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 責任與角色同在第1課時 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對自己的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增強責任意識;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并感恩為社會負責的人。 能力目標:能夠分清責任的來源,并依據角色的轉換承擔不同的責任;能夠對自己負責,也能夠對他人負責。知識目標:知道責任的含義和來源,懂得人因有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知道要對自己負責。【重點難點】教學重點:責任的概念;責任的來源;不同的社會身份有不同的責任,即責任與角色的關系。 教學難點:明確自己的責任,理解承擔責任與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的關系。【教學過程】一、預習導學(根據預習提綱,在書中標注相關問題及層次并填空)一、我的角色我的責任1.責任的含義?P65責任是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2.責任的來源?P65責任來自對他人的承諾、、道德規范、等。3.責任與角色的關系?P66(1)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的角色。隨著時代發展和所處環境的變化,我們會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調節角色行為。(2)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只有人人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擔應盡的責任,才能構建、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4.中學生的角色和應承擔的責任有哪些?P66角色責任子女學生遵守學校紀律、認真學習社會的一員遵守,維護公共秩序中華兒女“位卑未敢忘優國”,心系祖國的前途和命運二、責任你我他5.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及意義?P67(1)表現: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小到按時完成作業、為自己的一次約定守時,大到終身信守承諾、認真做事,都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2)意義: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才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予的使命。6.為什么我們也應該為他人負責?P68-69(1)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承擔著責任。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沒有他們履行各自承擔的責任,很難想象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2)只有人人具有責任心,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我們才能共享更加的生活。7.面對責任我們應該怎樣做?P67、69(1)首先要對負責;(2)我們應該學會,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在辛苦付出中體驗對他人負責的快樂和幸福。8.為什么要對自己對他人負責?P67-69(此題是對上面5-6題的綜合)(1)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才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予的使命。(2)很多人在為我們的生活承擔著責任。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沒有他們履行各自承擔的責任,很難想象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3)只有人人具有,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我們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二、小組長檢查預習完成情況(核對答案,評等級,幫扶講解)三、師生合作探究運用你的經驗,在你目前的生活中:哪些責任是你獨自承擔的?對你有什么影響?哪些責任本該由你承擔,卻由其他人替你承擔了?四、課堂小結,學生鞏固,檢查提問,查缺補漏)五、課堂檢測1.(2020·甘肅天水,8)面對疫情,73歲的李蘭娟院士與其他醫護人員堅持奮斗在抗疫最前線,不顧個人安危,夜以繼日地研究病例,探索診治方案……李蘭娟院土的事跡啟示我們()①要增強社會責任感②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只要承擔責任就能獲得社會的認可④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20·廣西百色,14)“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脫貧的戰場,你是醒目的黃花。”這是對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黃文秀一心為民、擔當實干的致敬。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向黃文秀同志學習,我們應該()①向他人傳遞情感正能量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④放棄學業,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0·湖北荊門,3)當前,荊門市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眾多青年學生成為志愿者,走入社區打掃清潔衛生,走上街頭協助維持交通秩序,走進福利院幫扶老弱病殘……青年志愿者在服務社會中獲得成長,展現了青春的風采和力量。這說明()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社會的關愛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③服務社會能促進我們全面發展④通過社會實踐養成親社會行為,積極融入社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0·湖南郴州,9)近年來,“感動中國人物”已成為人們廣泛學習的楷模。為了更好傳遞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們要()①熱心公益,服務社會②積極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③培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④從身邊小事做起,只對自己負責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20·湖南株洲,11)在株洲市天元區黃山路,有一位叫玲姐的米粉店老板堅持8年為環衛工提供免費餐券,十多年來照顧孤寡老人,在疫情期間,每天送出50份愛心米粉……她說:“我只想帶點感恩心做些小事。”對此,你的看法是()①這是一種親社會的行為②她能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③關愛他人,能夠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④服務社會,必須要獲得回報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2020·江蘇泰州,11)漫畫《相等不等》啟示我們()①關愛他人要心存善意、盡己所能②養成親社會行為,熱心幫助他人③提升自身形象可以獲得更多報酬④奉獻社會需要積極參與公益活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20·遼寧營口,3)24歲的中國女孩劉仙,自疫情爆發以來,在短短40天的時間里,每天都要做400多份盒飯。因為她當時沒有防護服,經常穿著雨衣奔走在路上為醫護人員送餐,所以大家親切地叫她“雨衣妹妹”。劉仙的行為不僅在中國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也鼓舞著世界各國人民參與抗疫行動。“雨衣妹妹”劉仙()①自覺承擔責任,奉獻社會②付出了時間、精力和金錢③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和贊許④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物質回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2020·寧夏,7)從2003年抗擊“非典”到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84歲的鐘南山沖鋒在前,爭分奪秒與病魔較量,守護人民的安全,人們對他的感情已深深沉淀到這四個字中—“國土無雙”。這告訴我們()①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予的使命②一個積極為社會作貢獻的人,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實現自身的價值③只有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才能服務和奉獻社會④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青年擔當責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20·山東菏澤,13)黃旭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我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他遠離家鄉荒島求索,深藏功名三十載,在一窮二白中“頭拱地、腳朝天,也要把核潛艇搞出來”。直到今天,93歲的黃旭華仍然會準時出現在辦公室,為年輕一代答疑解惑、助威鼓勁……對黃旭華的這種付出,下列認識錯誤的是()A.回報小于代價,這種付出不值得B.他實現了自身價值,讓生命更有意義C.他具有愛國主義情操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D.他履行自己的職責,不言代價與回報10.(2020·山東臨沂,6)2019年10月27日新華社受權發布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闡釋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鼓勵人們()①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②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者③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④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好品行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2020·黔東南州,22)林剛,黔東南州人民醫院眼科主治醫生,他在請戰書中說:“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疫情來了,身先士卒抗擊疫情,作為醫生,我們沒有什么好猶豫的”,王婭,黔東南州人民醫院心內科護士,王婭在請戰書中這樣說,“我自愿報名申請參加醫院各項關于病毒性肺炎的診療活動,隨時加入抗擊新冠病毒的護理團隊病區工作,包括外出援助,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林剛,王婭等等一群醫護人員們,在國家危機,人民需要的時候,接受指令,毫不退縮,守護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他們的信仰是黨、是人民,可嘆可敬!⑴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黔東南州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的“最美逆行者”,他們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3分)⑵向“最美逆行者”學習,我們應該怎樣做?12.(2020·湖北天門,14節選)戰疫情,保民生】材料二:隨著疫情在世界其他國家多點暴發,部分海外華人華僑和留學生選擇回國。這其中,出現了極少數入境人員瞞報、謊報或不配合、不理解國內相關防疫安排,甚至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情況,引發輿論關注。⑵你是如何看待瞞報、謊報,不配合和不理解,甚至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行為的?材料三:疫情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但也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當國內疫情過去,人們發現公筷公勺成了親朋好友聚餐時的必備品。⑶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讓使用公筷公勺成為新時尚,請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不少于3點)。【答案提示】檢測題:1—5BADAA6—10BABAD11.⑴①愛崗敬業,樂于奉獻;②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做負責任的公民;③熱愛人民,臨危不懼;④珍愛生命,善待他人生命;⑤不怕困難,堅強勇敢。⑵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②用堅持、責任、勇敢書寫生命價值,在平凡中創造偉大。③努力學習,勇于承擔責任。④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⑤弘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必要時能夠犧牲自己的一切。12.⑵①這是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行為;②這是漠視自己和他人生命,不珍愛生命的表現;③這是缺乏規則意識,破壞社會規則,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④這是法律意識薄弱的表現,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等。⑶①政府、衛生部門應加強對飯店餐廳的執法檢查,督促落實使用公筷公勺;②餐飲服務行業要嚴格按照規定,為每道菜配備獨立的公筷公勺;③餐飲服務行業可以通過公告牌、餐桌提示牌提醒人們使用公筷公勺;④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對使用公筷公勺的宣傳力度,增強人們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識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