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學習資源九年級上冊1.1踏上強國之路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一課時堅持改革開放【學習目標】了解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認同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與成就;改革開放的作用和意義學習難點:改革開放的作用和意義【自主學習】1、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______,推進社會主義建設。2、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_________?,_________?。3、改革開放是_____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______?的關鍵一招。4、我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______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5、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______?。??【學習與探究】“一帶一路”(TheBeltand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一帶一路"經濟區開放后,承包工程項目突破3000個。2015年,中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同比增長18.2%。2015年,我國承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78.3億美元,執行金額121.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6%和23.45%。結合材料說一說對外開放中國對世界有什么重要影響?【強化訓練】一、選擇題1、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繼續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重要契機,推動改革取得新突破,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之所以要推進改革開放是因為(????)A、改革開放是立國之本????????????B、改革開放是我國取得一切成績的根本原因C、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D、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2、我國逐步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________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A.政府??B.市場??C.勞動力??D.管理3、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A.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B.非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C.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D.健全多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4、習近平總書記強調,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做好改革工作意義重大。要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下列關于改革開放認識正確的是(?????)?①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②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民站了起來?③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④改革開放使中國成為影響世界的決定性力量?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二、非選擇題???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40年眾志成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中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1)列舉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2)改革開放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揭示了哪些道理???2019年是改革開放41周年,我們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中國的改革進程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再次出發,再創輝煌。(1)改革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什么重要意義?(2)青少年應怎樣參與到祖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去?【知識歸納】1、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斗的歷程:(1)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2)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3)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2、改革開放:①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③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④改革開放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⑤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課時?走向共同富裕??【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及共享發展成果,增強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信心,激發熱愛祖國、熱愛黨的真情實感。2.能力目標:將改革進行時與共享發展成果結合起來,增強關注知識內在聯系的能力,提高抽象思維與歸納、總結能力,培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知識目標:了解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知道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認識共享發展的理解,掌握實現共享發展的要求。【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堅持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共享的發展理念。學習難點:為什么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自主學習】1.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_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_________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我國經濟發展進入_________,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_________發展階段。3.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_________、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_________等現實挑戰。4.促進區域_________,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鄉發展_________,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_________。5.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_________,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_________,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_________。6.黨和政府堅持______________的發展思想,強調_________、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_________,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_________方向穩步前進。7.人民對_________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8.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_________?。【學習與探究】探究一:材料一: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我們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一心一意追求老百姓的幸福。路很長,我們肩負的責任很重,這方面不能有一勞永逸,可以歇歇腳的思想。唯有堅定不移,堅韌不拔,堅持不懈,才能無愧于時代,不負人民;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深知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這“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但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這“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對此,總書記格外關心,在考察中看的認真,問的仔細。材料二:“十三五”規劃指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1)材料一反映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體現了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這體現了當代中國的哪一發展思想?(4)材料二給我們什么啟示?探究二:材料一:到2020年,我國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讓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小康社會。材料二:每年的10月17日是國際消除貧困日,我國將其確定為我國的扶貧日,旨在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共同向貧困宣戰,“共力扶貧,共享幸福”。(1)黨和政府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的舉措,體現了什么發展思想?(2)除了實施脫貧攻堅外,你還知道黨和政府在實現共同富裕方面的哪些部署?(3)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共享發展的意義有哪些?【強化訓練】一、?選擇題1.我們需要用改革創新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改革創新精神包括的內容是(????)①與時俱進?②銳意進取?③勤于探索?④勇于實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材料表明(????)A.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已經消除B.城鄉差距縮小有利于實現同步富裕C.我國農村農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D.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才能實現社會絕對公平3.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450元,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擴大用藥保障范圍。在全國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繼續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這些做法(????)①能徹底消除城鄉差別②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③有利于實現同步富裕④有利于解決民生問題,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4.某中學舉辦以“學習十九大,創造新輝煌”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小林在演講稿中寫道:“改革開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夠解決溫飽。而今住進寬敞房,冰箱、電腦樣樣全,我們家勤勞致富、科技致富。”下列最適合他演講標題的是(?????)A.改革開放強國路,黨的恩情永不忘???B.綜合國力大提高,人民生活現代化C.經濟建設為中心,共同富裕已實現???D.多種經濟齊發展,合理分配促和諧二、?非選擇題1.材料: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5月29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當前,我國改革發展形勢正處于深刻變化之中,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改革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問題導向,因勢利導、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上出實招硬招,推動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結合材料談談為什么黨中央要進行全面深化改革?【知識歸納】1.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①過去4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的依靠改革開放。②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③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④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⑤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①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②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將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③全社會不斷弘揚改革創新精神3.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4.為什么要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④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5.如何共享發展成果?①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②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④實施健康中國戰略。⑤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參考答案1.1.1堅持改革開放【自主學習】1、社會主義制度2、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3、當代中國命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4、市場5、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合作學習】①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③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④改革開放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基礎練習】1、C;2、B;3、A;4、A。【探究練習】1、(1)答:政治方面: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進展;經濟方面: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位;文化方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2)答:①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③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2、(1)答:①改革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②改革建立、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③改革進一步鞏固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④改革激發了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宣傳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②樹立平等、開放、參與的國際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③關心國家大事,積極為國家改革開放事業建言獻策。1.1.2?走向共同富裕【自主學習】1.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2.新常態、高質量3.不平衡、不協調4.協調發展、一體化、公平正義5.經濟發展、全體人民、切實保障6.以人民為中心、人人參與、發展成果、共同富裕7.美好生活8.增進民生福祉【學習與探究】探究一:(1)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增進民生福祉。(3)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4)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②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才能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④在我國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探究二:(1)以人民為中心。(2)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提高教育發展質量、政策向農村傾斜,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設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3)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有利于確保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有利于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強化訓練】一、選擇題??DCAA二、非選擇題1.①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③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④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