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框《在競爭中和平發展》主備人: 審核人:初三政治組 時間:2.14一、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民族憂患意識和緊迫感,樹立全球觀念、平等意識、參與意識和文化學習意識。(2)能力: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及辯證看問題的能力。(3)知識:我國當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樹立全球意識,更好地為開放的祖國做貢獻。二、學習重點難點:重點:日益開放的中國對青少年提出哪些要求?難點:我國應如何面對機遇和挑戰?三、導學流程:(一)新聞播報導入:新聞:中國外貿形勢機遇大于挑戰教師: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極化的世界發展新形勢下,我們國家的發展既有機遇可抓,也有嚴峻的挑戰存在。當前,我國正在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更要認清當前形勢,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那么我國當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分別是什么?又該如何面對這些機遇和挑戰?我們青少年又應如何適應世界形勢發展需要,為祖國發展做出貢獻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本課內容——《在競爭中和平發展》(二)明確目標: 學生閱讀目標(三)預習檢測:1、進入新世紀,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有哪些?我們同時面臨哪些挑戰?2、我們應怎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3、我們該怎樣適應形勢發展,立足世界,為祖國多做貢獻?(四)展示反饋1、抓住機遇,應對挑戰(1)分析以下材料,回答當前我國面臨哪些發展機遇?材料一:2006年,海爾實現全球營業額1080元,是1984年的32000倍,全球營業額年增長速度達到60%。機遇:材料二:隨著世界格局多極化的發展,當前,極少數大國或大國集團壟斷世界事務,支配其他國家命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機遇:材料三: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機遇:材料四: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態勢,國際地位大大提高,從1989——200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9.3%,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003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經濟總量居世界第6位。機遇:議一議:面對機遇,我們該怎樣把握?(2)閱讀材料,說說我國當前面臨的挑戰有哪些?材料一:美國向來以“人權衛士”自居,每年都對別國人權狀況進行評估,但從來不反省自己的人權問題。美國在伊拉克虐待戰俘的新聞被曝光后,世界為之震驚。挑戰:材料二:近年來,我國DVD機的產量已占世界市場的90%,但DVD機生產企業尚未掌握該產品的核心技術和標準,核心元器件都要靠進口。2003年1月,國外企業開始向中國DVD生產企業征收專利費,經過艱苦談判,達成協議:出口一臺DVD機,繳納專利費21.3美元,國內銷售一臺,繳納專利費12——13美元。在專利費大棒的打壓下,短短5個月時間,深圳寶安區先后有近30家DVD企業停產或倒閉。挑戰:材料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持續的高增長率,但中國經濟距離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2006年我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人均GDP卻排在世界第122位,只有英國的1/22,屬于中下等收入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還比較大,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世界發達國家。挑戰:議一議:面對挑戰,我們該怎么辦?2、樹立全球觀念,走向世界,為祖國做貢獻。讀材料,分析問題:(1)閱讀P133陳遲垠同學致安南爺爺的信,思考,在陳遲垠同學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哪些值得學習的寶貴品質?近期發生的國際大事還有哪些?談談你對某一國際問題的看法。注意分析它與我們國家發展之間的影響。(2)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歡聚一堂,共享人類文明的盛典。問:作為東道主的我們應如何展示我們禮儀之邦的風范,正確對待各國人民在種族、語言、宗教信仰、文化習俗、經濟發展狀況等方面的差異,給世界各國的友人留下美好的印象?(3)隨著現代通信技術和現代交通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增強,全球經濟正在逐漸融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隨著世界上各種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和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滲透已成為必然,整個世界正在成為一個“地球村”,人與人之間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也必然日益頻繁。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我們青少年學生怎樣做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地成就一番事業?(4)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從鄧小平的身上,體現了怎樣的國際胸懷?他告訴我們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問題?(五)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困惑?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六)達標測評:1、選擇題:(1)我國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總體上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還處于劣勢。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壟斷著高精尖的核心技術,金質和限制向我國出口高精尖技術設備,并企圖在能源進口上對我國設置障礙。針對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當代青年應當( )①增強憂患意識與緊迫感。②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提高建設祖國的本領。③勇于承擔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④只為個人的前途而奮斗。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下列屬于我國面臨的機遇的有( )①我國存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問題。②經濟和科技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③加入WTO后,參與世界經濟合作的條件逐漸改善。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帶來的有利條件。A ①③ B ②④ C③④ D ①②③(3)2008年9月以來,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為化“危”為“機”,我國政府立足國情,投資4萬億元,以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這一做法標明應對危機要( )①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②根據本國實際調整經濟政策。③發揮看得見的手的作用。④強化消費就是愛國的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當今世界正日漸成為一個“地球村”,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逐步提高,青少年對外交流的機會也越來越多。為適應這種形勢,青少年應該( )①樹立全球意識和國家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②關心國際形勢,關注全球性的重大問題。③學習外國的先進文化,同時積極宣傳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④積極參加中外交流活動,平等對待各國公民,樹立良好的中國公民形象。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2、知識應用進入21世紀,美國把前15年定位為實現其“世紀夢”,維持“一超地位”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俄羅斯視未來5年為重整大國雄風,東山再起的“重大考驗期”;日本推出“經濟新生計劃”,力圖再現經濟飛速發展的輝煌并尋求政治大國地位。我國打算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2)我國應該怎樣面對機遇和挑戰?(3)開放的中國期盼著我們成長,對此你有怎樣的打算?四、作業布置:具有全球意識和觀念已成為當代青年必不可少的成長需要,請你結合本課知識的學習,制定個人今后在增強全球意識和觀念方面的成長計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