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細菌》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描述細菌的主要結構特征;2、通過與動、植物細胞的比較,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3、通過了解細菌發現的過程和巴斯德實驗,認同科學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了解細菌發現的過程和巴斯德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認同技術的進步與科學的發展密切相關;2、通過對細菌的繁殖速度的認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二、教學重點細菌的形態;細菌的結構特征及營養方式;細菌的生殖。三、教學難點巴斯德實驗的理解;細菌的結構及其與動植物細胞的比較;細菌的生殖及分布廣的原因。四、課時安排:1課時五、教學過程:㈠情境導入多媒體依次展示酸奶圖片、泡菜圖片、以及抗戰期間日本731部隊利用細菌對我過人民進行活體實驗圖片,讓學生體會到細菌并不陌生,其實自己時時刻刻在與細菌打交道,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從而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細菌是怎么來的呢?㈡講述新課任務一:了解細菌的發現過程學生自學教材P71-72頁的內容,完成老師提出的問題:(1)是誰首先發現了細菌?(2)巴斯德實驗的理解(3)巴斯德還有哪些貢獻?老師提問:通過以上兩個故事,你對科學發現有什么新的認識?(設計理念:使學生初步了解細菌的發現,讓學生認同科學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密切相關的,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科學、關心科學的態度。)任務二:細菌的形態和結構1、細菌的形態(1)師出示釘子后提問:老師這兒有顆釘子,不知道它上面有沒有細菌?(2)課件展示細菌形態圖片,使學生對細菌的形態有個理性的認識。(設計理念:通過形象的比喻和圖片,使學生對抽象的、微觀的知識有個較直觀的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圖形、總結歸納的能力。)2、細菌的結構過渡:生活在我們身邊的細菌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的細菌形態也不同,但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課件展示:細菌的結構示意圖(1)提問:細菌的結構名稱有哪些?(2)課件展示動、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列表比較異同。3、細菌的營養方式,課件顯示:植物細胞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自己能制造有機物,營養方式為自養;而細菌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所以細菌的營養方式:異養。(設計理念:強化圖文分析的能力,培養學生比較、歸納和邏輯推理能力。)任務三:細菌的生殖課件:展示分裂細菌圖片1、生根據圖片得出:(1)細菌的繁殖速度太快了,每不到半小時就能繁一代。(2)細菌的生殖方式為分裂生殖,就是一個分裂成兩個。2、師總:細菌是靠分裂繁殖產生后代的,所以繁殖速度很快。在環境適宜的時候,不到半小時,細菌就能分裂一次。(設計理念:通過動態的視頻展示,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細菌繁殖速度如此驚人,不僅使學生獲得了對細菌分裂生殖的感性認識,而且很好的完成了細菌分裂生殖的知識點教學。)3、技能訓練假設你手上有100個細菌,細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鐘繁殖一代計算,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4小時后你手上的細菌數目是多少?這對你搞好個人衛生有什么啟示?學生討論后回答:100×28=25600(個)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洗手、洗澡、勤換衣物,減少自身攜帶的細菌數目,減少被細菌感染而生病的可能。(設計理念: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意義。)4、細菌的休眠體——芽孢細菌是靠分裂繁殖產生后代的,所以繁殖速度很快。當然了,這些情況必須是在環境適宜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所以我們不能給他們提供生存的條件。但是不是只要遇到不適合的生存環境細菌就會死呢?當細菌面臨不利于它生長的環境時,它們又會怎么樣呢?學生答后顯示課件:細菌的芽孢學生小結,師生共同完善:芽孢:不是細菌的生殖細胞,是細菌的休眠體,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對抵抗惡劣環境的本事可能高得出乎我們的想象。使它們幾乎無處不在,所以細菌的分布非常廣泛。(設計理念:讓學生了解芽孢不是細菌的生殖細胞,是細菌的休眠體,細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無處不在。)(三)拓展創新細菌為什么分布如此廣泛?(課件展示)?細菌的個體_______。?細菌是進行______生殖,繁殖速度非常快。?細菌的休眠體——_______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還可以四處飄散。學生回答問題,并記錄。(四)自我檢測:1、與洋蔥表皮細胞相比,細菌的細胞中沒有:[???]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成形的細胞核2、芽孢的作用是(????)A.繁殖后代 B.生殖方式 C.通過休眠度過惡劣環境 D.貯藏養料3.細菌通常的生殖方式是(????)A.分裂生殖???????B.形成芽孢????????C.斷裂生殖?????D.營養生殖4.有關細菌的形態不正確的是(????)A.卵形??????B.桿形????????C.球形???????D.螺旋形5、外科大夫在給病人做手術之前,要進行嚴格的消毒,手術時還要戴上消毒的口罩和手套,這樣做有哪些好處?6、當咳嗽或打噴嚏時,會把口腔或鼻腔內的液滴噴出2米以外,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想一想這會對他人帶來什么危害?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學生讀題并回答問題)(五)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收獲了哪些知識?(設計理念:積極參與歸納、總結。并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回答問題,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六)布置作業:同步練習冊(設置有層次有梯度的練習,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設置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