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名詞點擊|舊民主主義革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定位: 新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名詞點擊|舊民主主義革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定位: 新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資源簡介

名詞點擊|舊民主主義革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今日名詞:舊民主主義革命

知識定位:
新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01-
舊民主主義革命?|簡介
中國的民主主義革命是指從1840年6月爆發的鴉片戰爭開始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建立是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其間,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79年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后30年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包含了農民階級的反抗革命,以及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的資產階級革命,這些都是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
-02-
舊民主主義革命?|革命歷程
1840年起至1919年,中國人民同外國侵略者,同本國剝削者進行了艱苦的革命斗爭。這段時期大致可分為:1840-1901:以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為代表的農民革命;1901-1919: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03-
舊民主主義革命?|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是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沒有貧農,便沒有革命。”以洪秀全為核心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是一次有計劃、有組織的以貧農和貧苦中農為主體的旨在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戰爭。太平天國運動分前后兩個階段。“天京變亂”是這次運動的轉折點。前期發展迅速,從廣西省桂平縣的一個小村莊(金田村)起義,迅速輾轉到永安(今廣西省蒙山縣),初步建立政權。1853年春,在南京正式建立了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正式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作為太平天國前期的革命綱領。這個既充分暴露了小生產者的狹隘的實際主義,背負著舊時代的沉重的陰影,又閃耀著歷史遠見的綱領,表現出了高度的徹底的革命性。但事實證明這僅僅是個“世外桃源”,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理想王國。定都天京后,為了建立具有全國意義上的“天國”,太平軍開始了北伐、西征和東征。尤其是西征和東征的勝利,標志著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由于農民自身無法克服的階級局限性,“天京變亂”發生了。這種發生在最高領導集團內部令親者痛仇者快的自相殘殺和分裂使太平天國失去了它先前的魅力,后來,雖經洪秀全、洪仁玕、陳玉成、李秀成等人的辛苦經營,也頒布了旨在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資政新篇》,但無奈太平天國已失去了它的黃金時期,最后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失敗了。
-04-
舊民主主義革命?|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的一次自救運動。洋務運動是指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采用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掀起的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面臨著內憂外患的重重危機。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名為“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所謂“洋務”又稱“夷務”,當時泛指一切與外國有關的事物。洋務派付出了實踐,并且在這30多年中也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先后創辦了帶有資本主義因素的封建性質的近代軍事工業和帶有濃厚封建因素的資本主義性質的近代民用工業,開啟了中國經濟近代化。加強海防力量,建設海軍,開啟了中國軍事近代化。其中最有遠見的
措施是培養“經世致用”的人才,開啟了中國教育近代化。這些洋務派雖然自我標榜“自強新政”,但由于他們都是封建傳統思想的衛道者,根本無意于學習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只主張學習西方技術,極力反對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進行任何形式的變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國的藩籬中自認為有所新創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終也沒能在外國侵略者面前表現出“自強”、“中興”。相反,在列強侵略勢力的進攻下,這些封建思想的衛道者們所舉行的“壯舉”迅速歸于失敗。
-05-
舊民主主義革命?|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運動是資產階級政治改良的首次嘗試。恩格斯曾經預言說:“甲午中日戰爭意味著古老中國的終結,意味著它的整個經濟基礎全盤的但卻是逐漸的革命化;意味著舊有的小農經濟的經濟制度,以及可以容納比較稠密人口的整個陳舊社會制度也都在瓦解。”歷史的發展證實了恩格斯的預見。隨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秀才”們開始造反,充當了當時情況下中國人民的代言人。康有為以其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超凡的智慧,理所當然地成為這個船隊的旗手、政治運動的領袖。這種“救亡圖存”的維新思想在當時確實使世人耳目一新、振聾發聵,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打破了兩千多年來封建文化獨占文化陣地的局面,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促成了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康有為曾經努力試圖超越傳統的儒家學說的藩籬。但由于當時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決定著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他和同伴們也只能把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儒家思想糅合到一塊來宣傳他的維新理論,盡力地編織他的“大同世界”的浪漫主義理想藍圖,包括最激進的譚嗣同和對西方知識了解最多的嚴復在內。
在政治方面都停止在君主立憲上,也從來沒有超越出破壞君權的限度。光緒皇帝雖然接受了維新派變法的請求,但其基本出發點是為了同慈禧太后為首的“后黨”爭奪最高領導權,是為了維護其封建專制統治,而絕非要改變封建制度。維新派雖然有所預見。但深感“皇恩浩蕩”深入其里而不能自拔。甚至他們對帝國主義列強也充滿好感,時刻準備“與狼共舞”。他們旋轉于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周圍,以至于譚嗣同甘愿為變法而流血,到了最后還是落了個茫茫然。更為滑稽的是,隨著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康有為卻又變成了皇權的衛道者。
-06-
舊民主主義革命?|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運動是農民反帝愛國運動。1898年秋,趙三多在山東冠縣豎起了“扶清滅洋”的
大旗,揭開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的序幕。然后一路北上,攻城掠地
,勢力發展到京津地區,震驚了中外反動勢力。
“扶清滅洋”的口號,具有高度的愛國性質,它反映了當時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
,義和團民眾致力于“滅洋”
,表現了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
無比仇恨,有利于爭取官兵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參加反帝斗爭。但是,由于農民小生產者的階級地位和狹隘的眼界限制了他們,使他們無法從階級本質上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認識,使這種口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容易讓群眾放松對清政府的警惕,沒有把這個任務同反封建、爭取民族進步的任務有機結合起來,而且嚴重地沾染上了封建主義的落后性和盲目的排外主義的毒素,因而被清政府控制和利用,最后被清政府出賣。農民群眾的樸素和天真使他們意識不到他們的目標與清政府“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背道而馳的,盡管他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拼搏在反侵略戰爭的最前線
,也仍然得不到清政府的絲毫憐憫
,甚至當他們迎擊當面的敵人的時候,卻往往遭到從背后射擊過來的子彈。最后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糊里糊涂地失敗。義和團運動雖然無法阻止中國在半殖民地的深淵里繼續沉淪
,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斗爭的精神,教訓了列強侵
略者
,使帝國主義列強恐怖地看到中國社會的最底層蘊藏著如此巨大的反抗力量。
-07-
舊民主主義革命?|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后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度,同時也孕育著偉大的人物。他們不要康、梁跪著的“改良”,他們要進行站著的“革命”,決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1905年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然后輻射全中國,以星星之火逐漸形成燎原之勢。他們在“三民主義”的旗幟下匍匐前進,即使到了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也沒有放松他們革命的腳步。正是這種堅強的決心和勇氣使他們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的侵略勢力,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掃除了一些障礙,成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黃金時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極大地配合了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成為“亞洲覺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這種單純依靠“秀才造反”為主的革命,或者是依靠一個軍閥打倒另一個軍閥的斗爭,或者沉醉于個人的暗殺行動,似乎還不能托起共和國的大廈。他們沒有也無意于到農民和工人當中去做艱苦的動員和組織工作,在“三民主義”中的“平均地權”里根本無視對于早已存在于中國廣大農民群眾中的平分土地的革命要求。因此,也就得不到蘊藏于中國社會最底層的強大力量的支持和擁護,而格外顯得單薄無助,這種看起來很先進的共和國政權也就很自然地在立憲派和舊官僚的投機下顯得搖擺不定而終致于把政權拱手讓給“竊國大盜”袁世凱。更是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他們非但沒有明確提出反帝的革命綱領,甚至還幼稚地寄希望于帝國主義列強的支持和同情,一紙《告各友邦書》充分體現了他們對列強充滿了極其友好的幻想。而最終也正是在這些“友邦友”的“調停”下中華民國只剩下一個空招牌。
-08-
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思想文化運動。北洋軍閥統治前期,社會上到處流傳著這樣的風氣:封建主義的三綱五常、忠孝節義的說教,對鬼神的迷信崇拜,使人精神萎靡的低級趣味的文藝,這三者互相交織,形成了束縛人民思想、扼殺民族生機,卻僅僅有利于封建軍閥統治的精神羅網,整個中國的上空布滿了令人窒息的陰霾,整個社會對辛亥革命后出現的混亂局面表現出慌亂不安而又不置可否的悲觀情緒。1915年創刊的《青年雜志》(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時改名為《新青年》)震醒了昏睡中的人們,勇敢地站在正義的一邊,以堅定的態度作為辛亥革命的辯護人。他們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來“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向時下的尊孔逆流發起猛烈的沖擊,沖破了戊戌變法時期的維新派和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派的思想語言枷鎖。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陳獨秀經過認真研究,把中國革命的多次失敗歸結于幾千年封建文化的毒害。從而果斷地提出救亡之道首先要打倒中國的封建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被稱為新文化運動旗手的魯迅先生以犀利的筆鋒深刻地揭露出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北大校長蔡元培更是熱情地鼓勵新文化的倡導者去占領封建文化的陣地。新文化運動后期,隨著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來,這些新文化的倡導者更是激動非常,尤其是李大釗先生為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傾注了高度的熱情。他樂觀地指出,俄國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上之革命”,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預示著社會主義革命時代的到來。由于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當時(前期)自身的階級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使他們對東西方文化存在著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的偏向,在徹底批判封建儒家思想,促進人們思想解放的同時,又全面地否定了儒家精華的一面,產生了消極的后果。同時,也沒有提出實際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案。因此也就不能給中國人民指出真正的出路,缺乏了完全意義上的群眾基礎。
-09-
舊民主主義革命?|革命性質
舊民主主義革命是指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這一段時期的歷史。期間曾有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而太平天國運動是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戊戌變法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義和團運動是農民階級領導的反帝愛國運動,只有辛亥革命才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0-
舊民主主義革命?|具體內容
任務: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是在19世紀90年代以后相繼進入帝國主義的,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也是隨著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而開始的。可見自1840年到19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是反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自19世紀90年代以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才是反帝反封建。
領導階級:中國資本主義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產階級于19世紀末登上政治舞臺,而其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應是自1905年中國同盟會的成立開始的。而在此之前,中國革命主要是農民階級領導的革命。“論從史出”,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20世紀初中國資產階級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之前,農民階級就是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在此期間根本不存在或很年幼的階級——資產階級,決不可能去充當領導階級。
主力: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主力是人民群眾,但卻沒有充分發動人民群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群眾參加的規模、深度、廣度都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無法相比的。
-11-
舊民主主義革命?|意義
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的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帶來了新知識,打開了人們的眼界;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風氣的改變。
太平天國運動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撼動了清政府統治根基;是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沖擊了儒家經典的正統權威,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沖擊了殖民主義者在亞洲的統治。
戊戌運動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良運動和思想啟蒙運動。
辛亥革命是一場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社會風俗的變化,推動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五四運動以前的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推動了歷史潮流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準備了思想和文化條件。
-12-
舊民主主義革命?|教訓
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洋務運動對外國具有依賴性;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太平天國運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階級雖然具有偉大的革命潛力,但自身不能擔負起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勝利的重任;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完成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戊戌變法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通過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實現國家的獨立、民主、富強是根本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說明資本主義建國方案行不通;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綱領,沒有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沒有堅強的革命政黨)。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批判孔學,是為了給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掃清障礙。但是,由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所以從根本上說,提倡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并不能為人們提供一種思想武器去認識中國,去有效地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其次,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于優先的地位。但是,離開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境的革命實踐,僅僅依靠少數人的吶喊,依靠有限的宣傳手段,要根本改造由這種社會環境產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國民性,是不可能的。再次,那時的許多領導人物,還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他們使用的方法,一般還是資產階級的方法。他們中有的人看問題很片面,壞就是絕對的壞,好就是絕對的好。這種形而上學的方法,影響了這個運動后來的發展。
名詞點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今日名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知識定位:
新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0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稱“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0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相關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對現階段綱領的概括。其科學涵義是要求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適合中國特點的道路,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即一方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走社會主義道路;另一方面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不照抄、照搬別國經驗、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國特色的路。
中國共產黨依據毛澤東倡導的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總結長期探索所積累的經驗,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實踐,深刻地認識到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的規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對這一論斷形成了一系列科學觀點,制定了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主要內容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必需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軌道上來;建設社會主義有一個很長的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集中力量實現現代化;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對外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國,改革和完善國家的政治體制和領導體制;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堅持改革開放兩個基本點要互相結合,缺一不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改善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加強民族團結:用一國兩制來解決國家統一問題;執政黨的黨風問題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0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不同時期的表述
八十年代用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982年9月1日,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提出“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1982年9月8日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做的政治報告的題目是《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1987年10月25日趙紫陽在中共十三大上做的政治報告的題目是《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九十年代用的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992年10月12日江澤民在中共十四大上做的政治報告的題目是《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
1997年9月12日江澤民在中共十五大上做的政治報告的題目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
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二十一世紀用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002年11月8日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上做的政治報告的題目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上做的政治報告的題目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做的政治報告題目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0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基本要求
——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
——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
——必須堅持和平發展。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0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基本特征
所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在黨的領導下根據中國國情實行的社會主義,它既不同于傳統的社會主義,又不同于資本主義,它應具有五個基本特征:
第一、以民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二、市場經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運行基礎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
第四、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
第五、民主政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
-06-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基本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庆安县| 江门市| 贡嘎县| 都兰县| 滨州市| 邵阳县| 河源市| 临清市| 木兰县| 磐安县| 印江| 双江| 龙口市| 望谟县| 登封市| 南岸区| 仙居县| 长沙县| 琼结县| 象州县| 北海市| 永仁县| 英吉沙县| 丰台区| 荥经县| 白银市| 浦东新区| 冷水江市| 岳阳市| 平陆县| 抚顺市| 铁力市| 丹寨县| 徐州市| 获嘉县| 炉霍县| 隆昌县| 东兴市| 平阴县| 高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