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細胞的分裂與分化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能夠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能結合分裂模式圖描述細胞分裂過程中的中、后、末期染色體變化并熟練判斷。2、能夠描述生物生長與細胞數目增多、體積增大有關。3、以動態的思維方式理解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各種組織。4、學會用比較方式來了解動、植物體的主要組織及其功能。(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使用顯微鏡觀察培養學生科學觀察和分析能力。2、通過對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生物生長與細胞數目增多和體積增大有關的描述,培養總結、表達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觀察、探究實驗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觀。2.在探究生物生長的原因中培養學生樂于探索生命奧秘的學習態度和熱愛生命的生活態度。二、教學重點1、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2、描述生物生長與細胞數目增多和體積增大有關。3、理解細胞分化的過程和結果,區分動、植物體組織類型及其功能。三、教學難點1、描述細胞分裂過程中的中、后、末期染色體變化特點。2、理解生物生長與細胞數目增多和體積增大有關。3、描述細胞分化形成多種組織的過程。四、課前準備1、人的受精卵發育成胚胎的教學錄像片段、蘇教版隨書光碟中種子萌發、其它生物生長片段等。2、細胞分裂、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的動畫短片。【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播放蘇教版隨書光碟中種子萌發、其它生物生長片段等。2、討論:一顆種子可以長成參天大樹,嬰兒可以長大為成年人,說明了生物具有什么現象?為什么生物能夠生長呢?二、新課教學(一)細胞的分裂與生長1、細胞分裂活動一:用紙模擬細胞分裂,感受細胞數目變化每人取一張方形白紙,進行對折,撕開成二等份,在這基礎上再重復幾次,填寫下表,歸納出紙片數量變化規律。對折,撕開的次數紙片的數量/張122?3?4?活動二: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1)結合課本45頁圖3—6,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分裂的玻片標本,引導學生尋找三種細胞:①染色體位于細胞中央的,②染色體向細胞兩端移動的,③形成兩個子細胞的。(2)思考: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分裂時,要注意選擇什么類型的物鏡進行搜索?用什么類型的物鏡進行觀察?活動三:繪制兩個細胞分裂簡圖:①染色體位于細胞中央的,②染色體向細胞兩端移動的。2、細胞生長活動四:(1)分析下圖:Ⅰ代表什么過程?只有細胞分裂過程,生物體能生長嗎?方形柱體代表細胞,A、B+B1、C+C1三者的體積有什么關系?學生:僅有細胞分裂過程,不會引起生物體積增大,生物體的生長離不開細胞生長。(2)為什么細胞能生長呢?植物細胞由小長大過程中,體積、形態發生了什么變化?(3)Ⅱ代表什么過程?歸納:生物生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學生:生物生長是細胞數目增多、體積增大的結果,即與細胞分裂、生長有關。3、思考:細胞生長與生物體生長受什么因素影響?在生產上有什么應用?(二)細胞分化與組織形成1、組織活動五:觀察番茄植株,圖片指出共有六大器官,每種器官又含有不同的組織。思考:生物體是由許多的細胞所組成的。細胞是如何構成生物體的呢?有什么特征的結構才能稱為組織?一個細胞能稱為組織嗎?設計思想:通過探究實驗認識細胞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理解“組織”的內涵,激發學生探究組織形成的原因,活躍思維,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2、細胞分化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成的生物體的各種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為什么會有明顯的差異呢?活動六:觀看①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的動畫短片,②人的受精卵發育成胚胎的教學錄像片段,思考:①細胞的分化是怎樣發生的?細胞的分化的結果形成了什么?②為什么蕃茄的果皮破損后很容易腐爛?如果沒有細胞的分化,將會出現什么情況?設計思想:用動畫展示細胞分化過程,可以揭示它是在細胞生長過程中發生的,建立開放式的動態思維,化抽象為具體。看插圖理解分化的結果,能體驗真實與模擬之間的區別,突破難點。3、組織的類型活動七:觀察課本46、47頁圖3-7、3—8,列表比較植物和人的組織類型,思考:植物、人體中有保護功能的組織分別是什么?有營養功能的組織分別是什么?表Ⅰ植物組織類型功能舉例保護組織輸導組織基本組織分生組織表Ⅱ人的組織類型分布功能舉例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設計思想:用表格引導學生動手參與比較,分析,提高整合知識能力。三、課堂小結活動八:根據疑問,組內討論,交流后歸納出本課重點知識。1、細胞分裂的結果是什么?細胞生長的結果是什么?2、生物生長的原因是什么?3、什么是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了什么?4、組織是怎樣形成的?5、細胞分裂、生長、分化是不是孤立地發生的?三者間有什么聯系?四、知識網絡(注:板書與內容展開同步)(一)細胞的分裂與生長——生物體生長1、細胞分裂2、細胞生長3、影響細胞生長與生物體生長的因素(二)細胞分化與組織形成1、組織(形態、結構、功能)2、細胞分化3、組織的類型設計思想:傳統板書簡潔,與內容展開同步,視覺停留時間長,主線清晰。【教學感悟】1、本課注意創造積極思維情景,合理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建構知識。對現代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充分利用教材附帶資源和易得的素材,根據教學內容特點,每隔一定時間,開展形式豐富的活動:觀察、實驗、討論等掌控課堂節奏,使學生保持思維的積極性。2、把教師個體與學生群體、學生群體間的互動貫徹在組織教學和評價中。突破重難點時,對復雜、抽象的細胞分裂、分化知識的歸納,用組內、組間討論、合作進行,用競賽進行演示,達到鞏固升華目的,培養競爭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ABCB1C1ⅠⅡ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