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上5.1延續文化血脈學習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體會中華傳統美德的力量,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態度。 能力目標:培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受、認知和運用能力,自覺傳承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知識目標:了解中華文化的內涵,理解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知道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理解并踐行中華傳統美德。教學重點:理解文化自信的含義及實現途徑。教學難點:理解文化自信的含義及實現途徑。學習過程一、預習導學(學生在熟讀教材的基礎上,從書中劃出預習題中的內容,并填到學案上,組長檢查)1.中華文化的形成及特點(1)形成:各族人民團結互助,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2)特點:源遠流長、。2.中華文化能夠薪火相傳、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的和有容乃大的。3.為什么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新時代,需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產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和,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5.中華文化的重要性(1)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2)中華文化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6.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1)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的力量。(2)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和的傳承發展7.怎樣堅定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8.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資源,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高尚的民族和遠大的民族,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是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2)中華傳統美德,博大精深。(3)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成為一種文化。(4)美德走進生活、走向未來,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美好、更加幸福。9.青少年應怎樣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推進社會職業道德、家庭個人品德建設,青少年責無旁貸。倡導、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二、小組長檢查預習情況(核對答案,評等級,幫扶講解)三、師生合作探究:重點討論:1、探究活動一教材第59頁查找資料,分享交流你所了解的文化遺產價值。有人說,有些文化遺產在現代生活中沒有使用價值,沒有必要保護。你認同這說法嗎?2、教材第62頁(1)你如何看待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現象?(2)日益密切的國際文化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怎樣的時代機遇?四、典型例題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國精神”撐起“中國脊梁”,講好“中國故事”。下列能體現文化自信的是①電影《戰狼2》票房創紀錄②故宮“接待”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之行③孔子學院在多國落地開花④“打虎拍蠅”反腐成效顯著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五、練習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良渚古城遺址,代表了中國在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這反映了()A.中華文明,最為優越B.中華文化,源遠流長C.中華文化,博大精深D.中華文明,兼收并蓄2.染衣、釀酒、織布、古法造紙、制作胭脂口紅……這個叫李子柒的姑娘,把傳統文化和田園生活拍成視頻上傳網絡,深受海內外網友喜愛。她用自己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活出了中國人的精彩和自信。這啟示我們要()A.堅定文化自信B.堅決抵制外來文化C.全面繼承傳統文化D.豐富傳統文化內涵3.以永慶坊為中心的恩寧路片區,是廣州保存最完整的騎樓建筑群,2016年,廣州市提出了“微改造”理念,力求保留老建筑的空間肌理、外部輪廓;在建筑內部則采用現代元素,改善人居環境。如鐘書閣在原有主體結構的基礎上,外立面加入外來元素,散發出多元文化氣息。這啟示我們()①要延續文化血脈,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②要注重文明傳承,發掘歷史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③歷史文脈的保存,要讓位于城市更新和民生所需④要堅定文化自信,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中醫藥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多次戰勝瘟疫,對中華民族繁衍生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次全國新冠肺炎臨床療效中,中醫藥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是中西醫結合救治,是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的亮點。這啟示我們要()①全面繼承中醫藥文化②推動中醫藥文化創新性發展③認同中醫藥文化,樹立文化自信④努力實現中西醫融合統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5.浙江省良渚古城遺址,真實展現了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稻作文明的發展程度,結識了新石器時代早期區域城市文明的全景。2019年,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這體現了中華文化()A.歷盡滄桑、完好無損B.薪火相傳、唯我獨尊C.源遠流長、博大精深D.歷久彌新、一成不變6.如果給下面的一組時事添加一個主題,最恰當的是()①2019年9月13日,香山革命紀念館正式向公眾開放;②2019年11月1日,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③2019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A.文明交流互鑒展示獨特魅力B.弘揚中華文化堅定文化自信C.踐行傳統美德培養優良品質D.各組共同創造夯實文化根基7.最近央視播出的家風主題系列劇《家道穎穎之等著我》,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在長達70余年的時代跨度中始終傳承的家風家訓“好男兒自食其力站著生,大丈夫以身許國不畏死”的故事。該家訓體現了()①強烈的家國情懷②可貴的批判精神③感人的時代精神④厚重的文化底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隨著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深度互動,越來越多的國家慶祝中國春節:英國倫敦居民貼春聯、掛燈籠;韓國首爾市民舞龍獅、放炮竹……甚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參議院還全票通過關于慶祝中國農歷新年的決議案。以上材料表明()①照曝光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②外國民眾有更多機會接觸、體驗和認識中國文化③外國民眾有更多機會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④我們應該堅定文化自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一把鑰匙。在幾千年的發展進程中,中醫藥形成了獨特的宇宙觀、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防治觀,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有獨特優勢,在全民健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據此可知,中醫藥()①歷史悠久、底蘊深厚②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③不忘本來、一成不變④能夠治愈人類一切疾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中醫、西醫是兩種不同的醫學體系,二者看待人體和疾病的角度不同,治病方法也不相同,在應對疾病方面各有所長,應堅持優勢互補,人類健康的星空需要中西醫聯手點亮。這表明()①不同文化各具特色②不同文化趨于相同③文明因互鑒而豐富④文明之間沒有沖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文翁、司馬相如、張栻、李調元等被評為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作為巴蜀文化杰出代表的他們,在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開創了多個第一,人格魅力光照千秋,功績成就影響至今。開展四川歷史名人評選活動,有利于()①更好的傳承和延續巴蜀文化血脈②激發四川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為四川振興和發展提供精神動力④促進巴蜀文化與其他文化的融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考察時強調,既要挖掘敦煌文化和歷史遺存蘊含的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更要揭示其中的中華民族文化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不斷堅定文化自信,以更博大的胸懷,積極主動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化成果。這說明()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②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③中華文化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唯一精神支撐④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中醫藥全面介入、深度參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是這次抗擊疫情中的一大亮點,超九成患者使用中醫藥治療,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許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經過中醫藥的治療后康復出院,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小草”的力量。中醫藥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發揮出來的巨大力量,使我們堅定了()A.理論自信B.文化自信C.制度自信D.道路自信14.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薪火相傳,已成為一種文化基因。踐行美德,青少年應培養①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②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③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④急功近利、見利忘義的生存法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被《中國新聞周刊》評選為2019年度文化傳播人物的李子柒,拍攝田園古風、制作美食短視頻上傳網絡,引發海內外網友的關注,更讓世界理解了一種生活著的中國文化。李子柒傳播中國文化的方式給我們的啟示是()①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②傳承創新優秀民族文化③吸收一切外來文化④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15BABCCBBDABAABA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