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3張PPT)根據材料,分析水稻生產條件。水稻為喜溫作物,生長發育需要一定的熱量條件,并且在生長季節需水量大,要求田地平整、灌溉便利,肥料多;同時生產過程復雜,勞動強度大,需勞動力多。水稻生產需要哪些條件?溫度:水分:地形:土壤:勞動力:適宜的溫度(高溫)水分充足肥沃的土壤地形平坦人口數量多第三單元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第一課家住平原序言平原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大都有河流沖積而成,地勢平坦或起伏較小。平原的自然景觀各不相同:有的一馬平川,有的水網密布,有的覆蓋著茂密的森林。在不同的平原上,人們的生活是怎樣的?世界主要平原的分布東歐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美洲大平原亞馬孫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尼羅河三角洲一、自然條件優勢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所在大洲位置:所在緯度帶位置:所在溫度帶位置:位于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低緯度帶熱帶地區充足的熱量!一、自然條件優勢湄公河平原的地形和氣候特點?地形特點:氣候特點:沖積平原,地形平坦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于5--11月,雨量大。高溫多雨一、自然條件優勢水文特點:土壤肥力: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當地的水文特點和土壤肥力?一、自然條件優勢水稻生產需要的條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便于灌溉土壤深厚、肥沃平原地形重要水稻產區地形平坦適宜的溫度(高溫)充足的水分肥沃的土壤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環境適宜小結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水稻是這里的主要作物。二、人文條件的優勢1、扯秧苗2、插秧4、大谷3、收割三、湄公河平原稻作生產的特色農業特色:以人工勞動為主的精耕細作,水稻是主要的農作物。水稻生產需要經過哪些環節:播種育秧插秧田間管理收割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與稻作農業對人力的需求有一定的關系!稠密的人口為稻作農業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思考討論:說說我國哪些地區適合種植水稻?為什么這些地區適合種水稻?世界水稻種植業分布四、稻作生產的影響民居特色縱橫的渠道和眾多的河流構成水網,環繞著大片稻田和村莊“高腳屋”,“吊腳樓”(云南傣族),屋頂坡度較大為了排水,懸空架設為了通風防潮,適應多雨環境。獨特的聚落景觀四、稻作生產的影響人們日常飲食不僅以米飯為主,還有各種米制食品。四、稻作生產的影響聚落景觀(民居)、交易、飲食習慣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文化活動、人際關系、信仰(崇拜“谷神”)四、稻作生產的影響稻作生產時的集體勞動影響著平原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團結互助,關愛弱者。湄南河平原稻作生產?湄南河平原人們生活?人工勞作?人口分布密集?糧食豐收滿足生活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片稻田,水網密布民居沿河或稻田而建,懸空架設??協作勞動精神生活:崇尚神靈,團結互助,關愛弱者小結1.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水稻是這里的主要作物。2.農業特色:以人工勞動為主的精耕細作,水稻是主要的農作物。小結3.人們日常飲食不僅以米飯為主,還有各種米制食品。4.人們的很多文化活動也有稻作生產的印記。5.稻作生產時的集體勞動影響著平原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團結互助,關愛弱者。6.影響著平原上的聚落特色,如特色民居高腳屋。A1、湄公河平原的氣候特點是()A高溫多雨B寒冷干燥C寒冷多雨D炎熱干燥2、湄公河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A小麥B水稻C玉米D高梁B3、下列為湄公河平原的水稻生產提供良好的自然條件的有()①高溫多雨②足夠的水分③深厚而肥沃的土壤④眾多的人口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C稻作農業缺點及其成因與今后發展措施缺點原因今后發展措施①小農經營②單產高、商品率低③機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家庭為單位,人均耕地少集約經營精耕細作、農民人口多,自己自足控制人口數量,增強商品意識經濟水平低,體力勞動為主加快機械化發展夏季風不穩定,水旱頻繁大力投資水利工程反思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過渡我們通過讀圖分析出了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環境是地處熱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從而提供了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這是大自然的恩賜,當地人民利用這種自然環境進行傳統的水稻生產,精耕細作、人工勞動,從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制宜,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人工勞作正逐步轉變為機械化生產,這是時代的潮流。國名:美利堅合眾國(TheUnitedStatesofAmerica)簡稱美國(U.S.A.)。美國的綽號叫“山姆大叔”。傳說1812年英美戰爭期間,美國紐約特羅伊城商人山姆·威爾遜(1766.9.13--1854.7.31)在供應軍隊牛肉的桶上寫有“u.s.”,表示這是美國的財產。這恰與他的昵稱“山姆大叔”(“UncleSam”)的縮寫(“u.s.”)相同,于是人們便戲稱這些帶有“u.s.”標記的物資都是“山姆大叔”的。后來,“山姆大叔”就逐漸成了美國的綽號。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的漫畫家又將“山姆大叔”畫成一個頭戴星條高帽、蓄著山羊胡須的白發瘦高老人。1961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正式承認“山姆大叔”為美國的象征。國旗:星條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9∶10。主體由13道紅、白相間的寬條組成,7道紅條,6道白條;旗面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其中分9排橫列著50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征強大和勇氣,白色代表純潔和清白,藍色象征警惕、堅韌不拔和正義。13道寬條代表最早發動獨立戰爭并取得勝利的13塊英國殖民地,50顆五角星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的50個州。美國(USA)由50個州和1個特區組成的共和制國家,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國是個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國家;陸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人口總量超過3億。自1870年以來美國國民經濟就高居全球第一。用機械種莊稼美國中部大平原位于阿巴拉契亞山脈和落基山脈之間,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中緯度北溫帶地勢平坦廣闊,土壤深厚肥沃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密西西比河流域,便于灌溉。說一說美國中部平原地區的自然條件與湄公河平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相同之處:①都是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②都有河網分布,便于灌溉。不同之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處中緯度地區,熱量和水分都不如湄公河平原,因而是小麥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產地。農作物類型:小麥、玉米、大豆大豆小麥玉米喬治的家住在美國中部平原,他的爸爸和1名工人耕種著300公頃土地(大致相當于中國1000戶農民的耕地)收割作物播種自動灌溉飛機撒藥平原上的農業生產1)喬治家居住的自然環境有什么特點?2)這一特點與機械化生產有什么關系?地廣人稀、地勢平坦,非常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想一想:喬治家會怎樣處理收獲的農產品?算一算:美國2010年小麥的平均產量為3000千克/公頃,按此計算,喬治家1年可收獲多少小麥?出口到世界各地喬治家被綠色的田野所環繞。平時,他們與鄰居們來往不多,只有在假日,一家人開車去附近的教堂做禮拜,到超市購物,或探親訪友。喬治和弟妹們每天到附近的公路邊乘坐校車上學。農場的周邊環境喬治家的農場,為我們展示了一幅這樣的生活圖景:人們居住勞動人手農業生產主要人們生活水平比較分散不多機械化作業較高1、高度機械化機械化生產的條件:地勢低平,耕地面積廣大。地廣人稀,勞動力較少但素質高,工業化程度高。2、規模大、生產效率高、產量高3、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4、商品化農業。必備條件:1、地廣人稀,大面積耕作。2、高度機械化,生產效率高3、產量大,商品率高。4、發達的交通和倉儲條件。四通八達的交通既為人們對外交往提供了便利,也為大批糧食外運提供了條件。糧食的儲存、運輸農業是美國人民的衣食之源。科技在改造美國農業的同時,也徹底改變了美國農場的面貌。公路、鐵路、電纜和光纜鋪設到田野,咖啡館、快餐店開設在現代化的農村,人們享受著寧靜而復雜的生活。自然環境用機械種莊稼商品性農業人口分散交通發達人們生活地區湄公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條件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肥沃、深厚地廣人稀,地勢平坦而寬廣土地肥沃地勢低平,河湖密布,夏季雨熱同期,土地肥沃作物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生產特點人工勞動機械化生產人工勞動勞動力多少多比較下列地區農業生產的情況:浙江的農業生產能否學美國的經驗?(從地形、氣候、農田類型、人口、科技發展水平等角度思考)不同的區域由于自然環境的千差萬別,會形成各具風格的生產生活方式。世界正是由于不同才絢麗多彩。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走適合自己發展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