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一節生命的誕生主備人常寶琳執教者課型新授課時1擬授時間學習目標1.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2.舉例說出生命起源的實驗證據。3.學會運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和認識生命的起源,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重點1.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2.舉例說出生命起源的實驗證據。難點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教法指導“導、學、測、評”教學模式教學準備上網查資料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二次備課課件展示:出示大量的圖片,看看我們可愛的朋友當我們參觀動物園、植物園和水族館的時候,當我們在森林,草原和田間漫步的時候,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生命世界的奇異和浩瀚?;ú輼淠荆x魚鳥獸,萬類霜天競自由。我們不禁要問:這樣一個種類繁多的世界是怎樣產生的呢?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又是如何誕生的呢?【新課教學】課件展示:有關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各種假說:1.神創說: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由上帝設計創造的。2.自然發生說:認為生命物質可隨時從非生命物質直接迅速產生出來(如:腐肉生蛆)。3.宇宙發生說:認為生命來自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著在星際塵埃顆粒上而到達地球,從而使地球具有初始的生命。4.化學進化說:生命在歷史早期特殊環境中,由非生命物質經歷長期的化學進化過程而產生的。展示科學家關于人類起源方面的幾種假說,并讓學生說出自己更愿意接受哪一種假說,讓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世界觀和認識觀,知道后面的米勒實驗的結論也僅僅只是一種假說。教師活動:課件展示40億年前的地球狀況,并讓學生閱讀課本,完成思考題。教師小結: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大約有46億年的歷史,早期的地球是一個很熾熱的球體,地球上炙日炎炎、火山噴發、熔巖橫溢、電閃雷鳴、煙塵滾滾。原始大氣中只有甲烷、二氧化碳、氨、水蒸氣、硫化氫等簡單物質。于是,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便開始了。教師小結:米勒的實驗說明:在一定的條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氣中各種成分是能夠轉變為有機小分子。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如何進行的呢?學生閱讀課本后回答:有機小分子合成蛋白質、核酸等有機大分子教師活動:生命起源的第三步是從有機大分子到原始細胞教師活動:探究原始生命誕生的條件課件展示:米勒的實驗裝置,并分析原始生命誕生的條件1.物質條件:原始大氣(CO2,H2,H2O,NH3,CH4,沒有O2);2.能量條件:宇宙射線、紫外線、閃電、熱能;3.場所條件:原始海洋教師小結:生命起源的過程(課件展示)結合課件講解生命起源的過程,讓學生知道整個生命起源的過程,了解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進而說明化學進化學說目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與開始學生的猜想形成互應。教師小結:我們知道了原始生命的產生過程,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是原始地球條件和各種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而現在的地球,不具備這些條件,現在的地球不再是一個到處炙日炎炎、火山噴發、電閃雷鳴、熔巖橫溢的地球,而現在大氣與原始大氣的成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在現在的地球環境下是不可能產生新的原始生命的,正因為如此,倘若地球上滅絕一種生物,那么它將是永遠的消失,一去不復返。因此,我們要珍惜現有的生物,我們要保護生物,保護地球。教師活動:出示幻燈片,介紹我國在探索生命起源問題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學生活動:觀看圖片,了解原始地球的狀況。思考題以下問題1.地球產生的年代?2.原始地球的狀況如何?3.原始大氣是怎樣形成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學生閱讀課本“米勒模擬原始地球條件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米勒實驗提出的問題?2.米勒實驗提出的假設?3.米勒采用了什么模擬原始地球上的閃電?4.米勒在實驗中輸入什么氣體?5.實驗的結果產生了什么?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上述問題。教師點評并予以指導。課件展示米勒實驗的flash動畫,思考以下問題:1.實驗的結果說明了什么?2.為什么米勒的實驗引起同行的注意?學生活動: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思考題(課件):1.在生命起源的三個階段中,哪個階段是最復雜,最具有決定意義的階段?2.在現今地球條件下,非生命物質能不能再演化為原始生命了?3.我們應如何對待現存的生命,尤其是瀕臨滅絕的生物學生討論、總結、回答,教師補充點評。課件展示:閱讀課本回答下列問題。1.原始生命起源于何處?2.原始生命的標志是什么?師生活動:學生討論、總結、回答觀看幻燈片1.1965年,我國科學工作者首次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含有51個氨基酸的蛋白質)。2.1981年,我國科學工作者又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轉運核糖核酸教師活動:這兩項發現,對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的第二階段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反映了我國在生命起源問題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板書設計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