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基因工程的應用》(人教版)教案背景面向學生:高中學科:生物課時:1課時課前準備:a.老師準備:提前下發課前預習學案,通過百度搜索關于基因工程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制備關于基因的教學課件,模型。b.學生準備:填好預習學案,上網查閱資料,通過百度搜索有關基因的工程應用及進展。教學課題:高中生物選修三第一章:基因工程的第三節:基因工程的應用教材分析:基因工程的應用是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一個必然結果。如果本節只作為成果的學習,那么就顯得思維力度不足了。為此,建議加強指導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這一環節,讓學生上網,利用百度搜索基因工程的最新資料,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具體做法如下:無論是學習轉基因植物方面的應用,還是學習轉基因動物方面的應用,乃至轉基因工程菌生產藥物方面的應用,首先必須尋找目的基因。教師可利用表格形式,指導學生整理課本中提供的信息,填寫表格。這樣做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增強了他們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一)、教學目標1.舉例說出基因工程應用及取得的豐碩成果。2.關注基因工程的進展。3.認同基因工程的應用促進生產力的提高。(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基因工程在農業和醫療等方面的應用。2.教學難點基因治療。(三):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四:教學過程:第一環節:教師指導引課:時間5分鐘課前利用時間,在網上用百度搜索我國基因工程發展的視頻,感受我國生物科技發展所取得重大成就,充分理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上課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多媒體放映一段用百度搜索的基因工程的視頻通過視頻引發學生思考,什么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有哪些應用?從而引出本節課.多媒體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生記憶一下。第二環節:自主學習:時間7分鐘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自學要求:完成課堂下發的課中學案把自己用百度搜索的基因工程的資料整理一下,待會小組討論時發言。找出本節課存在的問題,待會小組討論時提出來。第三環節:小組合作:時間8分鐘教師多媒體展示小組合作要求:1、討論自學過程的不會問題2、討論學案上的不會問題3、把討論明白的問題,整理好答案4、把討論不出來的問題,記錄明白,待會提出來。5、把每個成員介紹自己用百度搜索的基因工程的資料,然后選出最優秀的,代表本組作介紹。第四環節:展示點撥:時間15分鐘(一)、小組展示:多媒體展示要求1、請1-2名展示學案答案2、請各小組把本組存在的問題提出來3、各小組要踴躍發言,積極提出問題和解答其他小組的問題4、選1-2個小組代表介紹利用教室中聯網的電腦,展示自己百度搜索的基因工程的資料(二)、教師點撥:多媒體展示要求1、教師點撥重點難點的時候,請同學們要做好筆記知識點撥:〈一〉、植物基因工程碩果累累哪些轉基因作物已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階段?答案:轉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多媒體展示百度搜索的圖片:1、抗蟲轉基因植物優點:減少環境污染、減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多媒體展示百度搜索的轉基因植物圖片:2、抗病轉基因植物抗病基因:病毒外殼蛋白基因、病毒的復制酶基因多媒體展示百度搜索的抗病轉基因植物圖片:3、其他抗逆轉基因植物多媒體展示百度搜索的其他抗逆轉基因植物圖片及介紹:百度搜索物)利用轉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質多媒體展示百度搜索的利用轉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質資料圖片:百度搜索〈二〉、動物基因工程前景廣闊用于提高生物生長速度多媒體展示百度搜索的用于提高生物生長速度圖片及介紹用于改善畜產品的品質,用轉基因的動物生產藥物。多媒體展示百度搜索的百度文庫中的相關資料:百度文庫〈三〉、基因治療曙光初照多媒體展示百度搜索的基因治療的文字資料:基因治療: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導入有基因缺陷的細胞中,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患半乳糖血癥的患者,由于細胞內半乳糖苷轉移酶基因缺陷而缺少半乳糖苷轉移酶,使過多的半乳糖在體內積聚,引起肝、腦等功能受損。1971年,美國科學家在體外做了試驗,用帶有半乳糖苷轉移酶基因的噬菌體侵染患者的離體組織細胞,結果發現這些組織細胞能夠利用半乳糖了。這表明,用基因替換的方法治療這種遺傳病是可能的。多媒體展示百度搜索的關于基因治療的視頻及介紹:百度搜索第五環節:總結梳理:時間3分鐘多媒體展示要求:1、請同學們把本節課的知識總結一下,可以畫知識樹2、總結完后把本節課的重要知識記住第五環節:鞏固檢測:時間7分鐘(一)、鞏固基礎:時間2分鐘多媒體展示要求:1、請同學們鞏固記憶好本節課重點知識2、時間是2分鐘,請同學們抓緊時間,看看誰記得多、記得快、記得好。(二)、鞏固基礎:時間5分鐘教師下發當堂知識檢測,同時多媒體展示要求:1、請同學們完成本節課檢測2、時間是5分鐘,請同學們抓緊時間。最后下課前展示答案,學生改錯,本節課結束。教學反思:在前幾年的教學中,本節教材沒有留時間學生看書,自己直接講解,在講的時候結合了近幾年的高考題目.重點分析了基因診斷基因治療和轉基因植物的培育.自己認為知識點的角度來看應該沒有遺漏并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前后聯系鞏固知識的目的.但是學生參與度不夠,沒有真正留較多的時間給學生思考.探究與創新的能力培養欠缺.與新課標的要求相去甚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