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根據《中國歷史紀年表(部分)》及所學知識回答: 1.從上表中找出我國結束分裂走向統一的朝代。 2.請小組討論并結合課文材料說出隋朝的建立者和隋朝能夠統一全國的原因。 秦、西晉、隋 建立者: 原因: 隋文帝 589年 民族的融合,南方經濟的發展 長期分裂割據 ,人民渴望統一 隋建立后,勵精圖治,政治清明,經濟強大 隋為統一用了充分準備,戰略戰術得當 南朝陳政權本身的腐朽。 一、一話統一 結合隋唐歷史,思考:隋朝統一對中國歷史還有什么意義? 結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大大加強了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推動社會經濟迅速發展。 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舊 ——《新唐書選舉志》 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忠信接禮曰文。 合作探究 閱讀 教材86頁正文第一段,87頁閱讀卡和材料,找出能體現楊堅“文” 的活動。 統一 創新 富裕 隋文帝楊堅 (541年-604年) 隋初 隋盛時 結論 人口 三千多萬人 四千六百多萬人 墾地 一千九百多萬頃 五千五百多萬頃 糧倉 長安太倉 ?? 洛陽含嘉倉;洛口倉 人口激增 墾田擴大 ? 糧倉豐實 ? 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貞觀政要》 開皇之治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忠信接禮曰文。 統一 創新 富裕 隋文帝楊堅 (541年-604年) 短命 隋煬帝楊廣 (569年-618年) 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材料二:隋朝時,中國南方的生產經過六朝時,已經成為“絲綿布帛之繞,復衣天下”繁盛之區,而自古號稱天府的關中(陜西省境內)“其土地狹,所以不足以給京師”。 結合課本87頁第二段話和所給材料,分析隋朝修建大運河的原因。 二、二評運河 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將南方的物質運送到北方。 材料三:中國的地形卻是西高東低,大江大河也都由西向東流入大海。 走進古運河 三點 四段 五河 材料二:“天下轉漕,仰此一渠。” ——《宋史》 材料一:“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膏脂是此河。” ——唐·李敬方 評說古運河 材料三:明末清初的史學家談遷說:隋煬帝動用那么多的民力,開鑿大運河,罪孽深重。但假設沒有大運河,南北運輸靠什么呢? ——人教版八上《歷史與社會》 三則史料中分別反映了古人是如何評說大運河的開鑿的? 你認為該如何來評論隋朝大運河的開鑿?并請舉例來論證你的觀點。 煬帝此舉,為其國促數年之祚,而為後世開萬世之利,可謂不仁而有功者矣。(顧炎武) 隋氏作之雖勞,後代實受其利焉。 《元和郡縣圖志》卷六《河陰縣》 隋代運河圖 解決了南北的水路交通問題,使沿線的城鎮迅速繁榮,有力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隋煬帝對大運河的開鑿征發了大量民工,耗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給當時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積極作用: 消極影響: 京杭大運河在今天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鐵騎征戈,誰的雛形涅磐于春秋的烽火。 一紙詔書,誰又以蹣跚的步履從蒼涼的北國邁向溫婉的江南。 是你啊!從平原出發,連接村落、古城;匍匐成一條流動的棧道,輕輕穿越了時空的阻隔。 你可否知道?中國的歷史上有兩條輝煌的巨龍,一條是盤踞在崇山峻嶺上的長城,而另一條就是你——橫跨五大水系的大運河。 ——壯哉,京杭大運河! 隋煬帝奢侈腐化,濫用民力。他三次乘坐大龍舟到江都巡游,隨行的船只達幾千艘,綿延200多里,沿路州縣必須供應食物,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三、三析衰亡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為李密檄洛州文》 大業元年(605)修洛陽,每月用工200萬; 大業三年(607)修長城,用工100多萬; 大業元年到大業六年(610)修大運河,累計用工300萬以上。 大業八年到大業十年三征高句麗,征兵百萬 閱讀材料并結合書本,分析隋朝速亡的原因?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徭役繁重。 ②縱情享樂,奢侈無度,多次南下巡游 ③三征遼東,兵役繁重,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暴政 秦朝 1、都結束了分裂割據的局面,重新統一了全國。 2、都創立了一些對后世有深刻影響的重要制度。 3、都有偉大的建設工程。 4、都是短命的王朝,之后都有強盛的王朝。 5、都因暴政引起農民起義而亡。 你知道隋朝類似于學過的哪個朝代嗎?試著分析它們的相同點。 據華夏經緯網報道:2005年5月25日,由全國政協組織的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報世界遺產研討會在杭州圓滿落幕。杭州是隋朝大運河的最南端,隋朝時杭州稱( ) A、涿郡 B、洛陽 C、余杭 D、臨安 C 21世紀教育網 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過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陽,他選擇的出行方式應是( ) A、乘汽車 B、坐轎子 C、乘船 D、坐火車 C 某游客從余杭(今杭州)出發,沿運河乘船直達洛陽。這位游客最早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A 隋朝大運河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鞏固隋朝的統一 B、方便隋煬帝南巡 C、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 D、加強北部的邊防 C 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