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閩教版(2020年修訂版)信息技術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福建省義務教育教科書(2020年修訂版)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教材供四年級學生使用,我校四年級共有6個班。學生上信息技術課的興趣比較高,在三年級的學習基礎上,學生已經了解了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基本掌握了計算機的基礎性的操作技能、掌握鍵盤輸入的方法、學會利用畫圖軟件來繪制身邊的美好生活和管理電腦文件。但是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高有低,掌握水平參差不齊,這對統一教學不利,因此在教學中應遵循“因材施教”原則,設計與各種層次學生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 二、教材分析 (一)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內容是依據“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推薦的“網絡信息辨真偽”與“我的電子報刊”兩個主題編寫教材內容。教材以常見的生活實例為支撐,以實際應用為明線,以操作技能為暗線,學生在因特網上獲取信息、辨別信息,有效應用網絡資源;學習字處理軟件的操作方法,能夠應用字處理軟件編輯文章,制作表格,學會處理生活中的文本、數據信息;以設計制作電子報刊作品的綜合活動,讓學生體驗規劃設計制作電子報刊作品的活動全過程。 (二)單元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兩個單元模塊。 第一單元主題是“網絡信息辨真偽”。本單元內容讓學生從認識因特網開始,了解因特網的服務功能,認識常用的瀏覽器軟件;學會使用IE瀏覽器軟件瀏覽網頁、收藏網頁;了解搜索引擎的功能,認識常用的搜索引擎,學會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有效信息,掌握辨別信息真偽的方法,學會保存信息。本模塊內容是學生學習網絡知識與應用的入門課,為后期學習網絡交流與安全的內容奠定基礎。 第二單元主題是“我的電子報刊”,本單元內容分字處理基礎課和綜合活動課。(1)基礎課6課時,內容突出字處理常用需求與實現方式,通過文本輸入與編輯、文章排版以及藝術字、圖片、文本框、表格、數據統計等應用實例的操作,讓學生了解word字處理軟件的基礎知識與操作技能各種功能。 (2)綜合活動安排3個活動主題,原則上也是6課時。活動內容是讓學生體驗策劃創作電子報刊作品的全過程。采用分主題活動方式,主要有:制作小報確定主題、規劃制作方案活動;綜合應用網絡查找資料保存資料、藝術字在線制作素材等方式獲取、搜集、整理小報素材活動;設計版面活動中頁面導入素材、完成作品;交流評價,完善作品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體驗電子報刊作品創作、問題解決、合作學習的樂趣。本單元旨在讓學生學會用word字處理軟件制作電子報刊,提升綜合應用字處理軟件的能力,能夠應用所學來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三、教學目標 知識模塊 教學目標 網絡信息辨真偽 了解互聯網世界、各種瀏覽器軟件、常用的搜索引擎。 熟練使用瀏覽器瀏覽網站,會收藏網站或網頁,會整理收藏夾。 掌握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有效信息的方法,學會保存網頁中的文本、圖片等信息。 了解辨別網絡信息真偽的方法,提高判斷真實信息和虛假信息的能力。 我的電子報刊 基礎 了解自處理軟件的種類和用途,認識word字處理軟件的窗口界面。 掌握在word軟件中輸入文字、編輯文本、保存文檔。 學會設置文本的格式,段落的對齊方式,設置行間距。 學會給文章添加頁碼。 掌握插入藝術字、圖片,設置藝術字、圖片格式的方法。 理解圖文并茂作品表達信息的效果。 學會插入文本框、改變文本框的形狀以及設置文本框的形狀填充、輪廓與效果。 學會插入表格,掌握單元格的合并、拆分、單元格大小設置。 學會設置表格樣式,底紋與邊框。 了解表格中的公式應用,使用公式對數據進行求和、計算平均數、求最大數等。 感受用表格展示信息的特點,初步形成數據處理的基本能力和意識。 綜合 通過觀察、討論、交流等活動確定電子報刊的主題,了解電子報刊的組成元素,規劃電子報刊的制作方案。 掌握處理、收集、整理電子報刊素材的方法。 綜合應用所學,劃分板塊,設計報刊的版面,掌握素材導入板塊的方法。 熟練應用文本框、段落、格式等來設置來調整版面,制作完整的電子報刊。 學會欣賞電子報刊作品,會在賞評活動中,學習他人優點,找到自身作品的不足,完善作品,分享作品。 四、教學措施 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本學期擬采取如下教學措施: 1、任務驅動思想。《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確立了“任務驅動”的教學原則,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的“任務”為主。這個原則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任務驅動教學策略對主體性教學,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創造性能力具有積極性作用。 2、抓好課堂常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本學期,把“課堂表現”(上課紀律、舉手發言等)作為評價之一,期末采用“自評、互評、他評、師評” 的方式進行考評。 3、課程整合思想。(1)與相鄰學科的課程整合,特別是美術學科,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2)與德育整合,培養學生愛護公物,愛護電腦設備。 4、趣味性思想。 (1)語言的趣味化(2)內容趣味化。 5、培養學生信息素養。(1)結合實例進行應用介紹(2)貫穿網絡知識。 6、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設置了適合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任務,教學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取舍。 7、教學以活動為重心,通過活動,呈現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信息技術應用的全過程.同時,在教學范例的選擇上,注意貼近生活, 滲透人文精神,引導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應用過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課時 1 9.1-9.4 開學第一課 1 2 9.7-9.11 第1課 瀏覽網站獲知識 1 3 9.14-9.18 第2課 搜索引擎查資料 1 4 9.21-9.25 第3課 辨別信息判真偽 1 5 9.28-9.30 第4課 文字處理初體驗 1 6 10.5-10.9 國慶放假 1 7 10.12-10.16 第5課 設置格式排文章 1 8 10.19-10.23 第6課 混排圖文美版面 1 9 10.26-10.30 第7課 巧設形狀調板塊 1 10 11.02-11.06 第8課 創建表格展信息 1 11 11.09-11.13 第9課 巧用表格做統計 1 12 11.16-11.20 綜合活動1 規劃主題收集資料 1 13 11.23-11.27 綜合活動1 規劃主題收集資料 1 14 11.30-12.04 綜合活動2 設計版面制作報刊 1 15 12.07-12.11 綜合活動2 設計版面制作報刊 1 16 12.14-12.18 綜合活動3 展評交流完善作品 1 17 12.21-12.25 綜合活動3 展評交流完善作品 1 18 12.28-1.01 期末測試 1 五、教學進度安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