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1.概述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2.舉例說明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3.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觀點。重點: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和觀察蚯蚓的形態和運動。難點:舉例說明蛔蟲和蚯蚓適于生活環境的形態結構特點。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展示蛔蟲圖片。提問:你知道蛔蟲病嗎?蛔蟲寄生在人體的什么器官內?為什么兒童易得蛔蟲病?(PPT2)教材導學 自主學習1.學生活動一:閱讀分析教材,結合教材示意圖,完成學生用書中的問題。2.教師巡回檢查學生學習效果。(對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及時做好記錄)3.對學生學習的效果展示和交流。(PPT3)4.學生自我矯正錯誤、增強對知識的認識與記憶。合作探究 點撥升華學生活動二:學生探究問題。學生完成學生用書中的問題。探究點一 蛔蟲是常見的線形動物。討論:蛔蟲怎樣獲取營養?它的形態結構有什么特點?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答案,教師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PPT4~10)(1)觀察蛔蟲標本,看雌雄蛔蟲的形狀、大小有什么不同,體色和體表有什么特征。(2)觀察蛔蟲的內部結構,你認為蛔蟲的哪些結構特點是與寄生生活相適應的?(3)列出常見的線形動物并歸納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征。(4)蛔蟲寄生在人體,會引起哪些疾病?如何預防蛔蟲病?(5)除了蛔蟲還有什么線形動物?教師點撥:身體呈圓柱形,有口有肛門;體表有角質層,起保護作用,消化管結構簡單,生殖器官發達,生殖能力強。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僅能緩慢蠕動。雌蟲:長、尾端尖直。雄蟲:短、尾端向腹面彎曲。要注意個人飲食衛生:不喝不清潔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凈,飯前便后要洗手。其次要管理好糞便:糞便要發酵處理,殺死蟲卵后再作肥料使用。主要特征: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無肛門。探究點二 觀察蚯蚓的外部形態。將蚯蚓放在糙紙上,觀察它的運動。用手觸摸,感覺它的體表的特征。討論:(1)蚯蚓的身體是否呈兩側對稱?(2)身體分節對于運動有什么意義?剛毛在運動中起什么作用?(3)體表黏液有什么意義?在實驗過程中為什么要使蚯蚓體表保持濕潤?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答案,教師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你對蚯蚓了解多少呢?環節動物有什么特征?它與人類的關系又怎樣?它又有哪些種類?(PPT11~17)教師點撥:生活習性:土中穴居——避光、保溫、保濕生活環境: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中形態結構特點:有體節、環帶、剛毛呼吸:由分泌黏液的體壁完成運動: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食物:植物的枯葉、朽根等有機物主要特征:身體呈圓筒形,有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環節動物還有沙蠶、蛭等。對探究活動中的學生給出恰當的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知識梳理 歸納整合1.學習本節課后,學生回顧:你知道了什么?會解決什么問題?還想了解什么?2.根據學生回答,梳理本節知識。板書:達標檢測 鞏固提升1.課后P11的練習。2.鞏固訓練一。3.鞏固訓練二:學生完成學生用書中針對性練習題。學生回答,教師及時反饋校正、點評。4.鞏固訓練三:完成學生用書中有關題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