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魚》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多種多樣的魚。2、概述魚的主要特征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3、識記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的概念。能力目標嘗試利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研究魚類。情感目標1、形成魚類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及生活習性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基本生物學基本觀點。2、形成愛護動物、熱愛自然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學情分析本節教學中,通過教學注重對課程資源的有效整合,布置學生課前調查、收集相關資料,將課后練習的實驗引入課堂,豐富了課堂資源,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魚類的主要特征。教學難點:魚類的呼吸。課前準備ppt課件教學流程(包括課題引入、教學進程、教學總結)備注一、導入展示魚的骨骼圖片,知道學生觀察脊柱和脊椎骨。列舉幾種有脊柱的動物和無脊柱的動物。1.讓學生嘗試說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概,推測脊柱的功能2.明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概念:二、講授新課(一)認識多種多樣的魚1、播放海洋中的魚類視頻,學生觀察。認識到不同的魚類具有不同的食性;魚是變溫動物,水溫變化對魚的活動會產生影響。通常通過改變生活的水層來適應溫度的變化,而某些海洋魚類通過洄游來適應水溫變化。2、認識淡水中的“四大家魚”和海洋中的常見的魚類。魚兒離不開水,那它的形態特征與水中生活究竟是怎樣適應的呢?引出以下內容。(二)魚的主要特征展示觀察魚的外形和運動的視頻完成以下問題:(注意觀察1、身體分部;2、魚的體形;3、魚的體色;4、魚的體表;5、魚的側線;6、魚的鰓;7、魚的鰭)(1)魚的外形有什么特點?對魚的水生生活有什么意義?(2)用手摸魚的體表,有什么感覺。談談你的看法。(3)觀察魚的運動。魚只靠鰭進行運動,這種說法全面嗎?展示魚鰓及魚的呼吸視頻完成以下問題:(4)觀察魚的呼吸。水流入魚口后,從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氣體成分有哪些變化?(5)魚鰓的哪些特點對它在水中呼吸至關重要?分析魚兒離不開水的原因。師生共同總結魚的主要特征。1、生活在水中2、體表常有鱗片覆蓋3、用鰓呼吸4、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三)魚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展示圖片2、明確《漁業法》相關規定:養殖、捕撈(學生小組討論)三、課堂小結:本節通過觀察鯽魚,學習了魚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并引導學生小結魚的主要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