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上科學教學計劃及教材分析本冊教材內容第三冊教材共4章 “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氣”,“生命活動的調節”,“電路的探秘”都屬于學習物質的運動、變化和相互作用的范疇。在地球上人類生存環境中最明顯和最重要的物質相互作用就是水和大氣。第三章“生命活動的調節”與第二冊對環境的察覺和生命代代相傳是相互作用的。第四章“電路探秘”是學習電流運動和變化的初步知識.總之第三冊教材是是從自然界物質運動和變化的現象中尋找他們的規律。第1章“生活中的水”,水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物質之一。過去學習水是割裂為在地理學中學習水的分布;生物學中學習水與生命活動的關系,如根的吸水、蒸騰作用、光合作用、動物新陳代謝與水的關系;化學中學習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物理學中學習水的壓強、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這一內容顯得支離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凈化、水資源的保護等卻很難放在哪一門學科中。學生要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涉及水的總是幾乎都是綜合性的,很難歸到哪一門學科中去。如水的凈化,就涉及物理的、化學的內容,也可用生物學方法,還涉及水源的保護、降水、水的流動等等。在《科學》教科書中,用“水”這個主題把過去分散的內容綜合起來,很自然地使這些內容聯系在一起。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氣”。大氣和水一樣,也是與人類關系十分密切的物質,沒有大氣就沒有生命。道溫度、風力、風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氣的可測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氣污染和大氣保護等。地球上的風雨霧雪冷暖等與大氣運動密切相關,天氣和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對農業、交通、建筑等行業也產生直接影響。第3章“生命活動的調節”主要內容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對人的生命活動的調節作用、生長素的發現、植物感應性的產生等。這一章與第二冊“對環境的察覺”關系比較密切高等動物,尤其是人的感覺的產生,不只是外界因素刺激感覺器官產生的結果,一般均要通過神經系統作用,尤其是腦部中樞的作用才能產生感覺和作出反應。人的體溫調節就是生命活動調節的典型例子。第4章“電路探秘”學習電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主要學習電流、電壓、電阻、歐姆定律,知道電流、電阻、電壓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發電、用電技術的發展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響。從而進一步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教材重點難點:第1章“生活中的水”,水的重要性,水循環的過程和特點,水的密度,壓強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質的溶解性,溶解度以及計算為重點,地球上水循環產生的原因,壓強,密度,阿基米德原理溶解度等概念,以及運用的重要性為難點。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氣”。重點是溫度,降水量,云量等天氣的測量,初步了解雨,雪的成因,大氣污染和大氣保護。氣壓與天氣的關系,氣流與壓強的關系,海洋與陸地的性質對氣溫和降水量的影響以及地形地貌對氣溫和降水量的影響,人類活動對對氣候的影響;難點是對流層的特點,探究對流的形成,探究吸塵器內部的結構和原理。第3章“生命活動的調節”,重點和難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對人的生命活動的調節作用,生長素的發現,植物感應性的產生.學習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腦是人類的生命活動總指揮.在以前的基礎上進一步解釋動物的行為和植物的感應性第4章“電路探秘”,重點:電流的測量,電壓的測量,電阻的相關因素,歐姆定律,電路連接;難點:電壓的概念,研究電阻的相關因素的方法,電路連接的計算學情分析:本冊的教材內容和七年級比,一下子加深了許多,知識點增多,難度增大,從第一章一開始就對學生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知識點除有大量需記憶外,更側重分析與理解及計算,思維難度加大了;由于課時緊(共16周可上課),課堂講課速度一般較快,課堂容量大,許多知識點只能一帶而過。而作業本的題目往往又超出課堂教學范圍,這就要求學生要有高度的自覺性,認真、獨立地完成好作業。測驗題量大,難度大、時間少,且考點多作了變形,還有知識的延伸,要求學生高效高質量地完成。1、學生掌握的雙基情況分析從上學期期末檢測情況分析約有60℅左右的學生對基本的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夠掌握,但對于部分知識點少數同學理解不透,往往對具體的問題束手無策,有待進一步提高,實驗動手操作能力有男孩強于女孩的現象。女生動手操作能力待進一步提高。2、學生學習態度及習慣分析大部分同學能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上課認真,發言積極,課后能即使反饋課堂中不能弄清的問題,學習自覺性較強,但也有個別同學的依賴性較強。學習的目的性不明確,作業敷衍了事時有發生,對科學缺乏興趣。教學要求課堂教學要為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有效學習(尤其使學有困難的學生參與有效學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致力于學生的潛能開發,不斷完善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因此,我對自己本學期的教學做了如下要求: 教學目標上:培養學生樂學、好學、會學的習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終極目標 教育對象上: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促進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 教學內容上:強調基礎知識的訓練,構建緊密與生活、生產實際和社會發展相聯系的科學內容體系。 教學過程上:開展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人人參與,全過程參與,多感官參與,強調學生是主體。第一、以學生為主體,強化預習、課堂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流程。第二,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第三,重視樹立學生的問題意識。精練教師的教學語言第四,課堂上充分利用教學信息資源。 教學環節上:循循善誘,有梯度地指點,循著學生的思路將學生存在的問題,解剖成一個個有序的小問題,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差異分步指導。我們還應該充分利用課外、假期開展探究性實驗活動,積極拓展實驗教學途徑,實施探究性學習,有效地開展《科學》課程教學。具體措施針對上述一些情況,本人認真思考并準備通過以下一些措施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來提高學生總體學習成績:1、加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隨時積累有用知識的習慣,養成訂正錯誤、力爭每題弄懂的習慣,為此本學期將人人一個“揪錯本”。通過評選活動,提升學生主動揪錯的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學生如果能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他將能迅速適應八年級課程的節奏而高效的學習2、高度重視學生自主意識與自學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法指導。八年級科學內容多,難度深,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自學能力,教師應有意識地教學生怎樣抓好預習——聽課——當堂練習——復習——作業——單元小結六個環節,盡量使學生消除依賴心理,培養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3、精講精練,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要有選擇地把某些問題留給學生自己思考,不要因害怕學生掌握不好知識而把全部問題講盡,要相信學生有能力自己去找尋答案。4、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與欲望,使學生在活學、樂學中提高科學思維能力。5、提優補差的措施:①.利用姿優班,提升學有余力的同學的知識深度和廣度,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②.降低教學難度和深度,積極關注后進生,認真開展他們的思想工作,改變他們厭學到好學軌道上來。③.作好作業的訂正和面批工作,多做耐心和細致的講解,降低學習的的門檻,不讓每一個學生落伍。教學進度表周次 日 期 教學內容 周課時1 9.1~9.2 水在哪里;水的組成 22 9.5~9.9 水的密度;測量密度;作業分析;水的壓強(1,2) 53 9.12~9.16 水的壓強3;作業分析;水的浮力(1,2,3) 54 9.19~9.23 物質在水中分散;物質在水中溶解(1,2,3), 55 9.26~9.30 物質在水中的結晶;水的利用和保護;單元測驗講解; 46 10.8~10.14 月考練習,大氣層; 57 10.17~10.21 天氣和氣溫,大氣壓強(1,2); 58 10.24~10.28 大氣壓與人類(1,2),氣候和影響因素(1,2); 59 10.31~11.4 單元測驗講解;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510 11.7~11.11 月考,神奇的激素(1,2); 211 11.14~11.18 神經調節(1,2,3)體溫的控制;單元復習 512 11.21~11.25 單元測驗(1,2);試卷分析;電路圖 513 11.28~12.2 電流測量;實驗串并聯電流;物質導電性;影響導體電阻大小 514 12.5~12.9 變阻器;電壓測量;實驗電壓;三者的關系;實驗測電阻 515 12.12~12.16 電路連接;單元復習(1,2); 516 12.19~12.23 單元測驗(1,2)講解;期末復習(1,2) 517 12.26~12.30 期末復習(1,2) 518 1.4~1.6 期末復習(1,2) 419 1.9~1.13 周次 日 期 說課內容 說課者1 9.1~9.22 9.5~9.93 9.12~9.16 水的浮力(1,2,3) 戴4 9.19~9.23 物質在水中溶解(1,2,3), 黃5 9.26~9.306 10.8~10.14 大氣層;天氣和氣溫, 朱7 10.17~10.21 大氣壓強(1,2);大氣壓與人類(1,2), 賈8 10.24~10.289 10.31~11.4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神奇的激素(1,2); 周10 11.7~11.1111 11.14~11.18 神經調節(1,2,3)體溫的控制; 季12 11.21~11.25 電路圖,電流測量;實驗串并聯電流; 凌13 11.28~12.2 物質導電性;影響導體電阻大小 夏14 12.5~12.9 變阻器;電壓測量;實驗電壓;三者的關系;實驗測電阻,電路連接; 劉15 12.12~12.1616 12.19~12.2317 12.26~12.3018 1.4~1.619 1.9~1.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