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思想品德復習提綱(北師大版上冊2010年秋)韶關市武江區重陽中學教師:張榮堅班級 姓名作為一名中學生,新的學習生活開始了。主動了解和適應新的環境,自覺縮短適應期,盡快地進入中學生的角色,是所有優秀中學生的共同經驗。學校的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人文環境。學校環境需要我們悉心維護和主動建設。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有賴于良好的校園環境。清潔的課室,整齊的桌椅,良好的校風和學風等共同構成了校園琺。我們自身的言行,精神風貌也是學校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中學新環境,如何調適好心理狀態? 答:(1)如果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只要注意調整學習動機,借鑒他人的經驗,改進學習方法,便會在學業上取得進步;(2)有想不通的事,主動找老師、同學談談心,可以得到放松和調適;(3)只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擺正自己的心態,主觀上努力,方法上得當,我們每個人都能適應初中學習和生活的新環境。如何結識新朋友? 答:(1)在交友的過程中需要發揮我們的主動性;(2)通過集體活動增進彼此了解;(3)主動與老師成為朋友(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喜怒哀樂、各種困惑和煩惱需要找人傾訴,讓人指點迷津,老師是我們的最佳人選);(4)營造快樂的人際環境,盡快適應新的集體生活。真正的朋友不是一起消磨時間,奚落他人,而是互相鼓勵,互相支持,能夠一起成長,一起進步。我們為什么要到學校學習? 答:(1)學校是知識的殿堂,進步的階梯(在學校,我們能夠系統地接受教育,從而拓展自己的視野,開啟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才能);(2)通過學習,我們發現自己的潛質,培養自己的能力(對現代社會的每人來說,學習都是終生的主題。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學習任務,通過不斷的學習,人們提高了自己的才能,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增強了自己回報社會的能力);(3)接受義務教育,是每個中國公民法定的權利和義務(對現代社會來說,義務教育是為公民生活打下文化知識基礎的必備教育)。青少年到學校學習,既是在享受教育的神圣權利,同時也是在自覺履行作為中國公民的光榮義務。在現代社會,只有具備了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立足于社會、未來,才能為民族、國家多作貢獻。學習成績的好壞一般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答:(1)態度(態度是一種行為傾向);(2)習慣(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方式,不需要特別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別人的監控);(3)方法。正確的學習態度對學習的重要性:只要有了正確的學習態度,我們對學習活動就會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正確的行為方式,從而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促進我們的學習活動。良好學習習慣對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習慣對于學習至關重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才能夠順利、有效地進行學習。學習習慣主要包含哪些內容:聽、說、讀、寫,以及在計劃和調節自己的學習活動過程中的各種習慣。可以說,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也是我們掌握良好學習方法的過程。恰當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實現學習目標的有效手段,但學習方法和策略多種多樣,我們需要對具體的學科、個人習慣和能力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順利打開知識寶庫大門。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斑讕的人后畫卷由一個個不同的成長階段組成,在不同的階段和環境里,我們擔當著不同的角色。中學生怎樣正確認識自己的責任? 答:學會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集體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成為“道德人”“法律人”,開始承擔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責任。正確認識成長中的自己,了解新角色的要求,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要考慮自己行為的后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長為一名成熟的中學生。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了解(或認識)自己? 答:(!)在實踐的檢驗中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重要目的之一就要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潛能。發現自己適合做什么,應該做什么);(2)從別人的態度中認識自己(多與父母、老師、同學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對自己的態度和看法,我們就可以多角度地認識自己);(3)在多重比較中認識自己(在和他人的比較中,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既要揚長避短,又要認識自己個性的獨特,不盲目模仿別人;還要正確看待他人的批評和贊美,學會自我激勵,感受自己的進步。在和他人進行比較的時候既不應驕傲自滿,看不到別人的長處,也不應妄自菲薄,一味拿自己的弱熱勢與其他同學的強項去比較。我們應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4)在自我觀察和內省中認識自己。(學會觀察和內省,是認識自己的重要途徑。)正確認識自己,是一項終身的事業。在人生路上的每一個轉折點,每一個岔路口,清楚地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才能掌好人生之舵。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對個體有怎樣的影響?(或良好的班集體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什么重要性)?答:(1)良好的班集體是我們健康成長的重要環境(個體的發展與集體的發展密切相關。只有在集體中,個體才能獲得全面發展。班集體是我們最直接的學習環境,我們每天在這個環境中活動,好的集體不僅能保障我們學習的順利進行,而且能促進我們社會生活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良好的班集體,不取決于教室和教學設備的優劣,而取決于健康向上的班風。積極向上的班風激勵我們團結互助,勤奮好學。在這樣的班集體中,追求知識就成為獲取成功感和自尊感的重要來源。在學習氛圍濃厚的班集體,同學們積極進取,渴望知識,相互幫助,相互激勵);(2)互幫互助的班風有助于塑造我們的良好個性。(生活在一個溫暖、友愛的班集體里,我們會感到心情愉快,學習更加輕松,生活更有情趣。同學們的友善和樂于助人,讓我們體驗到世界的真善美,有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處世態度);(3)建設良好班集體,人人有責。怎樣的集體才是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答:(1)有共同的奮斗目標;(2)有嚴明的紀律;(3)班級成員團結友愛、互幫助。為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我們每個人應該如何做呢?答:(1)建立一上良好的新集體,需要樹立共同的奮斗目標(一個共同目標的形成體現了班級凝聚力,它是團結的力量);(2)建交一個良好的新集體,需要嚴明的紀律(一個擁有良好紀律的班級,學習與生活往往井然有序,班級風氣嚴謹向上,學習氣氛濃厚。沒有紀律的保證,一個班集體就會成為一盤散沙,混亂不堪,就很難保證同學們正常地學習和生活,獲得學業上下班的成功);(3)建交一個良好的新集體,還需要班級成員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同學之間建立正常而和諧的人際關系,是班集體團結互助的基礎,集體的生活,不開每個成員之間的互動關系。團結是一種偉大的力量,而互助能夠增強團結。一個團結向上、互幫互助的集體環境,有利于發揮個體的聰明才智;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能夠發揮出更大的力量。每個同學都有責任關心集體事務,愛護集體設施,使用文明用語,維護集體榮譽,建設好我們的班集體)。任何人不可能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應該走出去,與周圍的人交往,結識更多的人,體驗更多的人生,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我們每個人周圍都有一個“小網”,正是由于這樣一個個的“小網”在無限地延伸,才組成了社會這張漫無邊際的“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的成員,社會就是由我們這樣的許多個體所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每個人的存在和社會息息相關,不可分割。我們每個人的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社會,都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只有社會化的人才是真正 意義上下班的人,只有在與他人的交往的過程中,人才能真正成長和發展起來。只有通過社會化,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由“生物的我”向“社會的我”的轉變,才能真正實現我們人生的價值。我們在社會中成長,就是我們逐漸社會化的過程。怎樣做一個社會的人?答:(1)與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我們社會化的基本要求(與人交往溝通,是我們的社會需要,也是我們向社會化邁出的第一步。人類社會適應,最主要的就是人際關系的適應。我們與他人的心理距離越接近,諒越感到心情舒暢、關系融洽。親近、關心和幫助他人有助于我們建立友好的人際關系。只有走近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擴大自己的交往空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2)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是我們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我們身處的社會日新月異,時時發生著變化,只有關注和了解我們的社會,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關注社會、了解社會,體現了我們作為社會成員對社會的一種責任。社會責任感是我們邁入社會、成為社會好公民的重要條件。關注社會、了解社會就是要關注社會的發展狀況,了解社會的要求和規范。我們要用我們的心靈去感悟社會、了解真實的社會,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3)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是我們社會化的最高境界。(人生的價值不僅在于我們自身的存在和需要能否在社會中得到承認和滿足,更重要的在于我們能為他人、為社會作出什么樣的貢獻。我們每個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價值,只有在社會中,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才能真正得到以實現。服務和奉獻社會,最主要的就是踏踏實實,立足本職,做好自己應的事。做一個社會的人,中學生應該怎能做?答:(1)作為學生,我們就是要盡到學生的責任。在學校這個小社會里,我們應該認真學習,互幫互助,尊重教師,愛護校園。(2)我們還要積極投身實踐活動,多參加社會活動,逐漸體會自己在社會中所起的作用,主動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奉獻我們自己的一份力量。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