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序號1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新授課第一章動物的主要類群第一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以水螅為例了解腔腸動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②掌握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觀察能力。3.情感目標:了解腔腸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二.教材重點、難點:1.重點:水螅的體壁結構和生理特點;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2.難點:水螅的體壁結構和生理特點三.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回顧已知,引入課題。1.提問:七年級上冊我們了解了植物的主要類群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五個主要類群,本學期我們要學習動物的類群及其他生物的相關知識,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植物和動物的主要區別是什么?2.學生回答,教師指正,引入新課。新授:二.自主學習,邊學邊導。1.學生自主學習:①學生閱讀教材P3~4,了解腔腸動物的一些常見品種,初步了解水螅的生活環境、習性及形態特征。②學生閱讀教材后,完成學案上相關的內容。(2、3題)2.小組內部交流學案上“自主學習”部分,教師巡視指導。3.學習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每小組派一名學生匯報,其余學生補充,教師指正。學生進一步了解水螅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捕獲食物的方式。三.精講點撥、精練提升。1.教師播放水螅生活狀態及捕食的動畫或錄像,學生認真觀察。2.教師請學生分別總結:水螅的生活習性:生活在水流緩慢、水草繁茂的清潔淡水中。形態特征:身體幾乎透明,口周圍有5~12條觸手。體型:輻射對稱,有利于捕食、防御。捕食:用觸手、刺細胞(內藏有刺絲、毒液)捕食。生殖:出芽生殖。3.學生觀察教材圖示及下列圖片。小組討論:水螅體壁結構及生殖有何特點?4.教師重點講解:水螅體壁的胚層結構、消化腔、刺細胞等結構。5.學生理解后,完成筆記的整理。四.達標檢測,當堂過關水螅體壁結構學生獨立做學案后面的10道題目,小組互評。五.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請大家談談有何收獲?板書設計:第一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腔腸動物的種類:海葵、水母、海蜇、珊瑚蟲、水螅二.水螅:1.生活習性2.形態特征:身體幾乎透明。3.體型:輻射對稱4.捕食:用觸手、刺細胞捕食。5.生殖:出芽生殖。三.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教學反思:教案序號2第一章動物的主要類群新授課第一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以渦蟲為例了解扁形動物的形態結構特征。②掌握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能力目標:知道預防寄生性扁形動物的方法。3.情感目標:以血吸蟲為例了解寄生種類的感染過程,從而加強對血吸蟲的防御。二.教材重點、難點:1.重點:渦蟲的形態結構特點;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2.難點:血吸蟲的感染過程及預防方法。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1.回顧舊知:上一節我們學習了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腔腸動物,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學生回答(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2.學生觀看播放的視頻:洞庭湖區血吸蟲感染人的報道。那么我們怎樣來預防呢?血吸蟲屬于扁形動物,扁形動物有何形態特點?它有哪些生活習性?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扁形動物”。新授:二.渦蟲:1.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閱讀教材P6,了解渦蟲的生活環境、習性及外部形態特征。并能獨立完成學案上相應內容。2.教師讓學生回答學案“自主學習”答案,教師指正。3.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了解扁形動物的種類。4.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其余學生補充,教師給予評價。5.學生觀察教材或右邊渦蟲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渦蟲的習性、形態、結構特點。①生活習性:清澈溪流的石塊下面。②身體:背腹扁平③身體前端背面有兩個眼點(可感光),腹面有口,口中有一個管狀的咽。④體型:兩側對稱⑤有口無肛門。6.教師啟發學生思考:①渦蟲有哪些特點與水螅有何區別?②水螅是輻射對稱的體形,而渦蟲是左右對稱的體形,請分析左右對稱的體形在進化史上的意義。三.其它扁形動物:1.了解華枝睪吸蟲、血吸蟲:消化器官、運動器官退化,生殖器官特別發達,營寄生生活。2.讓學生自主閱讀下列文字。?血吸蟲是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的扁形動物,血吸蟲體長僅有十幾毫米,身體前端有口吸盤和腹吸盤,它依靠吸盤吸附在人體腸壁的血管和肝臟的血管內,以吸血為生,能造成人的貧血等后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蟲病嚴重威脅我國特別是南方水鄉勞動人民的身體健康。?解放以后,黨和政府帶領人民開展了消滅血吸蟲的群眾愛國衛生運動,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蟲。血吸蟲的傳播途徑是這樣的:血吸蟲卵隨人的糞便排出體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蟲——毛蚴。水中有一種軟體動物釘螺,毛蚴鉆入釘螺體內,發育成包蚴,包蚴再發育成尾蚴,這些屬于幼蟲階段。但是隨著發育,它們的數量不斷增加,一條毛蚴在釘螺體內可發育成幾萬至十幾萬條尾蚴!尾蚴從釘螺體內出來,密集在水面。當人到水田干活時,尾蚴接觸到人的皮膚,就從皮膚侵入,隨血液循環到達小腸和肝臟的血管,發育為成蟲。3.小組討論:血吸蟲的生活史、寄主種類、預防措施等。4.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成果,教師指正,師生共同總結。寄生種類:釘螺和人,釘螺為中間寄主。預防措施:消滅釘螺;治療患血吸蟲的病人;避免直接接觸疫區的水。四.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學生根據渦蟲、華枝睪吸蟲、血吸蟲總結: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五.課堂小結:請同學們列表比較腔腸動物、扁形動物。附板書設計:第一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一.渦蟲:1.生活習性:清澈溪流的石塊下面。2.身體:背腹扁平3.身體前端背面有兩個眼點(可感光),腹面有口,口中有咽。4.體型:兩側對稱5.有口無肛門。二.其它扁形動物:華枝睪吸蟲、血吸蟲:消化器官、運動器官退化,生殖器官特別發達,營寄生生活。三.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