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名師導學——第1章探索物質的變化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名師導學——第1章探索物質的變化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4幾種重要的鹽(2)
點擊要點
1.某些鹽和酸的反應:
Na2CO3+2HCl=====
2.某些鹽和堿的反應:
Na2CO3+Ca(OH)2===== (工業上制取NaOH)
3.鹽和某些鹽的反應:
NaCl+AgNO3=====
Na2SO4+BaCl2=====
Na2CO3+CaCl2=====
(二)復分解反應及其能否發生的條件
1.復分解反應: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化合物的反應。
2.發生的條件:反應后只要有 生成,復分解反應就能發生。
(三)化學肥料(按含N、P、K等營養元素分類)
1. :NH4Cl、(NH4)2SO4等。能促使作物莖葉生長茂盛。
2. :Ca(H2PO4)2等。使作物根系發達,籽粒飽滿。
3. :草木灰K2CO3等。能使作物生長旺盛,莖桿粗壯。
4. :含N、P、K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如KNO3。
典題分析
例1 現有失去標簽的碳酸鈉溶液、氯化鋇溶液和鹽酸,用一種試劑可鑒別它們。學生甲選用一種酸溶液,學生乙選用的是鉀的正鹽溶液,學生丙得知氯化鋇溶液的pH=7,選用了一種有色物質溶液。這三個學生都成功了,試推斷甲、乙、丙學生選用試劑的名稱。
甲: ;乙: ;丙: 。
鞏固訓練1 (2010株洲)只用一種下列試劑不能鑒別稀硫酸、氯化鈉和氫氧化鋇三種無色溶液的是( )
A .pH試紙 B.稀鹽酸 C.紫色石蕊試液 D.碳酸鈉溶液
例2 現有鐵、稀硫酸、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鋇溶液、氯化鈉溶液5種物質,兩兩混合后,可發生的反應共有 個,其中置換反應有 個,復分解反應有 個
鞏固訓練2 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別是K2CO3、Ba(NO3)2、H2SO4、K2SO4中的一種,其中甲分別能與乙、丙、丁發生反應,甲是( )
A.K2SO4 B.H2SO4 C.Ba(NO3)2 D.K2CO3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小明學習化學后,在家里想用化學方法來鑒別面堿(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和食鹽,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各取少量通過嘗味道區分
B.各取少量分別倒入水中觀察是否溶解
C.各取少量分別倒入食醋
D.各取少量溶于水,再分別加入石灰水
2.若用實驗證明CuSO4溶液顯藍色不是由SO42-子造成的,下列實驗無意義的是( )
A.觀察K2SO4溶液的顏色
B.向CuSO4溶液滴加適量的NaOH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顏色消失
C.向CuSO4溶液滴加適量的Ba(OH)2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顏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釋后CuSO4溶液顏色變淺
3.(2010甘肅)下列溶液分別能跟硫酸銅、鹽酸、碳酸鈉溶液反應,并產生不同現象的是( )
A.AgNO3 B.Ca(OH)2 C.H2SO4 D.NaOH
4.蒸饅頭時,堿面(主要含Na2CO3)放多了會發黃。為除
去過多的堿面,做饅頭時可加入適量( )
A.食醋 B.食鹽 C.黃酒 D.白糖
5.歸納總結是學習的重要方 法。小明同學在學習了“應用廣泛的酸、堿、鹽”知識后,結合常見酸(HCl、H2SO4)的性質與變化繪制出右圖。圖中“——”兩端的物質都能夠反應,其中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其他連線的產物也都是鹽和水的是( )
6.不需要加任何指示劑,就能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得到純凈的CaCl2溶液,可選用下列物質中的( )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碳酸鈣 D.碳酸鈉
7.能和稀硫酸反應,又能和硝酸銀溶液反應,均產生白色沉淀的是( )
A.鹽酸 B.硫酸鈉溶液
C.氯化鋇溶液 D.硝酸鋇溶液
8.下列物質中,在玻璃、洗滌劑等工業上廣泛應用,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對改進它的生產技術做出杰出貢獻的是( )
A.碳酸鈉 B.氯化鈉 C硝酸鉀 D.硫酸銅
9.下列各組物質中,分別加入足量的水,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H2SO4 Ba(OH)2 B.KCl NaOH
C.Ca(OH)2 Na2CO3 D.CaCO3 KNO3
10.(2010蘭州)小明發現自家的農田出現土壤酸化板結現 象,經查閱資料得知:是因為該農田長期施用化肥一硫酸銨E(NH4)2SO4]的緣故。硫酸銨屬于( )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復合肥
二、填空題
11.硝酸銀通常貯存在棕色試劑瓶中,它可以發生如下反應:
2AgNO32Ag+2口↑+O2↑,據此請你完成下列各題:
(1)口中物質的化學式是
(2 )硝酸銀通常貯存在棕色試劑瓶中的原因是
12.(2010南充)農藥波爾多液是一種農業上常用的殺菌劑,它是由硫酸銅、生石灰加水配制麗成,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在配制過程中發生的化學變化:
(1)
(2)
13.請根據下表回答有關問題:
物質 醋酸 水 熟石灰 純堿
化學式 CH3COOH H2O Ca(OH)2 Na2CO3
(1)表中的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屬于堿的是 ;屬于鹽的是 。
(2)利用表中的物質作為反應物,寫出制取氫氧化鈉的化學方程式,并指出其反應類型:
(3)若要測定純堿溶液的酸堿度,可選用下列選項中的
①無色酚酞試液②紫色石蕊試液③pH試紙④藍色石蕊試紙
14.(2010株洲)現有六種物質:①BaCl2 ②NH4NO3 ③NaOH④CuSO4⑤碘⑥KMnO4,其中:(1)易溶于水,且使溶液溫度明顯降低的是 (填序號,下同),水溶液顯紫紅色的是 。(2)寫出其中任意一個兩者之間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三、實驗簡答題
15.某興趣小組查閱化肥的相關資料得知,長期施用硫酸銨化肥會使土壤酸化。該小組同學想探究室溫時硫酸銨飽和溶液的酸堿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探究方案,請據此回答相關問題。
【猜想或假設】溶液的pH可能為:
①pH=7 ②pH>7 ③ 。
【設計和實驗】組內同學分別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硫酸銨溶液沾在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
乙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餾水將pH試紙潤濕。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硫酸銨溶液沾在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
丙同學:將pH試紙直接浸入硫酸銨溶液中,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
【評價與反思】甲、乙、丙三位同學中操作正確的只有一位,指出另兩位同學的操作錯誤:


【結論與分析】該小組同學根據實驗得出以下結論:
①硫酸銨溶液雖然顯酸性,但硫酸銨不是酸,而是鹽
②凡是鹽的溶液都顯酸性。
你認為上述結論錯誤的是第 (填“①”或“②”)條,請舉一例說明該條結論不正確。例:
16.某同學在實驗結束進行廢液處理時,將碳酸鈉溶液、稀鹽酸倒入到指定的潔凈容器中,看到有氣泡產生,待不再產生氣泡時,又倒入了氫氧化鈣溶液,發現該容器中有白色沉淀產生,這一現象引起了他的注意。為了解以上三種物質之間的反應情況,他決定從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組成著手進行探究。
(1)他對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組成作出了下列兩種猜想。請你再補充一種猜想(猜想③)。
猜想①:溶質為氯化鈉、氫氧化鈉;
猜想②:溶質為氯化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
猜想③:溶質為
(2)說明該同學作出猜想①的理由。
(3)比較三種猜想的異同,如果猜想②成立,設計實驗,用兩種方法加以證明。按相關要求埴寫下表。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方法一
方法二
提高班習題精選
1.蒸饅頭、炸油條時常用到一種白色物質,它既能中和發酵過程產生的酸,又能引起發泡作用,這種白色物質是( )
A.NaOH B.NaHCO3
C.Ca(OH)2 D.NaCl
2.過氧化氫是一種無色液體,易分解為水和氧氣,常用作氧化劑、漂白劑和消毒劑。為貯存、運輸方便,工業上將過氧化氫轉化為固態的過碳酸鈉晶體(2Na2CO3·H2O2),該晶體具有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的雙重性質。下列方法不會使過氧化鈉失效的是( )
A.與二氧化錳接觸 B.與鹽酸接觸 C.加熱 D.與氯化鈉接觸
3.(2010株洲)下列常見肥料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
A.尿素CO(NH2)2
B.硝酸鉀KNO3
C.磷酸二氫鈣Ca(H2PO4)2
D.碳酸鉀K2CO3
4.要除去下列四種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甲:CaCO3(Na2CO3) 乙:NaOH(Na2CO3)丙:KCl(KHCO3) 丁:炭粉(CuO)可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適量鹽酸,攪拌,過濾②加適量水,攪拌,過濾③加適量鹽酸,蒸發④溶解,加適量石灰水,過濾,蒸發。下列組合正確的是( )
A.甲一②,乙一④ B.乙一③,丙一①
C.丙一①,丁一② D.丁一①,丙一③
5.將一大燒杯倒扣在培養皿上,培養皿上所放物質如下圖所示,下列對有關實驗的描述肯定不正確的是 ( )
A.工處試液變藍 B.Ⅱ處溶液變渾濁
C.Ⅲ處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D.Ⅳ處試紙變紅
6.2011年3月13 日本發生地震后急需大量飲用水消毒劑。次氯酸鈉(NaClO)消毒劑是常用的飲用水消毒劑之一,它的消毒原理是NaClO溶于水發生水解,生成次氯酸(HClO),利用HClO的強氧化性消毒殺菌。如果保存不當,NaClO還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致使消毒劑變質而失效。
(1)用NaClO對飲用水進行消毒殺菌的方法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方法。
(2)寫出NaClO與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在運輸和貯存NaClO消毒劑時,應注意 保存,并放置在——的環境中。
7.某探究學習小組在幫助實驗員整理化學試劑時,發現一個盛有無色
溶液的試劑瓶,標簽破損(如右圖所示)。已知它是氯化鈉、氫氧化鈉、
碳酸鈉和硫酸鈉四種溶液中的一種。請你對該試劑作出猜想,并設計
實驗驗證。
(1)猜想:這種試劑可能是——溶液,也可能是 溶液。
(2)實驗驗證(要求寫出操作、現象、結論).
8.實驗室用大理石(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實驗結束后,錐形瓶內已無氣泡產生,但還有少量固體剩余。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
小文和小明對瓶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展開辯論:
小文說:因為瓶內有固體剩余,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鈣而無鹽酸。小明不完全同意小文的說法,請你說出小明的理由 。
按小明的猜想,寫出溶液中溶質成分的幾種可能 。請你選擇其中一種情況,設計實驗證明,完成下列研究報告.
猜想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及結論
9.(2010肇慶)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學資源,例如氯化鎂、氯化鈉、溴化鉀等。綜合利用海水制備金屬鎂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1)貝殼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是 。
(2)操作a的名稱是 ,在實驗室中進行此項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
(3)工業冶煉鎂常角電解MgCl2的方法,反應為:
MgCl2Mg+ 。
(4)寫出第②、③兩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 ,
③ 。
10.(2010肇慶)實驗室有一瓶化肥的標簽已脫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種。請你完成以下探究:
【猜想】猜想①:該化肥是NH4Cl,
猜想②:該化肥是 ,
猜想③:該化肥是NH4HCO3 ,
猜想④:該化肥是尿素。
【實驗探究】
(1)取少量樣品在研缽中與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證明猜想 不成立;寫出其中一種化肥發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如圖甲,另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適量水振蕩,再選(圖乙)中 溶液滴入試管中,若無氣泡放出,則猜想 不成立。
(3)在步驟(2)的試管中再滴入(圖乙)中的 溶液,若 ,則猜想①成立;若 ,則猜想②成立,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1.課外小組為測定某變質氫氧化鈉固體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設計并進行了下面的實驗。
步驟一:取5g樣品放入50mL小燒杯中,加足量的蒸餾水至樣品完全溶解;
步驟二:向燒杯中滴加氯化鋇試劑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過濾混合物;
步驟三:將濾得的沉淀干燥,稱得質量為l.97g。
請根據實驗回答下面問題:
(1)有同學認為也可以采用向樣品中加入稀鹽酸的方法測定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請你談談對這個方案的看法。
(2)根據課外小組測定的數據計算固體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
答案
【點擊要點】
(一)1.2NaCl+H2O+CO2↑ 2.CaCO3↑++2NaOH
3.AgCl↓+NaNO3 BaSO4↓+2NaCl CaCO3↓+2NaCl
(二)沉淀、水或氣體
(三)1.氮肥(N) 2.磷肥(P) 3.鉀肥(K) 4.復合肥
【典題分析】
例1 H2SO4 K2SO4 紫色石蕊試液解析:由于用一種試劑鑒別三種物質.此時要全面考慮三種物質的溶液中陰、陽離子的特性。當選用酸溶液時,向含碳酸根離子的溶液中加入酸溶液.會發生反應有氣泡產生;而鹽酸本身為酸,不與酸溶液反應,氯化鋇溶液中舍有Ba3+,它與含SO42-的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綜上分析.甲選用的是H2SO4溶液。乙學生選的是鉀的正鹽溶液。結合題意知,只能是K2SO4,因為三種溶液中只有氯化鋇溶液與其反應生成白色沉淀,而氯化鋇溶液與碳酸鈉溶液反應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三種物質便可鑒別。丙學生得知氯化鋇溶液的Ph=7(呈中性),而鹽酸的pH<7(呈酸性),碳酸鈉雖為鹽,但其溶液的pH>7(呈堿性),故只要加入紫色石蕊試液,即可鑒別出此三種物質。
鞏固訓練l B
例2 解析:鐵在金屬活動順序袁中位于氧前,銅位于氫后。鐵能與稀硫酸、硫酸锏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稀硫酸是一種酸,除與金屬單質反應外.還能與堿和強發生復分解反應,本題中符合復分解反應條件的是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是一種鹽溶液。除與銅前金屬能發生置換反應外,還能與堿、與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的反應符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氫氧化鋇與氯化鈉不能發生反應。綜上所述,本題的答案為:共有反應4個,其中置換反應2個,復分解反應有2個。
鞏固訓練2 C
【跟蹤演練】
1.B 2.D 3.B 4.A 5.C 6.C 7.C 8.A 9.B l0.A
11.(1)NO2 (2)因為硝酸銀見光會分解,裝在棕色瓶中可以避光 l2.(1)CaO+H2O=====Ca(OH)2 (2)CuSO4+Ca(OH)2=====Cu(OH)2↓+CaSO4
13.(1)水 熟石灰純堿(或寫化學式) (2)Na2CO3+Ca(OH)2=====CaCO3↓+2NaOH 復分解反應(3)③
14.(1)②⑥(2)2NaOH+CuSO4=====NaSO4+Cu(OH)2↓
l5.【猜想或假設】③pH<7
【評價與反思】①乙同學的錯誤是將pH試紙潤濕②丙同學的錯誤是將pH試紙直接浸入待測溶液中。 【結論與分析】②例:氯化鈉屬于鹽,但其溶液呈中性(合理答案均可)。
16.(1)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 (2)碳酸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待不再有氣泡產生時,加入氫氧化鈣溶液后,出現了白色沉淀,說明稀鹽酸不足,碳酸鈉有剩余;余的碳酸鈉溶液與加入的氫氧化鈣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此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鈉和氫氧化鈉。
(3)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方法一 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向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法二 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向清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提高班習題精選】
1.B 2.D 3.B 4.A 5.A 6.(1)化學(2)2NaClO+CO2+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 )Na2CO3+2HCl0 (3)密封干燥7.(1)Na2SO4 Na2CO3 (2)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逸出則原試劑為Na2CO3溶液;否則,為Na2SO4溶液8.CaCO3+2HCl ( http: / / www.21cnjy.com / )CaCl2+H2O+CO2↑ 復分解反應剩余固體可能完全是雜質CaCl2和HCl或CaCl2
猜想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及結論
氯化鈣和鹽酸 取少量,加石蕊試液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有鹽酸和氯化鈣
9.(1)CaCO3 (2)過濾漏斗(3)C12↑ (4)②CaO+H2O=====Ca(OH)2 ③Mg(OH)2+2HCl=====MgCl2+2H2O
10.猜想②:(NH4)2SO4 (或硫酸銨)
【實驗探究】(1)④[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或(NH4)2SO4+Ca(OH)2=====CaSO3+2H2O+2NH3↑,
或NH4HCO3+Ca(OH)2=====CaCO3+2H2O+NH3↑其中之一均給分]
(2)HCl(或鹽酸)③(3)BaCl2(或氯化鋇溶液)無白色沉淀 有白色沉淀
(NH4)2SO4+BaCl2一BaSO4↓+2NH4Cl
11.(1)加入的鹽酸沒有全部用于跟碳酸鈉反應,測定時所用鹽酸的量偏多。另外,反應中生成的二氧化碳還需其他反應來吸收,造成計算、操作過程繁瑣(2)解:設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BaCl2=====2NaCl+BaCO3↓
106 197
x l.97g
解得:z=1.06g已變質固體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100%=78.8%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8 頁 (共 8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5尋找金屬變化的規律(2)
點擊要點
1.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逐漸減弱:
K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2.金屬活動性順序應用規律:
(1)金屬與酸的置換反應:
Fe+2HCl=====
Zn+H2SO4===== (實驗室制H2)
只有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 的金屬才能和酸發生置換反應。
(2)金屬和鹽的置換反應:
(我國古代濕法煉銅)
Cu+2AgNO3=====
只有排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典題分析
例1 等質量的M、N兩種金屬,分別與相同質量分數的足量稀鹽酸應(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為+2價),生成氫氣質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M、N兩種金屬中較活潑的是N
B.生成H2的質量MC.相對原子質量較大的是N
D.產生H2的速率N>M
鞏固訓練2 某興趣小組為探究活潑金屬與酸反應的規律,將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金屬分別放入到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鹽酸中,經實驗測定并繪制出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見圖)。分析圖像得到的以下結論中,一定正確的是( )
A.金屬甲比金屬乙活潑
B.金屬甲比金屬乙的相對原子質量大
C.金屬乙比金屬甲的反應速率大
D.金屬乙比金屬甲的化合價高
例2 小明探究金屬單質的活潑性時發現:X、Y都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氫氣而Z不能;Y能在X的鹽溶液中置換出X。則它們的金屬活動順序為( )
A.X>Y>(H)>Z B.Y>X>(H)>Z C.X>Z>(H)>Y D.Y>(H)>X>Z
鞏固訓練2 (2010日照)X、Y、Z是三種不同的金屬,將X、Y分別放入稀鹽酸中,只有X表面產生氣泡;將Y、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一會兒后,Y表面有銀析出,而Z無變化。根據以上實驗事實,判斷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A.X>Y>Z B.X>Z>Y C.Z>X>Y D.Y>Z>X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下列物質中能與CuSO4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是( )
A.Ag B.Fe C.NaOH溶液 D.HCl溶液
2.“金銀銅鐵錫”俗稱五金。在這五種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 )
A.鐵 B.金 C.銀 D.銅
3.下列金屬中,只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不能與稀硫酸反應的是( )
A.鎂 B.銀 C.銅 D.鋁
4.(2010武漢)將金屬M置于硫酸鋅溶液中,無明顯現象發生;而將其置于硫酸銅溶液中,表面有紅色固體物質析出。由此可判斷M、Zn、Cu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
A.M、Zn、Cu B.Zn、M、Cu C.Zn、Cu、M D.Cu、M、Zn
5.有甲、乙、丙、丁四種金屬。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離態存在。丁鹽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6.金屬X放人CuSO4溶液中有紅色物質析出,放人ZnS04溶液中無現象。則三種金屬活動陛由強到弱排列的是( )
A.Zn、X、Cu B.Cu、X、Zn C.Zn、Cu、X D.X、Zn、Cu
7.某學生為了驗證鐵、鋅、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四種方案:①將Zn、Cu分別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將Fe、Cu分別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將Zn分別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將Fe分別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分別用以下三組物質比較鋅和銅的金屬活動性:Zn、Cu、稀硫酸;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SO4溶液。僅用組內物質就能夠直接達到目的的是( )
A.僅有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現有4g由Cu和另一種金屬形成的混合物,將其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得到0.2g氫氣,則另一種金屬是( )
選項 A B C D
Ag Zn Fe Mg
金屬活動性順序 強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弱
10.(2010新疆)廢舊手機的某些部件中含有Mg、Al、Cu、Ag等金屬,為了回收重金屬,將舊手機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應過濾,所得固體中含有的金屬是( )
A.Mg、Al B.Cu、Ag C.Al、Cu D.Mg、Ag
二、填空題
11.整理和歸納是有效的學習方法。下面是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對Mg、Fe、Cu、Hg、Ag五種金屬相關知識的歸納復習,請你參與并回答問題:
(1)從物理性質上看,每種金屬都有自己的特性。你認
為Hg與其他金屬的不同之處是
(2)從化學性質上看,與鹽酸反應最劇烈的是 。
這五種金屬中,有一種金屬的鹽溶液能與其他四種金屬發生反應,該金屬是 。
(3)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是重要的化學學科思想。用鎂粉制作的煙花在夜空中發出耀眼的白光,這是利用了鎂的 性。
12.請根據常見金屬性質回答問題:
(1)將以下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補充完整。
K Ca_Na Mg □ zn Fe sn Pb(H)cu Hg □ Pt 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2)黃金首飾不易銹蝕的主要原因是
(3)從Mg、Zn、Cu、Fe中選出適當的物質與稀硫酸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一個即可)
(4)用CuSO4配制農藥波爾多液時不能在以下 (填序號)中進行。
A.塑料桶 B.鐵桶 C.木桶
二、買驗探究題
13.同學們一起探究鋁、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小剛同學設計了用銅絲、鐵絲、鋁絲和稀鹽酸,只用一只試管,取一次鹽酸的探究方案。請你和他們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關問題。
(1)填表:
實驗步驟 觀察到的現象
①在試管中取少量鹽酸,插入鐵絲,充分作用。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無明顯現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結論:金屬活動性Al>Fe>cu
(2)小華同學認為在小剛設計的方案中,只要補充一個實驗,就可得出AI>Fe>H>Cu的結論。這個實驗是
14.(2010蘭州)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幫助實驗老師整理化學藥品室時,發現兩個未貼標簽的試劑瓶中分別存放銀白色金屬片。到底它們是哪兩種金屬 請同學們設計實驗方案對這兩種金屬X和Y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實驗探究。
(1)進行實驗,獲得結論。完成好如下實驗報告,并回答后續有關問顥.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 論
分別把這兩種金屬放人溶液中,觀察。 金屬Y表面無明顯變化;金屬X的表面有大量氣泡冒出。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金屬X的試管口,氣體燃燒。 金屬活動性順序:
(2)上述實驗之前,實驗老師只知道X、Y可能是鋅銀中的各一種,則根據實驗結果說明Y就是 。
(3)小明同學提出,還可以用其他方法證明X、Y的活動性。請你幫他補充完整:
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提高班習題精選
1.(2010大連)焊錫是錫鉛合金,把鉛加入錫中制成合金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強度
B.降低熔點
C.增加延展性
D.增強抗腐蝕性
2.現有甲、乙、丙、丁四種金屬,將它們分別投入鹽酸中,只有丙、丁發生反應并產生氣泡;將丁投入丙的硝酸鹽溶液中,有金屬丙析出;將甲投入乙的硝酸鹽溶液中,有金屬乙析出。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
A.丁>丙>甲>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3.北京2008奧運會金牌為金鑲玉,某化學興趣小組對金牌中金屬成分提出猜想。甲同學認為是由金銀合金制成;乙同學認為是由黃銅(銅鋅合金)制成。為了驗證他們的猜想哪個可能正確,進行如下實驗:取制造這種金牌的材質粉末少量,加入試劑X。則X不可以是下列試劑中的( )
A.硫酸鋅溶液 B.鹽酸 C.硫酸銅溶液 D.硝酸銀溶液 4.(2010江西)將等質量的甲、乙兩金屬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產生 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關于甲、乙兩金屬的判斷合理的是( )
A.鐵、鎂 B鋅、鎂 C.鋅、鐵 D.鐵、鋅
5.金屬Ni、Mn分別放入其他三種金屬X、Y、Z的鹽溶液中,反應的結果和有無金屬析出的情況如下表所示。
X鹽溶液 Y鹽溶液 Z鹽溶液
Ni 無 無 有
Mn 無 有 有
它們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6.(2010孝感)向硝酸銀、硝酸銅、硝酸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鐵粉,待完全反應后,再過濾。下列情況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濾紙上有Ag,濾液中有Ag+、cu2+、Fe2+、Mg2+
B.濾紙上有Ag、cu,濾液中有Ag+、Fe2+、Mg2+
C.濾紙上有Ag、Cu,濾液中有Fe2+、Mg2+
D.濾紙上有Ag、Cu、Fe,濾液中有Fe2+、Mg2+
7.某校甲、乙兩個興趣小組為探究鋅、銅、銀三種金屬的化
學活動性順序,甲組同學選用了三種物質 (填化學式,下同)進行實驗;乙組同學通過討論選用了與甲組同學完全不同的三種物質
進行實驗,結果兩組同學都順利地得出了正確結論。
8.將下列沒寫全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的金屬填全,并回答問題:
(1)K Ca Na Mg Pb(H)Cu Pt Au;
(2)下列給出的每組中的兩種物質,能發生置換反應的,請在橫線上寫出化學方程式;不能反應的,請說明理由。
①金屬鉀與稀鹽酸:
②銅與硝酸汞溶液:
③氯化鎂溶液與銅:
(3)如果要驗證Fe、Cu、A9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你要選擇的一組試劑是: 。
9.(2010廣州)在金屬活動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1)硫酸銅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
(2)將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靜置,觀察到的現象是
結合現象進行分析,溶液中減少的離子是 ,增加的離子是 。
(3)除硫酸銅溶液外,將鋁絲浸入 (任舉~例)溶液中,也能產生相同的實驗現象。
10.某校同學以“比較錳、鐵、銅3種金屬的活動性”為課題進行探究。
提供的藥品:鐵片、銅片、錳片、稀鹽酸、硫酸亞鐵溶液、硫酸銅溶液、硫酸錳溶液。
【做出猜想】他們考慮到鐵的活動性比銅強,對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錳>鐵>銅; 猜想二:鐵>銅>錳;
猜想三:
【設計實驗】為了驗證猜想成立,同學們分成三組,分別針對一種猜想設計實驗方案。
(1)第一組驗證猜想一。實驗方案是將錳片、鐵片分別放入稀鹽酸中,觀察現象。
(2)第二組驗證猜想二。實驗方案是將錳片放入 中,觀察現象。
(3)第三組驗證猜想三。實驗方案是(只用兩個實驗):
【實驗及結論】各組通過實驗和交流,確認猜想一是正確的。第一組同學的實驗現象是:
【拓展研究】隨后同學們對探究金屬活動性的方案設計作了進一步研究。為了驗證甲、乙、丙、丁四種金屬的活動性依次減弱,某同學設計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鹽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鹽溶液中;③把乙放人丁的鹽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鹽溶液中。你認為哪個實驗沒有必要做 請說明理由。
11.現有銅與另一種金屬R(可能是銀、鎂、鐵中的一種)的混合粉末。欲確定R的成分,請你一起完成:
(1)請將銀、鎂、鐵三種金屬的元素符號填寫在下列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的相應位置。
(2)取少量的金屬粉末于試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生,則R不可能是 。
(3)待不再產生氣泡時,再進行 (填實驗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銅。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潔凈的鋅片,鋅片表面有金屬析出,則R是
(4)寫出金屬R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填“化合”、“分解”、“置換”或“復分解”)反應。
12.某同學為了測定黃銅屑(由鋅和銅形成的合金)樣品組成,取四份樣品分別加稀硫酸反應,其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樣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樣品質量/g 50.0 50.0 50.0 5.0
取稀硫酸質量/g 40.0 80.0 120.0 160.0
產生氣體質量/g 0.4 0.8 1.0 1.0
試計算:
(1)經分析,在第l份樣品測得的數據中,(填物質)完全反應了。
(2)列式計算黃銅屑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3)請在圖中畫出在50.0g樣品中加稀硫酸的質量與產生氣體質量變化關系的示意圖。
答案
【點擊要點】
1.Ca H 2.(1)FeCl2+H2↑ ZnO4+H2↑ 氫前面 (2)Fe+CuS04=====FeSO4+Cu Cu(NO3)2+2Ag
【典題分析】
例l C解析:越活潑的金屬在相同的時間內產生的氫氣就越多,從圖中可知,M、N兩種金屬中較活潑的是M,生成H2的質量M>N,產生Hz的速率N規律小結:本題主要考查了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及金屬與酸反應中量的關系。金屬與酸反應時若金屬足量, ,酸等量則產生的氫氣的質量相等,若金屬等量,酸足量則產生的氫氣不相等,其相對原子質量與化合價的比值越大,產生的氫氣越少,比值越小,產生的氫氣越大。
鞏固訓練l C
例2 B解析: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判斷方法:①根據金屬能否與酸反應產生氫氣來判斷,若能與酸反應產生氫氣,則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的前面 ②根據與酸反應產生氫氣速度的大小來判斷,產生氫氣速度大的金屬排在產生氫氣速度小的金屬的前面 ③根據金屬和另一種金屬的鹽溶液是否反應來判斷,若A能從B的鹽溶液中置換出B則A排在B的前面,若不能反應,則A排在B的后面。
X、Y能與稀硫酸反應說明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的前面,Z不能反應,說明排在氯的后面;Y能置換出X的鹽溶液中的X,說明Y排在X的前面,所以它們的金屬活動順序為Y>X>Z。
鞏固訓練2 A
【跟蹤演練】
1.B 2.A.3.C 4.B 5.D 6.A 7.A 8.C 9.D l0.B
11.(1)常溫下Hg是液體而其余均為固體(2)Mg或鎂Ag或銀(3)可燃
12.(1)A1 Ag (2)黃金的金屬活動性弱(或黃金的化學性質穩定:黃金不易跟氧氣反應等) (3)Zn+H2SO4===ZnSO4+H2↑ (或Mg+H2SO4===CaSO4+H2↑;Fe+H2SO4===FeSO4+H2↑) (4)B 13.(1)產生氣泡,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銅絲 鋁絲 溶液由淺綠色變為無色(2)把銅絲插入稀鹽酸中14.(1)稀鹽酸(凡合理答案均可得分)X>Y(2)銀(3)(合理即可)
【提高班習題精選】
1.B 2.A 3.A 4.D 5.A 6.B 7.Zn、CuCl2(或Cu(NO3)2或CuSO4、Ag ZnCl2(或ZnSO4或Zn(NO3)2)、Cu、AgNO3 8.(1)Al、Zn、Fe、Sn Hg、Ag(2)①2K+2HCl===2KCI+H2↑ ②Hg(NO3)2+Cu===Cu(NO3)2+Hg③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銅排在鎂元素的后面,不能將鎂元素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3)Fe、Ag、CuSO4溶液(合理即可) 9.(1)Cu2+、So42+(2)鋁絲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Cu2+ A13+ (3)氯化銅溶液 10.【作出猜想】鐵>錳>銅【設計實驗】(2)硫酸銅溶液 (3)將兩片錳分別放入硫酸亞鐵溶液和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象(或將鐵片和銅片分別放人硫酸錳溶液中、錳片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象)(或將鐵片放入硫酸亞鐵溶液中、錳片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象) (或將錳片放入硫酸亞鐵溶液中、銅片放入硫酸錳溶液中,觀察現象)【實現及結論】都有氣泡產生,錳片的反應比鐵片的反應劇烈【拓展探究】實驗③實驗①②④已可驗證4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沒必要進行實驗③ ll.(1)Mg Fe Ag(2)銀 (3)過濾 鐵 (4)Fe+H2SO4===FeSO4+H2↑ 置換 l2.(1)硫酸(2)解:設樣品中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為x,參加反應的80g稀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質量為y。
Zn+H2SO4===ZnSO4+H2↑
65 2
z l.0g
Zn+H2SO4===ZnSO4+H2↑
98 2
y 0.8g
65:2=x:1.09 x=32.5g 98:2=y:0.8g y=39.2g,
黃銅屑樣品中的鋅的質量分數為:
×100%=65%
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49% (3)圖略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8 頁 (共 8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3探索堿的性質(2)
點擊要點
堿的通性
1.堿+某些非金屬氧化物===== +
2NaOH+CO2===== +
Ca(OH)2+CO2===== +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以此檢驗CO2)
2NaOH+SO2===== +
(工業上用堿溶液吸收SO2等有害氣體)
2.堿+某些鹽===== +
3NaOH+FeCl3===== +
(生成紅褐色沉淀)
2NaOH+CuSO4===== + (生成藍色沉淀)
Ca(OH)2+Na2CO3===== + (工業上制取NaOH)
典題分析
例1 要求用一種試劑鑒別稀鹽酸、石灰水和氫氧化鉀三種無色溶液。簡述實驗步驟并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鞏固訓練1 有四瓶無色液體,它們分別是水、石灰水、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怎樣用化學方法加以區分
例2 有五種溶液,分別是鹽酸、硫酸銅溶液、氯化鐵溶液、氯化鎂溶液、無色酚酞試液,若僅用一種試劑就可以將它們區別開來,則應選用的試劑是( )
A .NaOH B.H2SO4 C .AgNO3 D.Cu(OH)2
鞏固練習2 不能用于區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試液 B.NaCl溶液 C. BaCl2溶液 D.CuSO4溶液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將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有沉淀產生
B.氯化銅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產生藍色沉淀
C.四氧化三鐵放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生成紅褐色沉淀
D.將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會產生白色沉淀
2.S0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能有效吸收S02的溶液是 ( )
A.NaOH B.Na2S04 C.H2SO4 D.NaCl
3.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叫做堿石灰,常用作干燥劑,下列氣體不能用堿石灰干燥的是( )
A.C0 B.C02 C.H2 D.02
4.已知氫氧化鋰(Li0H)可溶于水,其化學性質與氫氧化鈉相似。下列對氫氧化鋰的化學性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B.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C.能與稀硫酸反應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5.某電鍍廠排出的污水,其pH<7,并含有硫酸銅,要除去有毒的硫酸銅,同時調節pH至中性,可選用下列物質中的 ( )
A.生石灰 B.氯化鋇 C.硝酸銀 D.碳酸鈣
6.在Ca(OH)2的飽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冷卻至室溫,溶液的pH沒有改變的是 ( )
A.CO2 B.KCl C.Cu(NO3)2 D.HCl
7.蔣下列物質的溶液滴人氫氧化鈉溶液中,能生成藍色沉淀的是( )
A.HCl B.KCl C.CuSO4 D.FeCl3
8.(2010廣州)物質X可發生下列所示的兩個反應,則X可能是( )
①X+堿一鹽+H2O ②X+金屬氧化物一鹽+H2O
A.CaO B.CO2 C. NaOH D.H2SO4
9.向含有鹽酸的氯化鐵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下列圖象中能正確表示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m)與所得沉淀質量Q的關系是( )
二、實驗簡答題
10.如果要使氫氧化鈉溶液的pH減小,可采取的方法有:
①不發生化學反應的方法: 。
②有化學反應發生的方法(要求各種方法中所選的物質類別不同): 、

11.請從物質的組成或構成等方面分析,導致下列物質的性質相似或有差異的原因:
(1)NaOH溶液和KOH溶液均能使酚酞溶液變紅。
(2)硫酸、鹽酸都是酸,但硫酸可以與氯化鋇溶液反應,而鹽酸不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
12.(2010福州)小政同學在復習Ca(OH)2化學性質時,歸納出了
Ca(OH)2與其他物質問相互反應的關系如右圖(圖中連線表示相連
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
(1)若X是與其他三種不同類別的化合物,則X可以是
(2)根據上圖所示的物質間關系,寫出其中兩個化學方程式:
① ;
② 。
13.小黎同學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堿的化學性質的理解.特邀你協助完成下列活動與探究:
(1)如下圖所示,在白色點滴板上進行實驗,請將實驗現象填入下表:
(2)回憶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三氧化硫(SO3)與氫氧化鈉反應與上面的反應類似,寫出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如下圖所示,在燒杯中加入lO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顯 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這一實驗說明:酸與堿作用生成了鹽和水,這一反應叫做 反應。
(5)根據上面的實驗和討論,試歸納出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有哪些相似的化學性質。(任寫兩點)
① ;
② 。
三、分析計算題
14.將4.4g CO2通人200g 4%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
(1)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g。
(2)生成的Na2CO3的質量為 g。
(3)反應后所得溶液的pH (填“>”、“=’,或“<”)7。
答案
【點擊量點】
1.鹽+水 Na2CO3+H2O CaCO3↓+H2O Na2SO3十H2O 2.新堿+新鹽Fe(OH)3↓+3NaCl Cu(OH)2↓+Na2SO4 CaCO3↓+2NaOH
【典題分祈】
例l 解析:用一種試劑鑒別多種物質,要求反應產生的現象各不相同,然后將其一一鑒別出來。綜合考察稀鹽酸、石灰水和氫氧化鉀的化學性質知,鹽酸遇到碳酸鹽有氣體產生,石灰水遇可溶性碳酸鹽會出現白色沉淀,而KOH溶液無現象,因此本題可加入Na2CO3或K2CO3等可溶性碳酸鹽,將其一一鑒別。答案:取少量溶液分別倒入3支試管中。然后分別滴加數滴Na2CO3溶液,有氣泡產生的是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石灰水;無明顯現象的是氫氧化鉀。有關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 +2HCl=====2NaCl+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鞏固訓練l 取四支試管分別倒入少量的一種液體,再各滴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紫色的是水,變紅色的是稀硫酸,變藍色的是氫氧化鈉和石灰水。再取兩支試管分別倒入少量的未知溶液中的一種,再分別滴入碳酸鈉溶液,其中變渾濁的是石灰水,仍澄清的是氫氧化鈉溶液。
例2 A解析:僅用一種試劑鑒別五種物質的溶液,符舍這一要求的試劑,應該在分別與五種溶液反應時各出現不同的現象。因此,可將選項中的試劑與五種物質分別反應,能夠分別產生不同現象的,就是所選試劑。H2SO4與HCl、FeCl3、MgCl2、酚酞均不反應,因此,排除B。AgNO3與HCl、FeCl3、MgCl2反應,均出現白色沉淀,與CuSO4反應也出現白色渾濁,由此C也不舍題意。NaOH與HCl發生中和反應,但無明顯現象;NaOH與CuSO4反應會產生Cu(OH)2的藍色沉淀,與FeCl3反應會產生Fe(OH)2的紅褐色沉淀,與MgCl2反應會生成Mg(OH)2的白色沉淀;NaOH可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用NaOH溶液可將五種溶液鑒別開。 Cu(OH)2難溶于水,與CuSO4、FeCl3、MgCl2均不能反應
鞏固訓練2 B
【跟蹤演練】
1.B 2.A 3.B 4.D 5.A 6.B 7.C 8.D 9.D(解析:開始滴入NaOH溶液時因HCl的存在不會產生沉淀,待滴一定量的NaOH溶液后NaOH溶液才會與湖。生成Fe(OH)3沉淀,當FeCl3反應完時生成的沉淀質量就不再變化了。10.①加水稀釋 ②加鹽酸通入CO2 11.(1)NaOH和KOH都含有OH- (2)SO42-能與Ba2+產生沉淀而Cl-不能 l2.(1)CO2(合理答案均可) (2)Ca(OH)2+2HCl=====CaCl2+2H2O NaCO3 +Ca(OH)2=====CaCO3+2NaOH(合理答案均可)13.(1)溶液變藍溶液變藍 (2)CO2+Ca(OH)2=====CaCO3↓+H2O (3)SO3+2NaOH=====Na2S04+H2O(4)紅 中和(5)都能使指示劑變色都能和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或都能跟酸反應) 14.(1)204.4(2)設生成Na2CO3的質量為x,
2NaOH+CO2=====Na2CO3+H2O
44 106
4.4g x
= x=10.6g (3)>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2探索酸的性質(1)
點擊要點
1.電離:一些物質在 溶液或 狀態下電離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
2.酸:一些物質電離時,其陽離子 的化合物。
HCl=====
H2SO4=====
HNO3=====
3.常見的酸:鹽酸HCl 硫酸 硝酸HN03 碳酸
磷酸H2PO4 醋酸
4.檢驗物質酸堿性和測定溶液的酸堿度的方法是:
(1)物質酸堿性:用 。
(2)溶液的酸堿度:用 。
典題分析
例1 (2010宜昌)生活中一些常見物質的pH如下圖,下列四種物質中酸堿性與眾不同的是( )
A.肥皂水 B.牙膏 C.西瓜汁 D.玉米粥
鞏固訓練1 前段時間,我國豬肉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有關豬肉的一些問題也引起人們的格外關注。有資料顯示,肉類新鮮程度的變化會引起pH發生相應變化,變化關系如下表,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名稱 新鮮肉 次鮮肉 變質肉
pH 5.8~6.2 6.3~6.6 >6.7
A.肉越新鮮,酸性越弱
B.肉越新鮮,堿性越弱
C.肉變質過程中,酸性減弱
D.肉變質過程中,堿性減弱
例2 某可溶性強酸的化學式為HmX,它溶于水時,其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HmX===== H+m+Xm- B.HmX===== Hm++Xm-
C HmX=====mH++X-m D.HmX =====mH++Xm-
鞏固練習2 (2010煙臺)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許多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 )
A.它們都是溶液
B.它們都含有酸根離子
C.它們都含有氫元素
D.它們都電離出了氫離子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有三瓶無色液體:水、石灰水、稀鹽酸。其p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A.石灰水、水、稀鹽酸 B.水、稀鹽酸、石灰水
C.稀鹽酸、水、石灰水 D.稀鹽酸、石灰水、水
2.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 B.鹽酸溶液 C.食鹽水 D.二氧化碳溶于水
3.食醋里含有醋酸,人的胃液里含有鹽酸,檸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檸檬酸。這些酸在水中能電離出的共同離子是( )
A.鈉離子 B.氫離子 C.氫氧根離子 D.氯離子
4.下列物質中,屬于酸的是( )
A.KN03 B.NaOH C.H2SO4 D.NaCl
5.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正確操作是( )
A.pH試紙直接浸入待測液
B.pH試紙先用水潤濕再浸入待測液
C.pH試紙浸液后過一會兒觀察
D.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涂于pH試紙上,馬上觀察
6.人類的第二殺手——心腦血管疾病,給人類健康造成很大危害,這類疾病患者大多數屬于酸性體質,應經常食用堿性食品。根據下表的信息,這類患者應經常食用的食物為( )
食物 葡萄 牛奶 豆制品 蘋果
pH 3.5~4.5 6.3~7.3 7.4~7.9 2.9~3.3
A.牛奶 B.豆制品 C.蘋果 D.葡萄
7.(2010襄樊)某學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取剛降到地面的雨水的水樣,用pH計每隔10分鐘測一次pH.其數據如下表所示,其中雨水酸性最強的時刻是( )
測定時間 9:00 9:10 9:20 9:30
pH 4.95 4.94 4.86 4.85
8.小紅學習酸堿指示劑與常見酸、堿溶液作用后,歸納
總結出如下圖所示的關系。圖中A、B、C、D是兩圓相交
的部分,分別表示指示劑與酸、堿溶液作用時所顯示出的
顏色,其中顏色不正確的是( )
A.紫色 B.藍色 C.紅色 D.無色
9.用石蕊試液和酚酞試液分別滴人同一物質的溶液中,下列現象不可能發生的是( )
A.滴入石蕊試液變紅色,滴入酚酞試液不變色
B.滴入石蕊試液不變色,滴入酚酞試液不燮色
C.滴入石蕊試液變藍色,滴人酚酞試液變紅色
D.滴入石蕊試液變紅色,滴人酚酞試液變紅色
二、填空題
雪碧汽水(清爽檸檬味)
配料:碳酸水、白砂糖、檸檬酸。香料等
10.右邊是雪碧汽水標簽中的部分內容。
(1)小虎同學取適量雪碧汽水 于試管中,稍稍加熱后產生廣
大量氣泡,發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將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人石蕊試液,溶液呈紅色,使石蕊變紅的物質是 。
11.生活中的一些物質含有酸。例如,檸檬汁中含有檸檬酸, 食醋中含有醋酸汽水中一定含有 酸,其水溶液pH均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 色。
12.人皮膚的pH一般在4.5~6.5之間,則皮膚表面顯 性(填“酸”、“中”或“堿”)。如果某人皮膚的pH為8.2,現有下列四種pH不同的洗面奶可供選購:①4.5 ②6.5 ③8.2 ④8.5。他最好購買 號洗面奶。
13.已知某些非金屬氧化物能和水反應生成酸,如:
SO2+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 )H2S03。請按右圖給出的條件進行實驗,觀察
到的現象依次是:




實驗結束時,A中液體的體積明顯大于A容器體積的1/5,其原因
可能是
14.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如下:①蘋果3.3~4.5 ②雞蛋清7.6~8.0 ③番茄4.0~4.4 ④玉米粥6.8~8.0⑤柑橘汁3.4~4.2,胃酸過多的人可以經常食用的是 。
三、實驗簡答題
15.維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1)取3片維生素C壓碎后溶于10mL水中過濾,取少量濾液,向其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說明維生素C的水溶液是 性。
(2)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中比較穩定,高溫時易被破壞,請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黃瓜,才能充分利用黃瓜中豐富的維生素C
16.(2010婁底)小林在涼拌紫卷心菜時,加入一些食醋,發現紫卷心菜變紅了,激發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協助完成下列活動與探究。
【提出問題】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堿指示劑嗎
【實驗探究】取紫卷心菜、牽牛花的花瓣、胡蘿卜,分別在研缽中搗爛,加入酒精(乙醇與水的體積比為1:1)浸泡,用紗布將浸泡出的汁液擠出,分別加入到蒸餾水、稀酸溶液和稀堿溶液中,有關顏色變化情況如下:
在不同液體中的顏色變化
汁液 蒸餾水 稀酸溶液 稀堿溶液
紫卷心菜 藍紫色 紅色 綠色
牽牛花 紫色 紅色 藍色
胡蘿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得出結論】 、 的汁液能做酸堿指示劑, 的汁液不能做酸堿指示劑。
【拓展應用】小林用上述的牽牛花汁液來測定某雨水樣品的酸堿性,發現李牛花汁液呈紅色。則該雨水呈 性(填“酸”、“堿”或“中”)。
【反思評價】小林發現,上述汁液無法測出溶液的酸堿度,請你告訴他,在實驗室測定溶液的酸堿度常用 。
答案
【點擊要點】
1.水融化 2.全部是氫離子 H++C1- 2H++S042- H++N03- 3.H2SO4 H2CO3 CH3COOH 4.(1)酸堿指示劑,(2)pH試紙
【真題分析】
例1 B 解析:西瓜汁pH小于7,呈酸性,其余選擇項是堿性物質。
鞏固訓練l C
例2 D 解析:A中電離出的氫離子的符號應是“H+”,而不是“H+m”,表示m個H+時,m應寫在H+前面即mH+,B中氫離子所帶電荷數應為1+,而不是m+,C中酸根離子所帶電離數m應寫在“一”號之前,D是正確的。
鞏固訓練2 D
【跟蹤演練】
1.A 2.A 3.B 4.C 5.D 6.B 7.C 8.A9.D l0.(1)H2CO3H2O+CO2 (2)檸檬酸11.碳 小于 紅12.酸 ① l3.①A中產生大量白煙②開始時,B中導管口處有氣泡產生③火焰熄滅后B中的液體通過導管流入A中④進入A中的液體呈淺紅色⑤紅磷燃燒時瓶內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
14.雞蛋清l5.(1)酸(2)生吃或加醋涼拌或低溫烹調16.紫卷心菜牽牛花胡蘿卜酸pH試紙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3探索堿的性質(1)
點擊要點
1.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
(1)NaOH===== +
Ca(OH)2===== +
(2)四種可溶性堿:NaOH KOH Ca(OH)2 Ba(OH)2
2.堿的通性
(1)堿使指示劑變色;
(2)堿+酸=====
Ca(OH)2+2HCl=====
中和反應: 和 反應,生成 和 的反應。(實驗時用酸堿指示劑指示酸、堿是否恰好完全反應)
典題分析
例1 下列各組物質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aOH、NaCl、CuSO4 B.Ca(OH)2、CaCl2、HCl
C .KCl、Na2CO3、NaOH D.Na2CO3、NaCl、HCl
鞏固訓練1 (2010邵陽)在做酸和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有時需借助指示劑顏色的變化判斷反應是否發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滴人稀鹽酸。此過程燒杯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是( )
A.由紅色變為藍色 B.由藍色變為紅色
C.由紅色變為無色 D.由無色變成紅色
例2 用密度為1.14g/cm3的H2SO443mL與50g20.8%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H2SO4有剩余。中和剩余的H2SO4又消耗了32g 25%的NaOH溶液,求所用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鞏固練習2 mg a%的燒堿溶液與ng a%的稀硫酸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試液仍為紫色,則m和n的數值關系正確的是( )
A.m=n B.m>n C.m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下列物質屬于堿的是 ( )
A.C02 B.HCl C.NH3·H20 D.K2SO4
2.下列生活用品或食品中,呈堿性的是( )
3.在氫氧化鋇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微粒有( )
A.氫氧化鋇分子 B.氫氧根離子 C.鋇原子 D.氧離子
4.(2010河南)危險化學品要在包裝標簽上印有警示性標志。氫氧化鈉應選用的標志是 ( )
5.(2010揚州)測得某強力除油污劑的pH=14,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顯堿性
B.顯酸性
C.一定能與鹽酸反應產生氣體
D.露置空氣中一段時間后pH將變大
6.在20世紀20年代,一些化學家提出一種酸堿理論一一質子論。這種理論認為,凡能放出質子(H+)的分子或離子都是酸,凡能結合質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堿。根據這一理論,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堿的是 ( )
A.NH4+ B.H2PO3- C. Na2CO3 D.SO42-
7.據2010年1月6日中央電視臺報道,位于我國西北的渭河發生嚴重污染,經環保部門檢測,某河段河水的pH已達3.3(呈酸性),嚴重影響了沿岸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為使河水能用于農作物灌溉,有的農民不得不在引入水渠的河水中加入某種物質,來改變河水的pH。你認為農民加入的這種物質可能是 ( )
A.硫酸 B.燒堿 C.熟石灰 D.氯化鈉
8.小紅觀察在不同酸堿度下紫甘藍(見下圖)汁液所顯示的顏色.記錄如下。
pH 1 2~3 4~6 7~9 10 11 l2~14
顏色 深紅 紫紅 淺紫 藍 綠 黃綠 黃
下列物質中,能使紫甘藍汁液變黃的是 ( )
A.水 B.食鹽溶液 C.硫酸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
9.下列關于氫氧化鈉溶液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該溶液能導電 B.該溶液pH>7
C.該溶液均一、穩定 D.該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10.溶液的堿性強弱跟溶液中OH-的數量有關,一定體積的溶液中0H-的數量越多,則溶液的堿性越強。l0%的NaOH溶液(密度為1.1g/cm3)與10%的KOH溶液(密度也為l.1g/cm3)相比較,堿性更強的是 ( )
A.NaOH B.KOH C.一樣強 D.無法比較
二、填空題
11.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C2H5OH)不發生電離,溴化氫
(HBr)電離產生氫離子(H+)和溴離子(Br-),氫氧化鈉電離產生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這三種溶液的組成推斷,醫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顯 ,溴化氫的水溶液顯(填“酸性”、“中性”或“堿性”);
(2)寫出上述物質之間發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氫氧化鈉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用化學符號表示):
12.已知A、B分別是鹽酸和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某同學在實驗室用兩種溶液進行實驗,其結果繪出如圖所示的反應曲線,該曲線表示向A中加入B時,溶液的pH變化情況。請寫出從該曲線圖中得出的信息:
(1)A是 ;
B 是 ;
(2)
(3)
三.賽驗筒答題
13.“農夫山泉”在廣告中提示,弱堿性的水對人體健康有利,并在廣告中演示了如圖操作:在盛有“農夫山泉”和其他水的兩只玻璃杯中,分別浸入pH試紙,過一會觀察到盛有“農夫山泉”的一杯呈淡綠色(弱堿性),另一杯呈淡橘黃色(弱酸性)。請你回答:
(1)常溫時“農夫山泉”礦泉水的pH約為 ( )
A. 4 B.5.6 C 7.3 D.14
(2)小明同學看了演示中測定pH的方法后,指出這種
測定方法是錯誤的。它錯在哪里
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正確方法是
(3)從(1)中選出的結果能否用pH試紙測出
14.學習了酸和堿的性質之后,林林在實驗室進行了下列實驗:
(1)取少量稀鹽酸與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溶液Al,向Al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有氣泡產生。說明Al顯 性;
(2)另取少量稀鹽酸與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溶液A2,向A2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說明A2品 性;
(3)酸堿指示劑可以指示溶液的酸堿性,pH可以表示溶液的 。綜合(1)和(2)可知,A1的pH A2的pH(填“>”、“<”或“一”)。
15.(2010紅河)下面是某小組同學學習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時的實錄: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插入溫度計測量溶液的溫度。用膠頭滴管吸取10%的稀鹽酸逐滴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
(1)探究實驗中的能量變化:在實驗過程中,隨著稀鹽酸的不斷滴人,溶液的溫度逐漸升高,你認為溶液溫度升高的原因是;
(2)探究反應終點問題:
用什么方法證明此反應已恰好完全進行 小紅說:在實驗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若溶液顏色沒有變化,則反應恰好完全進行。小文說:在氫氧化鈉溶液中預先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然后再加入稀鹽酸,若溶液顏色剛好變成無色,則反應恰好完全進行。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理由是
(3)關于實驗中的細節和意外情況:
①實驗中,稀鹽酸必須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加,這樣做的目的是:
②實驗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樣做的目的是:
③小鳳在她的實驗過程中意外發現有氣泡出現,你認為原因是
16.(2010義鳥)2009年12月14日,我。市舉行了初中科學知識應用暨探究技能比賽,其中的葉脈標簽制作項目是由選手在規定時間內,根據自己的創意設計,對葉脈進行染色、繪畫、裁割、拼接等藝術加工。比賽時某組選手配制了200g 10%的氫氧化鈉溶液,比賽結束后他們對剩余的氫氧化鈉廢液用鹽酸進行了中和處理。
(1)配制上述溶液時需要氫氧化鈉固體 g;
(2)完全中和廢液時用去14.6%的鹽酸l00g,則剩余廢液中含氫氧化鈉溶質多少g (假設廢液中的其他物質均不與鹽酸發生反應)
答案
【點擊要點】
1.氫氧根離子Na+,OH- Ca2+,20H- 2.鹽+水CaCl2+2H2O 酸 堿 鹽 水
【典題分析】
例1 C解析:如果能共存,則物質間就不能發生反應。而A中NaOH和CuS04可生成Na2S04和Cu(OH)2沉淀;B中Ca(OH)2和HCl可中和生成吣和H20;D中Na2CO3和HCl可反應生成NaCl、H20和CO2,而C組三種物質互不反應。
鞏固訓練l C
例2 20%解析:H2S04和BaCl2反應生成BaS04和HCl,再用NaOH中扣刺余H2S04時,不能忽視NaOH又和生成HCl發生反應的這個隱蔽反應,而且這個反應是解題時不走彎路的關鍵。
此題稍加分析,即可一步解出:用BaC12的量不能求出H2SO4的量是因BaCl2不足量,而用NaOH的量卻可求出H2S04的量,因二者是完全中和的反應。之所以可用NaOH的重來求H2SO4的量,是因為H2SO4在與BaCl2反應時僅消耗了SO42-,而H+束參加反應,而H+恰好被NaOH中和完全,所以可據與NaOH的中和反應求H2S04的量。 設:H2S04的質量為x
H2SO4+2NaOH=====Na2S04+2H20
98 80
x 32g×25%
解得x=9.8g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100%=20%
鞏固訓練2 C
【跟蹤演練】
1.C 2.C 3.B 4.A 5.A 6.A 7.C 8.D 9.D l0.A ll.(1)中性酸性(2)HBr+NaOH ( http: / / www.21cnjy.com / )NaBr+H20(3)Na+、OH-、H20 12.(1)NaOH溶液 鹽酸(2)pH=7時,NaOH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3)隨著鹽酸的加入量增大,pH逐漸減小l3.(1)C(2)直接將pH試紙放入水樣中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水樣,分別滴在pH試紙上,過一會與標準比色卡對比,即可得出水樣的pH(3)不能l4.(1)酸(2)堿(3)酸堿度 < 15.(1)中和反應放出熱量(2)小紅如果鹽酸過量,加入酚酞試液.溶液也不變色 (3)防止鹽酸過量使反應充分、快速NaOH溶液變質16.(1) (1)20 (2)解:設剩余廢液中含氫氧化鈉溶質質量為x
NaOH + HCl=====NaCl+H20
40 36.5
x 100g×14.6% = x=16g
答:剩余廢液中含氫氧化鈉溶質l6g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3探索堿的性質(3)
點擊要點
1.氫氧化鈉NaOH:俗稱 、 。
(1)易潮解,易和空氣中的 反應而變質,故應 保存。
2NaOH+C02=====Na2CO3十H2O
(2)極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
2.氫氧化鈣Ca(OH)2俗稱
區分NaOH和Ca(OH)2兩種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別通入CO2,變渾濁的是 溶液;
Ca(CH)2+CO2=====
方法二:分別加入Na2C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是 溶液。
Ca(OH)2+Na2CO3=====
典題分析
例1 下列物質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因變質而質量增加的是( )
A.濃硫酸 B.濃鹽酸 C.氫氧化鈉固體 D.熱的飽和硫酸銅溶液
鞏固訓練1 物質的性質決定它的用途,還決定其保存方法。固體KOH具有以下性質:①白色固體②有腐蝕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實驗室中必須將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2 有四瓶無色溶液,分別是稀鹽酸、稀硫酸、石灰水和苛性鈉溶液中的一種,現將四瓶溶液編號A、B、C、D,做以下實驗:
(1)用四支試管分別取出每種溶液,分別滴人幾滴酚酞,B和D中都顯紅色,其余仍為無色。
(2)另取兩支試管,分別取出B和D溶液,分別向其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B中產生渾濁,D中仍澄清。
(3)另取兩支試管,分別取A和C溶液,分別滴人BaCl2溶液,只有C中出現白色沉淀。
根據以上實驗事實,試推斷A、B、C、D四種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
鞏固訓練2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是實驗室常用的堿。要鑒別氫氧化鈉稀溶液和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夠達到目的的是( )
A.分別滴加碳酸鈉溶液 B.分別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別滴加稀鹽酸 D.分別加熱原溶液至80℃
跟蹤練習
一、選擇題
1.火堿的化學式是( )
A.NaCl B.NaOH C Mg(OH)2 D.Na2SO4
2.(2010寧夏)用右圖所示的密閉實驗裝置,能夠使氣球先膨脹,
過一段時間又恢復到原狀的一組固體和液體是( )
A.固體:硝酸銨;液體:水
B.固體:生石灰;液體:水
C.固體:碳酸鈉;液體:稀鹽酸
D.固體:氯化鈉;液體:水
3.久置于空氣中的石灰水,其表面會形成白膜。此時溶液的pH與變化前溶液的pH相比 ( )
A.偏大 B.偏小 C.一樣 D.無法比較
4.震后災區的防疫工作應該迅速啟動。對災區中死亡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時,衛生防疫工作人員采用大量的消毒劑對死亡動物尸體進行消毒。采用撒潑大量的消石灰并深埋,其中消石灰的作用是( )
A.美觀大方 B.殺菌消毒
C.標記作用 D.中和酸性土壤
5.取一小塊氫氧化鈉固體置于蒸發肛中,隔一段較長的時間后滴加稀鹽酸,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 )
A.有白色沉淀 B.有氣泡放出
C.有白色沉淀,同時有氣泡放出 D.看不到明顯變化
6.一瓶長時間露置于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溶液,要除去其中的雜質,得到純凈的氫氧化鈉溶液,下列操作可以達到目的的是 ( )
A.過濾后加入適量稀硝酸 B.先過濾,然后小心蒸發
C.加入適量鹽酸,過濾 D.加入適量氫氧化鈣溶液,過濾
7.(2010甘孜)下列關于氫氧化鈣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氫氧化鈣溶液敞放在空氣中會變質
B.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
C.氫氧化鈣在農業上可改良酸性土壤
D.氫氧化鈣的俗名叫做熟石灰、消石灰
8.(2010山西)右圖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由此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A.反應結束時溶液的pH=7
B.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變化
C.氫氧化鈉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該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H2O分子
9.用石灰漿涂抹墻壁,一段時間以后,涂層表面物質的pH小于其內層物質的pH。下列化學方程式可以解釋這一現象的是( )
A.Ca(OH)2+CO2=====CaCO3++H2O
B.CaO+H2O=====Ca(OH)2
C.CaCO3CaO+CO2↑
D.Ca(OH)2+2HCl=====CaCl2+2H2O
10.探究小組利用右圖裝置進行四組實驗,膠頭滴管中盛裝的是液體,燒瓶中盛裝的是氣體、固體或液體,當膠頭滴管滴幾滴液體后,能觀察到氣球變大的實驗組合是( )
組合 滴管中 燒瓶中
A Na2CO3 鹽酸
B HCl Zn(固)
C NaOH CO2(氣)
D H2SO4(濃) H2O(液)
二、填空題
11.氫氧化鈉是 色的 體, 于水。它露置在空氣中,表面會發生潮解,這是因為它 的緣故。同時它還能與空氣中的 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從而使氫氧化鈉變質;因此,氫氧化鈉固體必須 保存;而它的水溶液也必須 保存。
12.閱讀下列短文:氫氧化鉀(化學式KOH)的性質與氫氧化鈉的性質相似。①純凈的氫氧化鉀是白色固體;②它極易溶解于水;③氫氧化鉀固體露置于空氣中易吸水而潮解;④氫氧化鉀固體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⑤氫氧化鉀和硫酸銅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氫氧化銅。根據上面短文的內容,運用你學過的有關知識填空:
(1)從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氫氧化鉀的物理性質為(填序號) 。
(2)寫出上面短文中涉及到的與氫氧化鉀的化學性質有關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根據氫氧化鉀的性質,你認為氫氧化鉀固體的保存方法應是 。
13.消石灰砂漿被廣泛用于粘合磚石,因為細軟的消石灰砂漿硬化后會和磚石合為一體。消石灰砂漿表面會迅速硬化的主要原因是
三、實驗簡答題
14.根據下列實驗報告回答問題:
活動與探究:氫氧化鈉溶于水后液體溫度的變化。
探究目的 了解物質溶解前后液體溫度變化情況;學習測量液體溫度變化的方法。
實驗用品 藥匙、燒杯、玻璃棒、溫度計、氫氧化鈉固體、水。
操作過程 (如圖所示)
(1)使用氫氧化鈉固體時必須注意安全,其原因是
(2)圖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處錯誤,應改正為
(3)圖示③中錯誤操作改正后,上述實驗能否測得氫氧化鈉完全溶解的前后,液體溫度的變化范圍 為什么
15.(2010重慶)歸納總結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學用下圖總結了NaOH的4條化學性質(即NaOH與四類物質能夠發生化學反應)。
滴人稀硫酸的體積/ml 0 1 2 3 4 5 6 7
pH 13.0 12.8 12.5 12.2 7.0 2.0 1.7 1.6
溶液顏色 藍色 紫色 紅色
(1)為了驗證反應①,小明將無色酚酞試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變成 色。
(2)反應②說明NaOH必須密封保存,否則在空氣中要變質,其反應方程式為:

(3)小明用微觀示意圖(見上圖)來說明反應③的發生,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從該圖可以看出,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的微觀粒子有 。
(4)為了驗證反應④能夠發生,你選擇的物質是 。
A.Na2C03 B.HCl C.CuSO4 D.NaCl
16.小明在做某次實驗時,發現一瓶瓶口敞開不知多久的氫氧化鈉溶液(下稱試液)。聯想到藥品保存注意事項,小明利用提供的試劑(CaCl2溶液、鹽酸、CaCO3固體、酚酞)對試液是否變質展開探究。他首先的猜想是:試液沒有變質,溶液的溶質還是NaOH。小明通過查資料知Na2CO3溶液呈堿性。他根據首先的猜想進行的實驗是:取少量試液加入試管,滴入酚酞,觀察到試液變紅。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原試液沒有變質,還有NaOH。
(1)小明反思實驗驗證,覺得不夠完善,理由是
(2)完善實驗方案后。他從提供的試劑中選取一種試劑進行實驗,發現原試液確已變質。請你寫出他這次實驗的操作、現象:
小明是個愛思考的學生,他又有一個新的疑問:試液中真的沒有NaOH了嗎 他又作,探究:
(3)猜想:
(4)實驗驗證(寫出操作、現象):
,試液中還有NaOH。
(5)通過上述探究,小明明白:氫氧化鈉溶液暴露在空氣中會變質,故應 保存。
提高班習題精選
1.如圖所示的密封裝置,先調節天平平衡,經過一段時
間后 出現的情況是 ( )
A.指針偏左,食鹽溶液一定變濃,燒堿變質
B.指針偏右,食鹽溶液一定飽和,燒堿潮解
C.指針偏左,食鹽溶液一定變濃,燒堿潮解
D.指針偏右,食鹽溶液一定變濃,燒堿潮解
2.向裝有50g稀硫酸的小燒杯中,不斷地慢慢滴加l0%的Ba(OH)2溶液至過量。小燒杯中有關量的變化情況見下圖,其中肯定不正確的是( )
3.某氫氧化鉀溶液中,平均每l00個水分子中溶有1個鉀離子,則這種溶液中氫氧化鉀的質量分數為( )
A .2.1% B.3% C.5.1% D.5.6%
4.小華將一張濾紙在某指示劑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玻璃棒在濾紙上寫“化學”兩字,立刻顯紅色,再將其懸掛于鐵架臺上,并在濾紙的下方(如圖)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燒杯,過一會兒,發現紅色的字消失,則濾紙上的指示劑和燒杯中的溶液分別是 ( )
選項 A B C D
濾紙上的指示劑 酚酞試液 酚酞試液 石蕊 試液 石蕊試液
燒杯中的溶液 濃氨水 濃鹽酸 濃氨水 濃鹽酸
5.(2010汕頭)某同學進行中和反應實驗:取適量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逐漸滴入稀硫酸,測得溶液的pH及顏色變化情況如下表。
(1)從上表中獲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溶液遇堿變藍色,遇酸變紅色。請再寫出2點。


(2)當加入7 mL稀硫酸時,溶液中的溶質為 。
6.(2010綿陽)五一節放假結束后,小王來到實驗室,發現一瓶氫氧化鈉固體敞放著,這引起了她的研究欲望。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是否變質 若發生變質,其程度如何
【查閱資料】碳酸鈉水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氯化鈣水溶液顯中性。
【進行試驗】Ⅰ.取樣品少許,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
Ⅱ.取樣品少許,加水溶解后,滴入酚酞顯紅色;
Ⅲ.按下圖所示過程,進一步實驗:
請你與小王同學一道完成下列問題的分析解答:
①氫氧化鈉變質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②完成步驟a、b實驗,都要使用的兩件玻璃儀器是
③步驟b中,不能用Ca(OH)2代替CaCl2的原因是
④根據上述實驗,若測定wg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還須測定的數據是 。
A.測定沉淀A的質量
B.溶液B蒸發溶劑,測定殘留固體的質量
C.溶液B與稀硫酸中和,測定消耗H2S04的質量
7.某學生為了測定實驗室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變質 的氫氧化鈉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圖中鐵架臺已略去),實驗在27℃、101kPa下進行。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圖連接好裝置;
②用天平準確稱取氫氧化鈉樣品2g,放入A中試管內,向B中集氣瓶內倒入飽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頸處;
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開活塞,讓稀硫酸滴入試管中至過量,關閉活塞。反應結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飽和二氧化碳水溶液220mL。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氫氧化鈉發生變質的實驗現象是 。
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 。
因此,實驗室中氫氧化鈉必須 保存。
(2)在實驗步驟①和②之間,還缺少一實驗步驟,該實驗步驟是

(3)B中集氣瓶盛裝的飽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
(4)判斷實驗步驟③中滴入的稀硫酸已過量的標志是 。
(5)氫氧化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 。
(在27℃、101kPa時二氧化碳的密度為1.8g/L;二氧化碳的體積等于排出的飽和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體積。
8.常溫常壓下l體積水約溶解l體積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時沒有明顯的現象變化。某研究小組設計下列實驗裝置(所有裝置的氣密性良好),試圖通過觀察現象來間接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1) 請根據上圖實驗裝置和下表的操作方法,將可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填入下表中:
所選裝置 操作方法 實驗現象
A 將充滿二氧化碳的 試管倒扣在水中 試管內的液 面略有上升
B 將充滿二氧化碳的試管倒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
C 將氫氧化鈉溶 液滴入燒瓶
D 將氫氧化鈉溶 液滴人錐形瓶
E 將膠頭滴管中氫氧化 鈉溶液擠人燒瓶
(2)若再分別向A、B裝置的燒杯中滴入少量氯化鈣溶液,將會看到的現象是:
A:
B:
9.(2010紅河)同學們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進行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1)乙實驗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后,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丙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3)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甲、乙、丙三個實驗的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廢液缸中,最終看到廢液渾濁并呈紅色,產生疑問。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哪些物質
【交流討論】
a.一定含有的物質:指示劑、水、硫酸鈉、碳酸鈣
b.還含有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是什么 同學們有如下猜想:
小麗認為: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小明認為:只有碳酸鈉;
小平認為:只有氫氧化鈣。
你認為還可能是 (寫一種猜想)。
【實驗設計】小芳想用氯化鈣溶液來驗證以上三個同學的猜想,通過查閱資料獲悉氯化鈣溶液呈中性,并設計如下實驗,請你將小芳的實驗設計補充完整。
實驗內容 預計現象 預計結論
取少量廢液缸中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 紅色 小麗猜想正確
② 小明猜想正確
③ 小平猜想正確
10.某固體物質由MgSO4和NaOH組成,取24g該固體混合物溶于水后,向所得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l5%的硫酸,發現沉淀量y與加入密度為1.1g/cm3硫酸的體積x有右圖表示的關系。
求該固體混合物中MgSO4和NaOH各多少克
答案
【點擊要點】
1.燒堿、苛性鈉(1)CO2密封2.熟石灰、消石灰Ca(OH)2 CaCO3↓+H2O Ca(OH)2 CaCO3↓+2NaOH
【典題分析】
例1 C解析:首先要了解空氣的成分:O2、N2、CO2、稀有氣體、水蒸氣等。然后根據各物質的特性加以分析:濃硫酸有吸水性,可吸收空氣中的水份,使本身質量增加,濃度降低,但并不變質;濃鹽酸有揮發性,氯化氫氣體向空氣中散去,濃度和質量均減小;氫氧化鈉有湖解性,可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在固體表面形成溶液,由于溶液是堿溶液又可與空氣中的CO2反應而變質,發生反應2NaOH+CO2=====Na2CO2+H2O,質量亦增加,符合題意;熱飽和硫酸銅溶液在空氣中可冷卻下來,由于溫度的變化,硫酸銅的溶解度在常溫時變小,會有硫酸銅晶體從溶液中析出,溶液質量變小。
鞏固訓練l B
例2 解析:鑒別幾種物質的原則是,同性分組,異性鑒別。已知四種物質是兩酸和兩堿溶液。通過實驗(1)就把這四種物質兩兩分開:給溶液中滴入酚酞后呈紅色的B和D是兩堿溶液,則A、C為兩酸溶液。通過實驗(2)可知,通過少量CO2氣體后,溶液B和D都能與CO2反應,但能產生渾濁現象的只有Ca(OH)2溶液,所以B是Ca(OH)2溶液,D是NaOH溶液。通過實驗(3)不難確定C是H2SO4溶液,A是鹽酸。
鞏固訓練2 C
【跟蹤演練】
1.B 2.B 3.B 4.B 5.B 6.D 7.B 8.C 9.A l0.C
11.白 固易溶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 2NaOH+CO2=====Na2CO3+H2O密封密封l2.(1)①②③ (2)2KOH+CO2=====K2CO3+H2O 2KOH+CuSO4=====Cu(OH)2↓+K2S04 (3)密封保存
l3.消石灰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從而使磚石合為一體 Ca(OH2)+CO2=====CaCO3↓+H2O
14.(1)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2)使用玻璃捧攪拌(3)不能,因為沒有測量加入氫氧化鈉固體前水的溫度
l5.(1)紅 (2)2NaOH十CO2=====Na2CO3+H2O (3)2NaOH十H2SO4=====Na2SO4+2H2O Na+和SO42- (4)C
16.(1)Na2CO3溶液呈堿性,也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2)取少量試液于試管中,滴入稀鹽酸(或CaCl2溶液),觀察到有氣泡(或白色沉淀)產生(3)試液中還有NaOH(4)取少量試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過濾,往濾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振蕩,溶液變紅(5)密封
【提高班習題精選】
1.D 2.B 3.B 4.B 5.(1)加入4 mL稀H2SO4時,溶液顯中性(或稀H2SO4與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或溶液顯紫色或溶質為Na2SO4等);在溶液的pH接近7時,少量的酸即可使pH發生較大變化;Na0H溶液的pH=13.0 (2)Na2SO4、H2SO4
6.①2NaOH+C02===Na2CO3十H20②玻璃棒、燒杯③Ca(OH)2與Na2CO3反應有NaOH生成,會影響對NaOH存在的判斷④C 7.(1)A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生NaOH與空氣中CO2反應生成Na2CO3 密封(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CO2能溶于水 (4)C(量筒)中沒有液體流入(或C中液面不再上升) (5)47.7% 8.(1)B試管內的液面明顯上升;C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燒瓶中;D.盛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內的長導管口有氣泡產生;E燒瓶內形成噴泉。 (2)無明顯的現象變化產生白色沉淀 9.(1)氣球脹大CO2+2NaOH—Na2CO3+H2O(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NaOH(或NaOH和Ca(OH)2)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無沉淀產生,溶液呈紅色
l0.解:圖中A、B點硫酸質量:A=1.1g/cm3×29.7mL×l5%一4.9g B=1.1g/cm3×89mL×15%=14.7g用于跟Mg(OH)2反應的硫酸的質量為:14.7g-4.9g-9.8g設原混合物中MgSO4的質量為x
MgSO4十2NaOH=====Na2SO4+Mg(OH)2↓
Mg(OH)2+H2SO4=====MgSO4+2H20
98 120
9.8g x
= x=129原混合物中NaoH的質量=24g-12g=12g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0 頁 (共 10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2探索酸的性質(3)
點擊要點
酸的個性
1.鹽酸HCl:
鹽酸是HCl氣體的水溶液,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HCl氣體在瓶口遇水蒸氣形成鹽酸的小液滴而出現 。濃鹽酸敞口放置會使質量 ,濃度 。工業鹽酸因常含Fe3+而顯黃色。
2.硫酸H2SO4:
(1)濃硫酸有很強的 性,皮膚不慎沾上濃硫酸后,應立即用 拭去,再用沖洗,最后用 沖洗。
(2)濃硫酸的稀釋:將——沿著燒杯內壁慢慢流進水中,并不斷用——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散失。
(3)濃硫酸的 性:使紙上字跡變黑。
(4)濃硫酸的 性: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濃硫酸敞口放置使質量 ,濃度 。
典題分析
例1 要除去硝酸中溶有的少量鹽酸達到提純的目的,可選用( )
A.硝酸銀 B.氫氧化鈉 C.金屬銅 D.金屬鋅
鞏固訓練1 一般條件下,下列物質不能用金屬與稀硫酸反應直接得到的是( )
A.硫酸鐵 B.硫酸鋁 C.硫酸鎂 D.硫酸鋅
例2 天平兩邊等質量的燒杯中各放入一定量的濃硫酸和濃鹽酸。天平調平后敞口放置幾天,是否還保持平衡 為什么
鞏固訓練2 分別盛有濃硫酸、濃鹽酸、濃硝酸的三個試劑瓶,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不考慮水分的揮發),則三瓶溶液( )
A.質量都變小了
B.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都變大了
C.質量都變大了
D.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都變小了
例3 怎樣鑒別兩瓶丟失標簽的稀鹽酸和稀硫酸
鞏固訓練3 鑒別鹽酸和硫酸溶液可選用的一種試劑是( )
A.紫色石蕊試液 B.無色酚酞試液 C.硝酸銀溶液 D.氯化鋇溶液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2010黃石)下列幾種物質的溶液,其pH<7的是 ( )
A.濃鹽酸 B.石灰水 C.氨水 D.食鹽水
2.實驗室中裝有濃硫酸的試劑瓶應貼有的圖標是 ( )
3.在實驗室常用濃硫酸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這是利用了濃硫酸的( )
A.酸性 B.吸水性 C.脫水性 D.氧化性
4.下列關于化學實驗操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直接將試紙浸入溶液中,測定溶液的pH
B.夾持試管肘,將試管夾從試管上部套至下部
C.稀釋濃硫酸時,應把濃硫酸慢慢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內
D.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5.下列物質長時間露置于空氣中,質量會減輕的是(不考慮水分蒸發)( )
A.濃鹽酸 B.濃硫酸
C.食鹽 D.鐵釘
6.如圖所示的實驗中,小燒杯①盛的是紫色石蕊溶液,②盛的是刻后,可以 濃鹽酸。 片觀察到燒杯①中液體的顏色是( )
A.紫色 B.紅色 C無色 D.藍色
7.下列幾種溶液敞口久置于空氣中,溶質成分不變,但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少且溶液質量增加的是( )
A.濃硫酸 B.濃鹽酸 C.濃硝酸 D.硝酸鉀溶液
8.下列不屬于稀鹽酸和稀硫酸共有的化學性質的是( )
A.能與碳酸鈉反應放出二氧化碳
B.能用來除去鐵銹
C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
D-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
9.一輛滿載濃硫酸的槽罐車因車禍翻倒,濃硫酸大量泄漏。為了不污染公路旁邊的水源,下列采取的措施適宜的是( )
A.用水沖洗泄漏的濃硫酸
B.將熟石灰撒在泄漏出的濃硫酸上
C.將氯化鋇撒在泄漏出的濃硫酸上
D.用土將泄漏出的濃硫酸掩埋
10.不用其他任何試劑,就能鑒別出:①稀硫酸②稀鹽酸③氯化鋇溶液④硫酸銅溶液,正確的鑒別順序為( )
A.④③①②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二、填空題
11.濃硫酸稀釋時,一定要把 沿器壁慢慢倒入 里,并且用
不斷攪拌,使產生的 迅速擴散。
12.濃硫酸在化學實驗中常用作干燥劑,但日常生活中卻很少用它作除濕劑。其原因是
13.硝酸可發生如下反應:
4HNO34NO2十+( ↑)+2H2O
據此回答:
(1)括號中物質的化學式是 。
(2)請你從不同角度分析對HNO3的下列認識:
組成上 ,
貯存上 。
14.酒廠在生產酒的過程中,在發酵時常用適量硫酸來控制物料的酸度,物料發酵完畢,通過蒸餾得到白酒。不能用鹽酸代替硫酸的原因是
三、實驗計算題
15.小明同學在使用“除垢凈”去除熱水壺中的水垢時,發現有大量的氣泡產生,聯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小明猜想“除垢凈”的成分中可能有酸。
①為證實自己的猜想,小明從家中又找來兩類不同的
物質進行實驗:
實驗一:
實驗二:
經實驗,小明得出“除垢凈”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的結論。
②小明想試制一瓶“除垢凈”,你認為HCl、H2SO4兩種酸中的 更合適,理由

③結合上面對“除垢凈”的了解,在使用“除垢凈”時應注意
16.國家規定,釀造食醋總酸含量不得低于3.59/100mL(總酸含量即100mL食醋中含醋酸的質量)。某興趣小組為測定某市售食用白醋的總酸含量,進行了如下實驗:首先取10mL該白醋樣品,稀釋至100mL;然后,取稀釋后的溶液20mL用溶質質量分數為0.4%的NaOH溶液中和,當消耗NaOH溶液l5g時,恰好完全反應(醋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COOH+NaOH====CH2COONa+H2O,假設其他物質不與氫氧化鈉反應)。計算:(1)20mL稀釋后的溶液中醋酸的質量;
(2)該市售白醋樣品中的總酸含量,并說明是否符合國家標準。
提高班習題精選
1.“雪碧”是一種無色的碳酸飲料,將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然后再加熱,溶液的顏色變化情況是( )
A.先變紅后變紫 B.變紅后顏色不再改變
C.先變無色后變紅 D.先變藍后變紫
2.(2010廣州)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直接排放會導致河流水質酸化,加入下列物質不能解決問題的是( )
A.NaOH B.Ca(OH)2
C.BaCl2 D.CaO
3.鐵粉加入到過量稀硫酸溶液,反應的過程中溶液里相關變化圖像正確韻是( )
4.下列各組離子中,屬于含氧酸電離產物的一組是 ( )
A.K+、ClO3- B.Cl-、H+ C.OH-、Ca2+ D.H+、SO42-
5.為完全中和某一強酸溶液,需用10g溶質質量分數為4 %的NaOH溶液,改用1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4%的KOH溶液,反應后溶液的pH (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無法判斷
6.CH4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收集一試管CH4和Cl2(黃綠色)的混合氣,
倒置于水槽的水中,如圖所示,在光照的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HCl
氣體和油狀液體。請問可能看到的現象有
; 。(回答兩條)
7.化學課上,在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能否發生反應的實驗中,小宇同學發現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當向該溶液中連續滴加稀硫酸,溶液紅色又褪去。
(1)根據實驗現象,你認為氫氧化鈉溶液與稀硫酸(填“能”或“不能”)發生化學反應,理由是
(2)針對上述實驗,你還想探究的問題是
8.某同學在自主學習酸的知識時,設計了以下實驗報告,請將報告補充完整。
【實驗目的】
【實驗用品】試管、鐵片、銅片、稀鹽酸、稀H2SO4、NaOH溶液、石蕊和酚酞試液等。
【實驗內容】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溶液變為色 稀酸串的鐵片表面都有 產生,銅片表面都沒有明顯現象 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分析與結論 結論:稀酸能與指示劑作用 鐵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結論:稀酸能與較活潑金屬反應 結論:酸能
【實驗思考】從物質組成的角度解釋酸具有通性的原因
9.某未知溶液A,其實驗程序和實驗現象如下:
(1)寫出A、B、C、D的化學式:
A ,B ,
C ,D
(2)寫出①和②的化學方程式:


10.曉芳家贍買了一瓶白醋,標簽上注明醋酸的質量分數。≥5%。瞬芳想通過實驗測定,看這瓶白醋中的醋酸的實際含量是否與標簽的標注相符
【實驗原理】(1)用已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和醋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在混合溶液中,當醋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時,再增加l滴氫氧化鈉溶液,溶液量堿性,而1滴氫氧化鈉溶液為0.05mL,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很小,忽略不計。
【實驗步驟】
(1)使用 、 (填儀器名稱)量取12mL白醋(密度近似為1.0g/mL),倒入燒杯中,再加入20mL,蒸餾水稀釋。
(2)量取45.0 mL.溶質質量分數為l%的氫氧化鈉溶液(密度近似為1.0g/mL),用膠頭滴管吸取該氧氧化鈉,逐滴滴加到稀釋后的白醋中,同時不斷地攪拌燒杯中的溶液。滴到恰好完全反應,剩余氫氧化鈉溶液5.0mL。
【交流思想】
在實驗步驟中,加適量水稀釋白醋,對實驗結果有無影響 ,為什么

在實驗步驟中,小明使用了酚酞以確定醋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你猜小明是如何操作的
【數據處理】根據實驗數據,通過計算判斷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與標簽的標注相符
11.(2010嘉興)電動自行車、小汽車等交通工具中都有為其提供電能的鉛蓄電池(又稱“電瓶”),它的優點是可以充電循環使用。電瓶的正極材料是二氧化鉛(PbO2),負極材料是金屬鉛(Pb),電瓶內所加液體是溶質質量分數為36%的稀硫酸,放電(為外界供電)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PbO2(固)+2H2SO4+Pb=====2PbSO4 +2H2O
當放電時,反應物反應掉一定量后,就會導致電壓下降,不能正常使用,這時就必須及時充電。
(1)電瓶在放電時, 能轉化為電能。
(2)假如某個電瓶中鉛的質量為l800g,內裝36%的稀硫酸l200g,當有310.5g的鉛參加反應時,需消耗稀硫酸中溶質多少g 此時電瓶中硫酸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最后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答案
【點擊要點】
1.白霧減輕變小2.(1)腐蝕干布大量的水小蘇打溶液(2)濃硫酸玻璃棒(3)脫水(4)吸水增加變小
【典題分析】
例1 A解析:提純必須是除去雜質的同時,不能帶入
新的雜質,上述四種物質均與原物反應:
A.AgNO3+HCl=====AgCl++HNO3
B.NaOH+HCl=====NaCl+H2O NaOH十HNO3=====NaNO3+H2O
C.鹽酸與Cu不反應。硝酸有強氧化性,能與銅反應,生成Cu(NO3)2
D.Zn+2HCl=====ZnCl2+H2↑ HNO3與Zn還產生Zn(NO3)2由上可知,只有A可選。
鞏固訓練l A解析:鐵與稀硫酸反應如下:Fe+H2SO4=====FeSO4+H2↑
例2 天平將不平衡,天平指針將向濃硫酸一方傾斜。因濃鹽酸有揮發性,使溶液質量減小,放置濃硫酸一邊因濃硫酸有吸水性,而使溶液質量增加。
鞏固訓練2 D
例3 解析:
1.檢驗氯離子應選AgNO3溶液作試劑,檢驗硫酸根離子應選BaCl2溶液作試劑。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應選擇AgNO3溶液作試劑 還是BaCl2溶液作試劑呢 如用AgNO3溶液作試劑,則與鹽酸反應生成AgCl白色沉淀,與稀硫酸接觸可能生成盹SO4白色沉淀,也可能沒有明顯現象,這與AgNO3反應生成船AgSO4的量超過了它的溶解度,則生成沉淀,使得稀鹽酸和稀硫酸現象相似而無法區別出來。所以應選擇BaC12溶液作試劑,BaCl2溶液接觸稀硫酸,生成BaSO4白色沉淀,接觸到鹽酸,沒有明顯變化現象而使兩者鑒別出來。
2.實驗操作時,要分別取少量在試管中,再分別加入幾滴BaCl2溶液,從觀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來鑒別。不要把BaCl2溶液滴入試劑瓶中,這樣既使鑒別出來,也污染了待測溶液。
3.鑒別這兩種酸,除加BaCl2試劑外,是否還需加入HNO3溶液
鑒別是把兩種物質(或兩種以上)區分開,無需把物質中的離子都加以確認,只要通過物質的特殊性把它們分辨出來即可。鑒定則要求將物質的成分通過化學方法確定下來。如要鑒定稀硫酸的硫酸根離子,除加入特征試劑BaCl2外,還需加入排除干擾試劑稀HNO3。本題不屬于鑒定范疇,不需加入HNO3溶液。
鞏固訓練3 D
【跟蹤演練】
1.A 2.A 3.B 4.D 5.A 6.B 7.A 8.C 9.B l0.A ll.濃硫酸水玻璃棒熱量l2.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l3.(1)O2 (2)硝酸是由H、N、O三種元素組成要低溫避光 l4.鹽酸易揮發,硫酸是難揮發性酸,在蒸餾過程中不會帶出水以外的物質。
15.①實驗一:將廢鋅片(或鐵釘等)放入除垢凈中,有氣體生成且該氣體能燃燒;實驗二:將生銹的鐵釘放入除垢凈中,鐵銹消失且溶液逐漸變成黃色(或棕賞氈)或用植物色素(如花瓣汁液等)加入到除垢凈中,植物色素出現顏色變化。 ②鹽酸硫酸與水垢反應生成微溶性硫酸鈣,除垢不徹底(或鹽酸與水垢反應生成可溶性氯化鈣,除垢徹底;鹽酸是人體胃液的成分之一,使用鹽酸配制除垢凈更安全。 ③去除熱水壺中水垢時,應控制“除垢凈”的濃度(或使用時不要滴到手上、衣服上,防止腐蝕),除垢后要將“除垢凈”沖洗干凈。 l6.解:(1)設20mL稀釋后的溶液中醋酸的質量為X
CH3COOH+NaOH=====CH3COONa+H2O
60 40
x 15gⅹ0.4% 60:40=x:(15gⅹ0.4%)
x=0.09g (2)10mL白醋樣品中含醋酸的質量=0.09gⅹ
=0.45g白醋樣品的總酸含量=0.45gⅹ=4.5g
總酸含量4.5g>3.5g,符合國家標準
答:略。
【提高班習題糖選】
1.A 2.C 3.B 4.D 5.B(解:設酸的化學式為HR,酸的式量為M,被中和的質量為2,則
HR+NaOH=====NaR+H2O
M 40
x 4%ⅹ10g
可解得x=M/100g。
設改用KOH溶液后消耗的酸的質量為y,則
HR+KOH—KR+H2O
M 56
y 4%ⅹl0g
可解得y=, 因>,故用同量、同質量分數的KOH中和酸時,消耗的酸少,即溶液中酸有剩余,pH<7。 6.黃綠色褪去(變淺)或有油狀物生成或水面上升等(任答兩條即可)7.(1)能 因為紅色褪去,說明溶液不再顯堿性。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溶液發生了反應。(2)氫氧化鈉與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 (或硫酸是否過量;溶液呈中性還是酸性)生成的產物是什么 8.【實驗目的】探究酸的化學性質【實驗內容】(1)紅(2)氣泡Fe+H2SO4=====FeSO4+H2↑ (3)與氫氧化鈉等堿發生反應【實驗思考】酸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陽離子——H+ 9.(1)BaCl2 BaSO4 NaCl AgCl (2)①BaCl2+Na2SO4一BaSO4↓+2NaCl ②NaCl+AgNO3一AgCl↓+NaNO3 10.【實驗步驟】量筒、膠頭滴管【交流思想】無影響因為稀釋過程中溶質質量不變,稀釋后的自醋中醋酸的質量沒有變。 在白醋中滴加酚酞試液,再逐滴滴加NaOH溶液,當無色剛剛變紅色時,醋酸和NaOH恰好完全反應。 【數據處理】參加反應的NaOH的質量為:(45mL-5mL)×1.0g/mL×1%=0.4g設參加反應的醋酸的質量為x
CH3COOH+NaOH=====CH3COONa+H2O
60 40
x 0.4g
= x=0.6g白麟中醋酸的質草分數為:0.6g/12g×100%=5%與標簽的標注相符。 11.(1)化學(2)解:設需消耗純稀硫酸的質量為X,同時生成水的質量為y。
PbO2(固)+2H2SO4+Pb=====2PbSO4↓+2H2O
196 207 36
x 310.5g Y
= x=294g = y=54g
原來溶質=1200g×36%=432g剩余溶質=432g-294g=138g剩余溶液=1200g-294g+54g=960g剩余H2SO4%=138g/960g×100%=14.38% 需消耗稀硫酸中溶質為294g,此時電瓶中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14.38%。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9 頁 (共 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2探索酸的性質(2)
點擊要點
酸的通性:
1.酸使指示劑變色
2.酸+堿=====
3HCl+Al(OH)3=====
(用胃舒平治療胃酸過多)
H2SO4+2NaOH=====
3.酸+某些鹽=====
2HCl+CaCO3=====
(實驗室制取CO2)
HCl+AgNO3=====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檢驗鹽酸)
H2SO4+BaCl2=====
(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檢驗硫酸)
4.酸+金屬氧化物=====
6HCl+Fe2O3=====
(稀鹽酸除鐵銹,鐵銹溶解,形成黃色溶液)
H2SO3+CuO=====
(氧化銅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藍色溶液)
5.酸+某些金屬=====
Fe+2HCl=====
Zn+H2SO4===== (實驗室用于制H2)
典題分析
例1 現有四種物質:BaCl2、NaOH、CuO、Zn,請另選一種物質可與上述四種物質都發生反應,則所選物質的化學式是 。
鞏固訓練1 實驗室用的蒸餾水被某種酸嚴重污染,采用下列幾種方法進行檢驗,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取樣品,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
B.取樣品,向其中滴加Ba(NO3)2溶液
C.取樣品,向其中加入CaCO3粉末
D.取樣品,向其中滴加石蕊試液
例2 人體胃液中含有適量的鹽酸,可以幫助消化,正常胃液的pH通常在0.9~1.5之間,胃酸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胃部不適。患胃酸過多病癥的人應服用含有哪些物質的藥物來治療 (答一種即可)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為什么通常需嚼碎后服用 還有一些人因胃酸過少影響消化,你建議他應該多吃哪些食物
鞏固訓練2 人體胃液中含有適量的鹽酸,可以幫助消化,胃液的pH通常在0.9—1.5之間,超出這一范圍,會引起胃部不適。以下是兩位胃病患者分別從醫生處得到的藥方的一部分:
患者甲 患者乙
(1)分別判斷兩位患者所患胃病的情況。患者甲: ;患者乙:
(2)患者乙服用的藥物,可用一種常見的調味品代替,這種調味品是 。
(3)寫出用胃舒平治病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例三 在稀硫酸中加入下列哪種物
質,溶液的導電性會出現如圖所示的變化( )
A.鋅粒
B.BaCl2
C.NaOH
D.Ba(OH)2
鞏固練習3 (2010廣安)向盛有稀硫酸的小燒杯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過量,有關量的變化情況見下圖(橫坐標表示氫氧化鋇溶液的質量,縱坐標表示小燒杯中量的變化)。其中錯誤的是( )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下列物質中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硫酸的是 ( )
A.銀 B.三氧化硫 C.氧化鐵 D.醋酸
2.(2010張家界)制作饅頭時,需加入面堿(主要含碳酸鈉),如果面堿放多了,蒸出的饅頭會發黃,且口感不好。為除去過多的面堿,做饅頭時可加入適量的 ( )
A.食醋 B.食鹽 C.料酒 D.味精
3.北京大學的兩位教授發現人體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氫(H2S),它對調節心血管功能有重要的作用。硫化氫能溶于水,其水溶液顯酸性,稱為氫硫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硫化氫由兩種元素組成
B.氫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C.氫硫酸能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
D.硫化氫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4.(2010煙臺)下列各組物質問的反應,由于現象不明顯需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出反應發生的是( )
A.鋅與稀鹽酸
B.燒堿溶液與稀硫酸
C.氧化鐵與稀硫酸
D.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
5.(2010蘭州)有一食品包裝說明書中注明防腐劑是苯甲酸(C6H3COOH),張華同學查資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強,可用做食品防腐劑。下列對苯甲酸性質的推測中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相同濃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6.將某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混合后溶液的pH小于7
B.混合后的溶液為氯化鈉溶液
C混合后溶液的質量是混合前兩種溶液的質量之和
D.混合后溶液中水的質量大于混合前兩種溶液中水的質量之和
二、填空題
7.向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呈無色。則反應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可能含有的溶質是 ;要檢驗其是否存在,可加入 。若觀察到 ,證明該物質存在。
8.常用稀鹽酸洗掉水壺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請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9.對公共場所用過氧乙酸溶液進行消毒是預防甲型HlNl流感的措施之一。已知過氧乙酸(X)是一元酸,有較強的腐蝕性,并易按下式分解:2X=====2C2H4O2+02↑,則其化學式是 ,保存和配制過氧乙酸不宜使用 (填“鐵”、“玻璃”、“塑料”或“陶瓷”)材料制成的容器。
10.(2010萊蕪)生活中處處是化學,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碘酒是家庭常備藥物,將碘酒滴在土豆片上,看到的現象是 。
(2)硝酸銨又稱“硝銨”,是一種常用氮肥,向硝酸銨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紅色,硝酸銨溶液顯 (填“酸性”、“堿性”或“中性”),銨態氮肥遇到堿時能發生化學反應,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3)食醋中含3%~5%的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清洗水垢[Mg(OH)2和CaC03]。已知醋酸在水中能電離出CH3C00-和H+;2CH3COOH+CaC03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h3COO)2Ca+H20+C02↑。醋酸與Mg(OH)2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三、實驗探究題
11.向盛有l0mL稀鹽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試劑)的燒杯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用pH計(測pH的儀器)測定溶液的pH,所得數據如下。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mL O 2 4 6 8 10 12 14
燒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當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 mL時,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2)當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13mL時,溶液顯 色;
(3)當燒杯中溶液的pH=1.4時,溶液中的溶質有:
12.2011年1月我市進行九年級化學實驗考查。某小組在考查時抽到的題目是: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以下是該小組實驗操作過程的示意圖:
(1)以上實驗操作正確的是(填字母)
(2)實驗現象為
(3)實驗結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四、分析計算題
13.(2010臺州)硫化氫(H2S)是一種具有臭雞蛋氣味的致命毒氣,它的密度比空氣大,可溶于水形成氫硫酸,氫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實驗室常用固體硫化亞鐵(FeS)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制得H2S,同時生成FeSO4。
(1)在圖中,應選用圖——作為制取H2S的裝置。
(2)收集H2S氣體時,應從C裝置中的 導管進入,對產生尾氣的處理方法是: 。
(3)實驗室若制取6.8g的硫化氫氣體,理論上需要多少20%的硫酸溶液
答案
【點擊要點】
1.略 2.鹽+水AlCl3+3H20 Na2SO4+H20 3.新鹽+新酸 CaCl2+H20+CO2↑ AgCl↑+HNO3 BaSO4↓+2HCl 4.鹽+水2FeCl3+3H20 CuS04+H20 5.鹽+氫氣FeCl2+H2↑ ZnS04+H2↑
【其題分析】
例l H2S04 解析:本題考查同學們根據物質的性質及相互反應規律選擇試劑進行化學反應的應用能力。解題時應先區別題給物質的類別,BaCl2(鹽)、NaOH(堿)、CuO(堿性氧化物)、Zn(活潑金屬),要使四種物質與一種物質都發生反應,這種物質無疑是酸。因BaCl2中含Ba2+,要使Ba2+沉淀,則選擇的酸只能是硫酸。
鞏固訓練l B
例2 解析:能與酸反應,減弱酸性的物質均可,例如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碳酸鈣等。嚼碎后的目的是增大與胃酸的接觸面積或與胃酸充分反應。胃酸過少的人應多吃酸性物質,例如橙子、蘋果、酸奶或食醋等。
鞏固訓練2 (1)胃酸偏多胃酸偏少(2)食醋 (3)Al(0H)2+3HCl=====AlCl3+3H20
例3 D解析:此題結合圖示考查的是酸的化學性質及溶液導電性。可溶性物質若在水的作用下能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則溶液具有導電性。若隨著反應的進行,生成物中只是沉淀、水、氣體中的物質,則溶液導電性將逐漸減弱直到變為零。在本題中,提供的稀硫酸中含有H+和S042,所以在加入物質前溶液具有導電性。在各可供選項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別為:A中:Zn+H2S04=====ZnS04+H2↑,B中:BaCl2+H2SO4=====BaS04+2HCl,C中:2NaOH+H2S04=====Na2SO4+2H20, D中:Ba(OH)2+H2S04=====BaS04+2H20。A中的ZnSO4、b中的HCl、C中的Na2S04,在水的作用下均可電離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而D中BaS04不溶于水,在水的作用下不能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而水幾乎不具導電性,所以當D項中稀硫酸與所加Ba(OH)2恰好完全反應時,則溶液導電性幾乎為零。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加入Ba(0H)2,因Ba(0H)2=====Ba2++20H-則溶液導電性又會逐漸增強,所以正確選項應為D。
鞏固訓練3 B
【跟蹤演練】
1.C 2.A 3.B 4.B 5.B 6.B
7.NaCl HCl石蕊試液(活潑金屬、碳酸鹽等) 液體變紅(有氣泡等,對應合理即可)
8.CaCO3+2HCl=====CaCl2+H2O+CO2↑ Mg(OH)2+2HCl=====MgCl2+2H2O
9.C2H3O3 鐵
10.(1)土豆片變藍色 (2)酸性復分解反應 (3)2CH3COOH+Mg(OH)2===== (CH3COO)2Mg+2H2O
11.(1)10(2)藍 (3)NaCl和HCl(或氯化鈉和鹽酸)
12.(1) A (2)黑色固體消失,溶液由無色變藍色 (3)CuO+H2SO4=====CuSO4+H2O
13.(1)B (2)a用水吸收(或用堿溶液吸收,如氫氧化鈉或石灰水等) (3)設需要20%硫酸溶液的質量為x
H2SO4+FeS=====H2S↑+FeSO4
98 34
20%x 6.8 g x=98g
答:需要20%硫酸溶液質量為98g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1章水平測試
(滿分l50分,時間l20分鐘)
可能用到的原子質量:H:1 O:16 C:12 Mg:24 Na:23 S:32 Ca:40 Cl:35.5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60分)
1.“雪碧”等碳酸飲料的pH小于7,若晃動后打開瓶蓋,其pH將( )
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無法確定
2.下列物質中,能除去鐵制品表面鐵銹的是( )
A.稀硫酸 B.水 C.氫氧化鈉溶液 D.硫酸銅溶液
3. 化學實驗室中的藥品按物質類別分類放置。下面是做“酸的性質”實驗時,實驗桌上部分藥品的擺放情況。小林取用了硫酸以后,應該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4.(2010鞍山)下列試劑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 溶液一次鑒別出來韻是(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NaNO3溶液 D.稀鹽酸
5.某校課外小組測得檸檬汁的pH約為2,對該檸檬汁的酸堿性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呈酸性 B.呈堿性 C.呈中性 D.無法判斷
6.(2010衢州)下列描述中,屬于金屬化學性質的是( )
A.銅是紫紅色固體 B.汞在常溫下呈液態
C.鋁能與酸反應 D.鈉的質地較軟
7.某化合物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往該化合物溶液里加入氧化銅,加熱,再加入氫氧化鋇溶液,有藍色和白色兩種沉淀出現。此化合物是下列的( )
A.硫酸 B.碳酸氫鈉 C.硫酸氫鈉 D.鹽酸
8.(2010廣州)物質X可發生下列所示的兩個反應,則X可能是( )
①X+堿→鹽+H2O ②X+金屬氧化物→鹽+H2O
A.CaO B.CO2 C.NaOH D.H2SO4
9.(2010貴港)甘蔗是貴港重要的作物之一,如果給甘蔗施用鉀肥,下列物質能用作鉀肥的是( )
A.NH4NO3 B.K2SO4 C.CO(NH2)2 D.Ca(H2PO4)2
10.下列各方案中,你認為可行的是( )
A.按溶解、過濾、蒸發的操作順序,可以分離CaCl2和Na2CO3的混合物
B.用NaOH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雜質
C.若廚房里的管道煤氣可能有泄露,可用打火機檢查漏氣的位置
D.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催化轉換器,可使尾氣中的CO和NO轉化為N2和CO2
11.在由CuCl2、HCl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濾液中含有Cu2+
B.反應中一定有氣體產生
C.濾出的固體可能是純凈物
D.溶液的質量一定會減小
12.在托盤天平的兩盤上各放一只質量相同的燒杯,分別注入l0097.3%的稀鹽酸,天平平衡。向左盤燒杯中投入一定質量的碳酸鈣粉末,向右盤燒杯中投入一定量的鎂粉,均恰好完全反應,天平指針發生偏轉。則下列各項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達到平衡的是( )
A.在左盤上放4g砝碼
B.在左盤上放6g砝碼
C.移動游碼至3.4g刻度
D.移動游碼至7.6g刻度
13.鎂粉、鋅粉的混合物m g與一定量的某濃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蒸發水分后得固體(不含結晶水)ng,則反應中生成的氫氣的質量為( )
A. B. C. D.
14.近年來,我國煤礦事故大多數是由于瓦斯爆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氣體,當礦井中瓦斯濃度達到一定范圍時遇明火即燃燒爆炸。為避免災難發生,下列措施切實可行的是( )
①加強安全管理,杜絕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氣體的著火點③提高通風能力④將礦井中的氧氣除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下列化學方程式不符合變化事實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固體部分變質:2NaOH+CO2=====Na2CO3+H2O
B.服用含Al(OH)。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2Al(OH)3+3H2SO4=====Al2(SO4)3+6H2O
C.金屬鋁防腐蝕的原因:4Al+3O2=====2Al2O3
D.用稀鹽酸除鐵銹:Fe2O3+6HCl=====2FeCl3+3H2O
16.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剛熄滅時,燭芯會冒出一縷白煙,燃著的火柴只碰到白煙,便能使蠟燭復燃,此白煙可能是( )
A.氮氣 B.水蒸氣 C.二氧化碳 D.石蠟的固體小顆粒
17.有一種無焰野外加熱器,由鎂和水反應產生熱量來進行加熱,化學方程式為:
Mg+2H2OMg(OH)3+H2↑。該反應屬于(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復分解反應 D.置換反應
18.將潔凈的鐵絲浸入含有AgNO3和Zn(NO3)2的電鍍廢水中,一段時間后取出,鐵絲表面覆蓋了一層物質,這層物質是( )
A.Ag、Zn B.Ag C. Zn D.Ag、Fe
19.如圖所示是x、Y、z三種金屬在容器中的反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Y、Z三種金屬均發生了置換反應
B.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X>Y>Z
C.若Z能從金屬Y的鹽溶液里置換出Y,則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X>Z>Y
D.若X為金屬鎂,則Z可能是鐵
20.將金屬錳(Mn)投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將鎂條插人硫酸錳溶液中,如果有錳析出,則Mn、Mg、Cu的金屬活潑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Mn、Mg、Cu B.Mg、Mn、Cu C.Cu、Mg、Mn D.Cu、Mn、Mg
二、填空題(每空2分,化學方程式3分,共46分)
21.2009年廣東省部分地區監測到的雨水平均pH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城市 廣州 深圳 佛山 河源 肇慶 東莞 中山
2009年雨水平均pH 4.47 4.8 4.54 6.37 4.86 4.83 4.58
(1)上表列舉的7個地區中,沒有酸雨污染的地區是 ;導致酸雨的主要氣體是 。(填序號)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若酸雨的主要成分為H2SO4和HNO3,請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a)含H2SO4的酸雨腐蝕七星巖的石灰石
(b)含HNO3的酸雨與撒在田地里的熟石灰反應
(3)為了改善肇慶環境質量、迎接2010年的“綠色亞運會”,下列措施不能減少酸雨的是 。
①推廣清潔能源 ②減少用煤直接作燃料 ③淘汰尾氣不達標的汽車④限制燃放煙花爆竹⑤限制并有償使用塑料袋
22.已知SO2具有與Ca相似的化學性質。SO2排人大氣中,會造成環境污染,可用熟石灰吸收工業尾氣中的SO2,請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將SO2通入氯氣的水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可生成兩種常見的酸,請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
Cl2+SO2+2H2O===== + 。
23.按要求寫出下列化學反應方程式,并填寫相關空格。
(1)鋁片投入稀硫酸中: 。
(2)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實驗現象: 。
(3)生石灰與水生成熟石灰的反應: ,在此反應過程中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24.(2010河南)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鹽酸時,溶液的pH與加入
的熟石灰質量的關系如右圖所示。熟石灰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當加入熟石灰mg時,溶液中的溶質為 。 若改用ng氫氧化鈉與相同量鹽酸反應,所得溶液的pH (填“>”、“<”或“=”)7。
25.(2010宜賓)甲酸(HCOOH)是一種有機酸,它的酸性比碳酸強,比鹽酸弱,有刺激性氣味和較強的腐蝕性。螞蟻、蚊蟲叮咬時會分泌出甲酸,所以甲酸又俗稱蟻酸。
(1)人被蚊蟲叮咬后會癢痛,可以涂抹下列物質中的(填序號) 消除。
①稀鹽酸 ②食醋 ③肥皂水 ④食鹽水
(2)白螞蟻除了會蛀蝕木頭外,它分泌的蟻酸還會腐蝕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蟻酸腐蝕的是(填字母) 。
A.銅欄桿 B.鋼筋 C.大理石 D.玻璃
(3)使用濃硫酸作催化劑,在加熱的條件下,甲酸分解得到一種常見的有毒氣體和另一種氧化物,其化學方程式為 。
三、實驗探究題(共26分)
26.(12分)化學反應往往伴隨著一些現象發生,但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沒有明顯的現象。為了通過一些現象說明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某班同學分兩組作了如下探究實驗:.
(1)第一組同學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試管倒立在裝有飽和NaOH溶液的燒杯中(如上圖所示),看到試管內液面上升。這種現象是因為試管內外產生( )
A.溫度差 B.重力差 C.壓強差 D.浮力差
(2)第二組同學從中得到啟發,也設計了A、B、C實驗裝置進行探究:
A中現象為
B中現象為
C中現象為
你認為以上設計能達到實驗要求的是 (填序號)。
(3)同學們認為第一組的實驗中產生液面上升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因為CO2與溶液中的NaOH反應,消耗了CO2,你認為另一種原因是
為了進一步證實CO2與NaOH溶液已經發生了反應,他們設計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實驗后的溶液,第一組同學滴加 ,現象為 ;第二組同學滴加 ,現象為 。他們雖然看到的現象不同,但都可以證實CO2與NaOH溶液已經發生了反應。
27.(14分)(2010上海)在研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時,某小組同學想證明:稀H2姒與NaOH溶液混合后,雖然仍為無色溶液,但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請與他們一起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實施和評價。
(1)方案一:測定與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測定某NaOH溶液的pH,pH (填“>”、“=”或“<”)7。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該NaOH溶液中,混合均勻后測定其pH小于7。結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并且 過量。
(2)方案二:觀察一 。(概括方案要點)
結論:稀H2SO4與NaOH溶液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上述兩個方案在設計思想上的相同點是
(4)為了進一步獲取稀H2SO4與NaOH溶液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的證據,依據中和反應是
(填“放熱”、“吸熱”或“無熱量變化”)的反應,采用同溫下的稀H2SO4與NaOH溶液進行實驗,整個實驗中至少需要測定溶液溫度 次。
四、分析計算題(共18分)
28.(8分)單晶硅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但在生產單晶硅的過程中,排放的廢水中含有HCl會造成水俸的嚴重污染。經測定,某工廠產生的廢水中,HCl的質量分數為0.73%,為保證該廠每天產生的l00t廢水無害排放,必須進行中和處理。Ca(OH)2粉末的市場價為400元/t,10%的NaOH溶液的市場價為300元/t。若僅從成本考慮,選用何種原料更加經濟 請通過計算說明。
29.(10分)針對市場上一些不法商販使用有毒的SO2氣體對某些食品進行漂白,某科技興趣小組以小麥幼葉為實驗對象,研究SO2對植物的危害。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硫酸溶液與固態的亞硫酸鈉反應可產生SO2氣體,設計實驗如下圖所示。
(1)該小組從實驗室取得溶質質量分數為75%的硫酸溶液l00g,含硫酸多少g
(2)該小組若想制取0.64g二氧化硫,至少需要亞硫酸鈉多g (化學方程式為:
Na2SO3+H2SO4=====Na2SO4+SO2↑十+H2O
(3)在實驗中,丙裝置的作用是
答案
1.B 2.A 3.B 4.B 5.A 6.C 7.A 8.D 9.B l0.D ll.B l2.C l3.A l4.A l5.B16.Dl7.D
18.B l9.C 20.B
21.
(1)河源 ③④
(2)H2SO4+CaCO3=====CaSO4+CO2↑+H2O2HNO3+Ca(OH)2=====Ca(NO3)2+2H2O
(3)⑤
22.SO2+Ca(OH)2=====CaSO3+H2O H2SO4 2HCl
23.(1)2Al+3H2SO4=====Al2(SO4)3+3H2↑
(2)CuSO4+2NaOH—Cu(OH)2↓+Na2SO4生成藍色沉淀
(3)CaO+H2O=Ca(OH)2放出
24.Ca(OH)2+2HCl=====CaCl2+2H2O CaCl2和HCl <
25.(1)③ (2)D (3)HCOOHCO+H2O
26.(1)C
(2)軟塑料瓶癟掉 去殼雞蛋被吸入瓶中氣球脹大AC
(3)CO2被水溶解了足量的鹽酸有氣泡產生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27.(1)>稀H2SO4
(2)稀H2SO4加入滴加酚酞試液的NaOH溶液是否有顏色改變
2NaOH+H2SO4=====Na2SO4+2H2O
(3)測定溶液反應前后的酸堿性變化來確定兩種溶液混合后是否發生化學反應
(4)放熱三
28.解:設中和100噸的廢水需Ca(OH)2和l0%的NaOH溶液質量分別為x、y
Ca(OH)2+2HCl=====CaCl2+2H2O
74 73
x l00t×0.73%
x=0.74t 0.74t×400元/t=296元
NaOH+HCl=====NaCl+H20
40 36.5
10%y l00t×0.73%
y=8t 8t×300元/t=2400元
結論:選用Ca(OH):粉末更經濟
29.(1)解:l00g×75%=75g
答:該硫酸溶液中含硫酸75g。
(2)解:設至少需要亞硫酸鈉的質量為x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126 64
x 0.64g
126:x=64:0.64g x=1.26g
答:至少需要亞硫酸鈉l.26g。
(3)吸收實驗中多余的SO2氣體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6有機物的存在和變化
點擊要點
1.無機物: 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鹽。
2.有機物:主要含碳元素,通常還含有H、O、N等元素。注意:有機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化合物,例如CO2、H2CO3等就屬于 。
3.常見有機物:最簡單的有機物是 。天然氣(沼氣)甲烷CH4、家庭液化氣丁烷C4H10、酒精 、醋酸CH3COOH、汽油、糖類、淀粉、蛋白質、脂肪等。
4.有機物特點:易揮發、易 、難溶于水、易溶于 等有機溶劑中。
5.人體內最基本的有機物有 、 、等。
典題分析
例1 2009年3月7日起福州市民陸續使用天氣。
(1)福州市區家用燃料的更新歷程如下:
①下列有關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確的是 。
A.天然氣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氣體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減少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
②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氣(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分別約為75%和82.3%,通過該數據分析:相同條件下,用天然氣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氣更環保的理由是
③甲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2)氣門站的天然氣需經過除雜、添加無毒臭味劑、減壓等處理后才能輸送到市民家中。用分子的觀點解釋天然氣減壓后體積會膨脹的原因
鞏固訓練1 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種物質。酒精易燃燒,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常用作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是一種綠色能源。當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方汽化,酒精蒸氣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據以上文字敘述,可以歸納出酒精的物理性質有:
酒精的化學性質有
酒精發生的物理變化有
酒精發生的化學變化有
寫出酒精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一種新型綠色電池一一燃料電池,是把氫氣、一氧化碳、甲烷氣體和空氣不斷輸入直接氧化,使化學能轉變為電能,它被稱為21世紀的綠色發電站。這三種氣體可以作為燃料電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
A.都可以燃燒并放出大量的熱
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
C.都是無毒無害氣體
D.燃燒產物均為二氧化碳和水
2.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已經引起人們關注。從環保的角度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沼氣 B.酒精 C.氫氣 D.煤
3.下列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可能發生爆炸的是( )
A.氧氣 B.氮氣 C.甲烷 D.二氧化碳
4.(2010海南)2010年6月7日《海南日報》載:科學家發現“土衛六”表面遍布“湖海河流”,這些“湖海河流”中的液體并非水,而是液態甲烷和液態乙烷(C2H6)。甲烷和乙烷均屬于( )
A.有機物 B.氧化物 C.酸 D.堿
5.1924年英國科學家從檸檬中提取得到維生素(C6H8O6),按維生素發現的次序,起名為維生素C。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
①是一種有機物②是一種氧化物③由6個碳元素、8個氫元素、6個氧元素組成 ④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9:1:l2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題
6.(2010肇慶)右圖為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毛絨玩具。請回答:
(1)圖中兩種材料中,屬于合成纖
維的是 ;與天然纖維相比,合成纖維的缺點之一是
B (填一點)。
(2)聚酯纖維僅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則其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 產物有H2O和 (寫化學式)。
7.某興趣小組為了驗證魚骨的成分,把魚骨放在酒精燈上充分煅燒,得到白色固體后研磨成粉末,再向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請回答:
(1)魚骨中被燒掉的物質是 (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已知動物的骨骼中含有Ca2+,則魚骨中至少含有的物質是 (填寫化學式)。
8.(2010泰安)維生素是人體必備的營養物質,維生素D2的化學式為C28H44O。試計算:
(1)維生素D2的相對分子質量
(2)維生素D2中的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
(3)1989維生素D2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 g。
三、實驗探究題
9.下圖是某T恤衫標簽上的部分文字:
(1)面料成分中天然纖維的含量是
(2)檢驗布料在中含有羊絨的簡單方法是
10.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能源。
(1)用來驅動汽車、飛機和輪船的燃料主要是從石油中根據不同沸點范圍分餾出來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餾的過程屬 變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氫元素,完全燃燒的產物是 ,還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燒時會轉化為 ,它們對環境引起的主要危害是 。
(2)開發和利用清潔高效而又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要課題。其中氫氣是一種未來理想的能源,通過生物法制得的氫氣中混有CO2、O2和水蒸氣等(氫氣的體積分數通常為60~90),為了得到純凈的氫氣,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灼熱的Cu絲和干燥裝置。該除雜方案是否正確 ,理由是
提高班習題精選
1.下表是幾種可燃物在壓強為l0lkPa時間的沸點。請你回答:
可燃物 CH4 X C3 H8 C4H10 C5 H12
沸點/℃ -l64 -88.6 -42.1 -0.5 -36.1
(1)“祥云”火炬中的燃料含有C3H8,它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2)X
(3)打火機的燃料稍加壓即可以液化,減壓后(打開開關)液體又容易氣化,遇明火即燃燒。上表中可做打火機燃料的是
(4)請你從表中找出一條規律
2.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干洗劑簡介干洗是指使用化學溶劑對衣物進行洗滌的一種方法。干洗劑大致有四類:石油溶劑干洗劑(主要指汽油、煤油等)、四氯乙烯干洗劑、氟利昂溶劑干洗荊和液態二氧化碳干洗劑。其中四氯乙烯(C2C1,)遇水可緩慢生成三氫乙酸和鹽酸,會腐蝕鐵、鋁、鋅等金屬。由于成本、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許多干洗店仍采用四氯乙烯作干洗劑。
(1)干洗店在“干洗”衣服時,利用的是干洗劑的 (填“物理”或“化學”)性質。
(2)你認為上述干洗劑中,綠色環保、零污染的干洗劑是 干洗劑;在國際上被禁止使用的一種干洗劑是 干洗劑,原因是
3.(2010樂山)如何合理、高效、節約地使用煤、石油、天然氣這三大當今世界最主要的化
石燃料,加緊開發、研制其它清潔能源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是發展低碳經濟的當務之急。回答下列問題:
(1) 天然氣是樂山城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為防止因天然氣泄漏造成危險,可在家中安裝報警器,在甲、乙兩圖中,安裝位置正確的是 ;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如直接用煤作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氣又浪費能源。煤燃燒時 產生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之一。煤的氣化是把煤變為清潔能源的重要 一環,其中一個重要反應是:C十H2O=====CO+H2,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3)我國自主研發的一種電動汽車,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鋰電池,從化學角度看,與使用汽油的汽車相比,其優點是(舉出一點即可)
4.甲烷和用來制蠟燭的石蠟屬于同一類碳氫化合物,石蠟中含碳原子數為20~30,化學式分別為C20H42、C21H44……C30H62。這類碳氫化合物的化學式可用通式CnHa表示,那么n與a的關系可表示為 。室內有人吸煙后,常有難聞的氣味。有人建議,在室內點燃一支蠟燭,不久這種氣味會消失。試解釋氣味消失的原因
答案
【點擊要點】
1.不含碳元素 2.無機化合物 3.甲烷C2H5OH 4.燃燒酒精、汽油 5.糖類脂肪蛋白質
【典曩分祈】
例l (1)①B、C②充分燃燒等質量的天然氣比液化石油氣產生的二氧化碳少,可減緩溫室效應③CH4+2O2CO2+2H2O (2)分子間隔增大解析:能源的利用必然會帶來污染,選擇能源時應盡量減少污染,做到利用率高,污染少甚至無污染。分子間的間隔隨著壓強的增大而減小。
鞏固訓練l 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種物質;易燃燒;酒精在燈芯上方汽化;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2H5OH+3O22CO2+3H2O
【跟臻演練】
1.A 2.C 3.C 4.A 5.C 6.(1)聚酯纖維吸濕性差(或透氣性差、或更易燃燒等) (2)CO2 7.(1)有機物(2)CaCO3
8.(1)396 (2)84:11:4 (3)168
9.(1)85% (2)抽幾根絲燃燒,有燒焦羽毛氣味,殘余物擠壓成粉末狀則是羊絨
10.(1)物理CO2和H2O SO2和氮的氧化物 酸雨 (2)不正確通過灼熱的Cu絲時,混合氣體可能發生爆炸
【提高班習題精選】
1.(1)C3H8+5O23CO2+4H2O (2)C2H6(3)C4H10。 (4)一個分子中碳原子個數越多物質的沸點越高2.(1)化學 (2)液態二氧化碳 氟利昂溶劑 它的排放會加劇臭氧空洞3.(1)甲 CH4+2O2CO2+2H2O (2)SO2(或二氧化硫) 置換反應(3)不污染環境(或減少碳排放、節約化石能源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給分) 4.a=2n+2蠟燭不完全燃燒生成碳,碳能吸附煙味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4幾種重要的鹽(1)
點擊要點
1.鹽:由 (或NH4+)和 組成的化合物。
2.鹽的分類:
鹽酸鹽(氯化物)NaCl、CaCl2等
硫酸鹽Na2SO4、CuSO4等
碳酸鹽Na2CO3、CaCO3等
硝酸鹽KNO3、Ba(NO3)2等
銨鹽 NH4Cl等
3.鹽的溶解性:
鹽、 鹽、 鹽、 鹽均可溶;
鹽酸鹽中 不溶;硫酸鹽中 不溶;
碳酸鹽只有 可溶。
4.幾種重要的鹽:
(1)碳酸鈉Na2CO3:俗稱 。晶體化學式為Na2CO3·lOH2O,在干燥的空氣中容易失去結晶水變成粉末。Na2CO3雖然是鹽,但水溶液卻顯 ,因而俗稱純堿。
(2)碳酸鈣CaCO3:俗稱 。做建筑材料。
(3)氯化鈉NaCl俗稱 。
典題分析
例1 用珍珠(主要成分CaCO3)加工成的“珍珠粉”是一種名貴中藥材,近來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假冒的“珍珠粉”,僅用肉眼觀察難辨真假。為了向消費者提供鑒別方法,須找出真假“珍珠粉”理化性質上的差異。工商局提供了真、假“珍珠粉”樣品,請你展開探究:(只要寫出猜想、方案,不需要說出方案實施的結果)
猜想一:真、假“珍珠粉”的氣味可能不同 。
方案一:取樣,分別聞其氣味,分辨氣味有無差異 。
猜想二: 。
方案二: 。
猜想三: 。
方案三: 。
鞏固訓練1 鑒別物質時通常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學方法。現需鑒別三包失去標簽的白色固體粉末,它們可能是CaCO3、Na2CO3和Na2SO4,請按下表完成實驗設計: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和結論
步驟一:(物理方法)
步驟二:(化學方法)
例2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后,溶液中出現廠白色沉淀,試推斷該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質。
鞏固訓練2 在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鈣鹽A的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在濾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濾液中加入鈉鹽B的溶液,又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后在濾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產生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1)推斷:A是 ,B是 。
(2)寫出A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2010臺州)近來市場上出現了能補充人體鹽分的飲品一一鹽汽水,你認為鹽汽水的成分和普通穩水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 )
A.水 B.氯化鈉 C.二氧化碳 D.碳酸鈣
2.下列有關常見的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Na2CO3的俗名叫燒堿
B.CaCO3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NaCl通常從海水中提取
D.NaHCO3呵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3.下列各組物質,均易溶于水的是( )
A.NH4C1、Na2CO3、AgNO3
B.Na2SO4、CaCl2、AgCl
C.NaCl、BaSO4、NaOH
D.CaCO3、CuCl2、KNO3
4.“食品安全是大事。”用堿性溶液或水浸泡,如果蔬菜上灑了農藥.可使殘留在蔬菜上的農藥毒性降低。因此,買來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堿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時間。浸泡蔬菜時可加入適量 ( )
A.食醋 B.白酒 C.白糖 D.純堿
5.下列哪種試劑最適合用來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
A.NaOH溶液 B.H2SO4溶液
C HCl溶液 D.Ca(OH)2溶液
6.一天,小影驚奇地發現媽媽蒸饅頭時用的不是純堿,而是小蘇打,她問:“為什么不用純堿而用小蘇打 ”媽媽說:“面團沒發酵,不能用純堿。”通過查資料小影知道小蘇打的化學式為NaHCO3,是一種常用的膨松劑,加熱可轉化為純堿。下列相關的推斷不合理的是( )
A.小蘇打是膨松劑是因為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B.小蘇打受熱轉化為純堿是分解反應
C.小蘇打屬于酸
D.小蘇打對人體無害
7.下列方法中,能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鈣的是 ( )
A.加強熱 B.加鹽酸 C.加氫氧化鈉 D.加水
8.以下是關于食鹽性質的敘述:①易溶于水,②其溶液能與稀硫酸反應,③其溶液能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④其溶液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⑤其溶液能與鋅反應。其中正確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②③⑤
9.現有下列幾組鹽:①鉀鹽②鈣鹽③鈉鹽④硫酸鹽⑤鹽酸
鹽⑥硝酸鹽,其中能全溶于水的是 ( )
A.⑦④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⑤⑥
10.人的汗液有鹽分,法醫做指紋實驗常用某溶液噴灑指
紋,你認為應選用的試劑是( )
A.NaCl溶液 B.酒精 C.AgNO3溶液 D.碘酒
二、填空題
11.分別將盛有濃鹽酸、濃硫酸、固體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鈉的試劑瓶,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試劑質量減少的是 ,試劑質量增加而且變質的是
12.(2010遵義)我國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我們可以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并以此為原料制得具有廣泛用途的燒堿,其制取的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1)利用風吹日曬可以從海水中提取粗鹽,風吹日曬的主要作用是
(2)氯化鈉溶解過程中攪拌的目的是
(3)寫出氯化鈉飽和溶液在通電條件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3.概念圖對一些知識點進行整理,十分有用。請把①稀硝酸②石蕊試液③碳酸鈉溶液@pH試紙這4個序號分別選填在下列有關溶液概念圖中的A、B、C、D處(每個序號只能選填一次):
14.某學習小組的同學,欲在不使用酸堿指示劑的條件下,通過添加試劑的方法將含有鹽酸的氯化鈣溶液變為中性。甲同學提出選用石灰石粉末,乙同學提出選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較甲、乙兩同學所選試劑,你認為 同學的選擇不可行;理由是:該試劑雖然能除去原混合液中的 ,但
二、實驗簡單答題
15.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實驗中發現:不僅堿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堿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是因為堿在水溶液中解離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種粒子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呢 他們設計了下圖3個實驗,請你和他們一起探究。
(1)實驗I可以證明
(2)實驗Ⅱ加入蒸餾水的目的是
小組內有同學認為實驗Il沒必要做,你認為他們的理由是
(3)實驗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蕩,酚酞溶液變紅,向變紅后的溶液中再逐漸滴人過量的CaCl2溶液,紅色逐漸消失,同時還觀察到 現象。由實驗I、Ⅱ、Ⅲ得出結論:CO32-;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
(4)小組同學在與老師交流上述結論時,老師說:“其實Na2CO3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認為Na2CO3溶液存在OH-的原因是
16.(2010蘭州)某同學做“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并收集純凈的氣體”的實驗。設計了如下方案進行實驗:
(1)寫出所標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描述A中發生的現象
(3)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你認為A裝置和 裝置
相連并產生什么現象時就足以說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
寫出該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該同學想要收集一瓶純凈的該氣體,進一步驗證它的性質。連接上述裝置的順序是(填寫各接口字母) 。其中,C裝置的作用是
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寫出用A裝置還可以制取的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并說出它的一個重要用途
答案
【點擊要點】
1.金屬離子酸根離子3.鉀鈉銨硝酸 AgCl BaSO4 Na2CO3、K2CO3 4.(1)純堿堿性(2)大理石或石灰石(3)食鹽
【典題分析】
例1 猜想2:真假“珍珠粉”在水中的溶解性可能不同;
方案2:取樣,分別加入適量水中并攪拌,觀察它們溶解性有無差異。
猜想3:真假“珍珠粉”與酸反應現象可能不同;
方案3:取樣,分別加入適量稀鹽酸,觀察現象有無差異。
猜想4:真假“珍珠粉”灼燒后可能有不同現象;
方案4:取樣,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片刻,觀察色態變化。
鞏固訓練l 步驟一:分別取樣,加入足量水,振蕩 不溶解的是CaCO3
步驟二:分別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鹽酸
有氣泡生成的是Na2CO3,無明顯現象的是Na2SO4
例2 解析:初中化學中涉及到的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質有兩種,一是BaSO4,二是AgCl。從BaCl2溶液的組成著手分析,不難發現,BaCl2溶液中的Ba2+可以與SO42-結合成不溶于稀硝酸的BaSO4白色沉淀,BaCl2溶液中的Cl-也可以與Ag+形成不溶于稀硝酸的AgCl白色沉淀,因此,無色溶液中所含的溶質有三種可能:硫酸、可溶性硫酸鹽、硝酸銀。
鞏固訓練2 (1)CaCl2 Na2CO3 (2)2AgNO3+CaCl2====Ca(NO3)2+2AgCl↓
【跟蹤演練】
1.B 2.A 3.A 4.D 5.C 6.C 7.A 8.A 9.C l0.C ll.濃鹽酸固體氫氧化鈉l2.(1)蒸發水分 (2)加速溶解 (3)2NaCl堡壘2Na+C12↑ 13.②④①③ l4.乙 鹽酸 石灰水顯堿性,無法控制溶液正好變為中性。 15.(1)Na+不會使酚酞溶液變化(2)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溶液變紅酚酞溶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鈉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3)白色沉淀(4)Na2CO3與H2O發生反應,使溶液中產生了OH-(合理即可)16.(1)①長頸漏斗②錐形瓶 (2)雞蛋殼浮在液面上,表面有氣泡產生,并漸漸溶解 (3)D D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2十Ca(OH)2====CaCO3↓+H2O(4)a接d,e接b,c接g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氣體 AgNO3+HCl====AgCl↓+HNO3(5)2H2O2====2H2O+O2↑供給呼吸(凡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1.5尋找金屬變化的規律(1)
點擊要點
1.金屬的物理性質:
金屬光澤、 性、 性、 性、具有一定硬度和熔點。
2.金屬的化學性質:
金屬和氧氣反應:2Mg+O2
2Cu+O2
典題分析
例1 金屬材料在人類活動中已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下列性質屬于金屬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點很高
B.有良好的導電性、傳熱性
C.是銀白色的固體
D.易與酸反應產生氫氣
鞏固訓練1 鋁、銅、鐵、金四種金屬具有相似的性質是( )
A.都是銀白色的固體 B.有導電性
C.能和稀硫酸反應 D.通常狀況下能與氧氣反應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某新型“防盜玻璃”為多層結構,每層中間嵌有極細的金屬線,當玻璃被擊碎時,與金屬線相連的警報系統就會立刻報警。“防盜玻璃”能報警,這利用了金屬的( )
A.延展性 B.導電性 C.彈性 D.導熱性
2.下列敘述中,與鐵的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
A.鐵能傳熱、導電
B.純鐵是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的金屬
C.鐵在潮濕的空氣中能生銹
D.純鐵有良好的延展性
3.世界衛生組織把鋁確定為食品污染源之一。在下列應用中不提倡使用鋁的是( )
①制鋁合金門窗 ②制電線 ③制炊具 ④制銀色涂料⑤制相框⑥用鋁箔包裝食品
A.③⑥ B.①⑥ C.②③ D.③④⑥
4.(2010佛山)鋁在一百多年里產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廣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鋁的抗腐蝕性能好。鋁具有良好抗腐蝕性能的原因是( )
A.鋁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B.鋁不與酸、堿反應
C.鋁常溫下不與氧氣反應
D.鋁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
5.輕軌電車是近年來城市發展的一種無污染的新興交通工具。當輕軌電車開動時,輕軌電車與架空電線的接觸點由于高速摩擦會產生高溫,因此接觸點上的材料應該具有耐高溫,不易氧化,能導電的性質,你認為接觸點上的材料應選用( )
A.金剛石 B.鋁 C.石墨 D.銅
6.聯合國衛生組織經過嚴密的科學分析,認為我國的鐵鍋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廣,其主要原因是 ( )
A.價格便宜 B.熔點高
C.烹飪的食物中留有鐵元素D.導熱性好
7.純凈的鎂帶具有光澤,是電和熱的良導體,燃燒后得到的白色粉末既沒有光澤,也沒有彈性,又不能導電,其根本原因是( )
A.帶狀固體變成了粉末狀物質
B.燃燒產生的高溫使其失去了原來的性質
C.發生了物理變化,改變了物理性質
D.發生了化學變化,同時也改變了物理性質
8.(2010廣州)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金屬鋁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
B.純鋁的硬度大于鋁合金
C.鋼是純凈物
D.鋼鐵嚴重銹蝕后不值得回收
9.鎂在空氣中燃燒時,發生如下兩個反應:2Mg+O22MgO,3Mg+N2Mg3N2,已知24g鎂在純氧中燃燒可得40g產物,則24g鎂在空氣中完全燃燒所得產物的質量( )
A.等于40g B.小于40g
C.大于40g D.無法確定
10.據《都市快報》報道,2009年3月11日,滬寧鐵路丹陽段施工工地由于殘留的鋁粉爆炸造成嚴重傷亡事故。下列關于鋁粉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鋁粉和鋁塊的組成元素和化學性質都不同
B.上述資料說明鋁粉是一種具有可燃性的物質
C.鋁粉在空氣中爆炸的產物是氧化鋁
D.生活中,常用鋁粉漆對鐵制品進行防護
二、填空題
11.油罐車的尾部經常有一條鐵鏈拖到地面上,這是利用了鐵的 性;鐵和鋁都可以用來制作炊具,這主要利用了鐵和鋁的 性;鋁能制成很薄的鋁箔,這是利用了鋁的 性。
12.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材料,工農業生產中使用最多的金屬是 ;保溫水瓶瓶膽上的金屬是 ;溫度計里封裝的金屬是 。
13.月球巖層中含有較豐富的鎂資源。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下列設想:
利用鎂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同時放
出大量熱,以解決人類在月球上生存的燃料問題:
三、實驗探究題
14.(2010廣州)鐵、鋁、銅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廣泛的金屬。
(1)人類最早大規模冶煉和使用的是銅,最晚的是鋁,原因是 (填序號)。
A.三者在地殼中的含量,銅元素最高,鋁元素最低
B.三者的金屬活動性,銅元素最弱,鋁元素最強
C.在自然界中,銅元素主要以單質形式存在,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常溫下一些金屬的物理性質數據如下:
金屬單質 銅 鋁 鋅 鐵 鉛
導電性(以銀的導電性為l00作標準) 99 61 27 17 7.9
密度/(g·cm3) 8.92 2.70 7.14 7.86 11.3
熔點/℃ 1083 660 419 1535 328
硬度(以金剛石的硬度為l0作標準) 2.5—3 2—2.9 2.5 4—5 1.5
分析上述數據,碎石用的大錘常用鐵制而不用鋁制,原因是
(3)銅器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表面會生成銅綠,其成分可表示為Cu2(OH)2CO3,從其組成分析,預測銅綠能與 (任舉一例)反應。
(4)工業上火法煉銅的一個主要反應是:Cu2S+O22Cu+SO2,Cu2S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用500噸含Cu2S 80%的銅礦石,理論上可以煉出 t銅。
答案
【點擊要點】
1.延展 導電 導熱 2.2MgO 2CuO
【典題分析】
例;l B解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大多數金屬都具有金屬光澤,是電和熱的良導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但也有些金屬的特例需要我們掌握,例如在硬度方面的差異,鉻最硬、鋁則較軟,鎢的熔點最高,汞常溫下是液體,因此熔.最最低。純凈的銅是紅色的,純凈的金則是金色的。金屬在化學性質上也存在著較大差異,常見金屬只有排在活動順序表氫(H)以前的金屬才可以和鹽酸、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
鞏固訓練l B
【跟蹤演練】
1.B 2.C 3.A 4.D 5.C 6.C 7.D 8.A 9.B l0.A
11.導電導熱延展
12.鐵 銀 水銀
l3.2Mg+CO2C+2MgO
14.(1)B (2)鐵的硬度比鋁的硬度大 (3)鹽酸(或者硫酸等) (4)80% 320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1章探索物質的變化
1.1物質的變化
點擊要點
1.物理變化:物質在變化過程中不產生 的變化。化學變化:物質在變化過程中產生 的變化。化學變化的實質是構成物質分子的 重新組合。
2.【實驗】觀察硫酸銅晶體的變化:①硫酸銅晶體的形狀是 (填“規則”或“不規則”)的,顏色是 。
②它能溶解在水中,溶液呈 色。③在硫酸銅晶體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溶液的變化情況是
④硫酸銅晶體在加熱過程中變化是
⑤實驗完成后,熄滅酒精燈,冷卻大試管,再在冷卻后的硫酸銅粉末中逐滴加入水,觀察到的現象是 。
【分析】在上述實驗中:
(1)有顏色變化的實驗是 ,原因是

(2)有沉淀產生的實驗是 ,原因是

(3)有狀態變化的實驗是 ,原因是

3.在雞蛋清中加入硫酸銅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 。據此,我們可以用硫酸銅檢驗 的存在。
典題分析
例1 皿下列在廚房中發生島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榨取果汁 B.冬瓜腐爛 C.鐵鍋生銹 D.煤氣燃燒
鞏固練習1 (2010鞍山)我們生活在絢麗多彩的物質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學變化呈現出來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燈 C.節日的禮花 D.彩色的圖畫
例2 田判斷鎂帶燃燒是化學變化的根據是( )
A.發出耀眼的強光 B.放出大量的熱 C.生成白色粉末 D.鎂帶由長變短
鞏固練習2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 )
A.有氣體生成 B.有新物質生成
C.發光發熱 D.顏色和狀態發生改變
跟蹤演練
一、選擇題
1.(2010陜西)下列現象和做法,僅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A零垂填塑光合作用B.鞋博會開幕燃放煙花C.電解水探究水的組成D.相互劃刻比較面愛
2.下列變化中,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
A.水汽化 B.水結冰 C.水沸騰 D.通電分解水
3.(2010蘭州)生活中常常會發生一些變化,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樟腦球在衣柜中漸漸消失
B.吃進的食物一段時間后被消化了
C.給電熨斗通電產生熱能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現白色晶體
4.下列各組變化中,均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
A.蠟燭受熱熔化、鎂帶燃燒、玻璃破碎
B.銅生銹、水結冰、鋼錠抽成絲
C.木材制成桌椅、車胎放炮、木炭燃燒
D.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煤燃燒、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5.下列關于化學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不一定發生物理變化
B.物質有發光發熱現象產生就一定發生化學變化
C.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后就一定有新物質生成
D.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放熱、發光、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現象
6.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A.鈦合金制人造骨 B.鹽酸除鐵銹
C.液氧用于火箭發射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7.固體物質受熱變成氣體或有氣體生成,這種變化( )
A.是物理變化
B.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C.是化學變化
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
8.煤的氣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氣化過程中發生了化學反應C+H2O(氣) H2+C0,反應前后,發生了變化的是( )
A.元素的種類 B.分子的種類 C.原子的數目 D.物質的總質量
9.“伐薪燒炭南山中”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所寫的詩歌《賣炭翁》中的詩句。這里“伐薪”和“燒炭’咨指的變化是( )
A.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
B.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
C.兩者都是物理變化
D.兩者都是化學變化
10.(2010蘭州)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并產售大量的白霧
B.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紅色固體
C.打開濃鹽酸的試劑瓶蓋,一會兒瓶口會產生白煙
D.某同學在做一氧化碳還蹶氧化鐵實驗中,紅棕色粉末逐漸變黑
二、填空題
11.蒸發食鹽水后得到食鹽晶體屬于 變化;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屬于 變化。
12.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①鐵生銹②礦石粉碎 ③酒精揮發 ④食物腐敗 ⑤電燈絲通電發光發熱⑥紙張燃燒
13.石蠟在空氣中燃燒生成 和 等物質,這是一種 變化,因此,石蠟的可燃性就是一種 性質。
14.化學變化常伴有光、熱、氣體、沉淀產生或顏色氣味改變等現象發生,可以參照這些現象來判斷有無化學反應發生。但要注意跟物理變化的區別。物理變化也常伴有發光(電燈)、放熱(摩擦)、放出氣體(開啟汽水瓶蓋)、顏色變化(氧氣變成液氧)等現象發生,只是 ,這是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
15.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要消耗 氣,放出 氣體,有新物質生成,所以,呼吸作用 變化。
16.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間相互碰撞是反應進行的必要條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學反應。下圖表示HI分子之間的幾種碰撞示意圖,有些HI分子碰撞后,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H2和I2,有些碰撞不會發生反應。
(1)A、B、C三圖中表示HI分子碰撞后發生了化學反應的是 圖。 .
(2)上述發生的反應屬于化學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
(3)若要得到1個H2分子,至少需要 個HI分子碰撞。
三、實驗簡答題
17.給固體硫酸銅加熱時要注意,試管口應比試管底稍 (填“高”或“低”),主要是為了防止冷凝的水回流到試管底部,使 。
18.【家庭小實驗】點燃一支蠟燭(主要由石蠟構成),仔細觀察蠟燭的燃燒,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在蠟燭的燃燒過程中,受熱的頂端熔化成 態,有風時,燭油下淌后又凝固起來,這種變化屬于 變化。
(2)白色的棉線燭芯燃燒后變成 色,產生了新物質,屬于 變化。
(3)有風時,火焰的上方會出現 ,其化學成分是 ,這說明石蠟中有 元索。
(4)燭焰從內往外可分為焰心、內焰、外焰三部分,三部分火焰的顏色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燭芯附近的火焰中1~2s后取出,發現處在外焰的部分 (填“最先”或“最后”)碳化,說明外焰溫度 (填“最高”或“最低”)。
提高練習精選題
1.下列關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2.我們祖國有著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古詩句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A.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C.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D.烽煙萬丈,金戈揮舞
3.(2010鳥魯木齊)下列說法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4.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下面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的解釋,正確的是( )
A.“新物質”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
B.“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顏色、狀態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
C.“新物質”就是在組成或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
D.“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元素組成上不同的物質
5.下列變化肯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①物質發生爆炸②由鋁原子變成鋁離子③酒精的燃燒④火柴梗蘸一點濃硫酸變黑⑤汽油揮發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③⑤
6.膽礬是一種藍色晶體,化學式是CuS04·5H2O,膽礬受熱時易失去結晶水,成為白色的無水CuSO,,在工業上精煉銅、鍍銅等都要用膽礬。上述對膽礬的描述中,沒有涉及的是( )
A.物理性質 B.制法 C.用途 D.化學性質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一定也會發生化學變化
B.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也能發生物理變化
C.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不會發生物理變化
D.物質發生變化時,一定同時發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8.根據物質的性質可以推測它們的有關用途,試分析下列物質能用作干燥劑的是( )
A.硫酸銅晶體 B.硫酸銅粉末 C.氧化銅 D.銅
9.媽媽買回一袋新鮮的“蛋黃派”,袋內的氣體充得鼓鼓的,這引起了小明極大的興趣。小明大膽地猜測這種氣體的作用是 。
這種氣體應具備的性質是
這種氣體可能是(填名稱) 。
10.氨氣(NH3)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農業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氨氣的某些性質,進行以下實驗。下圖中從左到右依次是實驗步驟及相應的現象。
請根據上圖中所示的信息,歸納出有關氨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① ;
② 。
(2)化學性質:氨氣與水反應后所得氨水顯 性。
答案
【點擊要點】
1.新物質 新物質 原子2.①規則藍色②藍③出現藍色絮狀沉淀④藍色晶體變成白色粉末,試管口有水珠生成⑤白色粉末變藍 (1)④⑤硫酸銅晶體與硫酸銅粉末之間相互轉化 (2)③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 (3)②物質溶于水,發生物理變化3.有不溶物產生蛋白質
【其題分析】
例1 A解析:本題考查物質變化中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定,弄清兩者的區別和聯系是解題的關鍵。A選項中的果汁只是狀態上發生了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因此是物理變化。其他都是化學變化。
鞏固訓練l C解析:C是燃燒過程,有新物質產生。A、B、D沒有新物質產生。
例2 C解析:鎂帶燃燒過程可觀察到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鎂帶由長變短和生成白色粉末等現象。判斷鎂帶燃燒是化學變化的根據是生成了其他物質上氧化鎂,所看到的白色粉末就是氧化鎂,所以應選擇C為答案。不能把最引人入勝、最刺激的現象作為判斷的依據,而錯選A。
鞏固訓練2 B解析:有氣體生成并不表示發生了化學變化,例如水蒸發出的水蒸氣;發光發熱,燈泡亮的時候也發光發熱,但并不能表示它發生了化學變化;顏色和狀態發生改變,當水加熱到一定程度時變成了氣體,也不能證明發生了化學變化。
【跟蹤演練】
1.D 2.D 3.B 4.D 5.C 6.A 7.B 8.B 9.A 10.D 11.物理化學l2.②③⑤①④⑥13.水二氧化碳化學化學l4.沒有新物質生成15.氧二氧化碳化學l6.(1)C(2)分解(3)2 17.低試管底由于受熱不均而破裂l8.(1)液物理,(2)黑化學(3)黑煙碳碳(4)不同最先最高
【提高班習題精選】
1.B 2.A 3.D 4.C 5.A 6.B 7.B 8.B 9.做保護氣不與蛋黃派反應或性質不活潑或性質穩定等氮氣或稀有氣體(以上答案只要合理均可)。10.(1)①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 ②易溶于水(2)堿解析: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氨氣,說明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水槽中試管內形成噴泉,說明氨氣溶于水,使得試管內的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水進入試管;水槽內的水舍有酚酞,變紅,說明氨水顯堿性。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渑池县| 盘锦市| 黎平县| 稷山县| 老河口市| 辰溪县| 始兴县| 和林格尔县| 罗山县| 正镶白旗| 大荔县| 工布江达县| 红安县| 中江县| 丽江市| 新竹市| 平遥县| 棋牌| 秦安县| 白玉县| 湖北省| 巴林左旗| 延边| 崇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余江县| 平安县| 福贡县| 乐安县| 龙山县| 多伦县| 大余县| 通海县| 无极县| 运城市| 稷山县| 三江| 铜梁县| 来安县| 峨边|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