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五章病毒》【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能力目標1.概述病毒的種類及其結構組成。2.了解病毒與人類的關系。3.通過對多種病毒的了解來認識病毒結構和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歸納總結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對病毒與人類的關系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關注病毒的情感。2.通過對病毒的了解可培養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增強對病毒預防和治療的意識。【教學重點】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學難點】病毒的主要特征。【教學方法】講授法、直觀演示法、多媒體教學法、歸納總結法【教學資源】教材、課件、學法大視野、教案、教學模型【教學過程】1、激趣導入播放艾滋病病毒侵染細胞的瞬間的視頻,引入:被稱為世紀瘟疫的艾滋病的罪魁禍首就是艾滋病病毒,人類至今尚未找到徹底治愈的方法。接下來我給同學們展示幾組數據: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國報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計57.5萬例,死亡17.7萬人。全球每天有15000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艾滋病已在全球奪命超過2500萬,死亡人數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看著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不免讓我們對病毒心生畏懼之心,可是只有我們去認識它,正視它,才能更好地去戰勝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揭開病毒的神秘面紗!二、合作探究(一)病毒的發現、大小和觀察工具、生活方式和種類【自主學習】仔細閱讀教材P89和P90的第一段和第二段,認真思考以下問題:1.病毒是誰發現的?怎么發現的?2.病毒的個體大小如何?觀察它需要借助于什么儀器?觀察到的形態具有什么特點?3.不同形態的病毒是如何生活的?有哪些種類?是依據什么劃分的?【交流展示】:4人1組,交流困惑,確定中心發言人(交流完畢后各組員迅速回歸原位)展示1:病毒的發現者和病毒的發現過程。展示2:有關病毒的個體大小的相關內容和電子顯微鏡,展示不同形態的病毒圖片。展示3:展示病毒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種類的病毒。(二)病毒的結構和繁殖【自主探究】:仔細閱讀教材P90-P91有關病毒的結構和繁殖的內容,認真思考以下問題:1.病毒的結構有什么特點?與動植物細胞相比有什么區別?2.病毒是如何繁殖后代?【自由展示】我能挑戰!我敢挑戰!我是最棒的?。ㄒ螅鹤钕日酒饋淼膬炏茸鞔穑渌瑢W可作補充)展示1:不同形態的病毒結構,動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展示2:病毒的繁殖過程視頻(三)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自主探究】:仔細閱讀教材P91-P92有關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的內容,認真思考以下問題:1.病毒對人類的危害體現在哪些方面?2.人類是如何利用病毒為人類造福的?【交流展示】:4人1組,交流困惑,確定中心發言人(更換)展示1:病毒對人類的危害的一面展示2:利用病毒為人類造福的各個方面展示3:甲流病毒誕生記3、課堂小結。總結反思: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四、作業布置學法大視野P66-P67課后提升1-13五、板書設計六、教學后記本節課內容不多,學生完全可以通過仔細閱讀教材掌握各個知識點,但是理解要理解病毒的的結構和繁殖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播放有關病毒的結構和繁殖的視頻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見和理解。病毒與人類的生活很密切,但是在大家心目中想到更多的是病毒有害的一面,人類對其的利用方面了解得比較少,疫苗很熟悉,卻不知它是如何產生的,一個有關甲流疫苗的誕生記視頻,讓他們能夠進一步了解疫苗。在教學設計上主要是依據教材和教師的指引來讓他們學習,沒有很好地開拓他們的思維,也沒有很好的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雖然井然有序的教學設計背后也凸顯了很多不足之處,少了生動,少了樂趣,以至于沒有讓整個課堂充分地活躍起來。沒有一些非常讓學生很有啟發的思考等等。學無止境,多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虛心請教,不能一味的閉門造車,多觀摩一些優秀課,從中學習教學技能和教學設計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