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第2課時 預防犯罪【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治觀念,防微杜漸。 能力目標: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別善惡的能力。知識目標: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罰的種類。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重點難點】重點:刑事違法行為及其特征;難點:違法犯罪的成本分析。【教學過程】一、預習導學(根據預習提綱,在書中標注相關問題及層次并填空)一、了解罪與罰1.刑法的作用和內容?P52(1)作用:刑法是懲治、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內容: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2.犯罪的含義與基本特征?P53(1)含義:根據刑法規定,犯罪是具有、觸犯了、應當受到的行為。(2)基本特征:(最本質特征)、刑事違法性(法律標志)和應受刑罰處罰性(必然法律后果)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了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3.犯罪的后果?P54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4.刑罰的含義與分類。P54(1)含義: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人民法院)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2)分類: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①主刑:管制、、有期徒刑、、死刑。(5種)②附加刑:、、沒收財產、驅逐出境。(4種)注意:主刑只能使用,附加刑可以同時使用。拘留≠拘役,罰款≠罰金。拘留和罰款適用于行政違法行為,拘役和罰金適用于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二、加強自我防范5.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P55-56(1)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的陷阱。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對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作了明確的規定,給我們劃清了是非的界限,標示了生活中的“雷區”。(3)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6.未成年人容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原因。(1)自身:法治觀念淡薄,思想道德素質不高,辨別是非能力差,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不能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等。(2)家庭:家庭保護不到位。忽視對子女的道德教育,沒有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正確的方法教育引導孩子,家庭關系不和諧。(3)學校:學校保護不到位。有的學校重成績輕德育,管理不到位,教育方法不當。(4)社會:社會保護缺失,普法力度不夠,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事情時有發生,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因素依然存在。7.如何矯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1)個人: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增強法治觀念;(2)家庭:家長要以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行教育影響未成年子女;(3)學校: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4)社會:應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對社會中存在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文化、現象和環境等因素進行整頓和處理。二、小組長檢查預習完成情況(核對答案,評等級,幫扶講解)三、師生合作探究在陜西西安,一個女子在騎電動車時被汽車撞倒在地。 可是,事后,經過法醫鑒定,女子的死因是胸腹部被刺六刀,導致主動脈、上腔靜脈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這就是一起在當時引起轟動的某案件。某當事人藥某深夜駕車撞人后又將傷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駕車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時再次撞傷行人,逃逸時被附近群眾抓獲。檢察院對藥某某提起了公訴。交流:分析藥某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四、課堂小結,學生鞏固,檢查提問,查缺補漏)五、課堂檢測1.無為縣一男子何某某凌晨尾隨他人,搶劫一部手機后逃離現場。日前,蕪湖市鏡湖區法院作出一審宣判,被告人何某某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①何某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②有期徒刑三年和罰金二千元是主刑③鏡湖區法院作出宣判的依據是刑法④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是刑事處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結合下面漫畫,下列觀點對刑法理解正確的是()①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②刑法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③刑法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④刑法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3.下列對于刑法和刑罰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刑法是關于什么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處以什么刑罰的法律。B.刑罰是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使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制裁方法。C.刑法和刑罰都與犯罪有關,刑法是犯罪的法律標志,刑罰是犯罪的法律后果。D.刑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刑罰是我國最嚴厲的制裁方法。4.2020年3月6日,斗門法院公開開庭并當庭宣判一起利用疫情虛假出售口罩案,被告人李某犯詐騙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這說明了()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法律是由道德或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法律只對某些人具有約束力D.犯罪行為都要承擔刑事責任5.2020年5月9日,廣州海珠法院借助遠程視頻公開審理劉某某謊稱女友確診新冠肺炎一案。劉某某因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被判有期徒刑7個月。對此案例認識正確的是( )①海珠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捍衛社會公平正義②劉某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③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④有期徒刑是一種行政處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某披薩店女老板吳某感染新冠肺炎后,不遵守隔離管控規定,造成定點醫學隔離10人、集中場所隔離87人、居家隔離76人的后果,不僅給當地造成嚴重影響,還引發居民恐慌,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判刑10個月。對于此事件理解正確的是()①吳某咎由自取,最終受到了行政處罰②吳某的行為是一般違法行為,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③法律是最剛性的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④吳某行為的最本質特征是嚴重社會危害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7.2020年2月1日至6日,卞某某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銷售韓國產KF94口罩的虛假信息,先后騙取6名被害人23萬余元。鶴崗市南山區法院依法認定被告人卞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五萬元。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①卞某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屬于嚴重違法行為②卞某某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受到了刑罰處罰③卞某某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屬于刑事違法行為④上述判決中的罰金屬于主刑,有期徒刑七年屬于附加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90后”女生休學開網店,銷售假冒迪奧、香奈兒、愛馬仕等9個品牌注冊商標的198種商品,獲利100多萬元。經北京市門頭溝區檢察院依法審查并提起公訴,法院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耿某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120萬元。下列對耿某所受的刑罰的說法,認識正確的有( )①既有主刑,也有附加刑②有期徒刑和罰金屬于主刑③罰金屬于附加刑④耿某所受的附加刑只能獨立適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9.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強調對于涉嫌犯罪但未達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決不能“一放了之”,必須依法予以懲戒和矯治。材料啟示未成年人應( )①樹立維權意識②打擊違法活動③遠離犯罪行為④增強法治觀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為追求新潮和酷感,3個90后女孩用吸食毒品作為慶祝生日的方式,還邀請了3個男孩一起到酒吧來“分享”毒品。經某檢察院提起公訴,這3個女孩因犯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法院分別判處拘役5個月。此案警示我們未成年人( )①不能追求新潮和酷感②不要涉足酒吧、歌廳等娛樂場所③不要參加朋友的生日聚會④交友要謹慎,如果發現有吸毒或販毒的朋友,應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1.小李和小謝,從小就自由散漫,喜歡打架罵人,現在已是某中學16歲的在校生,一天下午,兩人因瑣事發生爭吵,并約定地點較量較量,隨后不久,雙方各自糾集了十余人,在約定地點發生了持械斗毆,造成多人受傷。接到群眾報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動,小李、小謝兩人因涉嫌聚眾斗毆罪被依法逮捕。被二人糾集來的同學分別以擾亂公共秩序,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處以警告、罰款等處罰。(1)從違法的嚴重程度分別判斷小李和小謝的行為以及被糾集的同學的行為的性質。(2)結合小李和小謝的行為及最后的結果,談談這個案例給你的啟示。12.信息一:正義在人間: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莫煥晶放火、盜竊一案。法院一審以放火罪判處莫煥晶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以盜竊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二罪并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同年9月21日,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莫煥晶被執行死刑。信息二:迷途不知返:至案發時,莫煥晶已有6年的賭博史。她最先打50元、100元的麻將,陸陸續續輸了十幾萬;去賭地下六合彩,輸了20多萬;還多次到澳門去賭博。為了償還賭債,她不停的說謊騙錢,多次偷盜雇主的錢財物品。最后企圖放火后再滅火以博取新雇主朱女士的同情,最終造成朱女士及3個孩子死亡。請閱讀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信息一中莫煥晶所受刑罰,指出主刑和附加刑分別是什么?(2)判斷莫煥晶放火致人死亡這一行為的性質,并說明理由。(3)結合上述信息,寫出兩點莫煥晶的事例帶給我們的警示。【答案提示】1——10CDDDADACDB11.(1)小李和小謝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被糾集的同學的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2)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12.(1)主刑:死刑。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罰金。(2)性質:嚴重違法行為或者犯罪。理由:莫煥晶放火致4人死亡,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違反了刑法的相關規定,具有刑事違法性;最后莫煥晶被判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應受刑罰處罰性。(3)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