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華師大版七上§0.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前言科學是以自然界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自然界中存在著無窮的奧秘,科學是一把開啟自然界奧秘之門的“多鑰匙”,希望你喜歡科學。千變萬化的自然界中,許多撲朔迷離的現象構成了一個神秘莫測的自然之謎。迄今為止,它的神秘面紗部分已被揭開,還有許多未知之謎等待我們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1、為什么樹上熟透了的蘋果會往下落,而天上的月亮不落向地球,不飛向外空?2、蝙蝠是黑暗中的飛翔能手,科學家曾將它的又眼蒙住,但它仍能在縱橫交叉的細線間穿梭飛行,而不會碰上細線。是什么原因它具有如此高超的本領?大自然的奧秘大自然的奧秘3、許多鳥類都有遷徙的習性,哪怕是歷經萬里飛行,也能準確無誤地返回自己的“故鄉”。是什么原因使它們能歷經萬里而不迷失方向?又是什么原因使它們形成了這種遷徙的習性?大自然的奧秘4、南極是一個神秘的冰雪世界,這里的氣溫極低,而且氣候變化無常,號稱“暴風雪之家”,數以萬計的企鵝是這里的“土著居民”。為什么它們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環境中生存?大自然的奧秘5、據科學家對古生物化石的考證,6500萬年前曾有一段漫長的時期,那是恐龍稱霸的年代,地上、天上、水中都有恐龍的蹤跡。而在那段時期以后,再也沒有發現恐龍生存的證據。是什么原因使地球上這群龐然大物消失得無影無蹤?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始點,對自然界的觀察,能使我們發現許多問題,此外,通過實驗也能使我們發現許多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現象和問題。觀察和實驗是我們探索自然的重要的方法。觀察觀察自然現象時,我們往往要用科學語言來描述現象。描述現象時,我們一般要說出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觸到的等現象。如,燃燒時,我們會觀察到劇烈燃燒、產生光或火焰、產生大量的熱、生成某顏色的固體、聞到刺激性氣味等等現象。觀察觀察能使我們獲得有關自然現象的信息。觀察是我們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觀察與思考1、手持一張明信片,使它平面處于豎直面內。想一想:松手后,明信片會怎樣運動?做一做:觀察并描述現象。議一議:是什么因素影響明信片的運動?明信片會轉動著下落。明信片可能會直接向下掉落地面。明信片會轉動著下落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空氣阻力的影響造成的。2、在傾斜的軌道(開口一頭大一頭小)上放一個滾動體。猜一猜:釋放以后它會往哪個方向運動?做一做:觀察并描述現象。議一議:是什么因素造成滾動體如此運動?向開口小處滾動。向開口大處滾,且速度越來越快。與重力作用有關,還與能量轉化有關。視頻輔助教學實驗實驗可以使自然現象在人為控制的條件下再現。實驗是利用相差的儀器、儀表和設計的裝置通過對現象的觀測、數據的采集、分析后得出正確的結論的一種方法。實驗是研究、探討、驗證科學規律的主要方法,也是科學家研究科學的主要途徑。實驗注意事項實驗時應注意:1、正確實驗: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如實記錄、注意安全。為了避免出現偶然性,應反復觀察和實驗。2、實驗現象的觀察:變化前、變化中、變化后出現的現象都應顧及。3、實驗現象的記錄:尊重客觀事實,如實記錄現象,不可隨意修改數據,還應對數據球進行分析、歸納等處理,以便得出科學的結論。觀察實驗與觀察1:在燃燒匙中放入少量的木炭,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紅熱狀態。猜一猜,如果此時將木炭放入氧氣瓶中,會出現什么現象?做一做:燃燒匙插入氧氣瓶中,觀察并描述現象。現象:木炭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熱。實驗與觀察2:在小試管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猜一猜,如果利用玻璃管向石灰水中吹氣,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動手做一做,描述觀察到的現象。現象:澄清的石灰水變成渾濁。課堂小結1、自然界充滿了神秘感,只要我們關心身邊的事物,我們能夠發現自然界中存在許多有趣的現象。2、觀察和實驗是我們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課堂練習1、下列關于科學觀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科學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B.科學觀察必須借助有關工具才能進行C.觀察是要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并及時記錄下來D.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B課堂練習2、關于觀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觀察時要有明確的觀察目的B.觀察時必須要進行測量C.觀察時要積極思考D.觀察時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鏡等工具B課堂練習3、伽利略通過對吊燈擺動的觀察,發現了擺的等時性,這主要是因為伽利略()A.能用眼仔細觀察B.能用腦進行深入的思考C.能用耳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D.能仔細觀察,并進行深入的思考D課堂練習4、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下列各項活動中屬于觀察的是( )A.上網搜索資料B.去圖書館查閱書刊C.用放大鏡看螞蟻D.進行人口普查C課堂練習5、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下列各項活動中屬于觀察的是( ?。?br/>A.用直尺測量腎厥的高度B.用金魚藻來研究植物在光下產生氧氣C.調查校園內的種子植物D.用放大鏡觀察葫蘆蘚孢蒴里的孢子D課堂練習6、下列實驗器材的選用錯誤的是( )A.用毛筆挑選切下的葉薄片放在載玻片上B.用放大鏡觀察桃花結構中的胚珠C.用鑷子夾幾根水綿置于載玻片的水滴中D.用顯微鏡觀察葫蘆蘚植株的高度D7、在“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中,要把切下的薄片放在載玻片上,使用的實驗器材是( ?。?br/>A.鑷子B.解剖針C.毛筆D.手課堂練習C下節精彩繼續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HS版七上§課后練習姓名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有()積累成果,發現規律B.搜集資料書寫論文C.看書學習D.觀察和實驗2、下列不屬于自然現象的是()A.雷聲轟轟B.火山噴發C.火箭升空D.青蛙冬眠3、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下列關于觀察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觀察的特點是比較直接,所以一般不需要很長時間B.觀察時首先要明確觀察目標C.觀察時要全面、仔細、并做好觀察記錄D.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4、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下列各項活動中屬于觀察的是()A.上網搜索資料B.用直尺測量腎蕨的高度C.進行人口普查D.用放大鏡看螞蟻的結構5、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錯誤的是( )A.只有用肉眼觀察到的情形才是真實的B.觀察時必須實事求是C.邊觀察邊記錄D.觀察時要積極思考6、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錯誤的是( )A.只有用肉眼觀察到的情形才是真實的B.觀察時必須實事求是C.邊觀察邊記錄D.觀察時要積極思考7、在實驗與觀察中,我們常借助于儀器和工具來幫助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是因為()A.單憑人的感官還不能對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斷B.許多科學實驗的結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可靠的判斷C.借助儀器可以擴大觀察范圍D.以上說法都正確8、有同學在校園里發現一只潮蟲,他和同學們一起對潮蟲的互不干涉產生了興趣。于是他們一起去調查并記錄了發現潮蟲的各處環境和潮蟲的數量,如表所示:根據調查結果,可推測適宜潮蟲生存的環境條件是( ?。?br/>A.陰暗潮濕B.陽光充足C.空氣新鮮D.高溫干燥9、在觀察、實驗和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要去比較距離的遠近、物體的輕重等等,靠我們的感覺器官去判斷,很難精確,所以要做出準確的判斷,必須用________來測量,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10、如果要探究土壤的潮濕程度對鼠婦的影響:(1)能否在解剖盤上的一側蓋黑紙板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設計實驗時,你為鼠婦創造的兩種環境條件分別是:_________和________。像這種除了要研究的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__________。(3)實驗完畢,你將對鼠婦做如何處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D2、B3、A4、D5、A6、A7、D8、A9、儀器(測量工具)刻度尺10、(1)不能;因為變量是水分(或潮濕程度),其他條件應相同。(2)干燥;潮濕;對照實驗(3)放回適合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HS版七上0.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pptx HS版七上0.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課后練習.doc 滾動體.mpg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