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我的小燈籠》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粵教科技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4單元“簡單電路”的第1課。本課活動是通過拆卸電燈籠,知道電燈籠里裝有電池、燈泡、導線和開關,這些都是構成電路必要的元件和材料,是電燈籠能發光的重要原因。接著讓學生通過活動,與同學合作、交流等,對電路有一個初步認識,知道常見的用電器工作需要完整的閉合回路,也就是說用導線把電池和用電器(燈泡)連接起來,形成閉合回路,燈泡才會發光。本課共由2個活動和1個實踐活動組成。其中活動1“認識電路元件”,主要是觀察常見的電池、導線、燈泡、開光等電路元件,了解不同電路元件的特點和作用。活動2“讓燈泡亮起來”是讓學生利用導線把燈泡和電池連接起來,使燈泡發光。實踐活動“闖關游戲”是讓學生利用閉合回路的特點,自制“電路闖關”游戲裝置。二、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對電燈籠和紙燈籠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電燈籠和紙燈籠有什么不同,是照明的工具不同。學生對每一個電路元件不會陌生,因此對了解電路元件的特點和作用有一定的基礎,不過其中對燈泡的幾個連接點這一點會比較陌生,需要引導學生結合圖片進行認識。同時學生也比較少會將這些電路元件組裝在一起形成簡單電路,具體怎么連接呢?學生還是需要進行引導和多次嘗試才能成功。而對于自制“電路闖關”游戲裝置的實踐活動,學生會十分感興趣的,積極性會很高。三、教學目標1.能說出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2.能用電路元件連接簡單的閉合回路,初步了解形成電路的條件。3.對觀察電的現象產生興趣。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知道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教學難點:怎么用導線連接電池、燈泡,使燈泡亮起來。(粵教科技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2粵教科技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五、教學準備教具準備:紙燈籠、電燈籠、多媒體教學儀器、實物投影、教學課件。學具準備:小燈泡實物和圖片、導線、電池、開關、鐵絲、電工膠布、紙板(或軟木板)。六、教學過程(一)任務驅動設置情境:晚上,兩個小朋友在玩燈籠,彬彬手上是電燈籠,波波手上是蠟燭燈籠。問題:電燈籠是用小燈泡照明的嗎?交流:對波波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任務:電燈籠是怎么用小燈泡照明的?(二)活動探究1.活動1:認識電路元件出示:紙燈籠、吊燈籠的實物或圖片。提示:為了方便和安全,現在很多燈籠都是電燈籠,在燈籠里安裝一個簡單電路,用燈泡來照明。任務:觀察燈籠里的各種電路元件,了解它們的特點和作用。要求:燈泡的內部構造需要結合圖片一起進行觀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觀察電路元件。交流:結合實物和圖片交流各個電路元件的特點和作用。評價:根據學生是否能準確描述出電路元件的特點,并能結合觀察到電路元件的特點提出其作用進行評價。小結:燈泡具有照明的作用,它有兩個連接點;導線有兩層,一層金屬芯,一層塑料外皮,起到連接作用;電池能提供燈泡照明的能量,是電路里的電源,電池有正極和負極,正極是凸起來那端,電池還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開關可以開關燈籠;等等。2.活動2:讓燈泡亮起來提示:燈泡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用電器,除了燈泡還有其他的用電器。如果用導線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連接起來,就能組成簡單電路。任務:用導線把燈泡、電池、開關連接起來,讓燈泡能亮起來。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連接電路的探究活動。匯報:展示連接成功的連接方法。提示:電路的電流方向是從電池正極→導線→燈泡其中一個連接點→燈泡內部線路→燈泡另外一個連接點→導線→開關→導線→電池負極→電池內部→電池正極。連接成的這個電路是簡單電路。任務:完成學生活動手冊的判斷小燈泡是否能亮的內容。交流:就不同的連接是否能讓小燈泡亮起來進行解釋。評價:根據學生是否能從能否形成閉合、聯通等方面解釋進行評價。拓展:設計一個電燈籠,怎么給這個電燈籠安裝簡單電路呢?把設計圖畫下來,完成學生活動手冊內容。交流:介紹電燈籠的設計圖。評價:根據簡單電路是否連接正確進行評價。3.實踐:闖關游戲出示:闖關游戲的圖片。任務:根據電路組成的條件,自制“電路闖關”游戲裝置。要求:先構思再制作。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自制“電路闖關”裝置。匯報:一邊試玩一邊展示游戲裝置。評價:根據裝置能否正常使用進行評價。(粵教科技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3)七、板書設計第19課我的小燈籠開關小燈泡(用電器)導線電池(電源)用導線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連接起來,組成簡單電路。(共30張PPT)粵教科技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簡單電路第19課我的小燈籠你的燈籠是用小燈泡照明的嗎?燈籠里的小燈泡觀察燈泡燈泡的結構連接點認識燈泡玻璃泡金屬螺紋燈絲及金屬架凸起小圓點燈籠里的電池使用小燈泡的燈籠里都有電池。電池為燈泡提供發光、發出聲音的能量。觀察燈籠里的電池,了解電池的外形。描述電池的外形與特點。認識電池正極負極認識電池認識常見的電池電池是一種常見的電源。由于用途不同,電池的外形、大小等也不同。觀察生活中常見的電池,與玩具車中的電池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觀察不同的電池觀察電池包裝上的信息觀察電池外形上的特點交流與分享不同點相同點正極負極是什么將電池和小燈泡連接起來導線觀察導線外形結構觀察并記錄認識導線塑料外皮銅芯燈籠里的電動元件提供能量的是電池。燈泡是用電器。導線將電池和用電器連接起來。讓燈泡亮起來思考:用一條導線把一個燈泡和一個電池連接起來,能讓燈泡發光嗎?指出用小燈泡的連接點燈泡是常見的一種用電器。用導線把電源、用電器等連接起來,就組成了簡單電路。怎樣連接才能讓燈泡亮起來?讓燈泡亮起來動手做:用一條導線將電池、燈泡、開關連接起來,讓燈泡發光嗎?將成功點亮燈泡的方法記錄下來。用不同的連接方法是否讓小燈泡發光讓小燈泡亮起來分享與交流哪些連接方法可以讓燈泡亮起來?1√2X3√4√分享與交流能成功點亮燈泡的方法有哪些共同特點?我的發現在電路中,電池、導線、用電器是構成電路的必要元件。用導線把電池的正極、負極分別連接到燈泡的兩個連接點,就形成了一個閉合回路,燈泡就能被點亮。電流的流動方向嘗試用箭頭畫出電流流動的方向。電流的流動方向用箭頭畫出電流流動的方向。實踐活動教科技版《科學》四教材分析第19課《我的小燈籠》教材分析本課的任務驅動情境,是在夜晚,彬彬和波波手里分別提著電燈籠和蠟燭燈籠在戶外玩耍。對于學生來說,玩具燈籠是一種比較熟悉的物品,其中的用干電池供電照明的電燈籠尤為燈籠怎么會發光呢,是用小燈泡照明的嗎?電燈籠外形各異,制作的材料也多種多樣大多不了解燈籠里電路的情況。電燈籠燈泡怎樣才會發光?這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由此驅動探究任務我的小燈你的燈籠是用活動1認識電路元件教科書展導線、電池的圖片,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認識這些電路元件燈泡圖意圖能清晰看到燈絲的兩個連接點分別在不同的兩個位置(螺帽處、底端);從能清晰地看到導線的金屬絲被塑料外皮包裏著;電池的圖片也清楚地展池正極和負極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這些電路元件,通過實物和圖片了解它們的特點和作用觀察的基發現:燈泡的情況下才會發光,導線接的作用冊教材分析池能為燈泡提供能量等有幾電池上有的金屬有教師接著展示其他電燈籠或電動玩具的電路圖或者實物電路,讓學生了解其他類型路元件同類型的電池、不同外形的燈泡等,引導學生認識燈泡這一類路元件為用電器,電池這一類的電路元件為電源◎友情提教師指導學生觀察電路元件的特點時,可以引導學生觀籠的電路中各個元動2連接電路做鋪活動2讓燈泡亮起來線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連接起來,就組成了簡單電路”。這是教科對電路的含義作的簡明扼要的表述。這個活動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最簡單構成,初步認識電路形成的基本條件:怎樣連接這些電路元件,才能使燈泡亮起來教科技版《科學》四教材分析教師可以多提供一些數量的電源、導線、燈泡等電路元件,讓學生嘗試進行連接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先思考怎么連接電路,再動根據實際情況,教以提供燈座、電池座這些輔助器材,這樣能降低學生操的難度教科書展示的圖片中的電路有開關這個元件。在實際教學時學生了解開關也是構成電路的元件,但本活動可暫不用連接開關,留待學習第21課“控制燈泡的亮進行探究實踐闖關游戲在前一個活動中,學生已經學會把電路元件連接起來組成簡單電路,知道電路在閉合情況下才能讓燈泡發光電器工作。本活動的任務是自制游戲濃厚興鐵環碰到鐵線路就連通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電路知識分析游戲裝置的原理,再通過妍妍的提示語“當小鐵環碰到鐵線,電路就連通了吧?”幫助學合回路有更深了解◎友情提我們可以選擇身邊常見的材料來制作游戲裝置。例如以用軟木、泡沫或厚紙板等制作底板,這樣容易固定裝置的主體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問題,學生容易接觸柄處要纏繞絕緣膠布,使用的電源只能使用一、兩節干電池,確保用電安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年級上冊第19課《我的小燈籠》教學課件30.pptx 四年級上冊第19課《我的小燈籠》教材分析.pdf 四年級上冊第19課我的小燈籠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