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上科學第二章導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上科學第二章導學案

資源簡介

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氣
2.1 大氣層(1)
學習目標:
1.了解大氣層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特點
課堂學習設計:
一、大氣的存在
1、[討論] 生活在地球上的你能感受到大氣的存在嗎 請舉例說明。
2.大氣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 左右的高度內,與地球半徑相比,大氣顯得很薄。
3、[討論] 假如沒有大氣層,地球會變成怎樣
4、大氣層對地球 ——像一件外衣一樣 著地球。
二、大氣的溫度
讀課本圖2—1大氣溫度垂直分布。
1. 大氣溫度的變化范圍約在 之間。
2. 根據大氣溫度垂直分布圖,完成下表:
層序 高度 溫度分布特點
[課內練習]
1,如果地球上沒有大氣,下列發生的現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 C )
A. 狂風暴雨 B.雷電交加 C. 火山噴發 D.天空出現彩虹
2.大氣中能夠成云致雨的成分是 ( C )
A.二氧化碳和水汽 B.臭氧和二氧化碳 C. 水汽和塵埃 D.氧和氮
3.被譽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的大氣成分是 ( D )
A.二氧化碳 B.氧氣 C. 氮氣 D.臭氧
2.1 大氣層(二)
學習目標
1.掌握大氣的垂直分布規律。
2.理解對流層的特點,探究對流的形成。
課堂學習設計:
一、大氣的分層
1、 是我們對大氣層進行分層的主要依據。
2.根據 、密度和物質組成等特點,把地球大氣層分為五層,即: 、
、 、 和 。
4.隨著高度的上升,大氣逐漸變得稀薄,故大氣 的上界。在 以上的高度,大氣密度已變得非常小,到距地面 處已接近真空。
5.外層是地球大氣與宇宙空間的 ,其層底距地表約 。
6.讀課本圖2—2大氣的分層,思考大氣各層人類的活動情況
二、對流層
1.對流層是大氣的底層,在兩極地區的厚度約 ,到赤道則增大到 。2.對流層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 、固體雜質,最顯著的特點是有強烈的 。
3.探究:對流是怎樣形成的
(1)在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燒杯中的水的流動情況。
受熱處液體 ,兩側溫度較低的地方液體 ,即:熱水 ,冷水 ,形成水的對流。
(2)空氣受熱時,是否也會像燒杯中的水一樣流動起來嗎 觀察線香的煙的流動情況。
線香的煙先 后 ,即:熱空氣 ,冷空氣 ,形成空氣的對流。
(3)讀課本圖2—4 對流運動
在近地面,氣溫高的地方空氣呈 ,而氣溫低的地方空氣呈 ,從而形成空氣的對流運動。
4.[思考]
( 1).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為什么要安裝在冷藏室的上部
(2).用冰塊冷藏食品時為什么要將冰塊放在上面
5.對流層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顯著的 和充足的 ,使對流層的 復雜多變,云、雨、霧、 雷電等主要的天氣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它們影響著生物的生存和行為,是與人們生活和生產關系 的一層。
2.2 天氣和氣溫
學習目標
1.理解天氣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氣溫,以及測量和度量氣溫的常用儀器和方法。
3.學會測量氣溫。
4.了解氣溫與人們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關系。
課堂學習設計:
天氣是什么
許多動物的行為都與天氣變化有密切的關系,請舉例說明。
2.天氣指的是 內近地面的 、 、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刮風、下雨、雷電等都屬于 。
3.組成天氣的要素主要有 、 、 、 和 等。
4.討論:
(1).下列詞語中哪些是描述天氣的,并把描寫天氣的序號填在橫線上。
A.陰轉多云 B.冬暖夏涼 C.晴空萬里 D.秋高氣爽 E.和風細雨 F.終年高溫
G.冬雨夏干 H.雷電交加
(2).你能說說今天的天氣狀況嗎
二、氣溫
1.氣溫指的是空氣的 ,它告知我們當地空氣的 ,是構成天氣的基本要素。
2.氣溫的測量。
(1)工具為 ,單位是 。
(2)由于一天中氣溫在不斷變化,在氣象觀測中,除使用普遍溫度計測量外,還要使用最高溫度計和最低溫度計,分別測量一天中的 和 。
(3)討論: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現在什么時候
一天中氣溫最高出現在 左右,最低溫度出現在 前后。
(4)氣象觀測中要把溫度計放在一個離地面高 米的漆成白色的 里 。
[思考] 上述溫度計放在漆成白色的百葉箱里,這是為什么
3.氣溫和生物的關系密切,很多動物的 和氣溫有關。請舉例說明
4.氣溫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影響也很大。人體最感舒適的氣溫是 ,氣溫在35℃以上感到酷熱難耐,0℃以下有寒冷感。各種農作物都有自己不同的 。
大氣的壓強(一)
學習目標
1.能列舉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現象和生活現象。
2.能用大氣壓解釋有關現象。
課堂學習設計:
1.[科學探究]
(1).在玻璃杯里盛滿水,在杯口覆蓋一張硬紙片,先用左手托住紙片,將杯子倒轉過來。當左手拿開后,水是否會流出來 。思考:這是為什么
(2).在空可樂罐里灌些熱水,然后到掉,再旋緊瓶蓋,過一會兒,出現了什么現象?
為什么?
大量現象表明, ,這個壓強稱為 ,簡稱 。
2.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實例能說明大氣壓是存在的,例自來水筆吸墨水時,把筆上的彈簧片按幾下,墨水就被吸到橡皮管里去了。這是因為自來水筆吸墨水時,當把筆上的彈簧片按幾下時,就把空氣從橡皮管內排出,使橡皮管里的氣壓變小,管外墨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橡皮管里去了。
3.模仿上例解釋課本圖2-13、2-14、2-15中的現象。
圖2-13是因為
圖2-14是因為
圖2-15是因為
4.讀圖2-16并回答:
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奧托·格里克的驚人實驗——
這一實驗說明了什么?
5.閱讀:人體內的“馬德堡半球”
[課內練習]
1.注射器抽取藥液,也是利用 進行的。當把針頭放人藥液中,向外拉活塞時,針頭內的氣體體積變大,氣體壓強 ,大氣壓把藥液沿針頭壓人針管內。
2.如圖所示,在瓶底鋪層沙子,點燃浸過酒精的棉花,將剝殼的熟雞蛋堵住瓶口。當火焰熄滅后,雞蛋將 ,這是因為
4.如圖所示,將試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3~5分鐘,立刻豎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不動。
(1)你猜想可能產生的現象是
(2)你猜想的依據是
大氣的壓強(二)
學習目標
1.能說出標準大氣壓的數值。
2.說出測量大氣壓的工具:水銀氣壓計和空盒氣壓計。
3.能說出氣體和液體的流速與壓強之間的關系:流速越大,壓強越小。
4.能利用氣體和液體的流速與壓強之間的關系解釋有關現象。
課堂學習設計:
一、大氣壓的大小
1.測量工具: 、
(1)水銀氣壓計的構造:內有一支細玻璃管,管內水銀柱高度會隨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水銀柱的高度的毫米數即為大氣壓的值。
(2)兩種氣壓計的優點:空盒氣壓計 ,水銀氣壓計 。
2.大氣壓的常用單位:百帕(hPa)、毫米汞柱(mmHg)
1毫米汞柱(mmHg)= 百帕(hPa)
3.大氣壓的變化:
(1)大氣壓的大小跟 有關。由于大氣的密度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故大氣壓也隨高度的增加而 ,即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 。
(2)在海平面附近,大氣壓的數值接近 ,即 毫米汞柱,通常稱
為 。故有:1標準大氣壓= 帕= 毫米汞柱
(3)體會1標準大氣壓的大小:假如一塊磚頭平放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1000帕,已知一塊磚頭的厚度為5厘米,則標準大氣壓相當于疊多高的磚頭對地面產生的壓強 這個問題說明了什么
(4)思考:這么大的大氣壓,我們為什么沒有受壓的感覺 你能說出其中的原因嗎
二、氣體和液體的流速與壓強之間的關系
1.實驗探究:用雙手分別捏著兩張紙條的一端,使它垂掛在胸前,沿兩張紙的中間向下吹氣時,將會出現什么現象
當吹氣時,兩紙條 (填“內”或“外”)側氣體的流速較大, (填“內”或“外”)側氣體的壓強較大。
說明氣體壓強跟流速之間的關系:氣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 ;流速越小,壓強越 。
2.實驗與討論:把一支玻璃管插入水中,當用另一支玻璃管對著它的上端吹氣時,有水從管口噴出。自己動手做一做,并討論,怎樣解釋這個現象
這是因為 氣體的壓強與氣體的流速有關,氣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故當向A管吹氣時,B管上方的流速增大,而使B管上方的壓強減小,B管中的液體在大氣壓的作用就會上升并從管口噴出 。
3.讀圖2—20北京地下鐵道復興門站并解釋
在火車站的站臺上,標有一道平行于鐵軌的直線,你知道為什么要設置這樣一條直線嗎
4.跟氣體一樣,液體的壓強也會隨
試解釋1912年秋季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遠洋輪之一“奧林匹克號”和離它100米左右的地方鐵甲巡洋艦“豪克號”相撞事件。
其原因:兩船之間的水的流速比外部 ,壓強就要比外部 一些,這樣,外部壓強較大的水就把兩船擠在一起了。
5.閱讀 飛機的升力并說說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獲得的?
2.4 大氣壓與人類生活(一)
學習目標
1.了解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能說出晴朗的天氣氣壓較高,陰雨的天氣氣壓較低。
2.了解大氣壓對人體的影響,氣壓變化過大會使人產生不良的反應。
課堂學習設計
一、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
1.大氣壓的變化
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 。在同一高度,不同區域的大氣壓也 相同。同一地點,不同時刻的大氣壓也 相同。即大氣壓還隨 而變化。
2.高氣壓區和低氣壓區
在相同高度上, 的區域叫做高氣壓區, 的區域叫低氣壓區。
3.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讀課本圖2—30)
(1)高氣壓區中心的空氣 流動,故天氣 。
(2)低氣壓區中心的空氣 流動,故常形成 。
二、大氣壓對人體的影響
1.大氣壓的變化對人體會有一定的影響。請舉例說明
2.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外受到的壓強是 。當外部大氣壓變化時,人體有一個 的過程。請舉例
3. 生產、生活、科學領域中大氣壓的應用
(1) 中醫的
(2)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艙內要 。
(3)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時必須穿上 。
4.閱讀:宇航員為什么要穿上宇航服并說說宇航服的優點所在
[課內練習]
1.民間常用一種“拔罐子”的方法治療腰腿痛病。拔罐子時,先用火將小罐里的空氣加熱,然后將罐子猛扣在患者的皮膚上,等冷下來之后,罐子就會吸附在皮膚上,將罐子取掉后,可觀察到皮膚上被拔的部位留下了圓形的血印。上述事實 ( )
A.只說明大氣有壓強 C. 既說明大氣有壓強,又說明人體內部有壓強
B.只說明人體內部有壓強 D.既無法說明大氣有壓強,又無法說明人體內部有壓強
2.醫生給患者輸液時,為了不使血液回流,必須將藥液放置在距頭頂一定的 上。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一般情況下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B.一般情況下高氣壓區多晴燥天氣
C. 氣流向上流動形成高氣壓區 D.氣流向下流動形成高氣壓區
2.4 大氣壓與人類生活(二)
學習目標
1.了解液體的沸點與壓強的關系。當氣壓增大時,液體的沸點升高;當氣壓降低時,液體的沸點降低。
2.能利用液體的沸點與壓強的關系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了解大氣壓在真空保存袋、吸塵器等生活用具中所起的作用。
4.探究吸塵器內部結構的過程一學習黑箱問題的解決方法。
課堂學習設計
一、氣壓對液體沸點的影響
實驗探究:用酒精燈將燒瓶中的水加熱至沸騰,用大針筒或兩用氣筒緩緩地向燒瓶內充氣,使瓶內氣壓增大。觀察:水 了。然后緩緩地從燒瓶內抽氣,使瓶內氣壓減小。觀察:水 了。
1.實驗表明,液體的沸點與 有關。當氣壓 時,液體的沸點會 ;當 減小時,液體的沸點會 。
2.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壓力鍋是利用
(2)高山上煮雞蛋不熟是因為 。二、生活用品與大氣壓
1.真空壓縮保存袋,它是利用
2.吸塵器。
探究:吸塵器是怎樣工作的?
(提示:怎樣才能將吸塵器內的空氣排出 怎樣對空氣過濾 )
3.離心式水泵
閱讀:離心式水泵,試說說其工作原理
[課內練習]
1.在制糖工業中,常用沸騰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減少糖中的含水量。為了使糖汁在沸騰時不變質,沸騰的溫度應低于100℃,可采取的方法是 。
2.用高壓鍋煮粥,熄滅后用冷水將鍋冷卻,拿去限壓閥后打開鍋蓋,可以看到鍋內的粥仍在沸騰,而普通鋁鍋卻看不到這樣的現象。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熄滅時,鍋內溫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開鍋蓋后氣壓降低,所以重新沸騰
B.熄滅后,鍋內溫度仍高于100℃,即使不冷卻、不拿去限壓閥,粥還在沸騰
C. 熄滅后,鍋內溫度仍高于100℃,打開鍋蓋后鍋內氣壓比原采低,所以重新沸騰
D.粥的流動性差,不易降溫,熄滅后即使不澆冷水、不拿去限壓閥,粥也要沸騰較長時間
2.5 風
學習目標
1.了解風是怎樣形成的。
2.知道風、風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單位。
3.學會用風向標、風速儀測定風向和風速,掌握目測風向、風速的方法。
4.了解風對人類活動和動物行為的影響。
課堂學習設計
1.風的形成。
風是空氣的 。在同一水平高度上,風是從 流向 區的。
2.風的基本要素。
(1)風向:指風吹來的 ;例:東風指從東方吹來的風。天氣觀測和預報中常使用8種風向,即: (見課本圖2—40)。
風向通常用 來測量。
(2)風速:指 內空氣流動的距離。常用單位: 、 。 風速常用 表示,一般可分 級。風速通常用 來測量。
3.閱讀:各風級的名稱、風速和風效。舉例日常生活中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用來判斷風向和風速。
4、風向和風速的天氣符號(課本圖2-42)
圖中的符號表示 風 級; 符號 代表 風。
5.風對人類生活、動物行為的影響。
如:大風暴來臨前,沙漠之舟駱駝表現出 ;刮大風時,一些會飛的動物不輕易
等。
思考與討論:
1.風可以為我們做些什么有益的事
2.大風常常給我們人類造成哪些危害
[課內練習]
1、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 ( )
A.地面的冷熱不均 B.太陽輻射的強弱不同
C. 地球的自轉 D.地面附近的氣壓不同
2.風從甲地吹向乙地,由此可以判定甲地的氣壓 (高或低)于乙地。
3.人在北半球背風而立,低壓在他的 ( )
A.左前方 B.右前方 C. 左后方 D.右后方
2.6 為什么會降水(一)
學習目標
1.理解空氣濕度及其與氣溫之間的關系。
2.知道觀測濕度的常用儀器,學會測量空氣濕度。
3.了解空氣濕度與天氣的關系。
課堂學習設計
一、 空氣的濕度
1.平常能直接觀察到的霧、雨、雪、霜、冰雹等,都證明了空氣中有不能直接觀察到
的 存在。
2.其實,不論是陰雨天還是晴天,冬天還是夏天,室內還是室外,溫潤的海邊還是干燥的沙漠地,空氣中都含有 ,稱水汽。
3. :表示空氣中水汽的多少,一般用 表示。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的豐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4.相對濕度的測量。
(1)測量儀器: ,最常用 。
(2)干濕球濕度計的結構和使用。
①結構:由一支 和一支 (有濕棉紗包著)。
②使用方法:讀出干球溫度計刻度和濕球溫度計刻度,計算出它們的 ,再查 ,得出相對濕度。
例:干球溫度為10℃,濕球溫度為7℃,溫度差為3℃,則相對濕度為65%
試查干球溫度為25℃,濕球溫度為20℃,溫度差為 ℃,則相對濕度為
(3)閱讀相對濕度表,思考:
①為什么會出現干濕球的溫度差
②相對濕度主要與干球溫度(即空氣溫度)有關。試說說有何關系?
5.濕度與天氣的關系。
濕度越大,空氣中的水汽 ,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 。如“蜻蜓低飛,不雨也陰”就是說蜻蜓由于 。
[思考] 你能解釋諺語“燕子低飛要下雨”包含的科學道理嗎
[課內練習]
1.決定云、霧、降水等天氣現象的重要因素是 ( )
A.大氣的濕度 B.氣溫 C.氣壓 D.風
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蜻蜓低飛,不雨也陰”說明空氣中濕度較大
B.“燕子低飛要下雨”說明空氣中相對濕度較大
C. 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的豐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D.干燥的沙漠地里沒有水汽
2.6 為什么會降水(二)
學習目標
1.理解空氣中水汽凝結的原因。
2.了解降水的形成過程。
3.學會測量降水量。
課堂學習設計
一、云或霧的形成
探究實驗 在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在另一容器內盛滿冰,蓋在燒杯上,燒杯中的空氣發生了什么變化
[現象] 盛冰容器表面出現 。
[思考并回答]燒杯中的空氣為什么會發生水汽凝結呢?
當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 時,空氣中就再也不能容納更多的水汽了。若 ,空氣容納水汽的能力也隨之降低,空氣中的水汽會附在微小的 上形成 ,就發生了水汽 ,這就形成了云或霧。
二、降水
1.云形成后 會降水,水珠和冰晶隨溫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漸 ,最終形成 降落到 稱降水。
2.降水包括: 、 、 等,最常見的降水為 。
3.思考并回答:為什么降水有時是雨,有時會是雪或冰雹
3.降雨量:表示 內地面積水的 ,用 來度量。氣象觀測中常用 來收集雨水。
4.閱讀 人工降雨
[課內練習]
1.降水中水狀態有 ( )
A.液態 B.固、液、氣態 C. 固態和液態 D.氣態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大氣中含有水汽就一定會降水 B.大氣中只要能成云,就一定會降水
C大氣中水汽越多,一般成云,降水可能性也越大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3.形成降水需具備的條件是 ( )
①空氣中有足夠的水汽 ②空氣中有足夠的凝結物 ③空氣的下沉運動 ④空氣的上升運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2.8 氣候和影響氣候的因素(一)
學習目標
1.了解氣候的概念及影響氣候的因素。
2.了解緯度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3.理解比熱的概念,了解不同物質比熱的差異。
課堂學習設計
一、氣候
1.討論:你的家鄉哪幾個月氣溫比較高,哪幾個月氣溫比較低,哪幾個月降水比較多,哪幾個月降水比較少?
2.氣候指的是某一地區 的 。它包括天氣的 狀況和 狀況。
下列詞語中,屬于描述氣候的詞語是 。
陰轉多云 B.晴空萬里 C.冬暖夏涼 D.終年高溫 E.和風細雨 F.雷電交加
二、緯度對氣候的影響
1.我國各地的氣候差異很大,是由于不同地區 而造成的,其中 是影響氣候的基本因素,
2.緯度位置不同的地區,接受 的熱量不同,在地球上所處的 位置不同。例:我國海南島 低, 高,長夏無冬。地處我國最北的漠河, 高,
短, 長而寒冷。
3.可見,緯度主要是對 造成影響
4.[思考] 我國的緯度位置跨五帶中的哪幾帶 請舉例說明
三、海洋和陸地的性質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
1.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燒開一壺水比燒開半壺水需要熱量 ,也就是說,水的質量 ,升高的溫度 ,需要 也越大。
2.若換用相同質量的其他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需要吸收的熱量是否相同呢
[實驗探究](圖2-50 加熱水和煤油)
取兩只質量相同的燒杯,加入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然后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使它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吸收相同的熱量。
(1)這一實驗運用了 實驗方法。
(2)從實驗中可以看到:經過相同時間的加熱后, 的溫度升高快些, 的溫度升高慢些;若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則 要多加熱一些時間。也就是說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需要吸收的熱量多。
(3)結論:質量相同的 ,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所要吸收的熱量是 。
3.比熱。
(1)概念: 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 時所吸收的 ,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 。
(2)單位: ,讀作
(3)幾種常見的物質的比熱(見書中表),
水的比熱: ,表示:1千克的水溫度 時,需要 的熱量為 。
(4)1千克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1℃所放出的熱量和溫度升高所吸收的熱量 。
4.思考并回答:比較水、砂、土的比熱大小,說說海洋和陸地會對氣候產生什么不同的影響。
[課內練習]
1.下列選項中屬于氣候范疇的是 ( )
A.小雨夾雪 B.晴空萬里 C. 四季如春 D.臺風
2.不同物質的比熱大小不同,這說明 ( )
A.單位質量的不同物質,增加1焦的熱能吸熱不同
B.單位質量的不同物質每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不同
C.不同的物質溫度每降低10℃時所放出的熱量不同
D.相同的物質吸熱相同,升高的溫度不同
3.鋁的比熱為0.88×103焦/(千克·℃),它表示的意義是 ( )
A.1千克的鋁吸收的熱量是0.88×103焦
D.0.88×103千克的鋁,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為1焦
C.鋁每升高1℃吸收的熱量為0.88×103焦/(千克·℃)
D. 1千克的鋁溫度降低1℃,放出的熱量是0.88×103焦
4.為了探究不同液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在四只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下表是他們的實驗紀錄,根據實驗記錄回答下列問題:
燒杯號 液體 質量(克) 初溫(℃) 末溫(℃) 加熱時間
1 水 300 20 30 12
2 水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分析比較 (填燒杯號)燒杯的實驗記錄,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質量和升高溫度相同時,不同物質吸收的熱量不同。
(2)分析上表,然后綜合可得出,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 有關系。
5.大陸性氣候比海洋性氣候氣溫變化大,這是因為于泥土的比熱比水的比熱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冷卻或放熱,應該選用比熱 的液體。(填“大”或“小”)。
2.8 氣候和影響氣候的因素(二)
學習目標
1.理解陸地、海洋比熱不同對氣溫的影響。
2.理解地形因素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
3.了解季風的概念,理解我國季風的形成過程。
課堂學習設計
一、我國的氣溫特點
1.讀圖分析中國1月份和7月份的平均氣溫分布圖(圖2-51)
比較緯度相近的北京和新疆吐魯番1月和7月的氣溫特點:吐魯番冬季 ,夏季氣溫 ,氣溫的年較差比北京 。說明:吐魯番受 影響大,北京受 影響大。
[結論]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冬季降溫幅度較大的是 ,夏季升溫幅度較大的是 ,其原因是 的比熱大于 的比熱。
2.海洋上水汽充足,濕度大,沿海地區降水比內陸地區 。
二、地形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見圖2—13)。
1.地勢高低不同,氣溫有明顯的差異,在對流層,地面高度每上升 ,氣溫會下降
2.山地迎風坡比背風坡降水 。我國降水最多的是 。
3.討論并回答:迎風坡為什么多雨,背風坡為什么少雨
三、季風
1.季風是指在不同的季節里 風。
2.我國的季風: 夏季為 季風,冬季為 季風。
我國東部季風的形成是由于海水比熱比泥土的比熱 ,夏季,同一緯度的地區,大陸氣溫 ,形成 ,海洋氣溫 ,形成 ,夏季風從 吹向 ,即盛行東南風。冬季,同一緯度的地區,大陸氣溫 ,形成高氣壓區,海洋溫度 ,形成低氣壓區,故冬季風從 吹向 ,即盛行西北風。
3.根據季風的形成原因討論:冬季風和夏季風的溫度和濕度狀況有何差異
[課內練習]
1.如圖所示,A地海拔200米,B、C兩地海拔2200米,且A處長年吹東風,則:
(1)B對A的相對高度為 。 A和B相比,氣溫較高的是 地。
(2)B和C地相比,降水較多的是 地,判斷理由是B地位于 ,C地位于 。
2.我國的下列地區,氣溫的年較差最小的是 ( )
A.海南省的西沙群島 B.杭州市 C.北京市 D.內蒙古的海拉爾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了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是 ( )
A.太陽輻射 B.天氣環境 C.人類活動 D.氣溫不同
2.9 中國東部的季風和西部的干旱氣候(一)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季風氣候的類型和分布。
2.學會根據氣候資料分析我國季風氣候的特點。
3.學會根據氣候資料分析我國西部干旱氣候的特點。
4.知道氣候變化與動物行為的關系。
5.了解氣候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以及人類對氣候資源的利用。
課堂學習設計
一、東部季風氣候
1.讀圖2-54并回答
我國的季風氣候區,指的是我國的 一 一 一 一線以 以 地區,分布有 季風氣候、 季風氣候和 季風氣候三種。
2.觀察課本圖2—55、2—56討論歸納東部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
冬季氣溫 ,降水 。夏季氣溫 ,降水 。全年降水較豐富 。但南方冬季氣溫明顯 北方,氣溫年較差 ,年降水量 。
3.東部季風氣候對動物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1)許多動物的行為隨氣候變化而變化。如蛇和蛙等變溫動物用 來越冬。蝸牛在夏季會縮入殼內,分泌白色黏液膜封閉殼口,以減少 丟失。
(2)我國東部季風區夏季溫暖,降水豐富,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而北方的寒冷天氣又會對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帶來不便。試舉例說明。
二、我國西部的干旱氣候
1.夏季風不能到達的我國西部地區一般降水稀少,為 和 氣候區。年降水量一般少于 。 屬于典型的干旱氣候。
2.讀圖2-58分析西部干旱氣候的一般特點。
冬季 ,夏季 ,氣溫年較差、日較差 ,全年降水量 ,且降水集中在 。
3.西部干旱氣候對生物的影響。
(1)吐魯番的瓜果特別甜。為什么?
(2)干旱地區的生物有許多適應干燥少雨環境的形態特征和行為。請舉幾例說明。
[課內練習]
下列四幅降水量的年分布圖中,最易發生旱澇災害的是 ( )
2.9 中國東部的季風和西部的干旱氣候(二)
學習目標
1.知道寒潮、臺風、洪水等災害性天氣的成因及危害。
2.關注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初步建立人地和諧的氣候資源觀。
課堂學習設計
一、寒潮、臺風和洪水
1.我國是一個災害性天氣頻繁的國家,常見的災害性天氣有 和 干旱。
2.災害性天氣給人類帶來的危害。
(1)寒潮是大范圍的 ,每年襲擊我國的寒潮平均約有 次,它會帶來
天氣,危害農業、牧業和交通運輸業等。
(2)臺風是一種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臺風半徑一般有數百千米。臺風中心叫 ,特點是 ,云量很少。它的外側半徑100千米左右的區域是 區,是一種破壞力很大的災害性天氣。
臺風帶來的 能吹倒大樹和不牢固的建筑物,海上 會影響船舶航行。但在干旱季節,臺風也會帶來豐富的 ,有利于緩解旱情。
(3)洪水是我國危害 的自然災害之一,主要由 造成的,但一些人類活動如 、 等也可以引發洪水。
二、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1.溫室效應:由于① 等的燃燒,以及② ,使大氣中 不斷增加,大氣對地面 作用增強,使全球的氣溫有 的趨勢。
2.討論并回答:全球氣溫升高會對人類造成哪些威脅
3.“熱島”現象
城市上空經常維持一個氣溫 四周郊區的暖空氣團
[課內練習]
1.關于寒潮,敘述正確的是 ( )
①寒潮造成災害最嚴重的季節是冬季 ②植樹造林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方法
③寒潮是指強烈的冷高壓活動帶來的強冷空氣侵襲時形成的災害天氣
④寒潮入侵時,會產生劇烈的降溫、大風和降水等天氣現象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2.如圖所示是二氧化碳濃度隨時間變化圖,回答:
(1)二氧化碳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是 ;
(2)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有 ;
(3)溫室氣體增多,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會對全球發生的影響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凤城市| 兴宁市| 交城县| 广丰县| 台山市| 筠连县| 新野县| 名山县| 涞水县| 西华县| 峨眉山市| 逊克县| 宁都县| 龙海市| 随州市| 汉川市| 邵武市| 乌苏市| 彭阳县| 万盛区| 柘城县| 铁岭县| 蓝田县| 瑞安市| 高雄县| 铅山县| 南江县| 北辰区| 金坛市| 双峰县| 南郑县| 紫云| 大庆市| 诸城市| 五原县| 黔西县| 潮安县| 安庆市| 尤溪县|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