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部編版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2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1·教學重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歷史意義;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會主要矛盾及歷史任務。2教學難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會主要矛盾及歷史任務。教學重難點課前導入:動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么來的?》1.新中國具備了哪些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條件?2.新中國的過渡時期總路線是什么,是如何完成的?3.新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意義是什么?議題一一.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1.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必然性(1)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2)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3)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4)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2.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即一化三改造。3.社會主義改造(1)社會主義改造的內容: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是指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起來的對于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其中,對于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點。農業生產合作化公私合營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前性質改造后性質個體農民私有制社會主義集體公有制社會主義集體公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個體工商業私有制資本主義私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初級階段)生產合作社生產合作社1956年底改造方式小科普:三大改造公私合營標志(2)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3)社會主義改造勝利的意義:②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①1956年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③在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1.新中國成立初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及主要原因是什么?2.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中國面臨的新課題是什么?3.我們是如何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3.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中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如何看待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中的曲折?議題二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1.建國初期的巨大成就(1)主要成就新藏公路康藏公路鞍山無縫鋼管廠武漢長江大橋構成了我國工業布局基本框架為我國的工業化打下了初步基礎第一輛汽車第一架飛機鞍山鋼鐵公司武漢長江大橋1.建國初期的巨大成就(2)主要原因正確的方針路線&自身的艱苦奮斗友好國家的援助2.新的歷史課題(1)新的歷史課題(2)我們自己的路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馬克思列寧基本原理+蘇聯經驗教訓+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毛澤東3.強國序曲——黨的八大(1)最重要貢獻(3)主要任務(2)主要矛盾人民對于建立先進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對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做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4.翻天覆地的變化完整的工建立起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初步滿足了國人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國人精神面貌有了極大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4.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來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荊斬棘。開通道路。”“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任意選擇。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土命的基礎。不論發生過什么波折和曲析。不論出現過什么苦難和困難,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斗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5.探索中的挫折(1)探索中的挫折大躍進、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2)正確評價探索中的挫折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挫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關于社會矛盾的表述:易錯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了錯誤。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一時期是過渡時期;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易錯2:社會主義過渡時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錯誤。社會主義過渡時期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易錯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錯誤。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易錯4: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務是迅速恢復和發展生產錯誤。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易錯5: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中國共產黨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錯誤。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頻易錯點牛刀小試C1.1953年是我國經濟史上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時起,中國人熟悉了一個經濟術語“五年計劃”,關于這一時期說法正確的是()①當時社會的性質是社會主義社會②我國仍處于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③“三大改造”正如火如荼地進行④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們對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牛刀小試B2.社會主義改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個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關于“三大改造”說法正確的是()①實現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轉變為生產資料私有制的任務②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③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④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開辟了道路,從此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牛刀小試A3.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認為,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性”,“歷史證明,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總路線是完全正確的”,其完全正確的主要原因在于()A.它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B.它體現了當時領導人急于強國的主觀愿望C.它是中國“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必然選擇D.它是中國缺乏建設經驗的一種極端體現牛刀小試C4.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如何鞏固發展這一制度是我們黨必須認真研究和解決的重大課題。下列對我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認識正確的是()①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下,鑒戒了蘇聯的經驗教訓②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進行的第一次結合③照搬蘇聯經驗和模式,得到了蘇聯的援助和支持④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pptx 動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么來的?.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