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四課開辟革命新道路的艱難歷程1924年,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展開合作,進行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由于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國民革命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了。中國共產黨發動一系列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的統治。毛澤東等人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創“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開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國革命的新道路。中國共產黨率領紅軍歷經艱難險阻,勝利完成長征,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中考課標:3-1-4講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列舉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人怎樣開辟了中國革命的道路提示: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井岡山工農武裝割據中國特色革命道路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叛亂,屠殺中國共產黨。1927年,蔣介石等人發動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發動反革命叛亂,屠殺中國共產黨。資料1:國民黨一大:共產黨員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資料2:北伐軍共有8個軍,總司令蔣介石,參謀長李濟深,各軍軍長均為國民黨人。資料3:北伐戰爭中,中共開展的主要工作是領導工農運動,支持北伐。3則材料反映了共產黨哪些弱點?大革命失敗,可以給共產黨哪些啟示?①必須掌握革命的領導權。②必須建立革命的軍隊。③必須開展武裝斗爭。從1927年3月-1928年上半旬,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達31萬多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上爬起來,揩干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們又繼續戰斗了。——毛澤東面對大革命的失敗,共產黨人會怎么做呢?思考:國共十年對峙(1927—1937)(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或土地革命時期)工農武裝割據根據視頻列舉1927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這對中國革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的探索與開辟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1949年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和什么事件有關呢1.時間:2.地點:3.領導人:4.意義: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一、南昌起義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南昌起義軍旗升起的地方材料“從前我們罵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則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民眾運動”,“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毛澤東二、八七會議1.目的:2.時間、地點:3.內容: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1927年8月7日,漢口會議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的重要論斷。《西江月》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長沙秋收起義目標秋收起義背景:八七會議上決定進行秋收起義時間:地點:領導人:目標:結果:意義:城市中心論農村包圍城市三、秋收起義1927年9月湘贛邊毛澤東長沙攻占了一些縣城,但損失嚴重,失敗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秋收起義原計劃要去打長沙,大家也都想進長沙,……可是長沙打不下來,目前長沙那樣的城市,還不是我們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們要到敵人管不著或難得管的地方去,到鄉下去,在鄉下站住腳,養精蓄稅,發展我們的武裝力量。”——摘自《秋收起義》自主學習并探究:比較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異同,會有怎樣啟示?(本課難點)時間地點領導人斗爭方式斗爭特點斗爭結果南昌起義秋收起義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中國共產黨敵人封堵,損失慘重1927年9月9日湘贛邊界,長沙中國共產黨武裝斗爭武裝斗爭仿照俄國經驗,攻打大城市仿照俄國經驗,攻打大城市敵人強大,損失慘重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啟示:俄國經驗在中國行不通,中國革命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這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篇,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重大創舉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道路因地制宜-----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思考1: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在中國執行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思考3: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以城市為中心的武裝暴動思考2:這條道路在中國是否行得通?為什么?不適合中國國情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俄國人的道路)城市中心論農村包圍城市南昌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秋收起義八七會議建軍方針城市道路失敗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分析井岡山成為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的因素。①位于湘贛邊界,離大城市較遠,敵人統治力量薄弱;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③附近農產品豐富,便于籌糧籌款;④大革命時期受革命影響深,群眾基礎好。井岡山地勢險要,森林茂密,只有幾條狹窄小路。這里離中心城市遠,交通不便,貧窮落后。山上有水田和村莊,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擁有各種植物3800多種。1.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①背景:②建立:秋收起義中,因敵人力量過強,起義軍損失較大,毛澤東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1927年底,毛澤東率部轉戰千里到達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四、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1928年4月28日,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軍的一部分和湘南農軍,歷盡艱險,轉戰千里,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勝利會師。井岡山會師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壯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力量③壯大:據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里對朱德的采訪,朱德是這樣說的:"所以用這名字,為要保持國民黨第四軍‘鐵軍'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們革命的堡壘。”第四軍不是序列號,而是一個榮譽稱號。它是為了繼承和發揚國民黨第四軍"鐵軍"的光榮傳統。名稱的變化看歷史國民革命軍(南昌起義)工農革命軍(秋收起義)中國工農紅軍(井岡山會師)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2.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提出①思想理論: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內容: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②實踐:各地共產黨人紛紛領導武裝起義,創建革命根據地。到1930年,全國建立起大小十多塊革命根據地。毛澤東朱德中央鄧小平等左右江徐向前鄂豫皖海陸豐彭德懷等湘鄂贛王首道等湘贛方志敏閩浙贛賀龍等湘鄂西、湘鄂邊、洪湖川陜井岡山方志敏、鄧小平、賀龍、徐向前、劉志丹等人在各地領導武裝起義,建立革命根據地。到1930年,全國各地創建了大小十幾塊革命根據地。其中以紅四軍為主在贛南、閩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據地面積最大。第一個最大彭德懷:惟有潤芝工農軍,躍上井岡旗幟新。我欲以之為榜樣,或依湖泊或山區。井岡山革命紀念碑毛澤東在實踐和理論上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夏,全國已建立起大小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布在十幾個省,革命武裝力量達到十萬人。意義:在革命實踐的基礎下進行的革命理論的創新,開創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2.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提出①思想理論: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內容: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②實踐:各地共產黨人紛紛領導武裝起義,創建革命根據地。到1930年,全國建立起大小十多塊革命根據地。③意義:在革命實踐的基礎下進行的革命理論的創新,開創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請寫出1927年,毛澤東為中國革命作出哪些突出貢獻。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隨后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澤東帶領工農革命軍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最后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觀察地圖,結合所學知識,從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方面,歸納這些革命根據地區域分布的共同特點。建立在各省的交界處,位于山區遠離中心城市,敵人的力量比較薄弱,革命基礎比較好,交通不便,經濟文化落后,有利于革命隊伍的存在與發展。想一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政權為什么能夠在這些地方存在?它們大多位于地勢險要處,易守難攻;這些地區一般物產都較為豐富,便于籌糧籌款;共產黨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并實行了正確的政策(如土地革命),工農紅軍有著嚴明的紀律,贏得了當地群眾和各階層的信任和支持。因而得到了農民的廣泛支持,使得革命政權能夠在這些地方存在并穩固下來。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開展土地革命和游擊戰爭,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中國共產黨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五、土地革命①目的:②內容:③影響: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土地革命開展后,各根據地出現了分田分地的景象。土地革命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激發了農民的革命熱情。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場氣壯山河的斗爭,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詩。材料剛剛成立了六年的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這種考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又繼續戰斗了。材料“他們又繼續戰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戰斗”是指哪一事件?簡述該事件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地位.工農武裝割據城市中心論農村包圍城市南昌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秋收起義八七會議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提出提出者內容實踐武裝斗爭根據地的建設土地革命板書小結建軍方針城市道路失敗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4.2工農武裝割據.pptx 34s紅軍長征開始.mp4 南昌起義過程.mp4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導入.mp4 遵義會議挽救了中國革命.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