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一生物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節、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能準確辨識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并說出其作用;2.能夠正確的取用顯微鏡;3.能列舉常見的實驗探究器具,并闡述其用途;教學過程一、板書課題(45s)上一章節我們通過學習,認識了一個美麗神奇的生物世界,這里有許多的秘密等待著你我去探索,而要進行探索就少不得借助一些器具,那我們都需用到哪些器具呢?帶著這一問題,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開始新課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下生物探索最常用的器具——顯微鏡的“前世與今生”。板書:第一節、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課時二、出示目標(15s)已經閱讀完的同學請舉手,好,了解了顯微鏡的發明發展,我們接著要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出示“學習目標”投影)。學習目標1.能準確辨識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并說出其作用;2.能列舉出常見的實驗探究器具,并闡述其用途。已經明確學習目標的學生請舉手,(統計學情2-3s)很好,(請放下)。三、自學指導(1min)為順利完成目標,請看自學指導(出示“自學指導”投影)。自學指導請仔細閱讀并思考P19-21,24內容,要求:1.用橫線標注(1.)、(2.)、(3.)題答案,理解并準確記憶知識點:(1.)顯微鏡作用是什么?什么器具的作用和顯微鏡的作用相似?(2.)顯微鏡有哪些結構,各自有哪些作用?如何正確取用顯微鏡?(3.)除了顯微鏡外,還有哪些常見的實驗探究器具?它們都有哪些作用?自學時間為8min。注意:如有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請小聲問同學或舉手問老師。接下來開始我們本課的自學環節,之后老師會檢測大家的自學情況。四、先學(8min)(一)學生緊張自學,老師巡視,適當點撥、提醒,并注意糾正學生不良習慣。(二)檢測(10min)自學時間到,全部準確找到各思考題答案并初步記憶的請舉手,很好,接著檢測一下同學們的完成情況:(1.)顯微鏡作用是什么?什么器具的作用和顯微鏡的作用相似?(正確,很好,請xxx同學回答。錯誤,有不同意見的同學請舉手/有同學進行補充嗎?)答題要點:1.)顯微鏡的作用是幫助我們觀察到肉眼無法看侵害的生物體及其細微結構;2.)放大鏡也具有同樣的作用。點撥:1.)顯微鏡是一種具有放大功能的儀器,這是顯微鏡的性質(是什么);2.)放大鏡也具有放大功能但不能幫助我們觀察到生物體更為細微的結構;3.)放大鏡與顯微鏡都屬于我們探索時使用到的觀察器具。下面看第二題(2.)顯微鏡有哪些結構,各自有哪些作用?如何正確取用顯微鏡?(請xxx同學從下到上,依次說出顯微鏡的各個結構,好,請坐,有同學進行補充嗎?)通過自學,我們可以發現顯微鏡的結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支持部分、光學部分和調節部分。(現在請xxx同學看著PPT展示的圖片,從下往上依次指出支持部分都有哪些結構,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好,請坐,哪位同學予以補充或糾正?)答題要點:1.)鏡座:位于顯微鏡的最底部,有穩定鏡身的作用;2.)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件;3.)鏡臂:鏡柱上端相連的彎曲部分,作用是支持和固著其他部件,是手把持的地方;4.)鏡筒:上端安裝著目鏡,下端連接轉換器;5.)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點撥:1.)在支持部分共有五個結構,希望大家能夠熟記其部位和作用。(下面請xxx同學上臺指認一下光學部分和調節部分的結構和作用,首先請你指認一下光學部分,好/回答得很準確,認為他回答正確的請舉手,好。)答題要點:1.)反光鏡:載物臺下方一個可以朝任何方向轉動的雙面鏡,能將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2.)顯微鏡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目鏡和物鏡兩種,有放大作用;3.)(現在請xxx同學回答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如何計算,很好,請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就應是目鏡與物鏡的乘積。點撥:1.)靠近我們眼睛的是目鏡,靠近被觀察物的是物鏡,物鏡有螺紋而目鏡沒有,但它們都起到放大的作用;2.)反光鏡有兩面,一面是平面鏡,反射的光較強,用于觀察環境光線強時用;一面是凹面鏡,凹面聚光,光線弱時用;3.)區分清楚對于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4.)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視野越暗,視野中觀察到的對象數量越少,但能觀察到越細微的結構;放大倍數越小,觀察到的視野越亮,視野中觀察到的對象數量越多,但能觀察到結構越粗略。(現在請指認一下顯微鏡的調節部分,不錯回答的很認真,同學們有不同意見嗎?請舉手,好,請xxx同學進行糾正/補充。很好,請回到座位上)答題要點:1.)轉換器:轉換鏡頭;2.)遮光器:調節光線強弱;3.)粗準焦螺旋:一般調節;4.)細準焦螺旋:精細調節。點撥:1.)準焦螺旋調節的鏡筒升降范圍較大,而細準焦螺旋調節的鏡筒升降范圍較小;2.)轉換器的作用是轉換不同放大倍數的物鏡,并使物鏡對準通光孔的中心;3.)(遮光器是貼在載物臺下方的圓盤),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圓孔,即光圈,通過轉動遮光器可以選著不同大小的光圈,強光時使用小光圈,反之使用大光圈;4.)有兩個輔助性結構比較特殊需要同學們單獨記憶,一個是通光孔,其作用是透過光線,另外一個是壓片夾,用于固定玻片。在學習了顯微鏡的各個機構及其作用后,請xxx同學上臺回答顯微鏡的正確取用方法,并為大家演示(借機指出錯誤和注意事項)答題要點:1.)打開顯微鏡箱,一手握鏡臂,另一手托鏡座(圖2-3),從顯微鏡箱中取出顯微鏡,將顯微鏡放置在離實驗桌邊緣約5cm處。點撥:1.)取鏡時切記不可單手提取,以免零件脫落或碰撞到其他地方。現在看第三題(3.)除了顯微鏡外,還有哪些常見的實驗探究器具?它們都有哪些作用?(請xxx同學回答該題,請坐,有同學進行補充嗎?)答題要點:1.)觀察器具:放大鏡等;2.)解剖器具:解剖盤,解剖剪,鑷子,刀片等;3.)計量器具:量筒,天平等;4.)加熱器具: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等;5.)通用器具:燒杯,試管,試劑瓶,培養皿,研缽,滴管,藥匙等。點撥:1.)在使用這些探究器具時,要注意安全,課本上提到的安全注意事項一定要牢記心中;2.)對于實驗中不熟悉的儀器,未經允許一定不要隨意觸碰。最后當我們做完試驗后,要及時清理,實驗廢棄物按相關標準處理以免造成危害。講解完所有的思考題后,明確全部問題答案的同學請舉手,好,現在給大家5min時間,背誦本節課的知識點。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后,讓我們學有所用,練練身手。2.書面檢測(5min)(印發試卷)(1)檢測題(50分)1、知識默寫1.按要求填寫下表(每空2分)顯微鏡結構具體結構作用支持部分鏡座起連接作用鏡筒放置玻片標本鏡柱光學部分目鏡物鏡反射光線調節部分轉換器遮光器細準焦螺旋一般調節特殊部分通過光線壓片夾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放大倍數越大;放大倍數越小。3.常用的探究工具包括、、和。二、知識運用(每題5分)1.在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看到物象放大倍數最大的一組是()A.目鏡10×物鏡20×B.目鏡5×物鏡10×C.目鏡10×物鏡40×D.目鏡16×物鏡20×2.下列有關顯微鏡的結構和功能的說法,錯誤的是()A.有放大成像功能的結構是目鏡和物鏡B.可以通過光圈和反光鏡調節顯微鏡視野中光線的亮暗C.需要大幅度調節鏡筒的高度時,可以調節細轉焦螺旋D.轉動轉換器可選用不同放大倍數的物鏡觀察3.使用光學顯微鏡時,必須要使其光路暢通,下列有關描述顯微鏡光路暢通的正確敘述是?反光鏡反射來的光線(光源)→ ( )A.通光孔→光圈→玻片標本→鏡筒→物鏡→目鏡B.光圈→通光孔→玻片標本→鏡筒→物鏡→目鏡C.通光孔→光圈→玻片標本→物鏡→鏡筒→目鏡D.光圈→通光孔→玻片標本→物鏡→鏡筒→目鏡4.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時,小明使用不同的目鏡和物鏡組合觀察,出現了下圖兩個視野,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圖1圖2A.若目鏡一樣,則觀察圖1的物鏡比觀察圖2的物鏡短B.若物鏡一樣,則觀察圖1的目鏡比觀察圖2的目鏡長C.圖1的視野比圖2的視野亮度小D.圖2的視野比圖1的視野可觀察到更多數量的細胞(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觀察學生默寫的答案,進行第二次備課。五、后教(2min)糾錯:公布答案、評定對錯,給予指導和知識的穿插,突出重、難點。6、當堂訓練(13min)通過剛剛的檢測,同學們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點,現在按要求完成以下內容:(1.)按當堂檢測表格,背誦默寫顯微鏡結構及其功能,顯微鏡成像特點,常見探索器具,并舉出實例;(2.)完成本節課練習冊基礎知識部分。7、教學反思初一生物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節、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能正確使用顯微鏡;2.能運用顯微鏡制作臨時玻片標本;教學過程一、板書課題(45s)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顯微鏡的結構及其作用,并了解了常用的探究器具及其使用注意事項,本節課我們將學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板書:第一節、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二課時二、出示目標(15s)正式開始新課前,首先要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出示“學習目標”投影)。學習目標1.能正確使用顯微鏡;2.能運用顯微鏡制作臨時玻片標本。已經明確學習目標的學生請舉手,(統計學情2-3s)很好,(請放下)。三、自學指導(1min)為順利完成目標,請看以下自學指導(出示“自學指導”投影)。自學指導請仔細閱讀并思考P22-23,25-26內容,要求:思考(1.)、(2.)、(3.)題答案,理解并準確記憶知識點,比誰能正確回答思考題,做對書面檢測。(1.)顯微鏡的使用共分為幾步?請概述每步的操作流程。在使用顯微鏡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2.)臨時玻片的制作共分為幾步?請概述每步操作流程。在制作臨時玻片標本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自學時間為7min。注意:如有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請小聲問同學或舉手問老師。接下來開始我們本課的自學環節,之后老師會檢測大家的自學情況。四、先學(7min)(一)學生緊張自學,老師目光巡視,適當點撥、提醒,學生若有問題舉手示意,并注意糾正學生不良習慣。(二)檢測(10min)自學時間到,全部準確找到各思考題答案并初步記憶的請舉手,很好,接著檢測一下同學們的完成情況:(1.)顯微鏡的使用共分為幾步?請概述每步的操作流程。在使用顯微鏡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正確,很好,請xxx同學回答。錯誤,有不同意見的同學請舉手/有同學進行補充嗎?)答題要點:1.)選擇目鏡:一般先選取放大倍數較低的目鏡;2.)選擇物鏡:通過轉動轉換器選擇物鏡,一般先選擇放大倍數較低的物鏡;3.)對光: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反光鏡,從目鏡中可以看見整個視野是明亮的;4.)放置標本:將這一臨時玻片標本放到載物臺上,并用壓片夾壓住。移動載玻片,使漢字或英文字母位于通光孔中央;5.)粗調節:調節粗準焦螺旋時,眼要從顯微鏡的一側注視物鏡的下降,將低倍物鏡與載玻片靠近,通過目鏡觀察,再做徵向上詞節粗準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為止;6.)細調節:細微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點撥:1.)一般把放大倍數低的目鏡(如10x)和放大倍數低的物鏡(如10x)組合起來稱為低倍鏡;而把放大倍數低的目鏡和放大倍數高的物鏡組合起來成為高倍鏡;2.)明亮的環境中可將反光鏡的平面鏡對準光源,在較暗的環境中則要將凹面鏡對準光源;3.)粗調節時眼睛從一側觀察是為了防止壓碎蓋玻片;4.)在進行觀察時,一定先用低倍物鏡觀察再用高倍物鏡觀察;5.)轉動轉換器時,應該用手指握住轉換器的邊緣轉動。清楚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后,緊接著我們看第二題(2.)臨時玻片的制作共分為幾步?請概述每步操作流程。在制作臨時玻片標本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請xxx同學回答第二題,請坐,有同學進行補充嗎?)答題要點:1.)擦拭干浄載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鑷子夾取生物材料,將其浸入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3.)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輕輕蓋在生物材料,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4.)將制作好的玻片標本放到顯微鏡下觀察,記錄所觀察到的現象。點撥:1.)可以將臨時玻片制作流程概括為:擦-滴-取-浸-展-蓋;2.)在擦拭載玻片時:滴在載玻片上的清水必須適量(多了會溢出蓋玻片,少了會產生氣泡);3.)臨時玻片制成后,要用吸水紙將多余的水吸去,用紗布輕輕將臨時玻片標本的上下表面擦干,然后放到顯微鏡下觀察;4.)要學會區別氣泡和細胞,氣泡往往有粗而黑的邊緣,呈圓形或橢圓形,里面一片空白,用鑷子尖輕輕壓一下蓋玻片,氣泡會變形或移動;5.)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像是與實際物像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虛像;6.)用顯微鏡觀察時,應一只眼注視目鏡,另一眼睜開,進行記錄;7.)在選取實驗材料時,應注意材料要新鮮,并且薄而透明,無色材料要進行染色處理。講解完所有的思考題后,明確全部問題答案的同學請舉手,好,現在給大家6min時間,背誦本節課的知識點。學習并記憶了本節課的知識點后,讓我們檢測一下學習們的學習成果。2.書面檢測(5min)(1)(PPT展示)檢測題(50分)一、知識運用(每題10分)1.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所用的材料應該是()A.薄而透明B.厚實的C.干燥的D.完整的2.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可以簡化為()A.擦→滴→撕→展→蓋→染B.滴→撕→展→擦→蓋→染C.擦→滴→展→撕→蓋→染D.擦→滴→撕→展→染→蓋3.小明在載玻片上用圓珠筆寫了個字母“”,然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他從目鏡觀察到的圖像應是()A.B.C.D.4.關于顯微鏡的操作方法中,錯誤的是()A.觀察物象時,雙眼應張開,一眼觀察物像,另一眼用于記錄B.光線較暗時,應用大光圈并用反光鏡的凹面C.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先用高倍鏡觀察,再用低倍鏡觀察D.為將物象從右上方移到視野中央,裝片應向左下方移動5.在玻片標本壓放在載物臺后,接下來的操作是()A.用左眼觀察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找到物像B.將被觀察物移至通光孔中央,從一側觀察,先降物鏡到近玻片標本,再用另一眼觀察,轉動粗準焦螺旋上升物鏡,直到找到物像C.左眼觀察目鏡,調整準焦螺旋下降物鏡,直到找到物像D.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下降鏡筒,在觀察找物像(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觀察學生默寫的答案,進行第二次備課。五、后教(5min)糾錯:公布答案、評定對錯,給予指導和知識的穿插,突出重、難點。六、當堂訓練(10min)通過剛剛的檢測,同學們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點,現在按要求完成以下內容:1.)背誦默寫顯微鏡操作及臨時玻片制作流程,默寫各流程及生物材料取用注意事項;七、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課時教案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doc 2.1探索生命的器具第2課時教案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