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20課正面戰場的抗戰部編版本八年級新知導入全面抗戰爆發后,侵華日軍大舉進攻,企圖速戰速決,一舉滅亡中國。中國軍隊面對日本的瘋狂進攻,先后組織了一系列著名會戰。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共產黨敵后戰場抗戰是指日軍入侵,我方與之正面交鋒的戰場。在這個戰場上作戰的中國軍隊主要是國民黨軍隊。指深入到日軍占領區而開辟的戰場。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依靠有利地形對日占區進行作戰的戰場。?正面戰場敵后戰場互相配合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驅逐日寇新知講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一.臺兒莊戰役自主學習本子目相關內容時間:地點:指揮者:戰果:1938年3月山東臺兒莊李宗仁殲敵一萬多(一)背景:徐州是隴海鐵路和津浦鐵路的交匯點。日軍企圖合攻徐州,從而打通南北戰場。臺兒莊是徐州的門戶。思考:日軍進攻臺兒莊的目的是什么?板垣師團磯谷師團中方日本29萬5萬李宗仁李宗仁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廣西桂林人。九一八事變后,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948年國民黨行憲,當選副總統。蔣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總統,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國,但最終偕夫人郭德潔于1965年7月回到北京,受到毛澤東及其他中共領導人歡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進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李宗仁臺兒莊戰役多慘烈?據親歷者描述:各村房屋幾乎全被摧毀,山野炮、迫擊炮、輕重機槍和炮彈箱、彈藥箱到處都是……斷壁上彈痕累累,街道上手榴彈碎片有三四寸厚,每座墻上都有兩軍對射的彈孔。有的射擊孔中伸出一支步槍筒,戰后打掃戰場的中國士兵用手往外拉槍,竟然呼地一聲射出一料子彈。原來,死去士兵的食指仍然扣著板機,往外拔槍一用勁,所以就擊發了……尸橫遍野的日本鬼子中國軍隊沖入臺兒莊與日軍巷戰意義:1、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2、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思考:臺兒莊戰役對中國抗戰有何積極意義? “臺兒莊捷報傳出后,舉國若狂。京滬淪陷后,籠罩全國的悲觀空氣至此一掃而空,抗戰前途露出一線曙光。”……區區臺兒莊地區經此一戰,幾成民族復興的象征。我軍得此鼓勵,無不精神百倍,各處斷壁殘垣之上,都出現一片歡樂之情,為抗戰發動以來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憶錄二.武漢會戰武漢位于長江中游,是當時中國第二大城市,中國內陸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時也是將南方港口運來的對外援助運往內陸的樞紐。日軍侵占南京后,國民政府雖西遷重慶,但政府機關大部和軍事統帥部卻在武漢,包括自蘇聯所得到的軍事及技術援助(蘇聯航空志愿隊)。武漢實際上成為當時全國軍事、政治、經濟中心。1938年6月,日軍集結40多萬兵力進攻武漢。為保衛大武漢,中國軍隊部署100多萬人參戰。中國軍隊利用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西岸有力地形,抵抗敵軍。蔣介石在武漢大學檢閱國民革命軍武漢會戰時間地點指揮戰役特點意義1938年6月—10月武漢及武漢外圍地區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蔣介石萬家嶺大捷等兵力最多、戰線最長、犧牲最重,創抗戰以來規模之最典型戰役:江西萬家嶺大捷(1938年10月初)集中優勢兵力,利用山路崎嶇、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勢圍攻日軍106師團萬余人;共消滅日軍3000余人!薛岳原名薛仰岳,廣東韶關。抗戰時期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在萬家嶺巧設“口袋陣”,打死打傷侵華日軍106師團萬余人,史稱“萬家嶺大捷”。至今,當地還流傳著"山不在高,殲敵則名"的佳話。葉挺將軍曾評價萬家嶺戰役為:"萬家嶺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漢之保障,并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當垂不朽。武漢會戰期間,中國空軍和海軍也積極參與了作戰。在蘇聯航空志愿大隊的配合下,中國空軍鏖戰長空,與日軍航空兵空中大戰7次,擊毀日機78架,炸沉日艦23艘,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隊的作戰。中國海軍也英勇作戰,擊沉,擊傷日軍艦艇及運輸船只共50余艘,擊落日機10余架,但自身也損失慘重,基本上全軍覆沒。1937.71937.111937.121938.12北平天津失陷上海失陷南京失陷廣州武漢失陷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先后發動兩次長沙會戰,企圖占領長沙,均未得逞。第三次長沙會戰繳獲的戰利品長沙會戰指揮者:薛岳將軍三.第三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時間背景經過意義1941年12月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前兩次長沙會戰,日軍未占領長沙。長沙城下,中國軍隊與日軍鏖戰肉搏,并打退來援敵人。在中國軍隊的搏殺下,殲滅大批日軍,中國軍隊取得會戰的勝利。第三次長沙會戰,是珍珠港事變以來,盟國在亞洲戰區中唯一勝利,是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盟軍第一次重大軍事勝利。在長沙南門外的修械所高地,負責守衛的中國軍隊第二十八團與日軍展開激烈爭奪。一日之內,雙方進行了11次拉鋸戰,陣地多次易手,尸橫遍野,戰況慘烈。全團將士在團長葛先才的率領下,誓與長沙共存亡,奮勇迎敵,與日軍展開肉搏。炊事兵、馬夫都加入了戰斗。經過殊死拼殺,全團僅剩58人,最終守住了陣地。相關史事從史事中感受到中國軍民的一種什么精神?團結自強、浴血奮戰,不怕犧牲。材料一它(第三次長沙會戰)配合了友邦作戰,使盟軍在香港陷落、馬尼拉失守、馬來亞危急之際,有著中國戰場上的勝利,以鼓舞友邦,以打擊敵人。同時并與今日反法西斯戰爭的歐洲戰場上,有著偉大的蘇聯軍民的主力軍勝利的打擊希特勒匪軍,鼓舞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斗爭遙相呼應。所以此次長沙之捷,是有著國際意義的。——1942年1月11日《新華日報》社論《論長沙保衛戰與目前的軍事任務》材料二(1941年12月7日)以來,同盟國唯一決定性之勝利,系華軍之長沙大捷。—1942年1月,英國《泰晤士報》意義:國內:增強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國際:對盟國的抗日斗爭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豫湘桂戰役1944年初,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由于國民黨政府在抗戰后期,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導致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丟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分。在日本的政治誘降下,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豫湘桂戰役國民黨慘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日本占領武漢后,開始改變策略,對國民黨采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汪精衛集團投敵叛國,國民黨頑固派加劇反共摩擦。如何評價正面戰場的抗戰?①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②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消耗了日本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為戰略相持階段的到來,起了決定性作用。③有力地支援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為敵后游擊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④振奮了民族精神,堅定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提高了中國抗戰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課后活動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先后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一系列戰役,沉痛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在正面戰場中,中國軍人的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的抗戰精神,大長了中華民族的志氣,促進了全民族的團結和進步,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正面戰場的抗戰,彰顯了中國人不怕犧牲、奮勇殺敵的民族氣概,他們的戰斗史實,必將寫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民族之林之上!臺兒莊戰役(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武漢會戰(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抗戰進入相持階段)第三次長沙會戰(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豫湘桂戰役(最大的一次敗仗)正面戰場的抗戰課堂小結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臺兒莊戰役.flv 武漢會戰.flv 第20課正面戰場的抗戰.pptx 血戰臺兒莊視頻剪輯素材.avi 長沙會戰.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