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第1課時 生命和健康的權利【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生命與健康權利的了解,珍惜和關注生命健康;正確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人格權,樹立強烈的維權意識。2.能力目標:能正確分辨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行為。3.知識目標:了解人格權的內容,知道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給予特殊保護。【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2.教學難點:人格權的涵義及特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護。【知識平臺】閱讀思考:1.人身權的地位、內容是什么?2.人格權的含義、內容是什么?3.人身自由的含義、重要性是什么?4.關于人身自由的法律規定及侵權行為有哪些?5.生命健康權的重要性是什么?6.我國法律為什么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給予特殊的保護?7. 你知道我國有哪些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法律?8.我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有哪些?9. 當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么做?【課堂縱橫】活動探究:一、看圖說話(教材第24頁):以上行為會產生什么后果?侵害了人的什么權利?二、案例分析:1、教材第25頁,侵害了人的什么權利?2、該不該拯救小偷的生命:鄭女士開車經過長春路,由于前面紅燈,轎車被堵在路口。一名男子突然上來敲駕駛座的車窗,并用手勢朝她打招呼。這時,另一名男子拉開副駕駛座的車門,搶走車內皮包。包里放著十幾萬元的轉賬支票、2000多元現金和一些重要的證件和資料。鄭女士急忙下車,一邊大喊抓賊,一邊猛追。迎面而來的蔡先生,聽到呼叫,急忙追趕。當時圍觀的群眾也有數百人。被發現并遭圍堵的年輕小偷,無奈之下跳入護城河……3、教材第26頁,法律禁止使用童工有何意義?三、歌曲感悟:《天堂里沒有車來車往》。體驗歌曲的主題,談談自己的感受。歌詞:獨白:她,一個愛唱歌的小姑娘,曾天真的對我說:“老師,送我一支歌好嗎?”我愉快的答應了,那個時候,九月的陽光正溫柔地照射她甜甜的笑臉。誰知,這一次談話竟成了永別那天下午,那個陽光燦爛的九月的下午,那個她背著書包匆匆走向學校的下午,她被城市洶涌的車流無情的淹沒了,那一天,她剛剛滿十三歲…… 九月的天空,依稀晴朗 陽光下許多故事,緩緩醞釀 車來車往,車來車往 十三歲的小姑娘背著書包去課堂 那個下午有風在輕輕流淌 孩子你難道聽見一種聲響 車來車往,車來車往 最后你是否看見天使在飛翔 月兒高高,黑夜很長 空氣中吹拂著命運的方向 親愛的孩子,什么是吉祥 車來車往里有沒有神的光芒 你對我說起你死去的爸爸 你說你夢里時常會見到他 爸爸我來了,爸爸我來了 牽著我的小手你不要太悲傷 孩子你的書包在我的胸膛 你說你喜歡學校喜歡課堂 匆匆你走了,匆匆你走了 那個世界里你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月兒高高,黑夜很長 孩子睡著了我為你歌唱 你找到了你的爸爸 那遙遠的地方沒有車來車往那安靜的地方小河在流淌 那潔白的地方,命運沒有方向四、法制在線:小英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在她出生不到3個月的時候,媽媽嫌棄她是女孩,把她扔在了車站附近一個花壇里,在饑寒交迫中她漸漸失去了知覺……后來她被一對夫婦收養了。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小英14歲時,她的養父在一次煤礦事故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家里一下子沒有了經濟來源。有一家服裝廠的老板很同情她的遭遇,就招收她當工人。從此,小英開始了打工生活……思考:小英的媽媽侵犯了她的什么權利?你怎樣看待服裝廠老板的行為?【綜合運用】達標訓練:一、單項選擇1.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 )A.受教育權 B.安全權 C.人身權利 D.政治權利2.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一切權利的基礎是( )A.人身權利 B.身份權 C.人身自由權 D.生命健康權3.人格權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做人的基本權利,下列屬于人格權的有( )①生命健康權 ②人身自由權 ③姓名權 ④受教育權 ⑤財產所有權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4.下列現象屬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有( )①飼養的寵物咬傷過路行人 ②父母毆打不聽話的子女③給同學起侮辱性的綽號 ④超市保安對其懷疑的顧客擅自搜身檢查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廣西賀州市公會鎮楊會村楊萬文家因非法加工鞭炮而發生爆炸事故,致當場死亡1人,受傷13人。在14名受害者中,有13人是植楊小學在讀留守兒童,其中最小的7歲,最大的14歲。事故發生后,當地警方迅速以非法危險物品肇事罪和雇用童工罪立案。據此回答第5—7題。5.警方以雇用童工罪立案,是因為我國法律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 周歲的未成年人。( )A.14 B.16 C.18 D.206.我國法律作出上述規定,主要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 )A.生命健康權 B.勞動權 C.人身自由權 D.人格尊嚴權7.八年級學生小李學習不刻苦,期末考試多門功課不及格。其母親把小李打了一頓,并把他關在家里兩天不讓他上學,要求他深刻反省。小李母親的做法侵犯了他的( )①受教育權 ②生命健康權 ③人身自由權 ④名譽權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8.教育部要求全國各地中小學組織學生和家長收看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知識守護生命”節目。開展這項活動( )①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尊重②有助于增強未成年人珍愛生命的意識③能夠完全避免未成年人傷害事故的發生④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護的能力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理解分析健康是“1”,名譽、金錢、地位等都是“1”后面排列的“0”。有了“1”,這個數字可以是十、百、千、萬乃至無窮大;若沒有了“1”,即失去了健康,那后面的名譽、金錢等再多也是“0”。1.這個比喻強調了公民什么權利的重要性? 2.在我國,有哪些法律保障公民的此項權利?【教學反思】第2課時 同樣的權利 同樣的愛護【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尊重生命,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權利,增強法律意識,遠離暴力。2.能力目標: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夠正確區分哪些行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行為;逐步形成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能力;提高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能力,如果受到傷害能運用法律武器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3.知識目標: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權的方式;明確每個公民都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生命和健康。【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如何正確積極地行使生命健康權。2.教學難點: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知識平臺】閱讀思考:1.行使生命健康權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什么是正當防衛?3.為什么不能輕生或自殘?4.為什么要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5.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有何危害?6.遠離暴力有何意義?【課堂縱橫】活動探究:一、看圖說話(教材第28頁):圖景中人們在行使什么權利?還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這一權利?二、行為辨別(教材第29頁):列舉身邊珍愛和放棄生命健康權的行為。三、案例分析:1、某市一位年輕人是獨生子,自小就受父母寵愛,18歲生日時,他要求父母為他買價格昂貴的名牌服裝。父母因經濟條件不好,沒有滿足他的愿望,這位年輕人就服毒自殺了。如何看待這位年輕人的行為?我們能隨便放棄生命健康權嗎?2、教材第29-30頁,小哲傷害案給我們有何警示?3、農民張某因搶劫被勞教二年。出來后仍不思悔改,經常毀壞、騙取他人財物,隨意滋事,禍及鄰里,民憤極大。張某的三個哥哥忍無可忍,在一天夜晚,一起將他勒死。案發后,張某的三個哥哥被捕入獄,同村近五百村民聯名上書,稱張家三兄弟大義滅親,一致請求對三人無罪釋放。思考:“大義滅親”可行嗎?4、震驚全國的特大殺人案偵破,29歲的殺人犯黃勇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連續殺死青少年17人。黃勇供述本人從小酷愛看武打錄像、兇殺恐怖片,自稱感到殺人很刺激。請談談你的感想。5、教材第31-32頁,行為評價,列舉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權的表現。【綜合運用】達標訓練:一、明辨是非1.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 )2.當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依法自衛是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的體現。( )3.維護生命健康權僅是指尊重和維護自己的生命與健康。( )4.輕生或自殘等行為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5.傷害他人就是傷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護自己。( )二、最佳選擇1.下列屬于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的是( )①持刀歹徒攔路搶劫,李浩奮起自衛,最終將歹徒制服②顧某因抑制不住好奇嘗試了毒品③陽陽很喜歡上網玩游戲,一玩就是七八個小時④蕭蕭很小心地過馬路,紅燈停,綠燈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下列行為中,屬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是( )①玩耍時,打傷同學 ②飼養的寵物咬傷他人③恐嚇他人使其精神失常 ④辱罵他人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3.《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如果是行人違反交通規則被機動車所撞,機動車駕駛員也要承擔無過錯賠償責任。這實際上是對爭論已久的“行人違章,撞了白撞”的說法給予了全面否定,這充分體現了( )A.行人可以不遵守交通規則 B.法律對公民生命健康權的尊重C.我國法律只保護弱者的權利 D.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4.一個見義勇為的人和一個見死不救的人的根本區別在于他們( )A.是否有救助能力 B.是否曾受過高等教育C.是否關愛與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權 D.是否曾受過別人救助5.某竊賊在行竊后逃竄時被周圍居民圍住,憤怒的居民將其打得遍體鱗傷,巡警及時趕來將其帶走。對這一案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竊賊違法,打死活該②我國法律鼓勵公民以任何方式同違法行為作斗爭③居民的毆打行為侵犯了竊賊的生命健康權④居民同竊賊作斗爭應依法進行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三、理解分析材料一:在一次網球比賽中,一只飛鳥不小心飛進了賽場,被一只高速飛行的網球擊中,墜地死亡。擊中小鳥的運動員馬上停止比賽,雙膝跪地,懺悔并且祈禱。材料二:陜西省一名女乞丐在尋親途中,因向3名正在飯店過生日的學生乞討而遭到辱罵和殘忍毆打,最后含憤離開人世。(1)你認為材料一中網球運動員的做法體現了什么?(2)一方為小鳥的意外死亡而懺悔,一方殘忍地虐殺乞丐,兩相對照,你有什么感想?【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