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4物質的比熱 第1課時(課件27頁+教案+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4物質的比熱 第1課時(課件27頁+教案+學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七上《物質的比熱》第1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4.4物質的比熱
單元
4
學科
科學
年級

教材分析
本節課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學七上第4章第4節的內容,《物質的比熱》共分2課時,本節為第1課時主要講熱傳遞和熱量,學生首先要掌握熱傳遞的條件以及熱傳遞的方向,其次要掌握熱量的定義、熱量的單位,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理解溫度和熱量的概念。在研究影響物質吸熱(放熱)大小的因素時讓學生體會控制變量法掌握同一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物體的質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溫度有關,同一種物質溫度升高t所吸收的熱量與溫度降低t所放出的熱量相等。
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一、教學目標1.
熟悉熱傳遞的過程及特點。2.了解熱量的概念,知道熱量的單位。3.明確影響同種物質吸熱或放出熱量多少的因素二、核心素養科學觀念:通過實驗分析,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科學思維:通過分析實驗數據,培養獲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學探究:通過對生活中常見的實例的分析,明確影響同種物質熱量多少的因素:物體質量、溫度的變化量??茖W態度與責任: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規范學生的表述,樹立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
重點
熱傳遞的過程及特點。
難點
了解探究影響物質吸收熱量多少因素的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思考討論:要想把一杯冷水變成熱水,你有哪些方法?出示圖片: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用給冷水加熱,放在陽光下照射、放入熱水等等。讓冷水變成熱水的過程就是熱量由高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的過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熱量及其傳遞過程。
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
拓展學生的思路引出本節的課題
講授新課
活動:物體的吸熱和放熱如圖所示,小燒杯里裝著
40克熱水,大燒杯里裝著
100克冷水。實驗器材溫度計、小燒杯、大燒杯、熱水、冷水。實驗步驟1.分別測出熱水和冷水的溫度。2.將小燒杯放到大燒杯內,過
3分鐘,分別測出兩個燒杯中的水溫。3.再過
3分鐘,再次分別測出兩個燒杯中的水溫。記錄表時間
(

)
03
6小燒杯里的水溫
(℃
)大燒杯里的水溫
(℃
)4.分析引起兩個燒杯中水溫變化的原因。小燒杯里的熱水和大燒杯里的冷水兩者之間發生了熱傳遞,大燒杯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小燒杯放出熱量,
溫度降低。一、熱傳遞1.
定義: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2、熱傳遞的條件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具有溫度差。3.熱傳遞的方向: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思考討論:熱傳遞所傳的是熱還是溫度?熱傳遞的結果是什么?參考答案:因為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是狀態量。所以熱傳遞所傳的是熱,高溫物體放出了熱,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了熱,溫度升高。最終兩個物體溫度相等。二、熱量1.定義: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做熱量,用符號
Q
表示。2.
熱量的單位:焦耳(
J
)簡稱焦,符號為
J。它是為紀念英國科學家焦耳而命名的。出示圖片:英國科學家焦耳焦耳是一個比較小的熱量單位,更大的熱量單位是千焦,符號為
kJ。1kJ=1000J3.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只發生在熱傳遞的過程中,不能說物體含有或具有多少熱量。通常說物體放出或吸收多少熱量。思考討論:我們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那么能否說溫度較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較多?參考答案:熱量是指物體吸收或者放出的熱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只發生在熱傳遞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熱傳遞的發生,就無所謂熱量。而溫度是狀態量,所以不能說溫度較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較多。4.常見熱量的數值1500瓦的熱水器工作
1分鐘放出的熱量9×10
51克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4.6×10
41克
100℃的水變成同溫度的水蒸氣吸收的熱量2.3×10
31克
0℃的冰熔化成水吸收的熱量3.4×10
21克水溫度升高
1℃吸收的熱量4.2三、影響物質吸收熱量大小的因素1.物質吸熱與溫度變化有關。思考討論:用同一個天然氣灶,把一壺涼水燒開和燒成溫水相比誰吸收的熱量多?出示圖片:天然氣灶燒水一壺冷水燒溫水,加熱時間短,需要吸收熱量少;一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長,需要吸收熱量多。歸納總結: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跟溫度升高的多少有關。溫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2.物質吸熱與質量的關系思考討論:用同一個天然氣灶將半壺水燒開和將一壺水燒開誰吸收的熱量多?半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短,需要吸收熱量少;一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長,需要吸收熱量多。歸納總結:質量不同的某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物質的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物體降低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思考與討論:將
10℃的冷水和
90℃的熱水混合后,水的溫度為什么會高于
10℃低于
90℃?有人認為,90℃的熱水和
10℃冷水混合后,水溫一定是
50℃,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參考答案:將10℃的冷水和90℃的熱水混合,冷水要吸收熱量,溫度會升高,故溫度會高于10℃;熱水要放出熱量,溫度要降低,故溫度會低于90℃。不同意,90℃的熱水和
10℃冷水混合后,水溫不一定是
50℃,熱水和冷水的質量不同,混合后的水溫不同。m熱>m冷混合后的溫度:t>50℃m熱=m冷混合后的溫度:t=50℃m熱。用符號_______表示,熱的單位是_______,
簡稱______,符號為_________。答案: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Q;焦耳;焦;J2.同一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物體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同一種物質溫度升高t所吸收的熱量與溫度降低t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_。答案:質量;升高或降低的溫度;相等3.下列關于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當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不再發生熱傳遞時,它們一定具有相同的熱量B.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將溫度傳給了低溫物體C.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D.“今天很熱”中的“熱”是指溫度高答案:D4.下列語句:①天氣真熱;②物體吸熱;③摩擦生熱;④熱不可耐其中“熱”
表示“溫度”
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答案:D5.
對于熱量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少B.溫度高的物體含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含的熱量少C.在熱傳遞過程中,同一物體溫度改變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D.質量大的物體比質量小的物體含的熱量多答案:D
學生按照步驟動手操作并記錄數據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分析解答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學生閱讀課文掌握熱量的基本知識學生思考討論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回答學生練習
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水溫變化的原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溫度和熱的不同之處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理解溫度和熱量的不同之處幫助學生理解物質吸熱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幫助學生理解物質吸熱與質量的關理解不同溫度之間的物體吸熱和放熱的規律讓學生通過對生活中常見的實例的分析,明確影響同種物質熱量多少的因素:物體質量、溫度的變化量。鞏固本節的知識
課堂小結
1.
熱傳遞: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2.
熱傳遞方向:高溫→低溫3.
熱量:熱傳遞中,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符號:Q;單位:焦耳(焦:J)4.
影響物質吸熱(放熱)的因素同一種物質吸熱(放熱)的熱量與物質的溫度變化量和質量有關
梳理自己本節所學知識進行交流
根據學生表述,查漏補缺,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補充。
板書
一、熱傳遞1.
定義: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2.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具有溫度差。3.熱傳遞的方向: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二、熱量1.定義: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做熱量,用符號
Q
表示。2.
熱量的單位:焦耳(
J
)簡稱焦,符號為
J。三、影響物質吸熱(放熱)大小的因素1.物質吸熱(放熱)與溫度變化有關。2.物質吸熱(放熱)與質量的關系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7張PPT)
物質的比熱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導入
思考討論:要想把一杯冷水變成熱水,你有哪些方法?
用給冷水加熱,放在陽光下照射、放入熱水等等。
讓冷水變成熱水的過程就是熱量由高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的過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熱量及其傳遞過程。
新知講解
活動
物體的吸熱和放熱
如圖所示,小燒杯里裝著
40克熱水,大燒杯里裝著
100克冷水。
新知講解
實驗器材
溫度計、小燒杯、大燒杯、熱水、冷水。
實驗步驟
1.分別測出熱水和冷水的溫度。
2.將小燒杯放到大燒杯內,過
3分鐘,分別測出兩個燒杯中的水溫。
3.再過
3分鐘,再次分別測出兩個燒杯中的水溫。
新知講解
記錄表
時間
(

)
0
3
6
小燒杯里的水溫
(℃
)
大燒杯里的水溫
(℃
)
4.分析引起兩個燒杯中水溫變化的原因。
55
20
43
24.8
30
30
小燒杯里的熱水和大燒杯里的冷水兩者之間發生了熱傳遞,大燒杯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小燒杯放出熱量,
溫度降低。
新知講解
一、熱傳遞
1.
定義: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
2、熱傳遞的條件
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具有溫度差。
3.熱傳遞的方向: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
新知講解
思考討論:熱傳遞所傳的是熱還是溫度?熱傳遞的結果是什么?
參考答案:
因為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是狀態量。所以熱傳遞所傳的是熱,高溫物體放出了熱,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了熱,溫度升高。
最終兩個物體溫度相等。
新知講解
二、熱量
1.定義: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做熱量,用符號
Q
表示。
2.
熱量的單位:焦耳(
J
)簡稱焦,符號為
J。
它是為紀念英國科學家焦耳而命名的。
焦耳是一個比較小的熱量單位,更大的熱量單位是千焦,符號為
kJ。1kJ=1000J
新知講解
3.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只發生在熱傳遞的過程中,不能說物體含有或具有多少熱量。通常說物體放出或吸收多少熱量。
思考討論:我們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那么能否說溫度較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較多?
參考答案:熱量是指物體吸收或者放出的熱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只發生在熱傳遞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熱傳遞的發生,就無所謂熱量。而溫度是狀態量,所以不能說溫度較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較多。
新知講解
1500瓦的熱水器工作
1分鐘放出的熱量
9×10
5
1克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4.6×10
4
1克
100℃的水變成同溫度的水蒸氣吸收的熱量
2.3×10
3
1克
0℃的冰熔化成水吸收的熱量
3.4×10
2
1克水溫度升高
1℃吸收的熱量
4.2
4.常見熱量的數值
新知講解
三、影響物質吸收熱量大小的因素
1.物質吸熱與溫度變化有關。
思考討論:用同一個天然氣灶,把一壺涼水燒開和燒成溫水相比誰吸收的熱量多?
參考答案:一壺冷水燒溫水,加熱時間短,需要吸收熱量少;
一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長,需要吸收熱量多。
新知講解
歸納總結: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跟溫度升高的多少有關。溫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
新知講解
2.物質吸熱可能與質量的關系
思考討論:用同一個天然氣灶將半壺水燒開和將一壺水燒開誰吸收的熱量多?
參考答案:半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短,需要吸收熱量少;
一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長,需要吸收熱量多。
新知講解
歸納總結:質量不同的某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物質的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物體降低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
新知講解
思考與討論:將
10℃的冷水和
90℃的熱水混合后,水的溫度為什么會高于
10℃低于
90℃?有人認為,90℃的熱水和
10℃冷水混合后,水溫一定是
50℃,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將10℃的冷水和90℃的熱水混合,冷水要吸收熱量,溫度會升高,故溫度會高于10℃;熱水要放出熱量,溫度要降低,故溫度會低于90℃。
不同意,90℃的熱水和
10℃冷水混合后,水溫不一定是
50℃,熱水和冷水的質量不同,混合后的水溫不同。
新知講解
m熱>m冷混合后的溫度:t>50℃
90℃的熱水
10℃的冷水
90℃的熱水
10℃的冷水
90℃的熱水
10℃的冷水
m熱=m冷混合后的溫度:t=50℃
m熱新知講解
歸納總結:
(1)同一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物體的質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溫度有關。
(2)同一種物質溫度升高t所吸收的熱量與溫度降低t所放出的熱量相等。
新知講解
【例題】早晨,小明起床晚了,來不及做飯,就想泡方便面吃。可是,
一拿暖瓶,發現里面沒有熱水了,于是準備用電熱壺燒水。
(1)他應該燒一壺水還是燒半壺水呢?為什么?
(2)小明從飲水機中取水時,發現飲水機里有溫水也有涼水,那么他應該取溫水還是取涼水呢?為什么?
新知講解
解:(1)小明應該燒半壺水。理由是:用半壺熱水泡方便面已經綽綽有余;水吸收熱量的多少跟水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小,吸收熱量越少。燒開半壺水的時間要比燒開一壺水的時間短得多。
(2)小明應該取溫水。理由是:將溫水燒開,水溫度升高得較少,吸收的熱量較小,因此會更快地把水燒開。
課堂練習
1、熱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符號_______表示,熱的單位是_______,
簡稱______,符號為_________。
2.同一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物體的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有關。
同一種物質溫度升高t所吸收的熱量與溫度降低t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_。
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
Q
焦耳

J
質量
升高或
降低的溫度
相等
課堂練習
3.下列關于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當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不再發生熱傳遞時,它們一定具有相同的熱量
B.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將溫度傳給了低溫物體
C.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
D.“今天很熱”中的“熱”是指溫度高
D
課堂練習
4.下列語句:①天氣真熱;②物體吸熱;③摩擦生熱;④熱不可耐
其中“熱”
表示“溫度”
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D
課堂練習
5.
對于熱量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少
B.溫度高的物體含的熱量多,溫度低的物體含的熱量少
C.在熱傳遞過程中,同一物體溫度改變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就越多
D.質量大的物體比質量小的物體含的熱量多
D
課堂總結
1.
熱傳遞: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
2.熱傳遞方向:高溫→低溫
3.
熱量:熱傳遞中,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
符號:Q;單位:焦耳(焦:J)
4.
影響物質吸熱(放熱)的因素
同一種物質吸熱(放熱)的熱量與物質的溫度變化量和質量有關。
板書設計
一、熱傳遞
1.
定義: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
2、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具有溫度差。
3.熱傳遞的方向: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
板書設計
二、熱量
1.定義: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做熱量,用符號
Q
表示。
2.
熱量的單位:焦耳(
J
)簡稱焦,符號為
J。
三、影響物質吸熱(放熱)大小的因素
1.物質吸熱(放熱)與溫度變化有關
2.物質吸熱(放熱)與質量的關系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4.4物質的比熱
第1課時導學案
課題
4.4物質的比熱
單元
4
學科
科學
年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1、熟悉熱傳遞的過程及特點。2.了解熱量的概念,知道熱量的單位。3.明確影響同種物質吸熱或放出熱量多少的因素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對生活中常見的實例的分析,明確影響同種物質吸熱或放出熱量多少的因素:物體質量、溫度的變化量。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規范學生的表述,樹立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熱傳遞的過程及特點。
【教學難點】
了解探究影響物質吸收熱量多少因素的方法
【導學方法】
知識點總結,考點精講,講練結合,課后鞏固。
【課前預習】
1.熱量是指:
。用符號
表示,熱的單位是
,簡稱
,符號為
。2.物體吸收熱量,溫度
,物體放出熱量,溫度
。3.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熱量越
。(“多”或“少”)物體升高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吸收的熱量越
。(“多”或“少”)
學習探究
【新知導入】
思考討論:要想把一杯冷水變成熱水,你有哪些方法?出示圖片: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用給冷水加熱,放在陽光下照射、放入熱水等等。讓冷水變成熱水的過程就是熱量由高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的過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熱量及其傳遞過程。
【合作探究】
活動:物體的吸熱和放熱(1)分別測出熱水和冷水的溫度。(2)將小燒杯放到大燒杯內,過
3分鐘,分別測出兩個燒杯中的水溫。(3)再過
3分鐘,再次分別測出兩個燒杯中的水溫。時間
(

)
03
6小燒杯里的水溫
(℃
)554330大燒杯里的水溫
(℃
)2024.830(4)分析引起兩個燒杯中水溫變化的原因。小燒杯里的熱水和大燒杯里的冷水兩者之間發生了熱傳遞,大燒杯_________熱量,溫度______;小燒杯_________熱量,
溫度_________。一、熱傳遞1.
定義:熱總是從溫度_____的物體傳到溫度_____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_____部分傳到_____部分,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2.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具有_____。
3.熱傳遞的方向:熱從________的物體傳到________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________傳到________。4.思考討論:熱傳遞所傳的是熱還是溫度?熱傳遞的結果是什么?二、熱量1.定義:物體___________叫做熱量,用符號
Q
表示。2.
熱量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為
J。它是為紀念英國科學家_______而命名的。3.熱量是一個__________,只發生在熱傳遞的過程中,不能說物體_____或_________多少熱量。通常說物體放出或吸收多少熱量。4.思考討論:我們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那么能否說溫度較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較多?三、影響物質吸收熱量大小的因素1.物質吸熱與溫度變化有關。(1)思考討論:用同一個天然氣灶,把一壺涼水燒開和燒成溫水相比誰吸收的熱量多?(2)
歸納總結: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跟______________的多少有關。溫度升高__________,吸收的熱量越多。反之,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_________越多,放出的熱量越多。2.物質吸熱與質量的關系(1)思考討論:用同一個天然氣灶將半壺水燒開和將一壺水燒開誰吸收的熱量多?(2)歸納總結:質量不同的某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物質的________越大,吸收的__________。反之,物體降低一定的溫度,質量越大,放出的熱量越多。(3)思考與討論:將
10℃的冷水和
90℃的熱水混合后,水的溫度為什么會高于
10℃低于
90℃?有人認為,90℃的熱水和
10℃冷水混合后,水溫一定是
50℃,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4)歸納總結:①同一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物體的質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溫度有關。②同一種物質溫度升高t所吸收的熱量與溫度降低t所放出的熱量相等?!纠}】早晨,小明起床晚了,來不及做飯,就想泡方便面吃。可是,一拿暖瓶,發現里面沒有熱水了,于是準備用電熱壺燒水。(1)他應該燒一壺水還是燒半壺水呢?為什么?(2)小明從飲水機中取水時,發現飲水機里有溫水也有涼水,那么他應該取溫水還是取涼水呢?為什么?
【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1.
熱傳遞: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這種現象叫做熱傳遞。2.熱傳遞方向:高溫→低溫3.
熱量:熱傳遞中,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符號:Q;單位:焦耳(焦:J)4.
影響物質吸熱(放熱)的因素同一種物質吸熱(放熱)的熱量與物質的溫度變化量和質量有關
【課堂練習】
1.把一塊燒紅的鐵塊放到冷水里,__________溫度會升高,__________
的溫度會降低。在這個過程中__________是放熱物體,__________是吸熱物體。熱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的現象叫_____________。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的條件_______________。2.用煤氣燒開半壺水和燒開一壺水(水初溫相同),__________需要吸收的熱量多一些;把一壺50℃的水燒開和把一壺20℃的水燒開,__________需要吸收的熱量多一些。
3.關于熱量與熱傳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A.物體所含熱量越多,溫度越高.B.溫度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多.C.熱傳遞現象只存在于多個物體間.D.溫度相同的兩物體間不會發生熱傳遞.4.關于熱量和熱傳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一定多B.質量大的物體含有的熱量一定多C.熱總是從含有熱量多的物體傳遞到含有熱量少的物體;D.熱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5.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之間會發生熱傳遞,熱傳遞停止時,兩個物體具有相同的(  )A.溫度
B.內能
C.熱量
D.能量6.下列關于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熱量多
B.在熱傳遞過程中,若與外界不進行熱交換,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一定等于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C.熱量總是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
D.物體溫度越高,它的熱量就越多
E.沒有吸熱和放熱過程,說熱量是毫無意義的
F.兩個物體升高的溫度相同,吸收的熱量也一定相同
G.熱量總是由熱量多的物體傳遞到熱量少的物體
參考答案
課前預習
1.
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
Q;
焦耳;
焦;
J
2.升高;降低
3.
多;多
合作探究:
活動:物體的吸熱和放熱
(4)吸收;
升高;
放出;
降低
一、熱傳遞
1.高;低;高溫;低溫
2.
溫度差
3.
溫度高;溫度低;高溫部分;低溫部分
4.
參考答案:因為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是狀態量。所以熱傳遞所傳的是熱,高溫物體放出了熱,溫度降低;低溫物體吸收了熱,溫度升高。最終兩個物體溫度相等。
二、熱量
1.
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
2.
焦耳
3.
過程量;含有;具有
4.
參考答案:熱量是指物體吸收或者放出的熱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只發生在熱傳遞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熱傳遞的發生,就無所謂熱量。而溫度是狀態量,所以不能說溫度較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較多。
三、影響物質吸收熱量大小的因素
1.(1)一壺冷水燒溫水,加熱時間短,需要吸收熱量少;
一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長,需要吸收熱量多。
(2)溫度升高;
越多;
降低
2.(1)半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短,需要吸收熱量少;
一壺冷水燒開,加熱時間長,需要吸收熱量多。
(2)質量;
熱量越多;
(3)參考答案:將10℃的冷水和90℃的熱水混合,冷水要吸收熱量,溫度會升高,故溫度會高于10℃;熱水要放出熱量,溫度要降低,故溫度會低于90℃。
不同意,90℃的熱水和
10℃冷水混合后,水溫不一定是
50℃,熱水和冷水的質量不同,混合后的水溫不同。
【例題】解:(1)小明應該燒半壺水。理由是:用半壺熱水泡方便面已經綽綽有余;水吸收熱量的多少跟水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小,吸收熱量越少。燒開半壺水的時間要比燒開一壺水的時間短得多。
(2)小明應該取溫水。理由是:將溫水燒開,水溫度升高得較少,吸收的熱量較小,因此會更快地把水燒開。
課堂練習:
水的;鐵塊;鐵塊;水;熱傳遞;兩個物體之間具有溫度差
一壺水;一壺20℃的水
D
D
A
BCE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林| 屏南县| 通海县| 郴州市| 威海市| 正镶白旗| 寻乌县| 互助| 奉新县| 敦煌市| 虹口区| 尚义县| 嘉峪关市| 忻城县| 郴州市| 东光县| 德钦县| 广州市| 珲春市| 大同市| 清涧县| 治县。| 年辖:市辖区| 通州区| 临朐县| 彭州市| 禹城市| 东莞市| 衡阳县| 宁陵县| 安陆市| 长乐市| 论坛| 白水县| 贵港市| 凌海市| 德州市| 柳江县| 威远县| 晋宁县| 本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