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前475年前221年戰國前770年春秋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春秋是一個英雄輩出、群雄逐鹿、諸侯爭霸的時代。”——《中國通史·第一卷》第7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戰國是一個┅┅”變化第7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春秋觀察兩圖,并結合P33,說說與春秋相比,戰國時期大國形勢有什么變化?戰國七雄小諸侯國不斷被大國兼并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戰國形勢圖東南西北到中間齊、楚、秦、燕、趙、魏、韓龐涓孫臏桂陵之戰趙魏齊桂陵救命啊!魏齊桂陵之戰在公前354年,魏國大將龐涓率軍八萬,包圍趙國都城邯鄲。第二年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命孫臏率軍解邯鄲之圍,孫臏卻率軍進兵魏國。這是孫臏采取的避實擊虛的方針,置魏軍于被動地位。魏國內部空虛,都城大梁告急,龐涓趕忙從趙撤軍,回師自救,當疲憊之師魏軍行至桂陵時,被早已埋伏在此的齊軍打得大敗,生擒魏將龐涓,不久被放回國,再度為將。孫臏妙計,花最少的力氣獲得最大的成功。圍魏救趙之役從此成為經典的戰例,千百年來不斷被人們研究,借鑒和傳頌。圍魏救趙馬陵之戰龐涓孫臏魏齊公元前341年,齊魏兩國又發生了馬陵之戰。齊國仍以孫臏為軍師,魏國又派龐涓帶兵10萬迎戰。孫臏主動后撤,采用減灶計(第一天,在撤出營地留下的軍灶,足夠10萬人吃飯用;第二天留下的軍灶只5萬人吃飯用,第三天只夠3萬人吃飯用)。龐涓察看軍灶變化,以為齊軍大量逃亡。于是,他輕敵猛進,追到馬陵。那時天已大黑,魏軍點火,見一棵樹上寫著“龐涓死于此樹之下”。這時齊軍萬箭齊發,魏軍主力被殲滅,龐涓拔劍自刎。從此,魏國大大削弱,齊國強大起來,孫臏名揚天下。減灶計趙我離間!白起廉頗我堅守不出!你能奈何?趙王趙括取代廉頗!趙括我天下無敵!趙括秦長平之戰紙上談兵結合教材P33-34,說說戰國兼并戰爭有什么特點?城濮大戰(春秋)長平大戰(戰國)軍隊規模晉:2萬,楚:4萬秦活埋趙軍40多萬持續時間一天之內三年戰爭結局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趙軍大敗,東方六國再無法抵御秦的進攻春秋時期,大的諸侯國兵力也不過六七萬人。而在戰國時期,隨著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軍隊人數成倍增加,如秦、楚兩國的兵力都達百萬,齊、趙、魏、韓、燕等國的兵力也都有數十萬。規模很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戰國的歷史,就是這七個諸侯國不斷進行兼并戰爭、比拼國力的歷史。而歷史就在長平之戰這里開始轉折,統一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秦國勢如破竹,統一六國已經指日可待。——《中國通史·第一卷》影響:目的:兼并消極: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和痛苦。積極:逐漸形成局部統一和融合,為加速結束分裂實現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我是一個奴隸主,授封300畝。役使奴隸500個,納貢上千斗。剩余不夠我揮霍,日子長悠悠。鐵器牛耕初推廣,正是好時候。大家幫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一個奴隸主的煩惱:開墾私田我的私田越來越多,可得讓這些奴隸抓緊干活。可是他們經常怠工、逃跑、還砸壞我的鐵農具,雖然我也殺了幾個,可是沒什么效果,這嚴重影響了我的收入,怎么能讓他們有生產的積極性呢?奴隸主奴隸出租土地租種土地封建地主農民封建的剝削方式我的土地是私自開墾的,到現在還是非法的,不定哪天就會被沒收充了公,我是寢食不安,盼望土地變合法我就安心了,可怎么才能讓這些私田合法呢?變法戰國變法七宗“最”:魏國李悝變法“最中國”:前所未有!設基金奪“淫民”組建特種兵。楚國吳起變法“最血腥”:治世能臣慘遭鞭尸,變法終被“腰斬”。趙國胡服騎射改革“最爺們”:胡服騎射展英姿,共塑民族大同夢。韓國申不害變法“最江湖”:絕密手段察核官員“術治權謀”死于獨裁。齊國鄒忌改革“最政治”:先天不足痼疾難醫,“蜻蜓點水”難成大器。燕國樂毅改革“最搞笑”:低配玩家如何效古玩“禪讓”?甚荒唐!秦國商鞅變法“最給力”:從“鄉巴佬”到獨霸天下超級強國怎樣煉成?材料一?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根本原因)?新興地主階級勢力增強;?各諸侯國都想在兼并戰爭中取勝原因:材料二(魏、楚等東方六國)皆以夷狄遇秦(大意:當作蠻夷來對待秦國),擯斥之,不得與中國之會盟。于是孝公發憤,布德修政,欲以強秦。鐵制農具牛耕立(徙)木為信商鞅舌戰守舊貴族商鞅變法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商君書》商鞅變法政治經濟軍事1、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3、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4、嚴明法度,禁止私斗。1、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2、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統一度量衡。獎勵軍功,對有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加強中央集權軍隊戰斗力增強兵強經濟發展國富確立封建制度,使秦國的國力增強,軍隊的戰斗力提高,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內容時間:公元前356年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農民士兵貴族動腦筋請同學們分別代表四個不同的階層,談一談商鞅變法給你們造成的影響。史海抒懷《史記》記載,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同年,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被處死。請大家議一議,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什么?成功!商鞅雖死,但因經過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達到變法的目的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1、順應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2、得到秦孝公的堅決支持;3、商鞅敢于同舊勢力作斗爭,并制訂了一系列具體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商鞅身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1、實現抱負應不怕挫折和犧牲;2、應順應歷史潮流,具有創新和獻身精神。水旱從人,不知饑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華陽國志》“它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世界遺產委員會都江堰公元前2561、時間:_________年2、人物:秦國蜀郡太守__________3、地點:成都附近的__________4、構成:由_____和_____兩大系統工程構成李冰岷江5、功能:_________________玉壘山都江魚嘴飛沙堰寶瓶口離堆內江外江江岷分水堰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圖李冰防洪、灌溉、水運渠首灌溉網水旱從人,不知饑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華陽國志》2000年11月29日,在聯合國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意義:1、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促進了農業發展。2、反映出我國人民的智慧,在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前475年前221年戰國前770年春秋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春秋是一個英雄輩出、群雄逐鹿、諸侯爭霸的時代。”——《中國通史·第一卷》第7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戰國是一個無比復雜而又無比新鮮的時代。由此中國將進入一個由大分裂轉向大一統的歷史進程。”——《中國通史·第一卷》1.下列內容中不屬于商鞅變法內容的是()A.遷都洛陽B.重農抑商C.獎勵軍功D.嚴明法令課堂檢測A2.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影響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評價這次變法:“以前是貴族任戰士,現在是戰士為貴族”。與之相關的變法措施是()A.加強刑罰B.獎勵生產C.推行縣制D.獎勵軍功D3.修筑于戰國時期,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靈渠C.大運河D.長城A4、說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國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戰國七雄.swf 第7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pptx 都江堰高清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