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名詞點擊|大革命 知識定位:新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名詞點擊|大革命 知識定位:新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資源簡介

名詞點擊|大革命
知識定位:新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今日名詞:大革命

知識定位:
新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01-
大革命
|簡介
大革命即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反對帝國主義、北洋軍閥的戰爭。亦稱“國民革命”或“大革命”。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國民革命興起。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參與和努力下,大革命風暴迅速席卷全國。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后“清共”,國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敗。
-02-
大革命
|背景和準備
經過二七慘案,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僅僅依靠工人階級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可能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為此,中國共產黨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另一方面,在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孫中山順應世界潮流,適應時代步伐,著手對國民黨進行改組,并于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民黨改組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大會通過了《宣言》,孫中山就《宣言》的宗旨作了演說,并說明通過的《宣言》接受了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張,對內推翻軍閥,對外推翻帝國主義。大會正式決定國共合作(孫中山采取黨內合作,如:共產黨員周恩來在黃埔軍校任政治部主任),而國共合作所采取的方式就是黨內合作。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以《宣言》發表為標志,孫中山的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國共合作,增加了新的血液,加強了各革命力量的聯合,推動了革命高潮的到來,工農革命北伐革命興起。革命統一戰線建立以后,全國的革命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工農運動迅速發展;以五卅運動為核心的反帝國運動日益高漲;經過兩次東征,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而這一時期,在帝國主義的指使下,各派軍閥之間混戰不休,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反對。所有這些,都為北伐戰爭作了準備。
-03-
大革命
|經過和高潮
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后,全國革命形勢日益高漲。
在南方,廣州國民政府進行了統一廣東的戰爭,肅清了廣東境內的大小軍閥勢力,成立了國民政府,組建了新型的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軍。在北方,由于國共兩黨的共同組織和發動,反奉倒段群眾運動此起彼伏。
與此同時,1925年5月30日爆發的全國規模的五卅運動,不僅沉重地打擊了外國列強在中國的統治,而且把全國革命運動推向了高潮。
1926年2月,中國共產黨向全國人民明確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軍閥統治的政治主張。1926年5月,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一部和第四軍葉挺獨立團等作為先頭部隊,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吳佩孚部擊敗而退守湘南衡陽的第八軍唐生智部。7月1日,正是國民政府成立一周年,廣東國民政府發出《北伐宣言》,確定戰略部署為“先定三湘,規復武漢,進而與我友軍會師,以期統一中國,復興民族。”北伐戰爭是國民大革命運動的高潮。為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奪取革命在全國的勝利,1926年夏,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以武力打倒禍國殃民的封建軍閥(主要對象是直系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奉系軍閥張作霖)。7月6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在廣州成立。7月9日國民革命軍的8個軍約10萬人,兵分三路,從廣東正式出師北伐。北伐戰爭打擊的對象是占據中國廣大地區、受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吳佩孚、張作霖和孫傳芳。
由于北伐軍的英勇善戰,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有力支援,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內就將革命從珠江流域推進到長江、黃河流域,席卷了半個中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偉大勝利,北洋軍閥迅速崩潰。北伐戰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有力的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04-
大革命
|失敗
北伐戰爭的勝利和工農運動的高漲,使整個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切都使飽受災難的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然而,當革命者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勝利的喜悅之時,一場厄運便降臨了。在國內外反動勢力支持下,蔣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1927
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發動的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國民革命失敗。
-05-
大革命
|失敗原因
一、客觀方面:
反革命力量過于強大,大大超過了革命的力量;
資產階級發生嚴重的動搖、統一戰線出現劇烈的分化,是由于蔣介石集團、汪精衛集團先后被帝國主義勢力和地主階級、買辦資產階級拉進反革命陣營里去了。
二、主觀方面:
由于中國共產黨的中央領導機關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了無產階級對于農民群眾、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武裝力量的領導權。
當時的中國共產黨處于幼年時期,在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三個基本問題上都沒有經驗,對于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律都懂得不多,不善于將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
共產國際不了解中國的具體情況,對于中國革命做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指導,影響了中國共產黨對許多問題的決斷和有關方針政策的實施。
-06-
大革命
|二次北伐
1928年1月,蔣介石支持北伐的馮玉祥手下的國民聯軍,及閻錫山手下的北方革命軍并入國民革命軍戰斗序列。國軍編為第一、二、三、四集團軍,分別由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及李宗仁任司令;蔣介石為總司令。至6月,張作霖退出山海關外時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國軍亦進至北京。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將軍當天向全世界通電,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在東北將原北京政府的紅黃藍白黑五色旗改為南京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擁護國民政府的政治行動,這就是震驚中外的“東北易幟”。張學良在關外易幟后,北伐宣布“成功”,國民黨形式上“統一”了除蒙藏以外的中華民國領土。
-07-
大革命
|歷史意義
(1)它是中國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2)它對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航程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宣傳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擴大了黨在群眾中的影響;其次,黨開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裝;第三,廣大群眾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禮。
-08-
大革命
|中國共產黨的作用
國民大革命是在中共正確的影響、推動和組織下進行的,中共的作用是通過革命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來表現的。
①在政治上,中共根據歷史發展的進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綱領和政治口號。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領導權問題主要是政治領導,大革命的發展是按照中共指引的方向前進的。
②在組織上,在中共的推動、幫助和組織下,建立了國共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把國民黨改組為各革命階級的聯盟,通過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宣傳黨的綱領,積極開展工農運動,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③在群眾運動方面,大革命時期的工農運動基本上是在中共的領導下發動起來的。大革命的特點就是群眾運動。如“五卅運動”、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和以湖南為中心的農村大革命,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基礎,支持和配合了北伐戰爭。
④在軍事上,在中共推動下,建立了革命的武裝、創辦了黃埔軍校,在國民革命軍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北伐戰爭中,中共發揮了重大作用。當時,由于中共還處在幼年時期,由于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中共在這一時期的領導作用是不充分和不完全的。
-09-
大革命
|與辛亥革命的比較
相同點:
①背景相同----都發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
②革命任務相同---都擔負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斗爭矛頭都指向帝國主義扶植的代理人。
③革命性質相同----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④失敗原因相同----都由于帝國主義干涉、中外反動勢力互相勾結以及革命派的軟弱妥協造成的。
⑤意義相同----都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
不同點:
①背景不同:辛亥革命發生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民大革命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②領導階級不同:辛亥革命是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國民大革命是在國共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的領導下進行的。
③群眾基礎不同:辛亥革命主要依靠民族資產階級、會黨、新軍;國民大革命主要是農民階級、工人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
④斗爭對象不同: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統治;國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獨裁統治。
⑤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國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筠连县| 万载县| 明溪县| 华安县| 南通市| 沂水县| 辽阳县| 卫辉市| 进贤县| 临城县| 射洪县| 山阴县| 本溪市| 黔西| 临武县| 尼玛县| 亳州市| 潜江市| 鄢陵县| 喀喇| 丰县| 田林县| 青海省| 西青区| 潮州市| 玉溪市| 平阴县| 柳林县| 阿瓦提县| 龙门县| 扶余县| 凤冈县| 遂平县| 台中县| 峨眉山市| 镇坪县| 聂拉木县| 屏山县| 桑植县|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