俄國791,000677,0001,162,0001,285,0001,352,000 意大利216,000284,000225,000322,000345,000德國和英國的海軍競賽引人注目,德國向海上強國英國發起挑戰,成為第二海軍強國2.典型事件:從圖示中可以得知,陸海軍人數增長最快的是哪個國家?俄國工業革命的科技成果被應用到武器研制上,新式具有巨大殺傷力的武器不斷被發明3.特點:二、歐洲列強的軍備競賽1.目的:瓜分世界和爭奪霸權2.典型事件:德國和英國的海軍競賽引人注目,德國向海上強國英國發起挑戰,成為第二海軍強國3.特點:工業革命的科技成果被應用到武器研制上,新式具有巨大殺傷力的武器不斷被發明,更增加了軍備競賽的激烈性。目前歐洲軍事競賽的動機什么?即國家為了給人口增長和工業發展找到出路,就必須推動地域擴張,對其他國家實施政治壓力;作為一個競爭單位,國家的最終優勢總歸功于擁有強大軍事力量一方,弱者碰壁,就像任何其他形式的生存斗爭一樣。——諾曼安吉爾《大幻影》你如何理解書中對歐洲軍備競賽的描述?結合相關材料,說明上述國家瘋狂擴充軍備的目的。書中將歐洲軍備競賽視為一種對他國施加政治壓力的手段,認為其根本動機是推動地域擴張,為人口增長和工業發展尋找出路。這種看法將軍備競賽視為與任何其他形式的生存斗爭沒有區別的正常的競爭方式,是在為軍備競賽作辯護。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如德國經濟發展迅速,趕上并超過了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但殖民地卻基本被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瓜分完畢,因此德國同英、法等國矛盾激化,彼此間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實際上,上述各國瘋狂擴充軍備的目的只是為了爭奪霸權、瓜分世界。國家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奧匈帝國意大利?增長率?175%?140%?340%?260%?170%?180%1872年至1912年軍費支出增長令各國之猜疑加劇,令各國皆自以為可以在軍事沖突中壓倒對方,拒絕讓步,加大戰爭爆發的可能性。結合視頻材料,談談英法和德奧逐漸結盟的主要原因。為了爭奪海外殖民地和世界霸權,英法和德奧都形成了共同利益體。德法普法戰爭后果奧俄巴爾干問題英世界市場、殖民地問題巴爾干問題突尼斯問題意1882187919041907協約國同盟國19071882大國結盟德歐洲列強之間的基本矛盾法普法戰爭后果奧俄巴爾干問題英世界市場、殖民地問題巴爾干問題突尼斯問題意列強之間的矛盾三國協約三國同盟三、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三國協約三國同盟歐洲列強結成軍事同盟的目的是什么?增強自身實力,在擴展勢力的競爭中戰勝對手以爭奪世界霸權和瓜分世界領土兩大軍事集團的性質是什么具有爭霸性質的帝國主義軍事集團1879年德奧簽定同盟條約奧匈德英1904年英法簽定協約俄法1892年法俄簽定軍事協定意1882年意加入德奧集團德英1907年英俄簽定協約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形成影響:造成國際關系的極度緊張,整個歐洲籠罩在戰爭陰云下。2、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直接原因:資本主義國家爭奪世界霸權3、性質:帝國主義政治軍事集團。三、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1、三國同盟: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三國協約:英國、法國、俄國4、影響:造成國際關系的極度緊張,整個歐洲籠罩在戰爭陰云下。英國制造的“無畏艦”英國軍工廠德國最大軍工廠——克虜伯軍工廠歐洲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沖突不斷。大戰一觸即發—— 1905年,英國開始制造無畏戰艦一種新型的,它是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戰艦。 德國知道這一消息后,把原計劃修造的大軍艦一律改為制造無畏艦。 而英國則決定,德國每制造一艦軍艦,自己就要添造兩艘。英國制造無畏艦12艘,超過了德國的9艘。軍競備賽戰爭一觸即發板書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