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4課 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 課件19張PPT+教案+1個視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4課 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 課件19張PPT+教案+1個視頻

資源簡介

(共19張PPT)
—必修(上)第24課
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
從抗大透視抗日戰爭
一、全民抗戰
1.正面戰場浴血奮戰
淞滬會戰
1937.8-1937.12
粉碎日軍“三個月亡華”的狂妄企圖
忻口會戰
1937.9
-1937.11
平型關大捷
取得的第一個勝利
徐州會戰
1938.1-1938.5
臺兒莊大捷
3.24-4.7
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最大勝利
武漢會戰
1938.6-1938.6
抗戰初期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大會戰
2.八路軍、新四軍開辟敵后戰場
它剛剛成立了幾個月,但它已經有了很高的聲望,并且很快成為這個國家有革命思想的學生所矚目的地方.
—美國記者托馬斯,阿瑟,畢森
3.廣大民眾積極抗日
文藝界、教育界在抗日
港、澳、臺同胞的抗日
海內外僑胞的抗日
你們可以學一樣東西,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學一個宗旨,這個宗旨也就是全國全中華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國,這是我們學校的總的方針,也是全國人民的要求。
—毛澤東《在抗大應當學習什么》
理論與實踐并重
軍事與政治并重
二、中流砥柱
1939年,抗日軍政大學總校遷往華北敵后根據地,并先后在延安、淮北、蘇北、晉綏、淮南、蘇中、鄂豫皖等根據地建立分校,領導群眾開展敵后游擊戰爭。
目前共產黨人在全世界的任務是動員各國人民組織國際統一戰線,圍著反對法西斯而斗爭……在外交上,同英美及其他國家一切反對德意志法西斯統治的人們聯合起來,反對共同的敵人。
—《關于反法西斯的國際統一戰線》
中國戰場牽制了日寇兇橫的侵略,使他不敢窺印度,不敢侵澳洲,也不敢向北跨越阿留申群島,以切斷美蘇英聯絡。—蔣介石
三、東方主戰場
1.積極倡導建立反法西斯聯盟
蔣委員長統帥之部隊,已充分證明其具有莫大之勇敢,中國軍隊愈向敵人壓迫,則美國遠東軍愈有獲勝希望。
——
美國《紐約時報》
12月7日以來,同盟軍惟一決定性之勝利系華軍之長沙大捷。
——英國《泰晤士報》
2.配合盟軍作戰
只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困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線作戰。—斯大林
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而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丘吉爾
法西斯共1110萬
600余萬
牽制日軍
240萬
4.5億
總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
總參戰人口20億
蘇4年又2個月
美3年又9個月
英6年
中14年
蘇犧牲2700余萬人
中3500余萬人
美100余萬人
英100余萬人
“中國軍隊在民族公敵面前,互相忘記了舊怨,而變為互相援助的親密的朋友,這是中國決不會亡的基礎”
——《毛澤東文集》第2卷從抗大透視抗日戰爭
——第24課
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
【教學理念】
落實立德樹人的基本理念,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判斷,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
【教科書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八單元第2課的內容。上承《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下啟《人民解放戰爭》。本課包括四個子目,即正面戰場的抗戰、敵后戰場的抗戰、東方主戰場以及抗日戰爭的勝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中國人民從局部抗戰走向了全民族抗戰。中國抗日戰爭的戰略方針是持久戰,在持久戰中消耗敵人而爭取最后勝利。在正面戰場,中國軍隊組織了多次戰役,抵抗日軍侵略。在敵后戰場,中國共產黨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開展人民游擊戰爭,逐漸成為領導中國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兩個戰場相互配合,牽制了大量日軍,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高一年級學生。通過平時的影視劇,愛國主義教育等途徑,學生對中國的抗日戰爭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屬淺層次的了解。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注重運用歷史照片、視頻、史料等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由淺到深的引導。另外學生的認識能力還不高,仍帶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分析國民黨在正面戰場抗戰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需要教師加以引導。
【教學目標】
利用相關地圖、照片,幫助學生在了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抗戰史實的基礎上,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正確認識正面戰場的作用,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東方主戰場。體會抗日將士在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明白抗擊外來侵略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歷史責任和使命,從而感悟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理解十四年抗戰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歷史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分析兩個戰場的作用、能正確評價正面戰場的抗戰,理解抗戰勝利根源在于全民族抗戰
【教學設計思路】
以抗大為引課,設計三個子目,全民抗戰、中流砥柱、東方主戰場。
【教學過程】
導入:
三十年代,無數有志青年在抗日軍政大學招生簡章的號召下,奔赴圣地延安,加入到抗日救亡運動的洪流中。今天讓我們走進當年的戰爭現場,切身感受中國軍民浴血奮戰、英勇抗敵的精神
新課:
七七事變后,日軍大舉進攻,企圖速戰速決,一舉滅亡中國。華北之大,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清華大學救國會《告全國民眾書》,廣大的青年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抗日救亡運動。全民族抗戰階段,出現了以國民黨政府軍為主力的正面戰場(單純依靠政府與軍隊抗擊日軍)和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全面抗戰路線,即動員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爭取抗戰的勝利)。
一、全民抗戰
1.正面戰場浴血奮戰
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先后組織了一系列會戰,如: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英勇抵抗日軍。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小視頻,來了解下防御階段正面戰場的戰斗情況。通過這個圖表,我們可以看出,四次大會戰最終的結果上海、南京、太原、徐州、武漢這些地方,基本淪陷。
時間
重要戰役及影響
結果
淞滬會戰
1937.8-1937.12
粉碎“三個月亡華”的企圖
上海南京淪陷
忻口會戰
1937.9-1937.12
平型關大捷
第一個勝利
太原失守
徐州會戰
1938.1-1938.5
臺兒莊大捷
抗戰以來最大勝利
徐州失守
武漢會戰
1938.6-1938.10
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會戰
武漢失守
但正面戰場在防御階段的貢獻也是不容忽視的。首先,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日本將面臨長期作戰的局面。其次,日本的戰略進攻力量消耗殆盡,對華政策開始發生變化。日本對國民政府開始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策略。因此,隨著廣州、武漢的失守,中國的抗戰開始進入到戰略相持階段。
正面戰場的抗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和速戰速決的方針,消耗了日本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為戰略相持階段的到來,起了決定性作用。為敵后游擊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2.八路軍、新四軍開辟敵后戰場
在抗戰初期,八路軍、新四軍首先是投入到正面戰場配合國民黨軍隊作戰,如林彪的115師,取得的平型關大捷。和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不斷潰敗相比,共產黨方面對抗戰的積極態度,吸引了更多的愛國青年到延安來。很多抗日愛國青年看到抗日軍政大學的招生廣告后,不遠萬里,投奔延安。它剛剛成立了幾個月,但它已經有了很高的聲望,并且很快成為這個國家有革命思想的學生所矚目的地方.
美國記者托馬斯,阿瑟,畢森
3.廣大民眾積極抗日
抗日信心,藏族同胞捐獻羊毛支援前線、文藝界、教育屆在抗戰、港澳臺同胞的抗日、海內外僑胞的抗日、
伴隨國民政府從南京遷移到重慶,東部沿海工業大規模想西南大后方遷移,華北華東各著名高校、各類科研機關及各類科技人員源源不斷流向后方。文藝界人士和抗日文化青年在“到大后方去”“到延安去”的口號影響下,紛紛奔赴內地。這些壯舉,保留了國家長期抗戰之元氣,鼓舞著全國人民的看展信心,為抗戰勝利打下了物質和精神基礎。
二、中流砥柱
(1)全面抗戰路線
1937年8月洛川會議,《抗日救國的十大綱領》強調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關鍵在于使已經發動的抗戰稱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正式確定了全面全民族抗戰路線。
(2)持久作戰方針
1938年5月,毛澤東寫了《論持久戰》和《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兩篇重要的軍事理論著作,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對持久戰這一戰略方針的認識。國民黨許多高級將領也十分贊成《論持久戰》的思想,白崇禧曾經把它歸納為兩句話:“積小勝為大勝,以時間換空間”。可以說持久抗戰,開展大規模的游擊戰,是兩黨的共識。你們可以學一樣東西,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學一個宗旨,這個宗旨也就是全國全中華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國,這是我們學校的總的方針,也是全國人民的要求。—毛澤東《在抗大應當學習什么》
(3)壯大敵后戰場
在戰略防御階段的后期,八路軍、新四軍相繼深入敵后,建立起多個抗日根據地,逐步開辟了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擔負主要作戰任務的敵后戰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共產黨通過創建抗日民主政權,開展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以及大生產運動等方式,團結盡可能多的力量,不斷壯大抗日根據地力量,開展群眾性游擊戰爭,牽制了在華日軍一半以上的兵力。1939年,抗日軍政大學總校遷往華北敵后根據地,并先后在延安、淮北、蘇北、晉綏、淮南、蘇中、鄂豫皖等根據地建立分校,領導群眾開展敵后游擊戰爭。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懷率領的百團大戰,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三、東方主戰場
(1)倡導建立反法西斯聯盟
1937年3月1日,毛澤東在同美國記者史沫特萊談話中指出:我們主張中、美英、法建立太平洋聯合戰線,否則有被敵人各個擊破的危險。在《關于反法西斯的國際統一戰線》中指出:目前共產黨人在全世界的任務是動員各國人民組織國際統一戰線,圍著反對法西斯而斗爭……在外交上,同英美及其他國家一切反對德意志法西斯統治的人們聯合起來,反對共同的敵人。中國戰場牽制了日寇兇橫的侵略,使他不敢窺印度,不敢侵澳洲,也不敢向北跨越阿留申群島,以切斷美蘇英聯絡。(蔣介石)并積極謀求西方國家對中國抗日戰場的支持。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8日美英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太平洋戰爭初期,英美盟軍接連敗退。于此同時,第三次長沙會戰殲滅日軍5萬余人。這次會戰的勝利引起了盟國、特別是英、美的廣泛關注。蔣介石“此次長沙勝利,實為七七以來最確實而得意之作”。《泰晤士報》評論道:“12月7日以來,同盟國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系華軍之長沙大捷。”
《紐約時報》則著文稱:“蔣委員長統率之部隊,已充分證明其具有莫大之勇敢,中國軍隊愈向敵人壓迫,則美國遠東軍愈有獲勝希望。”還在第三次長沙會戰進行過程中的1942年1月,世界上26個反法西斯國家在美國華盛頓集會,發表聯合宣言,中、美、英、蘇四國領銜在《聯合國家宣言》簽字,正式加入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2)配合盟軍作戰
中國戰場是亞太地區盟軍重要戰略基地,抗戰時期,中國雖處于極為困難的境地,但仍根據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戰略需求,組成十萬中國遠征軍,緊急進入緬甸,支援英軍對日日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遲滯了日軍的進軍速度。只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困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線作戰。(斯大林)
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而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丘吉爾)
從中國局部抗戰開始到1939年歐洲戰爭爆發,中國已獨立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八年之久;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已經獨立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十年之久。中國戰場始終抗擊和牽制日本絕大部分陸軍兵力和海空軍力量。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戰場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其他戰場融合為一體。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各參戰國中,中國參戰14年,歷時最久,傷亡人數達3500余萬人,傷亡人數最多。中國戰場牽制日軍240萬,參戰人數達4.5億。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之際,在重慶舉行的慶祝會上,有人出了這樣一個燈謎,謎面是“抗戰勝利”,謎底是打一中國史書上的著名人物,結果出現了四種答案:“屈原”、“蘇武”、“蔣干”、“共工”。就這四種答案進行討論。
【教學評價設計】
知道中國抗戰的三個階段、兩大戰場,能結合地圖認識重大戰役。認識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理解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關系。
【教學反思】本課以抗日軍政大學導題,力圖以小見大,再現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民眾抗戰的歷史過程,以及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主要貢獻。使用的圖片資料較多,但學生活動較少,教學深度不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教| 乌鲁木齐县| 辽阳县| 汝阳县| 三江| 镇雄县| 大埔区| 保定市| 海南省| 西华县| 疏勒县| 图片| 台南县| 建平县| 托里县| 东乡| 开原市| 苏尼特右旗| 萨嘎县| 图木舒克市| 来安县| 调兵山市| 莱阳市| 霍林郭勒市| 孟州市| 泰宁县| 安达市| 突泉县| 合作市| 泰安市| 彰化市| 凤凰县| 饶阳县| 滕州市| SHOW| 凌源市| 新沂市| 清苑县| 馆陶县| 墨竹工卡县| 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