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成長在社會第四框:自覺服務社會課前導學(一)、認清目標,明確目標學習目標:1、懂得親近社會、服務社會首先必須忠于職守、樂于奉獻的道理2、通過學習,能夠分清公民的責任有主次之分、輕重之分,公民的最重要的責任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而且要用實際行動來承擔責任;3、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積極參加義務勞動,為他人、為社會多做貢獻;4、知道親近社會、服務社會,不僅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還要樂于為社會為他人奉獻愛心和力量。(二)、自主學習,認真準備自主預習,知識梳理:1、 是親近社會的重要表現。2、親近社會、服務社會,首先必須自覺履行 ,自覺履行 和 規定的 。3、承擔責任,有主有次,有輕有重,最重要的當然是 和 。4、我們國家以人為本,關心群眾生活,一切從 出發。5、將個人、家庭責任置于 、 之上,是我們不允許的;同時,那種只強調國家、社會責任而忽視 、 的做法,也是我們不提倡的。6、親近社會、服務社會,不僅要認真履行 ,還要樂于為 、為 奉獻愛心和力量。7、我們要積極參加 , , 等。8、美好社會需要大家共同創造,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 ,從 ,為他人、集體多獻一份愛心,為社會多做一點貢獻,造福社會,造福人民。9、置疑::(預習之后,我還有一些不懂問題,請記錄下來,課堂上我們共同探討。)二、課堂助學:(一)、預習交流(二)、解疑,釋疑(三)、探討與提高:活動一 范雯是北京工商大學的一名大學生,她與她的母親鐘博英都曾作為城市志愿者服務于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國慶節期間,她們每天要值班八個小時,僅為游人指路就達一二百次,雖然每天重復著單調的勞動,但她們總是樂在其中。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青少年應當如何學會親近社會?(2)閱讀上述材料后,同學們感觸很深,紛紛表示要自覺服務社會。你準備怎樣用具體行動自覺服務社會?(寫兩點具體可行的措施。)活動二 現在在征集為建文明城服務的自愿者,這就是在為社會做貢獻,那讓我們也加入到自愿者的行列中去吧。你準備如何做自愿者呢?交流演講:我的志愿者誓言。學生活動:討論、學生發言。1、做志愿者,就可以從我們身邊的事情做起。(舉例)2、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己做起,為他人、集體多獻一份愛心,為社會多做一點貢獻,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三、鞏固與課堂作業:(一)、自主檢測:1、青少年要自覺服務社會,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 )①是親近社會的重要表現②首先必須自覺履行自覺的工作職責,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③要樂于為社會、為他人奉獻愛心和力量④應放棄個人、家庭利益,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承擔責任,最重要的是 ( )A、承擔國家責任和社會責任 B、自覺對自己負責C、遵守校紀、勤奮學習 D、履行家庭責任3、下列屬于積極承擔責任的行為有 ( )①學習中遇到疑難問題向老師、同學請教②對同學亂扔垃圾的行為視而不見③乘坐公交車時給老人、孕婦讓座④考試中誠實守信不作弊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這個比喻告訴我們 ( )①個人、家庭責任與國家、社會責任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將個人、家庭責任置于國家、社會之上是不允許的③只強調國家、社會責任而忽視個人、家庭利益的做法也是錯誤的④要承擔國家、社會責任,不能考慮個人、家庭利益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5、我們有好樂于為社會、為他人奉獻愛心和力量,是因為 ( )①作為社會的一員,每一個人都曾從他人和社會那里獲得過幫助,應該以合適的方式積極回報他人和社會②奉獻社會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長,實現自身的生命價值③是親近社會、服務社會的表現④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幫助,美好社會需要大家共同創造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偉大的詩人歌德曾說過:“你如要人喜歡你的價值,你就的給人創造價值。”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 )A、只有積極主動親近社會、服務社會,才能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B、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生命價值C、要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D、對自己可以不承擔責任,對社會要承擔責任7、騎車去參加中考的初三學生小軍由于時間緊迫,在一個十字路口碰到紅燈,他看看綠燈方向沒有車輛通過,就繼續前行闖了過去。小軍的做法 ( )①合情合理但不合法②違反了交通法規③是不負責任的行為④是犯罪行為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④8、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要熱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共同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為此,某中學九年級(17)班打算組織一支中學生志愿者服務隊,帶領同學們利用周末的時間走向社會、深入居民小區開展一些社會公益活動。活動之前,同學們先對本校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情況進行了一次抽樣問卷調查,下面是調查統計情況:參加項目 情況統計從未參加 偶爾參加 多次參加給希望工程捐款 90% 10% 0義務植樹 79% 20% 1%自覺清理社區衛生死角 95% 5% 0(1)上述調查結果說明了什么?(2)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向同學宣傳,說明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原因何在?(3)請你就此次活動策劃三個符合我們中學生實際的項目。9、材料一:據報道:李瑞環同志10年拿出個人資產53.3萬元,以“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名義,資助了148名貧困大學生。今年,李瑞環又捐出一筆稿費,委托天津市教委在今后3年內每年資助100名貧困大學生。報道稱李瑞環還立下遺囑,稱他逝世以后資產統統用于資助貧困學生。材料二:我每天都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 ——愛因斯坦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2)、兩位偉人的言行對我們做人有什么啟示?【拓展延伸】一、中考之窗團中央發出倡議,要求各級團組織開展以“參與志愿服務,共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和社會公眾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掀起社區志愿服務新高潮。參加志愿者活動( )A、是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表現B、是履行公民法定的義務C、可以增強公民的責任意識D、目的是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