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思想品德導學案學校 八 年級(上)第 二 課(2)導學案 執筆:蔣文林審核: 班級: 小組: 姓名: 課題: 兩代人的對話 課型: 展示課【學習目標】與父母溝通的過程;與父母溝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領;與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以寬大胸懷和積極的態度與父母交往,不必非爭高下不可【重點難點預見】引導學生學會與父母進行溝通,彼此袒露內心世界,進而達到相互理解進行溝通的正確方法,并學習雙贏的溝通策略。這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知識鏈接】某青少年研究所曾對1600多名從小學五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學生做過一次問卷調查,在1514份有效回收問卷中,有45.8%的學生承認自己與父母或家長吵過架或打過架,15.8%的學生在過去一年中與父母發生了兩次到5次摩擦,11.8%的學生與父母吵架達5次以上。此外,在晚上12時后,有流連于街上及離家出走等行為的學生比例也分別高達20.3%和5.4%。 孩子們與家長缺乏溝通,感覺孤獨,已經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有的甚至引發心理問題,甚至危及生命。” 【學法指導】課前老師與一名同學家長取得聯系,讓這位同學回家與父母一起演一個家庭室內情景劇,并向家長和學生交待劇情和臺詞,另外一位同學前往攝像,完成之后做好剪輯命名《瞧這一家子》備用、課內小組討論、展示、學生相互評價;教師引導、點撥。【學習流程】■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時間安排在5分鐘左右,通過閱讀教材,基本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并在教材上做好勾畫:1、解決家庭矛盾的基本方法:2、與父母有效溝通的基本要領:3、與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 ■合作探究:1、播放自制短片:《瞧這一家子》。劇情:華華在自己的臥室門上掛上了“請勿打擾”的牌子,讓媽媽百思不得其解:“是自己做錯了什么?還是孩子已經獨立到非要掛牌子的地步?”爸爸也難過地說:“自從掛了那塊牌子,我覺得好好的家就像旅館似的。”但華華卻不以為然。引導學生討論:父母為什么為難過?你對此怎么看待?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 2、兒子因為沒有收拾房間被母親數落,兒子一邊看書一邊聆聽教誨。忽然兒子問母親:“媽媽,一本內容枯燥冗長的書和說話羅嗦有什么區別?”母親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書丟一邊,可是卻無法叫羅嗦的人閉嘴。”說完,母親突然恍然大悟。“啊!你是在嫌我羅嗦呀!”母子倆都笑了。兒子用幽默的方法不僅提醒了習慣嘮叨的母親,而且自然地避免了母子之間的沖突。這樣的情景在你和你們家發生過嗎?說出來與大家分享。目的是化解家庭矛盾的有效方法是靠智慧和幽默,而不是與父母硬碰硬。■展示提升:1、自己在與父母發生矛盾和沖突時,采取了哪些方法?其中哪些方式方法緩解了與父母之間的矛盾沖突?哪些方法加深了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對立?這對你以后解決家庭矛盾和糾紛有什么啟示?2、展示自己與父母相處的藝術:如贊賞父母、認真聆聽、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與父母不必太計較等。要有小實例。教師展示一組學生在家拍攝的照片:在廚房做飯、拖地板、認真做作業、與父母談心、在父母面前伴鬼臉、認真聽取父母的教誨等。【達標測評】某些父母因為孩子成績不好就動手打罵;有的家長在孩子完不成作業之前不讓其吃飯、睡覺;有的家長因為孩子不順從自己就克扣孩子的零花錢;有的甚至遭到毒打……你認為父母為什么要這樣做?父母這種教育方式你能接受嗎?遇到這類情況,你應該怎么辦?參考答案:(1)大多數父母因為“望子成龍”的心情,希望通過嚴格的教育促使子女成才;(2)由于過于關注孩子的成績、對孩子成績期望值過高而走向另一個極端,這種方法不可取;(3)我們要正確認識和對待父母的良苦用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自身方面找原因,平時多和父母溝通,交流思想;其次,在適當的場合、運用適當的方法,給父母講道理,指出他們的教育方法不可取,實在不行就向有關部門反映,爭取法律幫助。欣賞室內情景劇:《家有兒女》片斷。 備注(教師復備欄及學生筆記)【學后反思】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