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第9單元 課題2 溶解度課件+素材(2課時,30+31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第9單元 課題2 溶解度課件+素材(2課時,30+31張PPT)

資源簡介

(共31張PPT)
第9單元
課題2
第2課時
溶解度
人教版
·
化學
·
九年級下冊
學習目標-新知導入-新知探究-課堂小結-課堂達標
【重點】理解溶解度的含義,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相關信息。
【難點】形成溶解度的概念。
1.理解溶解度的含義,初步學會繪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線。
2.知道影響溶解度的因素,能利用氣體溶解度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學習目標
冬天撈堿
夏天曬鹽
新知導入
怎樣比較物質的溶解能力呢?應該控制哪些條件?
NaCl
KNO3
10℃
40℃
這樣可以嗎?
應該在同一溫度下
知識點1、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新知探究
20℃
100g水
NaCl
KNO3
20℃
50g水
溶劑的量應該相同
這樣可以嗎?
新知探究
NaCl
KNO3
20℃
100g水
20℃
100g水
應該達到飽和狀態
飽和
不飽和
這樣可以嗎?
新知探究
36gNaCl
31.6gKNO3
20℃
100g水
20℃
100g水
飽和
飽和
如何來選定比較的標準呢?
新知探究
可行
溶解度(s):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100g溶劑(一般指水)
條件
標準
狀態
單位
克(g)
一定溫度
飽和狀態
溶解度
新知探究
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四要素
在一定溫度下
物質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不指明溫度時,溶解度沒有意義
在100g溶劑里
這是概念中規定的標準,物質溶解量的多少與溶劑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較物質溶解度的大小,必須要設定等量的溶劑。
新知探究
達到飽和狀態
只有在一定量(100g)溶劑中,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溶解溶質的量最大)時,所溶解的溶質的量才是一個確定的值,這個值能夠代表該物質在確定溫度下,溶解能力的強弱。
克(g)
溶解度實質上是100g溶劑中溶解溶質的最大質量
新知探究
討論思考
1.“20℃時,氯化鈉固體的溶解度為36g”,其含義是什么?
在20℃時,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鈉固體,溶液達到飽和。
在2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鈉固體。
溫度
溶質的質量
溶劑的質量
飽和溶液的質量
2.
“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g”,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將其關系代入下表:
新知探究
20℃
31.6g
100g
131.6g
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因素
1.內因: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或溶質和溶劑的種類)
2.外因:溫度。固體物質溶解度與溶劑量的多少沒有關系,因為概念中溶劑的量已經規定為100g,所以在外部因素中固體物質溶解度只與溫度有關。
新知探究
固體物質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
溶解度/g(20℃)
<0.01
0.01~1
1~10
>10
溶解性
難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舉例
AgCl、CaCO3
Ca(OH)2
KClO3
KNO3、NaCl
新知探究
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說明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里溶解能力的大小,而溶解度是衡量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
典例1
新知探究
(2019·成都模擬)20
℃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g,它的含義是(

A
A.
20
℃時,136g飽和食鹽水中含有36g食鹽
B.
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食鹽
C.
20
℃時,飽和食鹽水中含有36g食鹽
D.
20
℃時,100g飽和食鹽水中含有36g食鹽
解析: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溫度(20
℃),100g溶劑(100g水),
飽和狀態(最多能溶解氯化鈉的量為36g),單位是克。
知識點2、固體物質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應用
列表法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56.7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7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新知探究
作圖法
用橫坐標表示溫度,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根據實驗測得的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數據,在直角坐標系上描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即可繪制出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這種曲線叫做溶解度曲線。
新知探究
溶解度曲線的意義
內容
表示意義

曲線上的點
表示某物質在對應溫度下的溶解度
兩曲線的交點
表示兩物質在該點對應溫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

曲線以上的區域
表示溶液中有溶質剩余,得到的是對應溫度下該溶質的飽和溶液
曲線以下的區域
表示溶液是對應溫度下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新知探究
溶解度曲線的變化規律
a.陡升型。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現為曲線坡度陡增,如KNO3、NH4NO3等。
b.緩升型。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表現為曲線坡度比較平緩,如NaCl。
c.下降型。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表現為曲線坡度下降,如Ca(OH)2。
新知探究
溶解度曲線的應用
1.查出某種物質在某溫度時的溶解度。
2.可以看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
3.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大小。
4.可以比較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大小。
5.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確定如何制得某溫度時該物質的飽和溶液。
6.確定混合物的分離、提純方法。
新知探究
歸納總結
如圖,已知曲線a,b分別為兩種固體物質甲、乙的溶解度曲線。
曲線a:物質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
曲線b:物質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緩慢增大,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
N點:物質甲在t1℃時的溶解度為S1g。
P點:物質乙在t3℃時的溶解度為S3g。
M點:在t2℃時物質甲和物質乙的溶解度相等,都為S2g。
新知探究
歸納總結
當甲中含有少量乙(如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時,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降溫結晶)法分離(或提純)出物質甲。
當乙中含有少量甲(如NaCl中含有少量的KNO3)時,可采用蒸發結晶法分離(或提純)出物質乙。
如圖,已知曲線a,b分別為兩種固體物質甲、乙的溶解度曲線。
新知探究
(2019·咸寧中考)如圖為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典例2
C
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純甲,可采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法
B.t2℃時,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1:4
C.將t3℃的甲、乙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固體甲的質量一定大于乙
D.在t3℃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新知探究
知識點3、氣體溶解度
1.概念:氣體的溶解度是指該氣體的壓強為101kPa和一定溫度時,在1體積水里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2.氣體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
(1)條件:在壓強為101kPa、一定溫度時。
(2)標準:1體積水。
(3)狀態:達到飽和狀態。
(4)單位:體積。
新知探究
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
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
內因
外因
溶質和溶劑本身的性質
在壓強不變的條件下,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越小
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越大
新知探究
氣體溶解度與固體溶解度的比較
氣體溶解度
固體溶解度
條件
壓強為101kPa、一定溫度時
一定溫度下
標準
1體積水
100g溶劑
單位
體積
克(g)
外界影響因素
溫度和壓強
溫度
變化規律
壓強不變時,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溫度不變時,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
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新知探究
(2019·山東東營中考)夏季,魚蝦養殖池內常設置一些水泵,把水噴向空中,從化學角度分析,噴水的目的是(

典例3
B
A.降低養殖池內水的溫度
B.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便于氧氣溶解
C.增加觀賞性
D.便于太陽照射,殺滅水中的病菌
新知探究
溶解度曲線
一定溫度、100g溶劑、飽和狀態、以“克”為單位
溶解度
外因
溫度
氣體的溶解度
固體的溶解度
外因
溫度和壓強
課堂小結
1.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A
課堂達標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④⑥
D.②⑥⑦
①溶質的性質
②溫度
③壓強
④溶質的質量
⑤溶劑的性質
⑥溶解時是否攪拌或振蕩
⑦固體物質的顆粒大小
(1)“夏天曬鹽”中的“鹽”其溶解度可用圖中________來表示(填“a
”“b
”或“c
”)。
(2)在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________。
(3)在t2℃時,將40g的a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質量為________g

2.(2019·青海中考)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天然內陸咸水湖,當地農民通過“冬天撈堿,夏天曬鹽”獲得大量湖鹽。
b
b=c>a
80
課堂達標
a
b
c
3.(2019·南充中考)如圖為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B
解析:不給出溶液的質量,無法比較析出晶體質量的大小;甲中含少量乙時,可以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t1℃時,丙物質的溶解度為40g,將30g丙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0g,即形成溶液的質量為70g。
A.將甲和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3℃降溫至t2℃時,析出晶體質量:甲>乙
B.將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溶液溫度的方法
C.甲中含少量乙時,可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提純甲
D.t1℃時,將30g丙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質量為80g
課堂達標
4.汽水中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打開瓶蓋時,你會發現汽水會自動噴出來,喝了汽水后又常常會打嗝。這說明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與壓強和溫度有關。下列關于氣體溶解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B
壓強減小,氣體溶解度增大
壓強減小,氣體溶解度減小
C.
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增大
D.
溫度降低,氣體溶解度減小
解析: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
課堂達標(共30張PPT)
第9單元
課題2
第1課時
溶解度
人教版
·
化學
·
九年級下冊
學習目標-新知導入-新知探究-課堂小結-課堂達標
【重點】了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含義。
【難點】理解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方法。
1.了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含義;
2.理解“飽和”與“不飽和”的相對性及互相轉化的方法;
3.了解結晶現象,知道結晶的兩種方法。
學習目標
小熊和小伙伴們在森林里玩累了,滿頭大汗地跑回家,一進門就喊:“媽媽,我要喝糖水!”熊媽媽將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水中加一勺糖,攪拌,糖全部溶解。
小熊喝了一口說:“不甜,不甜!”
熊媽媽說:“好,給你再加點兒糖。”
熊媽媽取了兩勺糖放入水中,攪拌,杯底有糖剩余。
小熊吵著說:“媽媽,再加點糖。”
熊媽媽笑著說:“傻孩子,再加也不會更甜了。”
小熊疑惑地問:“為什么呀?”
新知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中溶解性不同;同一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也不同。
那么一種物質在一種溶劑中能否無限溶解呢?
新知導入
操作
現象
結論
探究氯化鈉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況
知識點1、飽和溶液
氯化鈉全部溶解,燒杯中形成無色溶液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氯化鈉
燒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體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10g氯化鈉
燒杯中未溶解的固體繼續溶解,形成無色溶液
增加溶劑的量,可將未溶解的固體溶解
總結:室溫下,氯化鈉不能無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增加水的量,氯化鈉溶解的量也增加。
新知探究
探究硝酸鉀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況
操作
現象
結論
硝酸鉀全部溶解,燒杯中形成無色溶液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硝酸鉀
燒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體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10g硝酸鉀
未溶解的固體繼續溶解,燒杯中形成無色溶液
溫度升高,硝酸鉀的溶解能力增強
新知探究
操作
現象
結論
硝酸鉀全部溶解,燒杯中形成無色溶液
溫度升高,硝酸鉀的溶解能力增強
部分固體從溶液中析出
溫度降低,硝酸鉀的溶解能力減弱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總結:
1.在一定溫度下,硝酸鉀不能無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溫度升高時,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硝酸鉀;溫度降低時,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硝酸鉀會減少。
3.當溶劑的量不變時,溶解溶質的多少與溫度有關。
新知探究
歸納
1.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水中,溶質不能無限制地溶解。
2.改變條件會使溶質繼續溶解或析出。當溫度不變時,溶解溶質的多少與溶劑的量有關;當溶劑的量不變時,溶解溶質的多少與溫度有關。
新知探究
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2.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還能繼續溶解該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新知探究
1.只有指明“在一定溫度下”和“向一定量溶劑里”,溶液的“飽和”和“不飽和”才有意義。
2.
“飽和”和“不飽和”是針對“某種溶質”而言的,因為一定條件下的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該物質卻可能繼續溶解其他物質。
3.一定溫度下,大多數物質在一定量的溶劑中都能形成其飽和溶液,但酒精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不能配成酒精的飽和溶液。
特別提醒!
新知探究
判斷某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
能繼續溶解溶質則是不飽和溶液;
不能繼續溶解溶質則是飽和溶液。
保持溫度和溶劑不變
新知探究
典例1
(2019·昭通模擬)能證明某KCl溶液在20℃時已經達到飽和狀態的方法是(

A.溫度不變時,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結果溶液變稀
B.取少量該溶液,降溫至10℃時,有KCl晶體析出
C.取少量該溶液升溫,無KCl晶體析出
D.溫度不變時,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體,晶體質量不再改變
D
新知探究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加溶劑、升溫
加原溶質、降溫、蒸發溶劑
飽和溶液有條件,確定溫度不能變,
溶劑定量要注明,不再溶解是關鍵。
巧學妙記
適用于所有溶液
新知探究
1.此轉化關系對大多數固體物質來說是適用的,因為大多數固體物質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隨溫度降低而減小。
2.
熟石灰[Ca(OH)2]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降低溫度
升高溫度
Ca(OH)2飽和溶液
Ca(OH)2不飽和溶液
新知探究
濃、稀溶液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關系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濃溶液與稀溶液
區別
含義不同
溫度影響
溶液是否飽和取決于溶質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劑里的含量是否達到最大限度
溶液的濃與稀取決于溶質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量的相對多少
受溫度影響
與溫度無關
新知探究
典例2
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成飽和溶液,下列方法錯誤的是(  )
A.降低溫度
B.加入硝酸鉀固體
C.恒溫蒸發水分
D.升高溫度
D
解析:將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質、蒸發溶劑或降低溫度,而升高溫度可以使硝酸鉀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故D錯誤。
新知探究
美麗的化學
新知探究
知識點2、結晶
概念:熱的溶液冷卻后,不飽和溶液變成了飽和溶液,溫度繼續降低,
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質會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這一過
程叫做結晶。
析出晶體后的溶液叫母液,母液對于析出的溶質來說,仍然是
飽和溶液。
條件:①溶液達到飽和狀態②溫度改變或溶劑減少
新知探究
結晶的方法
結晶方法
原理
應用舉例
結晶
蒸發結晶
降溫結晶
冷卻熱飽和溶液法
(降溫結晶法)
將溶液制成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再降溫冷卻,析出晶體,過濾得到晶體
從KNO3飽和溶液中得到KNO3晶體
蒸發溶劑法(蒸發結晶法)
將溶液加熱蒸發溶劑,使其達到飽和后,繼續蒸發溶劑,溶質會結晶析出
海水曬鹽
新知探究
海水曬鹽
新知探究
結晶的應用——海水曬鹽
海水
貯水池
蒸發池
結晶池
粗鹽
母液
氯化鈉
多種化工產品
原理:利用風吹和日曬使水分蒸發,食鹽從海水中結晶析出
(將泥沙沉降)
(也叫苦鹵,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
新知探究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_____(填序號)。
A.海水進入貯水池,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基本不變
B.在①的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不改變
C.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
D.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食鹽的不飽和溶液
典例3
海水提取食鹽的方法主要為“鹽田法”,其過程如下:
AC
新知探究
解析:海水進入貯水池,溶質和溶劑基本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故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基本不變,A正確;
在蒸發池中溶劑質量減少而溶質質量不變,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增大,故B錯誤;
根據題意,可以看出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能為人類所利用,故C正確;
析出晶體后的母液不能繼續溶解氯化鈉,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故D錯誤。
新知探究
增加溶質、蒸發溶劑或降低溫度
相互轉化:(大多數固體)
增加溶劑或升高溫度
判斷: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是否能繼續溶解某溶質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結晶
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
課堂小結
1.下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
A.含溶質較多的溶液
B.含溶質較少的溶液
C.溶液中有固體物質的溶液
D.在一定溫度下,加入該溶質不能再溶解的溶液
D
解析:判斷溶液是否飽和分兩種情況:一是當溶液與固體溶質共存時,放置一段時間觀察,若固體溶質不再減少,表明溶液處于飽和狀態;二是當溶液沒有與固體溶質共存時,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是加相應的溶質,如果所加溶質不能再溶解,就表明溶液處于飽和狀態。
課堂達標
2.
(2019·溫州中考)如圖,將紅砂糖倒入一杯開水中,充分溶解。能作為判斷砂糖水是飽和溶液的依據是(  )
A.砂糖水顏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體有剩余
D
課堂達標
3.
(2019·永州模擬)欲使某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溫度
B.降低溫度
C.再加入該溶質
D.倒出一些溶液
C
課堂達標
4.
(2019·蘇州中考改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
B.降低溫度能使所有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
C.同一溫度下,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濃
D.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后變為不飽和溶液
C
課堂達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城县| 抚宁县| 繁昌县| 河池市| 开化县| 南城县| 衡东县| 龙门县| 南靖县| 卓资县| 汶川县| 永新县| 彩票| 泗洪县| 卢湾区| 兴宁市| 红河县| 三都| 牙克石市| 枣阳市| 武冈市| 柳州市| 惠东县| 德阳市| 南涧| 双牌县| 当涂县| 互助| 新宁县| 仙居县| 西充县| 清苑县| 永泰县| 洪雅县| 蓝田县| 渭南市| 万州区| 龙川县| 四川省| 十堰市|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