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閩教版(2020年修訂版)信息技術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福建省義務教育教科書(2020年修訂版)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上冊教材供五年級學生使用,我校五年級共有X個班。學生經過三四年級信息技術課的學習,具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都非常喜歡計算機,但是如果過于熱情探索,會使沒有組織的課堂亂套,所以應該還要加強學生的課堂教學管理,根據他們好動不喜歡受約束的特點,多安排實踐性的學習任務,保證學生的自主探索時間。五年級學生要給他們規范的學習方式,用構建主義原理幫助他們建立關于計算機的系統知識,提倡他們運用信息技術于其他學科學習中,均衡的發展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二、教材分析 (一)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強調,學生運用學科知識,認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提升綜合素質,著力發展核心素養,特別是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和個人自主發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時代和知識社會的挑戰。 教材內容包含信息交流與安全和演示文稿展示成果兩個知識模塊,共9課和3個綜合活動。信息交流與安全模塊由3課和1個綜合活動組成,演示文稿展示成果由6課和2個綜合活動組成。 (二)單元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兩個單元模塊。 第一模塊:信息交流與安全,本知識模塊選取了電子郵件、QQ、網絡學習空間三種不同的交流工具或平臺,旨在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三種網絡交流方式的特點,在體驗中學會根據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選擇使用。同時,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網絡文明交流習慣,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信息安全意識。能在學習體驗中了解計算機病毒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計算機病毒給人們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帶來的危害,學會使用殺毒軟件防范計算機病毒。 第二模塊:演示文稿展成果,本知識模塊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清新福建·美麗八閩》,從演示文稿內容結構的搭建開始,按照演示文稿的基本制作流程,逐課深入,依次加入圖片的選擇,圖片的縮放與剪裁,文本字體的屬性設置,形狀的編輯與使用,動畫與切換效果的運用,導航的制作,作品的集成與評價等方面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整個模塊的學習體驗中了解設計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流程,掌握一定的多媒體作品設計理念和操作技巧,增強信息表達的能力,提升信息素養。 三、教學目標 知識模塊 教學目標 信息交流與安全 了解電子郵件的應用及垃圾郵件的危害。 會申請電子郵件,能使用電子郵件收發和管理電子郵件。 會申請QQ賬號,會添加QQ好友,能使用QQ進行文明交流和文件的傳送與接收。 了解博客的含義,能運用網絡學習空間發表日志,會通過評論和留言的方式與他人交流。 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及其基本特征,學會使用殺毒軟件查殺和預防病毒的基本方法。 培養規范、文明的網絡交流習慣,增強信息安全意識。 演示文稿展成果 掌握演示文稿的結構組成。 能創建、預覽、保存演示文稿。 會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幻燈片,會復制、刪除、移動演示文稿中的幻燈片。 了解圖片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會根據展示主題合理選擇使用圖片。 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圖片、縮放圖片、裁剪圖片的基本操作。 掌握在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和藝術字的基本操作,了解根據演示內容合理選擇字體和設置字體屬性的重要性。 掌握在幻燈片中插入和編輯形狀的基本方法,了解形狀在突出重點信息和規整頁面空間中所起的作用及相關操作。 會給演示文稿中的對象添加簡單的動畫,會調整動畫的播放順序,了解動畫效果選項設置的基本操作。 會為演示文稿中的幻燈片添加、更改或刪除切換效果。 會在幻燈片中插入音頻、視頻,了解幻燈片中音視頻播放控制的基本設置方法。 掌握創建超鏈接的基本方法,會使用超鏈接制作演示文稿的導航。 會演示和打印演示文稿,理解評價演示文稿作品的基本標準。 培養利用數字化工具完成作品設計與創作的能力,增強信息表達的能力,提升信息素養 四、教學措施 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本學期擬采取如下教學措施: 1、任務驅動思想。《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確立了“任務驅動”的教學原則,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的“任務”為主。這個原則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任務驅動教學策略對主體性教學,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創造性能力具有積極性作用。 2、抓好課堂常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本學期,把“課堂表現”(上課紀律、舉手發言等)作為評價之一,期末采用“自評、互評、他評、師評” 的方式進行考評。 3、課程整合思想。(1)與相鄰學科的課程整合,特別是美術學科,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2)與德育整合,培養學生愛護公物,愛護電腦設備。 4、趣味性思想。 (1)語言的趣味化(2)內容趣味化。 5、培養學生信息素養。(1)結合實例進行應用介紹(2)貫穿信息安全知識。 6、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設置了適合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任務,教學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取舍。 7、教學以活動為重心,通過活動,呈現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信息技術應用的全過程.同時,在教學范例的選擇上,注意貼近生活, 滲透人文精神,引導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應用過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課時 1 9.1-9.4 開學第一課 1 2 9.7-9.11 第1課 收發郵件提效率 1 3 9.14-9.18 第2課 即時通信重溝通 1 4 9.21-9.25 第3課 防范病毒保安全 1 5 9.28-9.30 綜合活動1 善用空間寫日志 1 6 10.5-10.9 國慶放假 1 7 10.12-10.16 綜合活動1 善用空間寫日志 1 8 10.19-10.23 第4課 確定主題搭結構 1 9 10.26-10.30 第5課 插入圖片秀美景 1 10 11.02-11.06 第6課 修飾文本說成果 1 11 11.09-11.13 第7課 巧用形狀突重點 1 12 11.16-11.20 第8課 增設動畫添效果 1 13 11.23-11.27 第9課 添加影音顯魅力 1 14 11.30-12.04 綜合活動2 創設導航集作品 1 15 12.07-12.11 綜合活動2 創設導航集作品 1 16 12.14-12.18 綜合活動3 演示文稿展成果 1 17 12.21-12.25 綜合活動3 演示文稿展成果 1 18 12.28-1.01 期末測試 1 五、教學進度安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